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臺州中學 徐世德)
歷史思維能力的內涵涉及三個層次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還有什么?第一層次“是什么?”要求學生“知其然”,從不知到知,具有再認再現歷史知識和獲取信息、處理歷史材料的能力。第二層次“為什么”?要求學生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包括分析、綜合、歸納、比較、概括及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評論歷史現象、闡述歷史發展規律等能力。第三層次“還有什么?”則要求學生“豁然貫通”,具有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創造性、敏捷性等思維品質,具備對歷史知識的遷移能力及應用能力。思維品質是歷史思維能力的核心,是發展學生智力的突破口。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方法很多,本文僅從歷史問題設計的角度談點粗淺認識。
一、歷史問題設計與思維深刻性的培養
思維的深刻性是指思維活動中的抽象與概括水平。在歷史教學中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主要表現為:能夠在對歷史知識分析的基礎上,抽象概括出其中隱含的人類社會變遷與發展的本質特征、規律和趨勢;能夠“以史為鑒”、“鑒古而知今”,從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針對性地設計需要學生進行抽象和概括的思維操作的問題,能為訓練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創造有利條件。教學時可創設新情境,提供一些史料,并據此向學生提出問題。設計問題時應注意:①史料要隱含歷史現象的本質屬性、規律。②提出的問題要求學生進行抽象與概括的思維操作。例如,在講授秦末農民戰爭時,可引導學生看教材中提供的史料:“農民把收獲物的2/3交給政府”、“建宮室140多處……秦朝人口約2000萬,被逼去建宮室墳墓、修筑長城和戍守邊疆地區的就在150萬人以上”。引導學生從上述數據中得出結論:苛政暴政是秦末農民起義和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從而向學生揭示出隱含在教材中的“量變到質變”的原理,讓學生把握政治、經濟變動的內在規律。其后可引出“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罪人,對嗎?”這一問題,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要啟發誘導學生看到秦始皇的功和過的兩個方面,既要看到他滅六國統一中國,結束混戰局面,建立并鞏固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一面,說明他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同時又要看到他施行暴政,殘暴專制,引起農民起義,表明他是有名的暴君。這樣就將隱含在教材中的一分為二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揭示出來,引導學生在評價歷史人物時要堅持兩點論,要全面公正,克服片面的形而上學的觀點。
二、歷史問題設計與思維靈活性的培養
思維的靈活性是指思維活動中隨機應變,不為習慣性思維束縛的能力。要求在遇到問題時,能根據問題的具體條件,自覺地、靈活地變換自己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向,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線索;要善于對歷史現象或歷史過程靈活地綜合運用相關的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高精度的提煉,以形成較強的遷移能力。為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設計問題時應注意:①設問的角度要靈活。②問題要含有多個答案或具有多種解決方法;尋找這些答案或方法需要學生作發散性思維操作。③問題具有遷移價值。具體可設計“發散式”,“輻集式”,“變換式”等歷史問題。
1.發散式問題。發散思維是一種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以期尋求眾多解決問題的方法或答案的思維方式。由于人類歷史畫卷是由時間、空間、人類活動這三維度組成的。這三維度不是平行而是呈立體錯綜交叉的網索狀動態結構。那么,設計問題時可把思維的啟發點立足于交叉點聚焦點上,沿著交叉點延伸出各條脈絡,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方位去把握歷史。例如復習英、美、法、俄、日、德、意等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內容,可以從以下角度設問:①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關系的原理闡釋原因。②從矛盾的共性與個性原理分析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各自特點和方式。③從量變與質變或前進與飛躍相互關系的角度說明資產階級革命或改良都是資本主義經濟的量變引起質變。④從人民群眾和杰出歷史人物關系理論的角度去正確地評價歷史人物。⑤從人類社會形態演變的角度揭示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必然性、進步性及局限性。此類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向多個方向發散,能使學生的思維過程靈活。
2.輻集式問題。輻集式思維是以某個對象為中心,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將思維指向中心點,以達到解決核心問題的目的。例如香港問題:①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英國割占香港。②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簽訂,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③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規定,英國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區和附近島嶼(“新界”)。④解決香港問題的方式方法:“一國兩制”。“一國兩制”構想是鄧小平提出的。⑤80年代,中英通過談判并簽署了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規定1997年7月1日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和香港回歸祖國。香港回歸祖國后,設立特別行政區,那里的社會經濟制度50年不變,生活方式不變。以上史實都是圍繞香港問題,可據此設計問題:①香港、九龍是怎樣被英國占領的?②我國解決香港問題的方式和方法是什么?其意義何在?③結合19世紀中期中英兩國國情分析當時香港為什么被割占?現在為什么又能收回?說明了什么?
