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比較全面地論述了音樂美的特征和創作語言,深入分析了音樂美的傳遞形式。
李天義:1958年生,1983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學院音樂系。現任蘭州大學美育教研室講師。曾在《人民音樂》、《中國音樂教育》等刊物上發表文章多篇。
音樂(Music),是音響的藝術,時間的藝術,它通過有序排列的樂音來塑造藝術形象。以此謳歌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撻生活里的假、丑、惡,拓展出人的思想情感和審美意識。人在生活中有兩種渴求,一是生理上的,一是精神上的。就象“民以食為天”一樣,人在精神領域里不能沒有音樂,人類社會對音樂的依賴恐怕勝過對其它藝術的要求。隨著科學的迅猛發展,社會給人類提供的物質產品日趨豐盛,在吃、喝、玩、樂的安逸生活環境中,現代人魔幻出形形色色的“烏托邦”。他們奢侈、浮華,追求生活的虛幻和刺激。在現代都市文明的拍擊下,詩歌變得越來越晦澀讓人難于理解,給畫中怪眉怪眼的色彩已沾污了傳統的美學原理;文學因描寫兩性作愛甚多而受到世人的嗤鼻;脫衣舞娘撩裙作態完全曲扭了舞蹈的本意。而音樂則不然,它自始至終地維護著藝術的圣潔。從雍容華貴的意大利歌劇到振人心弦的維也納交響樂,我們還沒有發現有毀藝術圣譽的下流之作,就是連世人最喜愛的通俗歌曲里,音樂也顯得如此高貴且娛人心目。基于此,我們完全有理由在音樂的殿堂中作一番詩人般的散步,對音樂內在的美作認真的探覓、研究。
一、音樂的發展與審美特征
在人類的藝術長河里,音樂的發展與其它姊妹藝術一樣,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象肖邦、施特勞斯這些閃光的名字,在音樂的宇宙中也不過是一個耀眼的星子。在研究音樂的審美特征時,美學家們習慣將目光灼于十八世紀的古典樂之后去討論。因為,此時音樂已掙脫了宗教的桎梏,在音樂創作、音樂理論、美學標準上已留下了明晰可辨的線條。十八世紀,歐洲啟蒙運動使藝術家們擯棄了封建宗教的束縛,在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大革命洪潮中,海頓、莫扎特那些注滿人情味的旋律中,世人的情感得到了釋泄,貝多芬又喻于了音樂更深層的含義,他以交響樂形式所表現出人民在革命風潮里那種激動、沉醉和狂歡之情,使哲人們看到了音樂的輝煌。古典音樂創作構思嚴謹、有深刻的哲理性、戲劇性和完善的抒情意識。這使早年的“巴羅克”音樂,“洛可可”音樂相形見絀。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在人類藝術史上再現光輝,浪漫主義在思想上追求個性解放,追求理想主義社會,在音樂寫作上注重對人的內心感情與主觀感受的表現,抒情性、自傳性和個人的心理刻畫成為浪漫主義意義的重要特征。浪漫主義意義將詩人的夢幻和作家對生活的體驗溶進了音樂創作里,使音樂藝術有了創作的新意。這兒古典音樂的喧囂之氣消失了,音樂常常流溢出迷蒙輕柔的情調、和悠逸而神秘的夢幻似的美感。浪漫主義音樂使人如癡如醉,此時產生了一大批受人尊崇的音樂家,像李斯特、柏遼茲、舒伯特、柴可夫斯基、瓦格納都是卓著于世的音樂家,他們的藝術將浪漫主義音樂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以至于象叔本華,弗洛依德、尼采這樣一些哲學家也借助于音樂來豐富自己的學說。事實上,尼采《悲劇的誕生》就是直接受到瓦格納藝術思想的影響。當人們還沉醉了浪漫主義那些柔曼、甜美的音樂時,法國音樂家德彪西獨辟蹊徑,在凡高、塞尚的繪畫里找到了音樂寫作的新語言。德彪西的音樂注重對外界事物的瞬間印象的表現,刻意描繪音樂寫作中聲音與光線,形態的對比。德彪西以音樂去描摹自然界瞬息萬變的印象,企求音樂的光感效應和“視覺”效果,用音樂去表現繪畫,創立了“印象主義音樂”。印象主義音樂的出現,它豐富了藝術的表現力,在美學思想上與自然主義、快樂主義、直覺主義和經驗主義等流派相通,音樂常以表現音樂家對生活細膩感受、以豐富的和聲造成朦朧的意境、追求曲折的聯想、和自然界給人的新奇印象感覺,印象主義有法國的德彪西、拉威爾、英國的威廉斯、匈牙利的科達伊,俄國的斯克里亞賓等。
