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圍繞搞活國有企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許多問題。在實現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如何有效地解決國有經濟面臨的計劃經濟體制與市場經濟動作環境的矛盾,在充分發揮國家對國有企業的間接管理作用的基礎上,實現國有企業的順利轉軌和發展,是國有企業改革中的一大難題。為辦,本報記者訪問了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蕭灼基先生,他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國有經濟與市場的矛盾日益尖銳
我國國有經濟,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國有經濟的基本矛盾是:計劃經濟體制與市場經濟運作環境的矛盾。一方面,國有經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的生產、經營、管理、財務、勞動、工資、福利體制仍未根本改變;另一方面,國民經濟市場化比重日益擴大,市場化程度日益提高。因此,國有經濟的基本矛盾尖銳。其主要表現是:
第一,資產存量凝固化與市場供求變動矛盾。從理論上說,國有企業是全國統一管理的。但在實際上,國有企業是由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分散管理的。國有企業的所有權屬于國家,但其使用權、經營權、處置權則歸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因此,每個企業經營的資產不僅難以進入市場,在市場上流動,而且難以在國有企業內部流動。這種資產凝固化的狀態,與不斷變動的市場供求關系不相適應。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隨著市場供求變化,資源配置也要隨之變化。因此,資產存量要流動,資源配置要優化,產業結構要調整。只有這樣,資產回報率才能提高。但由于國有資產流動困難,盤活不易,因此造成資源浪費。
第二,投資膨脹與效益下降的矛盾。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不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追求投資規模、生產規模、企業規模最大化。因為規模擴大,既是衡量企業管理者營業績的主要標志,也是提高企業行政級別,從而提高管理人員行政級別、并且相應提高企業經營權力的主要依據。因而企業向國家爭項目、爭投資,而不考慮投資回報。其結果,出現許多盲目投資、不合理投資等浪費資源的現象,降低了投資回報。這是國有企業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
第三,實物管理與社會經濟活動市場化、價值化、貨幣化的矛盾。建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有企業,實物管理體制根深蒂固,場地、廠房、設備基本仍未進入市場。但整個社會經濟市場化日益加快。由于實物化管理,不少企業資產閑置,不能充分利用降低了經營效益。
第四,負債率高與資金緊缺的矛盾。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國家實行“撥改貸”,企業資本金不足,因而負債率不斷提高。1988年負債率為52.3%,1994年為71.7%,若扣除虧損掛帳,潛虧掛帳及各種資產流失后,實際負債率為78%。即使這樣高的負債率,企業資金仍然十分緊缺。其原因是,一方面企業自有資金嚴重不足;另一方面資金利用效率不高,同時又不能有效利用資本市場。
第五,效率與公平的矛盾。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分配制度,以充分就業、公平分配為特征。因此,企業存在大量盈余勞動力,勞動效率低下,職工收入差別不大,難以調動勞動者積極性;企業承担大量社會福利任務,包袱十分沉重。市場經濟要求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要求職工福利社會化,貨幣化,企業無力適應市場化的要求。
盡快建立國有資產經營體制
當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管理部門直接面對企業,缺少中間管理環節。國資管理部門(包括中央、省、市)是國家行政部門。由國資管理部門面對企業,其主要弊端是:(一)行政干預難以根本改變。國資局作為行政部門,其管理方式、管理內容、管理目標都是行政性,因而或多或少必然要對企業進行干預。(二)資產流動不暢。企業作為經營實體,無權進行資產流動;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作為行政機構,難以通過市場形式,進行資產流動。(三)資產理組困難。雖然資產管理部門可以采取行政方式進行企業重組、資產重組,但這種“拉郎配”的方式效果不佳。
蕭教授特別指出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與經營實體(企業)之間,需要有一個中間環節,即國有資產投資公司或經營公司,形成資產管理局——國有資產投資公司——企業(經濟實體)三級管理體制。
