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么有人要隱居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說到中國的隱居文化,如若展開,寫本書都綽綽有余,一個叫比爾.波特的美國人曾經為中國的隱士專門寫了本小書叫做《空谷幽蘭》,我讀過這本書,覺得這個美國人對中國文化理解之深刻遠遠高過絕大多數中國人。他對隱士文化的介紹也多是較高精神層面的,但是他只描述了中國隱居文化中純潔的、高尚的一面,而沒有去寫其世俗的、政治的一面。雖然我沒本事去寫一本書,但是既然已經提到了隱居文化,且漫談一下吧:

德國人叔本華說過一句名言,大意是說人就好比是刺猬,離遠了冷得慌,挨得太近又扎得慌。引申一下就是:人愛“扎堆兒”,但離的太近又產生痛苦,出現疏離傾向。可見“扎堆兒”和“躲起來”是一對相輔相成的人性傾向。

生命進化了數億甚至數十億年才有了猿類,而由猿到人也走過漫長的五十到一百萬年的歷程,但城市的出現不過是二千年的事,老子可能最早意識到大城市的到來會對人的本性構成威脅,便提出“小國寡民”的理想規勸當權者不要搞大國家(城市)。但是就在這二千年中,人類還是使自己的居住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大批量、高速度、標準化的現代文明。與此同時,經上百萬年演化而成的人之本性卻并未徹底改變,而“躲起來”就是其中之一,隱居說白一點就是“躲起來”。

中國似乎有歷史記載以來,就有隱士,按說外國人也是這么進化來的,人家為什么沒有發展出來一個“隱居”文化,偏偏中國人就更喜歡“躲起來”呢?我認為這和社會結構有很大的關系,中國人從遠古時代就是家族制方式生活,這樣的生活方式勢必造成個人的空間非常有限,人的一舉一動所思所想似乎都早早地被規范在一個框框中。即使到了今天,很多企業、單位的文化還是類家族式的,最高長官是說一不二的家長,一個企業的文化很大程度說是“一把手”文化。在這樣的框框中生活,本身對人性的壓抑就更多一些。而西方不太相同,財產分配制度歷來是長子繼承,沒有得到家族財產和地位的人,較早形成了集體合作方式,使得西方人對集體的依賴多,對家族的依賴少,而集體內部人與人的距離比家族里人與人的距離還是要大些的,這樣束縛也相對較少,就沒有那么多人向往隱居。

個人空間少當然只是最樸素的隱居原因,后來人心不古、爾虞我詐,總會有一些人厭煩世俗喧囂,追求清凈自由,寧愿放棄文明,選擇在荒野中過簡單的生活;再后來,有些隱居更象是避亂,戰爭來的時候,偏遠的山林還是更安全一些,比如躲在桃花源里的那群人。隨著社會日益復雜,隱居的原因也變得越來越多:或因朝代更迭,不愿屈從新的統治者,比如伯夷、叔齊;或與當朝統治者意見相左,比如善卷;或覺得伴君如伴虎,一旦功成馬上身退的張良、劉基(伯溫);或者是有抱負但在隱居中等待時機,比如諸葛亮;還有的干脆是拿隱居當招牌,不過是為了當官前抬高自己身價,比如東晉的謝安、還有唐朝那個走“終南捷徑”的盧藏用;當然不排除隱居中仍有很多是真心遁世,一心求道,比如司馬承禎等等……按《后漢書》的說法“或隱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靜己以鎮其躁,或去危以圖其安,或垢俗以動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種種原因之下,中國的隱居文化就這樣形成了……

隱居的不同層次

隱士們在一般人心目中總是出塵的,飄逸的,張養浩的一首曲子里有一句“雨過天青駕小船,魚在一邊,酒在一邊”,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會對這種自由自在、不被召喚、安然自得的逍遙人生羨慕不已,這似乎是隱居者的專屬,而高位權臣、士族豪門、千萬富商縱使再有錢,也難以買到這樣的“奢侈品”,所以這樣的狀態總是被世人所向往的。

但是這種境界畢竟還是一種外在表現,天天釣魚下棋、看花觀竹、醉臥賞月,也未必能得到內心的真寧靜!所以老子說“大隱隱于朝,中隱隱于市,小隱隱于野”,這就把隱居給大大擴展了,隱居就不僅僅是外在形式,而變成了一種內心感受,人完全可以居廟堂之高,而懷江湖之遠。

“隱于野”很多時候是一種逃避,當實在無法改變周遭環境時只好換一個地方找清靜,說到底,需要依賴周圍的環境忘卻世事,還是內心里不清靜。“隱于市”反而是能在最世俗的鬧市中排除嘈雜的干擾,自得其樂,《黃帝內經》說 “適嗜欲于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于世,舉不欲觀于俗,外不勞形于事,內無思想之患”,做到這樣,內心在哪里都是清靜的,不再依賴于環境。只有頂尖的人才會隱身于朝野之中,他們雖身處艱險時政中,卻能大智若愚、淡然處之,這才是真正的隱者,“隱于朝”用中國古人一句話說明最好,那就是:“公門之內好修行”,這是真正做到了心態平和且有大担當的人采取的一種“隱居”方式。既然什么虛榮都不追求了,為官就是最好的救苦救難的方式,畢竟比在民間所能起到的作用要大,那是一種舍我的境界。

