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學時代的科普理念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自然科學早已完成由“小科學”向“大科學”的轉變,科學本身成為具有復雜組織結構的社會過程的一部分,單槍匹馬、隔絕發展、個人英雄輩出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社會學家帕森斯曾說:“科學最初是與整個社會結構和文化傳統結合在一起的。它們彼此相互支持——只有在某些類型的社會中,科學才能興旺發達,反之,沒有科學之持續的旺盛發展與應用,這樣一種社會也不能正常運行。”要補充的是,不但“最初”,現在也是如此,將來更會這樣。但是,學術界只是到最近才充分理解科學的這種社會屬性,才把科學這個子系統經常放回到她的母系統中考察。中國傳統文化并不宣揚科學精神,近代科學也非興起于東方世界,現代科技革命也是最早發生于西方國家。當前中國面臨著迅速發展科學與大力普及科學的雙重任務,這本是自然的推理,但仍然有許多理論問題有待澄清,本文談科學普及的幾個理論問題。
  1.隨著科學研究的高度組織化、社會化及復雜化,科學普及也必須作相應調整。有些人以為科學是自明的、科普是簡單的,在這種認識下普及科學可能南轅北轍。現在科普工作者必須先用理論將自己武裝起來。用哪些理論武裝呢?主要是科學哲學、科學史和科學社會學。這三種學問綜合起來有助于全面揭示科學的本來面目,是從事現代科普工作的前提。遺憾的是,目前多數科普工作者未受過這方面的基本訓練。此外,還要學習傳播學,掌握現代傳播理論和方法。這樣加起來共有四門基礎理論,現代科普觀念的變革要從這四門基礎理論的變革中總結。
  2.科學哲學、科學史與科學社會學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充分揭示了科學的統一性,科學認知系統的整體性,科學與文化、社會作用的復雜性。文化有相對差異,但科學沒有。世界上只有一個科學體系,提倡科學、普及科學就是要與世界接軌,大膽汲取人類科學文化中的優秀部分。
  科學普及不但要普及具體的知識與技術,還要有意識、有步驟地普及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要建造一種科學文化氛圍。相對而言,知識普及是無窮無盡的,而科學思想與精神的普及是有限的,只要努力是能夠說清楚、能夠有效普及的。反過來,不重視科學的精神層面,片面發展器物層面,仍然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一些科學家、博士生不具備基本的理性懷疑精神,一面做著科學研究一面相信極低級的歪理邪說,而合理的懷疑、有組織的懷疑精神恰是科學規范和科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普及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在全社會倡導科學文化,使公眾具有科學理性精神,能以科學的眼光看待、處理事物。值得指出的是,科學家并不天然具有科學精神,人文學者也不一定天然沒有科學精神。科學家在具體知識上更具有發言權,但對于通過科學史和科學整個運作過程抽象出來的科學之精神氣質而言,科學家與其他人處于平等地位。大科學家也有搞偽科學的,古今中外皆然,如牛頓、華萊士、克魯克斯、約瑟夫遜、鮑林等等。人們相信牛頓的力學和華萊士的進化論,但不接受他們的煉金術和神靈世界研究,因為在科學界最終個人的言論不具權威性,科學共同體認可的東西才是科學的成果,即便如此,隨著科學的發展,原有的成果也要被更新。