國有資產管理局(中央、省、市)是:國家行政機關,不進行經營活動,不面對企業實體,不干預微觀經濟運行。作為國家行政管理機關,它的主要職責是制訂政策法規、監督國有企業落實和執行各項法律和政策、指導控股公司工作、調整國有資產的結構和比例、為國有企業培養管理人才、提供信息服務等。
國有資產控股公司是企業性公司,按《公司法》組建。其資本金由入伙企業的凈資產形成。開始組建時,一個地區可以組建多家控股公司,由各個公司公布入伙或加盟條件。各個企業可自愿加盟。投資公司的特點是:
第一,它是一家金融性公司,不以行業為基礎,可以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也可以一個地區、一個行業或部門為主。
第二,它是企業的投資者,按照在企業投資的比例不同,可以是全資所有者,也可以是控股者或參股者。它在企業中的地位,依其占有企業股份的比例而定。它與企業的關系是投資者與經營者的關系,除了行使投資者的權益,不能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干預。
第三,它的經營目標是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實行價值管理。為此,它可以進行資產經營,調整投資結構。就是說,它可以根據結構優化和利潤最大化的要求,通過產權市場或證券市場,轉讓部分或全部產權或股權,也可以購買、兼并其他企業的產權或股權。
第四,它具有獨立法人地位,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按照協議,向國家上交資產占用費。不管企業經營狀況如何不管當年盈利或虧損,都必須按時交足資產占用費。占用費比率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與投資公司協商確定,定期調整。
第五,它需要擁有一大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作為投資者的代表,派到各個企業,但任董事、董事長、監事、監事長,但不具體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改善國資狀況,優化國資結構
建立投資公司,實行三級管理,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它既不同于行政性的資產管理局,也不同于企業集團。它與企業集團的不同是:不以行業為基礎;打破行業界限;不對企業進行行政性管理,只以投資者的身份參與企業活動;不保持固定關系,通過產權流動重組,改變與企業的關系。建立國有資產投資公司,具有重大意義。
第一,可以較好地解決政企不分的問題。投資公司是企業性質,不是行政機構,作為企業的投資者,與企業處于平等地位,與企業的其他股東也處于平等地位。除了作為投資者發揮作用,享受投資者權益外,沒有任何特權,不能凌駕于其控股、參股的企業之上,也不能凌駕于其他股東之上。它與全體股東都處于同股同權、同股同利的平等地位。
第二,可以明晰企業產權。國有投資公司作為國家委托經營國有資產的國企業,其產權歸屬國家,產權界限是明晰的。投資公司對其他公司的控股、參股,其產權也是明晰的。由此可見,無論投資公司內部或外部,無論資產存量或增量,無論資產流動或不流動,其產權界限清楚,投資者權益明確。
第三,可以打破國有資產存量凝固化。通過資產流動,調整資產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產回報率。當前國有資產的一個重大問題是資產存量凝固化。投資公司作為金融性資產經營公司,可以根據情況,轉讓和收購產權,調整資產結構。例如可以轉讓部分小企業股權,加大對某些部門,某些企業的投資,改善投資的部門結構和規模結構,有利于社會的資源優化配置。
第四,可以發展我國資本市場。我國資本市場處于起步階段,規模較小。為了充分利用資金資源,增加企業籌資渠道,減少籌資成本,改善投資結構,必須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但如果國有資產徘徊于資本市場之外,我國資本市場是難以發展的,建立國有投資公司,促進國有產權、股權流動,是發展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因素。
第五,可以保證國家財政的穩定收入。目前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大部分企業發生虧損,而且虧損面和虧損額不斷增加。長此下去,企業和國家的困難日益嚴重。建立國有投資公司,國家委托其經營國有資產的條件是,除了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外,還必須交納資產占用費。與上交利潤不同,資產占用費是以資產數量、質量、占用時間為標準,與企業經營成果脫鉤。
蕭灼基 1933年12月生,廣東汕頭市人。1959年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研究生畢業。現為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界》雜志社主編。主要著作有《蕭灼基選集》、《恩格斯傳》、《中國經濟熱點透視》等九部,發表論文數百篇,曾獲首屆孫治方經濟學獎。*
中國改革報7京⑻F31工業企業管理夏一/黃丹華19961996 作者:中國改革報7京⑻F31工業企業管理夏一/黃丹華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