說來我還差得遠,對第一重境界還在羨慕,第二重境界這輩子何時做到完全沒把握,對第三重,就想都不用想了……

隱士為什么被中國古人尊敬

先說說低層次的原因吧,比如嚴子陵為什么被諸多文人所尊敬呢?我覺得從深層分析,是因為中國文人的依附身份!在古時,一個文人要拿自己的才能去換飯吃,所以找到一個認可自己才能,對自己委以重任的大佬,幾乎是許多文人一輩子的追求!這個大佬,自然是級別越高越好,最高的在當時也不過就是皇帝了,給縣官當師爺到底沒法和給皇帝當臣僚比!如果能被皇帝重用,那簡直就是文人天大的福分!李白一輩子追求的不也就是這個嗎?(雖然玄宗欣賞他的文采,但是卻沒有給他任何政治權利,這也是為什么他一直郁郁寡歡的原因,所以我一直覺得李白的狂狷更象是撒嬌!)

說白一點,很多文人們讀書,不過是為了賣個好身價,最典型的就是《紅樓夢》中賈雨村的一句話“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當這些文人發現,真的有人象嚴子陵那樣被皇帝看重還不為所動,多少是會有些自慚形穢的,為了不貶低自己,那么只好抬高他了!對于放得下的嚴子陵,隱居本來就是自己隨性而為,結果卻被放不下的人差點捧成了圣人!

那么在民間,為什么人們還那么尊敬隱士呢?不光因為隱士們被人們視為不為名利所動,不為世俗所擾的高潔之士,我覺得還有更高層次的原因:中國古人一向認為,一個沒有經過苦難,沒有沉靜的思考,沒有高尚的精神追求的人如果去做官,說到底也不過是個祿蠹,從來沒有體驗過精神上的寧靜和專注而專事追名逐利的官員,是不受人尊重的。所以不管隱士們的修道追求看起來多么不同尋常和消極遁世,中國人都是持鼓勵的態度,人們能夠忍受隱士們的狂放不羈與放浪形骸,因為在人們看來,他們在修行,他們在尋求突破,當有一天,他們想明白了,出來做事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這就是為什么“竹林七賢”中有那么多齷齪之徒,在多年后還被人們津津樂道。

諸葛亮在去世之前,曾經給他的兒子留下了一紙《誡子篇》,中間有一段話:“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在此文中,澹泊和寧靜的心態一直是中國人所欣賞和推崇的,而這樣一種心態,有時確實需要暫時遠離人群,去除浮躁,靜下心來去找尋。

隱居文化的社會意義

因為隱士被中國古人所尊敬,就使得隱居有了另外一層社會意義,如果一個官員,在任上沒干什么好事,但最后去選擇了歸隱,人們都會對他倍加贊賞,由此,官場還有一個退路——隱居。引用《空谷幽蘭》中的一段話:“隱居和從政被看作是月亮的黑暗和光明,不可分而又互補。隱士和官員常常是同一個人,只是在他生命中的不同時期,有時候是隱士、有時候是官員罷了。”

別小看了這個角色轉換,因為這一條路的存在,使得社會有了這樣一個循環:各階層的人除了皇帝,都存在有一個正常的渠道,去實現轉換角色的可能。

在現今這個社會就不太相同了。我見過政治斗爭的失敗者——拿一個公司的圈子來打比方——有的被架空了但還有閑職;有的連閑職都沒有了,被貶到了最底層;有的是被踢了群體,沒法再參與競爭了,實際上是在這個群體里“死掉了”;也有人主動退出,不過是去了別處,大約因為現今社會,流動性強了,人不用在一棵樹上吊死,所以還可以換換地方。但是極少有人是從社會里退出的,在很多人看來,退出社會意味著被整個社會淘汰了,意味著徹底的失敗。當這種認識成為主流后,就使得沉靜無為的隱居文化在中國已經悄然變遷,很少有人再去尊重隱士,正因為如此,官場的這一“退路”似乎也沒有了。

本來任何系統都該有個循環,而不能是一條直線,在沒有退路的官場上,官員們就成了一簍子被關起來的螃蟹,彼此掐來掐去,心態糟糕到極點,上層社會的板結現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漫談完中國的隱居文化,最后還要扯回來,對隱居文化向往不已的人,就不用去富春江了,《富春山居圖》所描繪的景色早已經面目全非,上游攔了大壩,江面極寬,下游到處挖沙,滿目瘡痍,再也找不到“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的感覺。江上有快艇專門載了那些尋求刺激的人,在水面上來回穿梭飛馳,嗡嗡的噪聲在江面上回蕩,幾里外都聽得見,在這樣的地方想心神安寧下來還真需要極大的定力!也不知道當地旅游部門的管理者腦子里是不是進了水。

“天下第十九泉”的水還好,希望別再被毀了,真想隱于野,哪兒還找得到地方啊……


網載 2012-08-11 16:42:03

[新一篇] (隨筆)世間再無嚴子陵

[舊一篇] 余姚四賢(二)王守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