  3.稱現代科普為“科學傳播”(SC)更合適。科學技術傳播簡稱科學傳播,是比“公眾理解科學”(PUS )及傳統科普更廣泛的一個概念,前者包含后者。此外看問題的立場和角度也不一樣。傳統科普預設了兩個不可逾越的等級層次以及施眾和受眾的固定角色,科普過程簡單說就是科技知識向下灌輸,另一個隱含的預設是:“科技總是好的,無條件地對社會有益,因而只要是科技優先發展什么都無所謂。”而“公眾理解科學”則除了包含科學技術的“一階傳播”外,也強調科學技術的“二階傳播”。一階傳播與對象性的科技本身的知識內容有關,二階傳播與元層次的科技之思想、方法、影響、評價有關。后者比前者更強調對科學本性及其社會影響的認識、理解,弱化對科技知識本身的關注。此外,公眾理解科學比起科普,也一定程度上強調了行為主體的互動關系和協商討論氣氛,但比起“科學傳播”,前兩者行為主體結構都比較簡單。科學傳播是指一定社會條件下,科技內容及其元層次分析和探論在社會各主要行為主體(如科學共同體、媒體、公眾、政府及公司和非政府組織)之間雙向交流的復雜過程,它指除了科技知識生產之外與科技信息的交流、傳達和評價有關的所有過程。它包含了科技的一階傳播和二階傳播。值得指出的是這四大行為主體(暫時不計公司和非政府組織)本身也是有結構的。
  傳統上我們只把公眾確定為科學傳播的受眾,這是非常不全面的。公眾只是科學傳播的受眾之一,但決不是全部。向各級決策者進行有效科普對于國計民生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決策者可能不懂很多科學,但他應當有理性判斷力,在有效科普之后能夠對復雜決策過程作出理性選擇;可是如果這樣的科普工作沒有做,決策的科學性就很成問題了。
  4.科普的內容與形式應當多樣化、多元化,既要有面向普通公眾的科普,也要有面向知識階層的科普。科學共同體內部也要接受科學傳播,各分支學科之間需要不斷溝通,行業間的科技普及和進展通報是必要的。要有兒童科普、青少年科普、成人科普;要有農村科普、鄉鎮科普、城市科普;要有大學生科普、專家科普、院士科普;要有公務員科普、領導干部科普、重要決策者科普,等等。科普甚至不一定有文采、不一定通俗、不一定沒有公式,有的人專門喜歡看簡捷的科普論著,他可能具有較好的數理素質,時間寶貴,希望在短時間內搞清楚所敘述主題的實質。這時,習慣上所尊奉的科普寫作教條可能要翻轉過來。歷史上數學公式正因為有利于傳播科學,簡便明確,才廣泛被采用。有人引用名人的說法“多一個公式就會嚇跑一半的讀者”,并以此判斷科普之優劣,對此我一向不以為然。讀科普作品是要付出代價的,不能像讀小說一樣輕松,難道沒有公式就好懂嗎?《時間簡史》的出版商如果真的認為會嚇跑一半讀者,一定會強制霍金刪除僅存的一個質能公式的,因為出版商怎么會不在乎翻一倍的收入呢!我并非鼓動多用公式,只是說少量的公式有時是必要的,反而有助于理解,不想看跳過去就是了。總之,這是一個多樣性的社會,科普的對象更是多樣性的。只有提供多樣性的科普作品,才談得上提高整個社會的科學素養。
  現在問題是,科普不是沒有需求,而是有效供給不足。當前科普出版缺乏動力和人才。缺乏動力是因為教輔教材的出版太具誘惑,客觀上抑制了對其他所有題材的探索。人才缺乏是指科普作品創作人才、翻譯人才、編輯人才和發行人才的嚴重匱乏。不重視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幻想短時間內提升中國科普作品的數量和質量,是不現實的。多年來我的感受是,專業科普人才青黃不接,已到了快絕跡的程度。然而另一方面,眾所周知中國又有著最大的“科普工作者”隊伍,不妨統計一下,有些專業的而又不做科普的科普工作者幾十年來撰寫、翻譯了多少作品?據說,我國的科普投入也是相當可觀的,但運作機制上還有不少問題。
  5.科普運行機制必須改革。科普工作是全社會的責任,要發揮科學傳播各主體的積極性。傳統上認為政府是科學傳播的發動者甚至是科學傳播行為的主力,這是不準確的。就科學傳播而言,政府要從地區和國家利益出發,制定科學傳播規劃并提供激勵機制,保障科學傳播的進行。確切地說,有關科學傳播的政策法規的制定是依據民意,通過人大,由相關立法機構制定并不斷修正的,政府的職責是有效地執行它們,盡管有些是情愿的,也有些是不情愿的。特別是涉及可持續發展問題,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并非心甘情愿按法規辦事,這與當前的政績考核方式有關。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就不會對各級政府應負的科學傳播職責進行有效的監督。