進入二十世紀,音樂家們在藝術的領域時作冷漠的探索,為擺脫固有音樂模式的影響,音樂家們左沖右突,在樂壇上縱橫馳騁,在音樂技法上、旋律鋪排上和聲寫作以及音樂凡所能及的地方都作過嘗試,繼“印象主義音樂”后,人類藝術史上先后出現過“《表現主義音樂》、《象征主義音樂》、《結構主義音樂》、《立體主義音樂》、《序列音樂》、《十二音體系音樂》、《未來主義音樂》、《超現實主義音樂》、《存在主義音樂》、《唯美主義音樂》、《噪音主義音樂》《偶然音樂》、《新古典主義音樂》、《新即興演奏與直觀音樂》、《事件音樂》、《具體音樂》、《空間音樂》、《電子樂》、《爵士樂》、《搖滾樂》、《阿波羅音樂》……只要我們稍稍涉足音樂這一領域,你會驚嘆,人類為了藝術地掌握世界,即使在每一塊狹小的陣地上,也在進行著何等英勇的、充滿了挫折和成功的戰斗!如果說傳統樂意在表現社會的話、現代音樂則是以表現自我為中心,現代音樂光怪離奇,它表現出資本主義社會中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物質及自然之間的畸形變態、扭曲、對立的關系,受到現實迫害后的精神創傷和變態心理,以及對現實的憎惡和悲觀絕望情緒。現代音樂無章可循,它除了給人一種冷漠、殘酷、人與人無法溝通的印象外,別的什么也沒有給人留下。
二、音樂美與音樂創作語言
音樂藝術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既是對審美對象的審美屬性的集中、概括的反映,又是對作為審美主體的藝術家的情感和認識的表現。音樂傳達美的方式是聲響,人們習慣叫樂音,這種樂音是音樂的總體概念,就象繪畫中的顏色,顏色可包含:赤、橙、黃、綠、青、蘭紫,這才是構成繪畫創作的基本色素。音樂中創作的要素也比較多,主要有:旋律、節奏、和聲、對位、復調、曲式、調性等,這些東西如果單獨去分析是沒有任何審美意義的,經過音樂家的藝術組合,逐一將此排列成美的音響,構成音樂的形象才能產生音樂的審美效果。漢斯立克認為:“音樂的美是一種獨立的只為音樂所特有的美而存在,它們之間的協調和對抗、追逐和遇合、飛躍和消逝,這些東西以自己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直觀的心靈面前,并且使我們感到了美的愉快。”在接受音樂時,我們常常會聽見有人贊嘆這旋律多美、節奏多鼓舞人,這就是音樂的外殼,音樂正是經過旋律、節奏、速度等諸種因素作用于人的聽覺器官、進而達到審美途徑的。音樂創作十分別致、雖然旋律、節奏這些因素都是為音樂寫作服務的,它們要受制音樂寫作的總體安排,可它們在音樂創作里用途各一,有其明確的分工任務。旋律。1、2、3、4、5、6、7由七個自然音組成,音樂的主梁,在音樂寫作時音樂家將此排列成協和的音響--協和的音與不協和音的沖擊,激昂的高音與沉悶的低音錯落;跳越的音符與滯停的音符接連,形成一種深動的音樂形象。那些虛無飄渺的旋律、鏗鏘有力的旋律在人們心目中蕩起漣漪,使人的靈魂受到震撼。人們驚呼,音樂家僅只用了自然界的七個音就叩開了人們的心靈之窗,我們怎么不將人類文明的花冠扣在比才、威爾弟以及那些對音樂作出貢獻的音樂家的頭上。旋律是音樂寫作的靈魂,它在音樂寫作中通常有三大功用:其一,模仿自然界各種音響,以勾起人們對現世的熱愛。