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超前認識的四個基本特征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人類認識世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要改造世界,讓世界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就要求人們對世界有正確而全面的認識。而要想在未來有一個效果良好的實踐活動,就得先有一個關于未來的正確認識。這種關于未來的認識活動就是超前認識活動,其結果就是超前認識。所謂超前認識,就是人們對事物發展的未來以及對將要從事的實踐活動的認識。本文謹對超前認識的基本特征作些探討。
      一、未來指向性
  指向事物發展的未來,指向人們實踐活動的未來,這是超前認識的一個顯著特征。超前認識注意的重點不是現存的事物和人們現時的活動,而是未來的存在及人們未來的活動。超前認識之所以超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總是指向未來,關心著未來。在未來的事物和活動還沒有出現時,它就已經使其“超前”地存在于人們的觀念之中。
  未來的實際只存在于未來,但未來的觀念卻能存在于當下。觀念比實際“超前”存在,這好像不符合人們認識的規律,因為從一般現象上看,人的認識總是發生在事物的運動之后,人的認識對于認識對象而言,存在著“滯后性”。但是,超前認識同樣是現實地存在著的認識現象,是人們認識活動中一個帶有規律性的現象。在這里,人的認識不是發生在事物的運動之后,而是發生在事物的運動以及人的活動之前。人的認識存在著“超前性”,這正是人的主觀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的重要表現。
  超前認識在形成、確定、完善自己的同時,又不斷地揚棄、否定、超越自己。超前認識立足于現實之上,但它卻總是要超越現實,達到未來。超前認識在對現實形成深刻理解的同時,內在地蘊涵著對現實的變革。
      二、主觀想像性
  與對現存事物的認識有所不同,超前認識的主要形式是假設、想像。未來的世界在現實中并不存在,但人的主觀意識卻能運用假設和想像等形式,在主觀意念之內“創造”出未來可能存在的世界。
  想像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超越現實,展示未來;它凌駕于現實之上,趨向未來。它使未來超前地“存在”于觀念之中,使未來像現實一樣被人們所把握,并能讓人們看到如何更好地生活和奮斗在這個世界上。更為主要的是,想像展現出未來的各種圖景,使人們能夠在諸多可能性中作出抉擇,為人們將來的行動提供一個方向性的意見。超前認識的重要作用就在于,為了讓將來的世界更能滿足人們的愿望、體現人們的意志,提供觀念上的依據和精神上的力量。
  作為一種認識形式,超前認識有自己的內在邏輯,有自己運動的軌跡。這就是:首先,要在主觀觀念之內設想出未來世界的圖景,回答未來的世界將會是怎樣的這一問題;其次,要在這些圖景中,尋找出人的能力范圍和人的愿望滿足的限度,回答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和多大范圍內認識、控制、改造未來世界的問題;復次,要設想出人改變未來世界,使它的存在和發展更能體現人的意志的一般途徑及其條件,回答人如何認識、控制、改造未來世界的問題。這三個層次就是超前認識的內在邏輯結構,這三個步驟就是超前認識的運動軌跡。
  盡管超前認識是人們想像運動的過程及其結果,但是,它的形成總有其現實的基礎。不從眼前現實出發就企圖獲得關于未來的超前認識是不可能的。現實并不是孤零零的存在物,在時間發展的鏈條上,現實是過去和未來的聯結點。現實是過去的延續,是未來的起點。未來也不是孤零零的可能存在物,它包含在現實之中,現實所具有的內在邏輯的逐步展開,就構成了未來。因此,要認識未來,就必須首先認識現實,由此出發,展望未來。
  超前認識并非把人們引向夢境和虛無,而是引向未來的實際、未來的行動。檢驗一個超前認識的價值,首先就要看它有沒有現實的基礎,以及它和現實基礎之間的關系。
      三、思維創造性
  超前認識的形成要經歷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它是人的思維進行艱苦勞作的過程和結果。這個過程由一些不同的階段所組成。比如,想像未來世界的階段、推想未來人的能力的階段,等等。不僅如此,每一個階段本身又是一個過程,又由一些小階段組成。過程的表現就是連續,是階段間的聯系,是階段之內的邏輯。所以,超前認識的實現是一個由不同階段有機地組織在一起的過程。超前認識實現得如何,就看這個過程是怎樣實現的。
  作為一種認識,超前認識直接地建立在對事物的規律性的把握之上,即在對事物的內在特性、本質規定有了較深刻的認識之后。而對事物的規律性把握則往往內在地制約著超前認識的形成以及它的價值,并且是形成超前認識的理論和邏輯的前提。
  超前認識是思維的具體。一般說來,感性認識是感性的具體,理性認識是思維的抽象,而超前認識則是兩者的結合,是思維的具體,是更高層次的認識活動。超前認識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提供認識向實踐過渡的內在環節。超前認識以一種超前的形式,把未來的世界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并且把現實的人放進了這幅圖畫之中,使現實的人看到自己在未來的世界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是一種什么樣的人。超前認識展示未來的世界,展示未來人的世界。
