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935(2001)01-0108-02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際體育界逐漸拋棄了運動教學論及體操教學法的思想體系,轉而提倡完善健美人體的發展論以及身體鍛煉方法的理論與實踐。隨著海廷格與梅勒關于“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三項指標的綜合實驗研究成果的問世,歐美各先進國家的有識之士,廣泛而深入地展開了追加實驗研究,先后問世的《巡回鍛煉》、《健身運動處方》、《健身運動最佳負荷價值閾》三部專著,成為劃時代之作,為現代體育科學化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被稱為現代體育科學化的三大理性支柱。正是這些破舊立新的理論及實踐,開創了現代體育方法的新天地,使體育跨入了體育科學化的新時代。
一 巡回鍛煉
巡回鍛煉,這種新奇的健身鍛煉方法,1957年由英國利茲大學體育教師摩根與亞當遜創造,60年代之后,風靡歐美各國。該方法是用簡單易行、行之有效的如跳繩、踢毽子、墊上滾翻等運動手段,組合成在一定時間內固定不變的巡回鍛煉程序,按照各自運動節奏的應變關系,進行實效性的身體鍛煉。
這種鍛煉方法,首先開始于德國的大學教師E ·寇赫為了合理并有效地利用時間與器材而進行的實驗研究,但是,當時并未引起人們的重視。1955年,前蘇聯古金娜發表了《中小學體育課組織》一文,同年又有前蘇聯的富拉科曼《增大體育課鍛煉密度的方法》的發表,標志著探索巡回鍛煉這一新奇健身方法的實驗研究已經全面展開。1957年摩根、亞當遜經過4年的共同努力, 發表了關于大學生進行巡回鍛煉的實驗研究成果,并出版了專著《巡回鍛煉》。由此引發了如前民主德國的哈金科留蓋博士、蒂列爾博士、吉特利赫博士等科學家們更為廣泛的對中小學生的巡回鍛煉方法的追加實驗。1963年,德國“體育教學法研究會”通過并報上級批準,確定“巡回鍛煉”為強化體育課的方法,隨后被推廣開來。
與此同時,摩根本人于1957年又專訪了美國、加拿大、前蘇聯等國,進行學術交流與現場示范表演,從而使“巡回鍛煉”方法迅速傳播到許多國家。
世界各國廣泛推廣應用,是認為它的優點有:(1 )手段簡便多樣,趣味叢生,能喚起學生更大的積極主動性;(2)不同體質的學生,可自主調節適合于自己的運動量,強化主體意識;(3 )整班學生平均分布在6—10個手段點上,自我把握,同時鍛煉, 大大增加了每個學生的有效鍛煉時間。這就從根本上突破了學生多而場地器材少的局限;同時也從傳習式的體育教學中解放出來了,使體育課真正成為了以身體鍛煉為核心的身體教育過程。
80年代,新奇的“巡回鍛煉”方法也傳入我國,其理論與實踐也曾火爆一時,但我國體育工作者誤將其納入運動教學法中使用,即把屬于體育方法的“巡回鍛煉”方法,改變成運動教學的“循環練習”法,因此,收效甚微,無濟于事。
二 健身運動處方
巡回鍛煉方法,在廣泛推進體育大變革的過程中,又提出了“健身運動處方”的新課題。西方各發達國家從70年代初,已將這一課題的研究納入了議事日程。首先有加拿大皇家金斯敦大學的里德與海姆森,經嚴謹而系統的實驗研究后出版了專著《健身運動處方》。日本緊隨其后,在日本體育科學中心下成立了以鈴木鎮次郎為首的“全日本運動處方研究委員會”,下設20多個研究小組,分別對各年齡段的中小學生進行處方研究與應用實驗研究。80年代,日本在大中小學中推廣健身運動處方已卓有成效,并形成科學、合理又簡便易行的一套操作程序(體育工作方法):
附圖
如此完整的程序設定,一改過去體育課前的準備工作,呈現出全新的格局。身體醫學與體力的診斷之后,針對確定的鍛煉目標,開具運動鍛煉處方,可謂有的放矢,能夠達到“抑其過而補其不足”的目的。
體育課的健身運動處方,是依據整班學生的共性(又有個性的自我調控)而設定的鍛煉計劃或方案。其手段簡便易行,其數量可似前蘇聯的設10個,可似瑞士的設6個,可似日本的設7個,也可如我國同濟大學的設為12個,不拘一格。運動量一般是以學生最大承受能力的50%為準。如某個學生俯臥撐極限負荷達50次,而50%即25次;45分鐘的體育課中每個學生實際鍛煉的時間不少于30分鐘;一學期開具一個處方,中間有2~3次的測評與調整。
科學的程序與周密的處方,一舉把完善健美人體的目標,真正變為現實性的操作細則,從而向世人宣告了現代體育科學化的新思路和新做法。
三 健身運動最佳負荷價值閾
在推出“巡回鍛煉”、“健身運動處方”之后,國際體育界又提出宏觀地把握機體在運動鍛煉時生理上的“最佳負荷量”的新課題,此舉進而觸及了體育科學化的核心。這表明不僅要關注人為的施加于人體外在的運動量,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人體承受外在的運動量的同時,要把握其生理上的反應量,如:血壓、脈率、體溫等。通過測定脈率、血壓,換算出最大心搏量與最大心輸出量(采用塔斯爾·扎費亞洛夫計算法),并以此得出了科學地反映運動全過程的最佳鍛煉效應的區域性的脈率(心率)指標——“健身運動最佳負荷價值閾”。
70年代,各國學者對“健身運動最佳負荷價值閾”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實驗研究。美國洛杉磯加洲大學運動生理學教授勞倫斯在研究體力消耗與體質增強關系時,提出110—150次/分鐘的指標;加拿大的里德與湯姆森針對青年人又提出130—150次/分鐘的指標;德國的心臟學家萊因多爾與霍爾曼大夫在實驗研究身體運動鍛煉對心臟直接起良好作用的運動最佳負荷閾限時,發現脈率在120—140次/分鐘時,心搏量最大,從而心輸出量也最大。這時進行身體運動鍛煉,各組織器官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血液供應,健身效益無疑也能達到最大價值。
