區域經濟增長理論與經濟非均衡發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正迎來一個新時期。如何借鑒西方主流區域經濟理論為我所用,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介紹區域經濟的增長理論和增長模式,并結合中國實際進行簡要評論。遵循發展規律,中國區域經濟的路徑選擇是非均衡協調發展模式。
  一、新古典主義區域均衡發展理論
  新古典主義區域均衡發展理論源于發展經濟學的經濟增長理論,其代表人物有納克斯、羅森斯坦—羅丹、鮑茨和斯坦等。
  (一)羅森斯坦—羅丹大推進理論
  著名發展經濟學家保羅·羅森斯坦—羅丹(P. N. Posenstein-Rodan, 1943)是該理論的倡導者和集大成者。該理論主張發展中國家在投資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規模持續作用于眾多產業,從而突破其發展瓶頸,推進經濟全面高速增長。大推進理論的論據和理論基礎建立在生產函數、需求、儲蓄供給的三個“不可分性”上面。
  (二)諾斯出口基地理論
  封閉經濟模型主要缺陷是沒有看到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潛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彌補了這一弱點。出口基地理論(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國經濟學家諾思(North, 1955)提出,后經蒂博特(Tiebout)、羅曼斯(Romans)以及博爾頓(Bolton)等人的發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論基礎是靜態比較分析中的外貿乘數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個區域的經濟增長取決于其輸出產生的增長,區域外生需求的擴大是內生增長的主要原動力。根據這個理論,如果每個地區都集中力量發揮自己的優勢,自由貿易會逐步平衡地區間的要素(資本和勞動力)、價格(利潤和工資),從而導致地區差距不斷縮小。
  (三)納克斯貧困惡性循環理論
  該理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R. 納克斯(R. Nurkse, 1953)提出的,納克斯認為,發展中國家在宏觀經濟中存在著供給和需求兩個惡性循環。從供給方面看,低收入意味著低儲蓄能力,低儲蓄能力引起資本形成不足,資本形成不足使生產率難以提高,低生產率又造成低收入,這樣周而復始完成一個循環。從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著低購買力,低購買力引起投資引誘不足,投資引誘不足使生產率難以提高,低生產率又造成低收入,這樣周而復始又完成一個循環。兩個循環互相影響,使經濟狀況無法好轉,經濟增長難以實現。
  (四)新古典主義區域均衡發展理論簡要述評
  新古典主義區域均衡發展理論提出以后,在一些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區域開發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對工業化過程中片面強調工業化,忽視地區之間、部門之間的均衡協調發展的傾向有所影響;強調均衡的、大規模投資和有效配置稀缺資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場機制的局限性,實行宏觀經濟計劃的必要性,為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工業化和區域開發提供了一種理論模式,產生了一些積極的作用。
  該理論構建了一個龐大而嚴格的邏輯體系結構,認為經濟發展動力來源于“報酬遞減”、“比較優勢”等,然而該理論是建立在一系列與現實相去甚遠的假設條件之上的。不但把技術進步視作外生因素,沒有納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丟掉了區域(空間)的一個重要特征,即克服空間距離會發生運輸費用。所有這一切,都與新古典主義所講的前提條件相抵觸。
  二、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的“二元結構主義”理論
  針對羅森斯坦—羅丹、納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門、區域的均衡增長理論,另一些經濟學家則從相反方向提出了區域經濟非均衡增長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O. Hirschman)、沃爾特·惠特曼·羅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佩魯(Perrous)等人。
  (一)佩魯增長極理論
  “增長極”概念是法國經濟學家弗朗索斯·佩魯(Francois Perroux, 1950)首先提出來的,佩魯把經濟空間中在一定時期起支配和推動作用的經濟部門(產業)稱為增長極。作為經濟空間的增長極,它不是一個空間區位,而是處于經濟空間極點上的一個或一組推進型經濟部門,它本身具有較強的創新和增長能力,并通過外部經濟和產業之間的關聯乘數效應推動其他產業增長。因此,作為經濟單位的增長極是與主導產業相聯系的。該理論從兩個方面打破了經濟均衡分析的新古典傳統,為區域經濟發展理論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它反對均衡增長的自由主義觀念,主張區域經濟非均衡增長;另一方面,通過引入空間變量豐富了抽象經濟學分析的內容。
  增長極理論應用十分廣泛。許多國家從城市與周圍地區相互聯系的角度出發,把增長極看成是加快區域發展,尤其是加快落后地區經濟發展的地域組織模式。但大多數國家的實踐,不是導致失敗就是收效不明顯。如我國“三線”建設中,從內地遷至三線的一些現代化企業與當地無法形成產業鏈,出現產業結構聯系中斷,各種資源要素無法擴散,只能形成“孤島經濟”。其實,增長極理論的應用是需要一定區位條件的。然而這些條件對經濟落后地區來說是缺乏的,正因為這樣,增長極模式不能作為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的地域組織模式。
  (二)繆爾達爾二元經濟結構理論