其二,刻劃人物性格,讓人知善識惡。其三,表達人的思維活動,昭示出藝術家對生活的評判。法國啟蒙運動杰出的思想家盧梭在論音樂旋律時說:“旋律在模仿人聲調時,表現哀怨、痛苦和快樂的喊聲、威脅和呻吟。所有感情的人聲的表示,旋律都可以表達。旋律模仿語言的聲音和模仿為反映某些心靈的活動而存在于每種方言中的語匯。”(引自《盧梭論旋律與和聲》)音樂寫作時,音樂家們都十分注重旋律的造型,十分清楚,旋律是音樂的核心,把握住了旋律可以說音樂就成功了一半。樂壇上,音樂家們幾乎個個都是旋律寫作的高手,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可用旋律來描畫魔鬼的形象,比才用旋律來鑄造卡門的形象,波蘭音樂家更是一種以旋律美而名垂天下的藝術家,他的旋律雅致、憂傷,給人于悲涼的美感。李斯特和瓦格納都曾獲益于他優美的音樂,后來的鋼琴作曲家更是依重于他的風格的音響。
節奏。是音樂寫作的另一重要因素,如果說旋律是音樂寫作中的“龍”的話,那么,節奏可以譽之為“鳳”了。提及節奏,世人很容易想到舞廳那種叩擊人心的“隆、嘆、嘆”,男人們摟著女人的楊柳細腰,女人們托著男人的寬肩圓膀,在探戈、倫巴、華爾茲的強烈節奏摧促下轉動不停。節奏,有二種概念,一是舞曲固定節奏,就象我們上面談到的所有舞曲都有自己固定的節奏型。固定節奏給音樂只能造成一種情緒,探戈舞曲使人感到雍容華貴,華爾茲讓人看到宮廷文化的高雅,倫巴詮解了古巴人音樂的酒脫與潑辣。固定節奏只有音樂寫作的模式,而不是音樂寫作的全部內容,能推動音樂向前發展,能推動音樂發展的是音型節奏。音型節奏有別于固定節奏,它是根據音樂的需要而設置的,如三連音333,切分音節奏333,前十六分音節奏333,后十六分音節奏等333。音型節奏是表達音樂思想的主要色素,它直接影響到音樂中音樂形象的刻劃與表現,如聶耳在寫《義勇軍進行曲》時用三連音的連續遞進來表現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貝多芬用平素人的敲門的節奏型找到了《命運》的主型節奏,音樂的節奏與旋律同樣讓人振奮。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節奏是音樂的中心內容,他樂意經日閉目傾聽節奏對心靈的撞擊。節奏的審美因素十分顯然,對人的影響也很深遠,我們將那些和著聶耳鏗鏘節奏奮勇前進的革命先者,和那些伴著肖斯塔克維奇音樂節奏,與納粹分子展開殊死搏斗的俄羅斯人,都看成是節奏給人造成的一種美感效應。在音樂創作中,亞洲人對旋律寫作有偏好,日本,特別是中國,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旋律,只要你隨意唱來都可以讓人辨別出是那一民族的山歌、號子、民間小調。與之相比,歐洲人更注重節奏在音樂中的表現,在搖滾樂、爵士樂里,音樂的旋律顯得并不那么重要,節奏被提升到了首要的位置。
速度,它是音樂的又一寫作因素,它對塑造音樂形象,完形音樂的審美形象至關重要。速度,單從字面上是很難理解它的的審美喻意的,但它的變化拉長與縮短、延伸與回歸,會使人感到音樂發生變異,人隨音樂的速度的變化,也會在情緒上產生一些情緒的波動。悠揚緩慢的節奏使人情緒穩定,急進快速的節奏使人激動興奮。這就是為什么醫生叮嚀孕婦讓腹中胎兒多聽平緩節奏的音樂,禁止心臟病患者涉足狂噪搖滾樂的原因所在。音樂中的和聲、復調、曲式和其它元素,都是音樂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最充足的表現。
三、音樂美的傳遞方式