權威性的實驗與論述,引起了各國的廣泛關注。日本于80年代在全日本中小學中開展應用實驗研究,又提出120—150次/分鐘的指標;我國學者林笑峰教授通過追加實驗研究,提出適合于我國青少年身體運動鍛煉的指標120—140次/分鐘。
綜合上述指標,90年代原山西礦院體育專業,在畢業生實習教育中,進行了廣泛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體育課中學生的心搏量從開始到進入極限值,有5—7分鐘的急速上升過程,從心搏量達到極限又下降至這一段為心搏量極限區間(91~96毫升)。一般認為,正常人的運動鍛煉多以有氧代謝為主,故取其極限強度的70%為宜。實驗研究結果表明,脈率在110次/分鐘以下時,血液與心電圖均無明顯的變化;脈率在130次/分鐘左右時,心搏量、心輸出量達到最佳狀態,健身效果可望最佳。若超過150次/分鐘以上時,心搏量開始下降, 而又要求心輸出量繼續維持機體運動的需求,則不得不以脈率的迅速加快作為補償;這時心搏量與心率兩者的曲線形成了“喇叭口”狀態,這是負債運動時相的征兆,是警告的信號。
由上可知,當前我國中小學生鍛煉身體的最佳運動負荷, 保持在120—140次/分鐘的閾值區間較為理想。而45分鐘的體育課,若有2/3以上時間的鍛煉強度能置于此閾限內,健身效果則必然是最佳的。
四 結束語
20世紀50年代以來,現代體育科學化的研究,先后樹起了《巡回鍛煉》、《健身運動處方》、《健身運動最佳負荷價值閾》三大理性支柱,由它們撐起了現代體育科學化的大廈,開創了現代體育科學化的新天地。它堅定地拋棄了200多年來以運動為中心、 以人體為手段(工具)的運動教學體制,以及從泛化、分化到自動化的運動技能形成規律的運動教學模式;完善了以人體為中心、以運動為手段的身體發展論思想體系與通過異化誘導同化優勢法則的增強體質的規律;理順了鍛煉身體過程中的主體、客體以及連接主、客體的中介項及三者之間的固有關系,促使體育的任務(目標)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空前地統一起來;從理論到實踐拓展了人類體育之真義,有力地轉變著當代人類的體育思維與觀念。
山西大學學報:哲社版太原108~109G8體育董眾鳴20012001現代體育自創立200多年來,經歷了兩次大突破,在20世紀50 年代實現了由自在的歷史階段向現代科學化階段的大轉變。《巡回鍛煉》、《健身運動處方》、《健身運動最佳負荷價值閾》三部理論專著的問世,開辟了現代體育方法的新天地,成為跨入現代體育科學化新時代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被稱為現代體育科學化的三大理性支柱。體育/科學化/方法/支柱 physical culture/scientificalization/method/pillarThe Three Great Rational Pillars of Scientificalization ofModern Physical Culture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030024,China)In the more than 200 years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modernphysical culture has experienced two great breakthroughs. Inthe fifties of the century, the physical culture realized thegreat change from natural development to a period of modernScientificalization. The birth of three great special writings, i.e.,"Mobile Training","Body—building prescription" and"The value threshold of Best load of Body —building" hasopened up a new frontier of modern physical culture methodand become an epoch—making milestone for stepping into a newera of Scientificalization of modern physical culture, knownas the three great pillars of Scientificalization of modernphysical culture.太原理工大學 公共體育教研室,山西 太原 030024 董從鳴(1962-),男,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學公共體育教研室副教授,從事健身運動理論與方法的研究。 作者:山西大學學報:哲社版太原108~109G8體育董眾鳴20012001現代體育自創立200多年來,經歷了兩次大突破,在20世紀50 年代實現了由自在的歷史階段向現代科學化階段的大轉變。《巡回鍛煉》、《健身運動處方》、《健身運動最佳負荷價值閾》三部理論專著的問世,開辟了現代體育方法的新天地,成為跨入現代體育科學化新時代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被稱為現代體育科學化的三大理性支柱。體育/科學化/方法/支柱 physical culture/scientificalization/method/pillar
網載 2013-09-10 21: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