  政府對科學傳播問題的決策要基于對相關情況的判斷,在收集信息階段,政府是受眾,一方面要主動收集有關科技信息,另一方面要傾聽科學共同體或者其他主體的“主訴”和“游說”。對政府而言,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作為科學家,要爭取科研資助,要花納稅人的錢搞科研,也必須以簡明的語言向政府、向公眾清楚地解釋自己所從事和將要從事的科學研究工作本身是怎么回事,它們對地區和國家利益、對公眾將有何種潛在的影響。政府相關部門有職責聘請專家全面評估來自科學家共同體的匯報和申請。
  此外大公司(特別是科技公司)與各種非政府組織在科學傳播過程中也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只是目前還沒有充分顯露出來。要明確一點,在世俗社會,做任何事情都要基于利益原則,科普也不例外。任何主體做科普都要基于短期或者長期的利益考慮,公司做科普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宣傳產品,樹立公司形象。為了利益并沒有錯,事實上做科普也未必都賠錢,也可以賺錢。與運行機制有關的是,科學傳播各行為主體從事科普要實行項目制。國家及社會組織可以成立專門的科學普及基金會,也可以在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中單列一類。個人和組織都可以通過自選項目或者備選項目的形式向基金會申請科普經費,基金會組織專家對項目進行評審決定是否給予資助以及定期檢查項目執行情況。項目制的好處是可以把錢花在刀刃上,避免養廢人、養閑人。項目的形式應當是多樣化的,可以是科普寫作、科普翻譯、科普出版,還可以是組織科普活動,拍攝科普影片,建設科普場館,開設科普廣播與電視頻道,等等。在這方面,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 )積累了不少經驗,值得我們借鑒。美國的PBS (公共電視廣播網)播放大量優秀專題科普影視片(拍攝基本上得到NSF的資助), 更值得中國電視臺的效仿,這比有些電視臺無節制地引進各種庸俗化的“名人秀”、弱智化的“答題秀”要強得多。
  科普與科學一樣,是社會大系統的一部分,科普創新、科學創新都呼喚機制和制度的創新。“神功”泛濫說明科普不佳,但反過來,“神功”泛濫,科普又怎么能繁榮呢。消除了“神功”之類偽科學賴以滋生的土壤和推動力,科普也就有了良好的氣氛,科普又怎能無所作為呢?
  
  
  
光明日報京C②N1科技管理劉華杰20002000●科學哲學、科學史和科學社會學,三種學問綜合起來有助于全面揭示科學的本來面目,是從事現代科普工作的前提。遺憾的是,目前多數科普工作者未受過這方面的基本訓練。  ●公眾只是科學傳播的受眾之一,但決不是全部。向各級決策者進行有效科普對于國計民生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科普甚至不一定有文采、不一定通俗、不一定沒有公式,只有提供多樣性的科普作品,才談得上提高整個社會的科學素養。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劉華杰 作者:光明日報京C②N1科技管理劉華杰20002000●科學哲學、科學史和科學社會學,三種學問綜合起來有助于全面揭示科學的本來面目,是從事現代科普工作的前提。遺憾的是,目前多數科普工作者未受過這方面的基本訓練。  ●公眾只是科學傳播的受眾之一,但決不是全部。向各級決策者進行有效科普對于國計民生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科普甚至不一定有文采、不一定通俗、不一定沒有公式,只有提供多樣性的科普作品,才談得上提高整個社會的科學素養。

網載 2013-09-10 21:34:59

[新一篇] 大學社會批判精神的源泉及當代境遇

[舊一篇] 大都市區化:本世紀美國城市發展的主導趨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