與繪畫和舞蹈不同的是,音樂是通過音樂創作、音樂演奏、音樂欣賞三個方面來共同完成音樂美的塑造的,這種關系謂之“三度”創作關系。除音樂外,我們生活里的藝術多見于“二度”創作方式。畢加索通過色彩、線條就可以向世人展示藝術的美,芭蕾舞的各種姿態著眼于欣賞者就能造成一種審美意境,泰戈爾的詩可以直接引起讀者的審美快感,電影也是如此。音樂中存在的這種“三度”創作關系使音樂的美顯得別樣且難于捕捉。這里面注入了人的因素,其中有精神方面的因素(音樂家寫作時的情緒),有技術方面的因素(演奏家技術的高低),有人為的因素(欣賞者藝術修養的差異),這些因素都能夠影響音樂美的塑造。漢斯立克在《論音樂的美》一書中說:“我們一再著重音樂的美,但并不因此排斥精神上的內涵,相反地我們把它看為必要的條件。因為沒有任何精神的參加,也就沒有美。”千百年來,美學家唇槍舌戰于理論界,他們撇開人的參予因素不顧而去著書立論,某些東西的確走得太遠了,使人對音樂美的把握感到高深莫測,窺而不清。
(附圖
)
音樂家是音樂美的創造者,他們對生活的感受以及寫作音樂的方式,都直接影響到音樂美的創造。制約音樂家寫作的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的,二是自然的。社會意即指社會給音樂家創造的條件,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啟蒙思想的影響,產生了一大批關心社會現實,具有深刻哲理思想的古典的音樂家,由于以社會為背景,“交響樂”就成了該時期最主要的音樂表達語言了。意大利歌劇鼎盛時代,正是社會走向繁榮昌盛時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喜歡集結在音樂廳觀賞大歌劇表演,借此機會交流藝術信息、勾通人與人之間的親和關系。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形式為世人提供了避風港,人們之所以樂于此道,是為逃避現世生活給人造成的不快。以藝術來消愁解悶,在夢幻的浪漫音樂中使思想升華。社會是音樂形式和藝術表達內容最主要的原因,我們完全可以清楚看到音樂藝術美的變遷與社會變化緊密相連這一關系。另外,自然因素是指音樂家個人的氣質、稟性、文化素質、藝術修養、對生活的好惡態度等。是決定音樂風格美的另一重大因素。德國音樂家瓦格納在人類旋歌起舞的十九世紀末,首先窺見了社會悲涼一面,他建立了自己悲劇音樂美學觀,由此而產生了圍繞這一美學體系寫作的“樂劇”“模糊和聲”等技法。瓦格納是音樂家,更是哲人,他的音樂處處充滿警世語言和深刻的哲理,他一生用了許多時間來研究哲學和音樂理論,現存于世的著作有《未來的藝術作品》、《歌劇與戲劇》,由于瓦格納的努力,十九世紀音樂有了轉機。雨果生前有一句話預示了瓦格納的成功,他說:“德國的氣質陰郁、發光、散漫。這象似閃耀著星光而被黑云遮蔽的龐大的心靈。德國的最高表現,也許,只有通過音樂才能鮮明表達出來”。(摘自雨果《維廉·莎士比亞》一書片段)瓦格納給人的音樂感受是沒有古典樂的狂熱氣氛,也并非浪漫樂的羅漫蒂克,它是人對生活的一種靜觀,一種深層次的嚴肅思考。與瓦格納音樂風格大相徑庭的是俄國音樂家柴可夫斯基,他生性靦腆,不樂于社交,他把自己jǐn①錮在一個屬于自己的天地,以至于象梅克夫人這樣喜愛他的女性也無法接近他,只好用書信的方式跟他傳遞感情達十幾年。柴可夫斯基性情溫和、品格高潔,他的音樂里沒有什么社會主題,只有高雅、纖細、華麗的藝術美。匈牙利音樂家李斯特向人講述的內容只有兩個字“灑脫”,這位血管里湍流著奧地利血液的匈牙利貴族,生前一舉止,一投足都成為歐洲上流顯宦模仿的對象,他的音樂和著那滿頭的金發,使不少伯爵夫人拜倒在他腳下。聽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時,你就會明白這位音樂上的“白馬王子”是如何渡過他華貴的一生的。