  佩魯的增長極理論主要從正面論述了“發展極”對自身和其他地區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但忽視了“增長極”對其他地區發展的不利影響。諾貝爾獎獲得者繆爾達爾(G. Myrdal, 1957)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結構(geographical dual economy)理論,彌補了增長極理論的這一缺陷。繆爾達爾批評了新古典主義經濟發展理論所采用的傳統的靜態均衡分析方法,認為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市場機制自發調節可以使各地區經濟得到均衡發展的觀點并不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實際。他用“循環積累因果關系論”來說明地理上的二元經濟產生的原因及其如何消除的問題。他認為,某些地區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經濟增長速度快于其他地區,經濟發展就會出現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發展會引起“累積性因果循環”,使發達地區發展更快,發展慢的地區更慢,從而逐漸增大地區經濟差距,形成地區性二元結構。因此,不發達地區的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來發展自己的經濟,縮小這種差別。
  (三)赫希曼與弗里德曼的“核心區—邊緣區”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A. 赫希曼六(Hirschman, 1958)提出了區域非均衡增長的“核心區—邊緣區”理論。赫希曼認為,經濟發展不會同時出現在所有地方,而一旦出現在某處,在巨大的集聚經濟效應作用下,要素將向該地區集聚,使該地區的經濟增長加速,最終形成具有較高收入水平的核心區,與核心區相對應,周邊的落后地區稱為邊緣區。在核心區與邊緣區之間同時存在著兩種不同方向的作用,赫希曼稱其為“極化效應”和“涓滴效應”。在這一過程中,極化效應往往大于涓滴效應,因而市場的力量往往使區域間的差別擴大。
  (四)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的“二元結構主義”理論簡要評述
  結構主義區域發展觀強調的是發展對于不平衡的依賴。增長極理論主張把有限的稀缺資源集中投入到發展潛力大、規模經濟和投資效應明顯的少數部門和區位,使增長點的經濟實力增強,同周邊區域經濟形成一個勢差,增長點再通過市場機制的傳導媒介力量引導整個區域經濟發展。增長極理論從總體上看是建立在發達市場經濟機制的背景之上的,所以在發達地區,產業結構和城市體系發育比較成熟,具有便捷的交通通訊聯系,產業之間具有較明顯的關聯效應,各中心之間也有較強的空間相互作用,引進一個新的增長極,有可能產生較大的區域乘數,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相反,后發區域最大的弱點就是產業之間缺乏聯系效應,加上落后的基礎設施,引進的增長極很有可能成為區域經濟中的“孤島”,更不可能促進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核心—邊緣理論強調長期的地理滲透效應對促進后發區域經濟發展和減少區域差距的重要作用,這對研究后發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但這些理論都沒有闡述非均衡發展的合理界限問題。對于一個社會而言,是否存在一個最優非均衡發展的“度”。顯然,這些理論忽視了區域成長過程中,區域差距擴大可能會付出因社會激化所導致的經濟停滯的高昂代價。
  另外,結構主義非均衡發展理論的政策主張是不一致的,主要表現在對政府和市場作用的認識上。與佩魯不同,赫希曼和繆爾達爾的理論主張政府的積極干預。赫希曼認為,盡管經濟增長的聚集將首先加大地區間的經濟差異,但長期的地理滲透效應將足以減少這種差異。赫希曼對滲透效應能減少地區差異的樂觀估計是建立在依靠國家干預的基礎上的。從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經驗來看,區域差異的變動一般受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性、市場作用和政府干預三種力量的影響,是三者綜合作用的結果,片面強調哪方面的作用,都是不恰當的。
  非均衡增長理論中的出口基地理論,可以作為其增長戰略的理論基石之一。一個區域經濟的增長取決于其輸出產業的增長,區域外生需求的擴大是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動力。觀察山東、江蘇、浙江等近年來獲得成功的省份,也可以證明這一點。一個封閉的、沒有外部需求的國家或地區,不可能有較高的增長速度,也無法獲得比較利益。
  三、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理論
  關于區域經濟的發展模式,大都是依據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的某種理論提出的。目前在一些發達國家,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主要實施的有梯度推移發展模式(包括反梯度推移模式)、增長極模式、點軸開發模式和網絡開發模式等。
  (一)梯度推移發展模式
  該模式是基于繆爾達爾、赫希曼等人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區域經濟發展已形成了經濟發達區和落后區(即核心區與邊緣區),經濟發展水平出現了差異,形成了經濟梯度,試圖利用發達地區的優勢,借助其擴散效應,為縮小地區差異而提出的一種發展模式。
  (二)增長極開發模式
  增長極開發模式是空間增長極理論在區域開發中心的運用。增長極開發模式備受青睞,它形象直觀,易于接受,然而準確把握增長極的內涵和運用條件,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因此,試驗成功者很少。我國持增長極開發觀點的較多,認為我國的中部和西部地區雖在總體上落后于東部地區,但現在一些交通干線上已形成了若干中心城市(增長極),這些中心城市的向心作用和擴散作用是東部地區無法替代的。因此認為中西部地區的開發可以通過多層次的增長極在不同點上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而且我國地域遼闊,經濟的內向型特征和資源分布的不均衡特征,決定我國的經濟發展更適合采用增長極開發模式。這一觀點尚待實證。
  (三)點軸開發模式
  點軸開發模式是增長極理論的延伸。從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看,經濟中心總是首先集中在少數條件較好的區位,成斑點狀分布。這種經濟中心既可稱為區域增長極,也是點軸開發模式的點。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中心逐漸增加,點與點之間,由于生產要素交換需要交通線路以及動力供應線、水源供應線等,相互連接起來這就是軸線。這種軸線首先是為區域增長極服務的,但軸線一經形成,對人口、產業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產業向軸線兩側集聚,并產生新的增長點。點軸貫通,就形成點軸系統。因此,點軸開發可以理解為從發達區域大大小小的經濟中心(點)沿交通線路向不發達區域縱深地發展推移。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滬寧線、山東半島城市群所在的膠濟線等已出現水平不等的點軸經濟帶。
  (四)網絡開發模式