  超前認識是人們對未來的主觀創造,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創造性發揮。在最一般的意義上,人們一切認識活動都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發揮的結果,沒有這種創造性,認識活動的進行是不可能的。在認識活動中,不存在絕對地受動的認識。人類認識活動的本質就是創造。毫無疑問,超前認識是人們主觀創造的產物,但這種創造的程度卻高于對當下的認識。比如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等大多是面對目前現實進行創造,把現實的客觀系統通過主觀創造轉變成主觀的觀念系統。超前認識則是對暫時還不存在的現實進行創造,把未來可能存在的客觀系統通過主觀創造轉變成主觀的觀念系統。
  簡要地說,超前認識就是對現在還不存在的東西進行創造。把不存在的東西當作存在的東西來認識,這就要求有比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等更高程度的思維創造性。只有具備較高程度的思維能力和較科學的思維方法的人,才能進行有價值的超前認識活動。這正是它區別于其他認識活動的一個顯著特征。
      四、結果不定性
  超前認識比現實世界更豐富、更多樣化,因為它展示了各種可能的未來世界。而最終實現的未來世界既是對多種可能的否定,同時又是對多種可能的綜合的肯定。
  另一方面,超前認識比未來的真實世界又更抽象、更單一,因為它展示的只是多種可能的世界,而它本身的性質也只是可能,不是現實。超前認識總是以可能的姿態出現并展開的。超前認識掌握著未來世界可能的一般和現實的一般,但不能掌握未來世界可能的個別和現實的個別。它是思維的具體,而思維的具體本質上還是一般。再者,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著,主體關于未來的可能和現實的掌握,是以當下的現實為依據、從當下的現實出發的。因此我們說,超前認識本身也只是一種可能。它關于未來的種種可能的和實際的超前掌握,是在一般意義上被確定的,它遠沒有未來的實際豐富、多樣,是關于未來的一般抽象,具有單一性。
  于是,超前認識就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認識對象的不確定性,是超前認識具有不確定性的客觀前提,而認識主體所具有的“能耐”以及在超前認識形成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則是超前認識具有不確定性的主觀前提。
  同時,可能性本身就是不確定的,因此,用確定的形式把握不確定的未來,這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即是說,超前認識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預先顯示出未來的真實情景,這一點也是不確定的。
  再者,超前認識主要是一種主觀意識上的思維,是對未來發展與行動的主觀性超前預演,是種種可能性以“實際的”形式存在于主觀意識中的過程,同時又是對這種種可能性所包含和具有的現實性進行主觀的比較、鑒別、選擇,從而尋找出在主體看來最具有現實性的可能性來。作為未來的實際而加以把握,作為未來要達到的實際而加以改造。這種形式本身就是不確定的。就這個形式自身的關聯和邏輯來說,結論應該是確定的。但就這個形式和與之所關聯的對象之間的關系來說,結論則不一定是確定的。
  不僅如此,想像所創造的形象也具有不確定性。這些形象,是以種種可能的形象存在于人們的主觀意識中的。但問題是,未來的形象只存在于未來,只有未來自身的形象才具有確定性。同時,想像所創造的形象本身是不夠清晰的,總帶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顯得不夠完整,不夠具體,是一種抽象的形象。這就是說,想像所創造的形象本身也具有不確定性。
  凡此種種,都說明了超前認識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提醒我們在最大限度地發揮想像的功能“創造”未來世界時,一定要堅持客觀的態度,對超前認識的實踐運用,一定要有唯物辯證的頭腦,從而在確定中理解不確定,在不確定中把握確定。
  作為一種認識形式,超前認識的特征是多方面的,這里我們只列舉了幾個方面:未來指向性、主觀想像性、思維創造性和結果不定性。要全面深入地理解超前認識,還需要我們不懈地探求。
探求廣州20~22B1哲學原理董莉19981998作者單位:廣州醫學院 作者:探求廣州20~22B1哲學原理董莉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48:53

[新一篇] 論趙樹理在建國后的“問題小說”

[舊一篇] 論遼代散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