音樂家的氣質固然對音樂作品有影響,在接受音樂時,并不一定要將這因素作為恒定音樂家作品風格的唯一標準,如果我們一談到肖邦音樂就想到纏綿,談到貝多芬就將狂飆這些字眼叩在他的頭上,這樣做未免有些牽強附會,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邏輯性。
演奏,人們習慣將從事這類藝術實踐的人與音樂家相提并論,象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人們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將創作和演奏同時視之為是在制造美。演奏是靠技術傳遞美,它在表達美時受演奏家技術、理解力的雙重制約,演奏者水平的高低,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程度都是影響音樂美再現的一大原因。為了再現音樂的美,讓音樂家的作品能得到充分展示,社會上專門成立了這樣或那樣的演奏團體,國家級的、地方級的、民間的、私有的,盡管社會從事演奏的專業社團繁若星辰,但是,世上能象英國皇家交響樂團、維也納交響樂團那樣具備演奏姿質的團體甚少,更多的是不能按音樂作品的原意來反映藝術的。門德爾松在柏林一地方團體指揮他的《仲夏夜之夢》時,曾有過與演奏者配合不好,扔下指揮棒拂袖而去的不快之事發生。由于社會精神活動日益豐富,音樂對演奏員要求也越來越嚴,卡拉揚在各國巡回指揮演出后力認,美國的費城交響樂團,英國皇家交響樂團,維也納交響樂團,意大利國立交響樂團是一流水準的演奏團體,他同時還承認亞洲也有些出色的演奏團體,象日本的東京國立樂社,中國的中央樂團都屬上乘。因此,世界上凡大家的不朽之作常是定點到這幾個國家去演奏。
當一首優美的樂曲呈現在我們面前時,人必須盡其全能地去接納它,因為音樂作品不是凝固的,一揮而就的東西,這就要求欣賞者極度清醒,不知倦怠地追隨著作品。諦聽復雜的作品時,這種追隨可謂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活動,這種精神因素的活動會因聽眾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偏重感性的人可能會在音樂中尋求歡樂的成分,而對偏重理性的人來說,音樂里歡愉那一部分恐怕時常會被忽略,他們將音樂內在的邏輯性、哲理性提升到一個顯赫的位置。也就是說陰郁的音樂不一定激發起每一個人的悲傷之情,明朗的音樂并不只能在人心中引起快感。我們看到,從樂曲中得到的審美價值,會因人的學識高低,文化知識的厚與薄,藝術修養的淺與深而得出不同的審美價值來。文心雕龍中有一句話:“慷慨者逆聲面擊節,釀藉者見密而高蹈,浮慧者觀綺而躍心,愛奇者聞詭而驚聽”。就很好地談到這一點。盡管音樂美的含義時常被世人曲解和誤認,但我們還是感受到它美的力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人類,在人們心靈里造成巨大的沖擊波。當你看見人們在貝多芬《英雄》交響樂曲中振臂高呼時,當你看見清教徒在教堂對著上帝高唱贊美詩掉淚的情景時,還有那些歇斯底里集結在杰克孫、邁克爾搖滾樂聲潮中的青年人,你或許對藝術的美有所知覺,你甚至會驚嘆音樂藝術的力量給人的沖撞,給人內心的振奮是任何東西都不能與之匹敵的,音樂是人類藝術之首。
(責任編輯:孟恩)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金右加禁
蘭州大學學報(社科版)149-153J6音樂、舞蹈研究李天義19951995 作者:蘭州大學學報(社科版)149-153J6音樂、舞蹈研究李天義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1: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