  在布局框架已經形成,點軸系統比較完善的區域,進一步開發就可采用網絡開發模式,進而構造現代區域空間結構。一個現代化的經濟區域,其空間結構必須同時具備三大要素:(1)“節點”,即各級城鎮;(2)“域面”,即節點的吸引范圍;(3)“網絡”,由商品、資金、技術、信息、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流動網及交通網、通信網等組成。網絡開發是強化網絡已有點軸系統的延伸,提高區域各節點、各域面之間,特別是節點與域面之間生產要素交流的深度與廣度,促進地區一體化發展,特別是城鄉一體化發展。這是區域發展中一種較完善的模式,是區域經濟發展走向成熟階段的標志。這種模式主要適合于經濟較發達的區域,如京津唐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都適宜這種開發模式。
  上述幾種開發模式的實質在于怎樣安排區域發展的先后順序,以及如何進行資源配置和確定投資的空間布局。不同的開發模式立足點不一樣,根本上講,其不同點就在于怎樣對經濟發展的“公平”與“效率”做出選擇,應注意這幾種開發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適用范圍。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經濟特征,各個地區應根據自己的區情,制定適合本地實際情況的資源配置策略和經濟發展模式。
  四、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非均衡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發展中有三種可選模式,一是均衡發展模式,即每個區域、每個產業都保持相同的發展速度;二是區域經濟的非均衡發展模式,即發展有快有慢,有先有后;三是區域經濟的非均衡協調發展模式,強調在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的同時,采取積極的方法,對這種不均衡進行適度的調控,以期實現區域整體經濟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此模式已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首選模式,也是我國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首選模式。
  1. 它是一種適度傾斜的不均衡發展戰略。所謂適度傾斜、就是國家根據需要和各地區的投資經營環境和投入產出效果,確定若干重點開發區域,并在資源分配和政策投入上實行適度的傾斜政策。一是具有大規模開發能源和原材料工業條件的資源富集地區,如以山西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三峽地區等;二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出口創匯產品條件好、開發潛力較大的經濟技術較發達地區,如滬寧杭地區、山東半島城市群等;三是生產技術設備、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嚴重老化、亟待大規模更新改造的老工業基地,如遼寧中部地區等。
  2. 它是一種區域之間協調與互補的戰略。我國東部沿海地帶經濟發達,技術較先進,科研力量也強,市場發育程度較高,但自然資源短缺;中、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富,但技術工藝比較落后,科研力量較弱,市場發育程度也較低。區域之間這種優劣并存、長短互見的狀況,正是推動區域間相互依賴、互相補充,開展經濟技術協作的內在動力。實行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在經濟建設中可以建立各區域優勢互補、互通有無的新格局。在比較利益選擇和優化產業結構的基礎上,創造真正的經濟活力。
  3. 它是一種開放型的戰略。實行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不僅是東部,而且中、西部,都要根據對外開放的要求,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和交換。東部沿海地帶,已形成了沿海特區、對外開放城市、開發區等經濟開放的格局,利用有利的機遇,實現產業結構高級化,及時躋身于國際分工行列,并為中、西部讓出一部分傳統制成品的國內市場。中、西部也要在國際競爭中有所作為。建立多元化的開放體系,形成多元化的開放格局。
  4. 它是一種符合社會綜合效益原則的戰略。實行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不僅東部,而且中、西部原有工業基礎將得到應有的發展和提高,這對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還必須看到,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可以使中、西部特別是西部獲得同東部公平競爭的體制和政策環境,使聚居在西部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經濟可以得到相應的發展。這些地區和民族經濟發展了,也就為開發西部地區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5. 它是一種適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非均衡協調發展模式首先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市場的選擇,強調按照最大效率原則配置和利用種類社會和經濟資源,使之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這既是區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同時又是產生區域經濟發展非均衡的直接原因;其次,它強調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即國家通過宏觀政策和宏觀調控確保區域經濟非均衡度的適度化,實現社會的穩定和區域經濟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區域經濟非均衡協調發展模式是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平和效率的統一,“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的完美結合。

中外企業家哈爾濱90~95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陳華/尹苑生20062006
作者:中外企業家哈爾濱90~95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陳華/尹苑生20062006

網載 2013-09-10 21:34:16

[新一篇] 區域發展規劃基礎理論述論

[舊一篇] 區域經濟理論的新發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