3.變換式問題。即變換設問的角度或方向,或通過增減問題的限制因素和條件,使學生根據不同條件、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分析解答問題。該類問題能為學生擺脫習慣性思維束縛,學會隨問題的條件、角度的變化靈活地解答問題。第一,增減問題的限制因素或條件。例如,19世紀初,中國對外貿易出現入超的原因有A.中國封建生產方式落后B.英國工業革命完成C.大機器生產的商品占優勢D.英美商人的鴉片走私。此題如果是多項選擇,答案為ABCD;如果加上“根本原因”這個限定詞,則答案為A;若改為“直接原因”,那答案為D。這樣變換問題的限定因素,使學生知道條件不同,結論就不同,從而增強了思維的靈活性。第二,變換設問的角度。同一問題從不同的角度設問,使學生認識到問題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向應作相應的變化,這樣也能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例:以中國古代史中的牧野之戰、城濮之戰、長平之戰、巨鹿之戰為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命題:
角度1:按先后順序排列中國古代的下列戰例①牧野之戰②城濮之戰③長平之戰④巨鹿之戰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③①④②
角度2:在下列戰役中,發生在今河南境內的是A.牧野之戰 B.城濮之戰 C.長平之戰 D.巨鹿之戰
角度3:下列戰役中,由項羽指揮的是A.牧野之戰 B.城濮之戰 C.長平之戰 D.巨鹿之戰
角度4:奠定晉文公稱霸基礎的戰役是A.牧野之戰 B.城濮之戰 C.長平之戰 D.巨鹿之戰
角度5:將以下四個成語反映的歷史事件,按先后重新排列:①前徒倒戈②紙上談兵③退避三舍④破釜沉舟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角度6.下列戰役中,一方曾經采取誘敵深入戰術的是A.牧野之戰 B.長平之戰 C.城濮之戰 D.巨鹿之戰
三、歷史問題設計與思維創造性的培養
思維的創造性是指以探索和創造的精神和方法來學習歷史,對未知史事進行有創見的思索。通過它可產生新穎的思維成果。它是高級水平的思維活動,是一切創造活動的精神支柱。思維的創造性是人類共有的思維類型之一,是每個人或高或低,或顯或隱都具有的一項基本素質。歷史教學中設計帶有創造性思維問題時應注意:①學生需積累了一定的歷史知識作為創造性思維的依據,故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多在總復習階段進行。②設計問題必須把學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境之中。③必須以探索性的問題為切入點。
1.聯想與綜合。聯想就是對歷史現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使思維朝著前向、逆向、縱向、橫向流動,并引導學生把部分和個別的歷史現象,通過相互依存的關系加以總結,明確事物發展的原因和規律,構成對事物的“立體式”認識。如講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時,可聯想到北宋王小波、李順的“均貧富”口號,南宋鐘相、楊么的“等貴賤、均貧富”口號,明末李自成的“均田免糧”口號,使學生認識到:①封建生產關系造成貧富懸殊及土地兼并嚴重,是農民起義的重要原因之一。②要求推翻封建剝削的制度及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會是人們的普遍愿望。③從口號中可以看出中國農民戰爭的水平是逐步提高的,而太平天國革命是舊式農民革命的最高峰。
2.分析與比較。分析就是引導學生找出歷史事件的特點和本質,并在此基礎上,對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同一類事件進行比較,找出異同,使學生了解歷史事實的本質差別。如列出中國古代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巨鹿之戰、昆陽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淝火之戰等,通過分析可使學生得出這樣的結論:戰爭勝敗不完全取決于軍隊多少,有時可以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同時進一步從古今中外戰例中探索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有哪些,通過討論可以得出一般規律:戰爭中往往正義者得人心者勝,社會形態社會制度優越者勝,經濟與技術先進者勝,智者勇者勝,反之則敗。根據這一規律,進一步設計問題:“比較1894年與1937年日本兩次侵華的原因,分析中國在兩次戰爭中為何一敗一勝?”讓學生從歷史背景、兩國國情、領導集團態度、抗戰路線、人心向背……等角度探索。
3.歸納與推理。歸納推理就是由個別事物或現象歸納出該類事物或現象的普遍性規律,或運用已知的知識推導出未知的知識。例如:漢高祖劉邦采取哪些“休養生息”政策來發展生產力?為什么要采取這些措施?學生在啟發下答出:漢高祖劉邦參加過農民戰爭,看到農民戰爭的巨大力量,“以亡秦為鑒”,調整生產關系,發展生產力,從而促進了漢初的繁榮。而封建王朝到了后期,統治階級日趨腐朽,生產關系又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又會導致農民起義,致使舊政權垮臺,開始新的王朝。由此得出結論: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集中表現,也是封建社會周期性震蕩的根本原因和客觀規律。
四、歷史問題設計與思維批判性的培養
思維的批判性是指思維活動中善于嚴格地估計思維的材料和精細地檢查思維過程的能力。對傳統的或一般的結論或觀點大膽地問難質疑,對前人積累的知識,能正確地分析批判,在“揚棄”中取舍,從而獲得全新的思維成果。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應立足于對已知的事物敢于質疑、探索和提高學生對思維過程的自我檢查和監控能力。在設計歷史問題時應經常提出“是非判斷式問題”和“自我監控式問題”。
1.是非評判式問題。指能夠質疑置疑,靠自己動腦筋尋求答案,勇于探索,不拘泥于前人已有的結論,讓學生自己去分黑白、辨是非。例如:唐代詩人胡曾在《汴水》一詩中寫道:“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讓學生結合隋朝大運河的開鑿及隋亡原因史實的認識,分析評論胡曾這一觀點。提出此類問題,促使學生去找批駁或贊成的理由,而不為前人的觀點所左右。
2.自我監控式問題。指能夠使學生客觀衡量問題中限制因素或條件,養成不斷反省自己思維的習慣,基本著眼點在于使學生能正確地矯正自己思考線索或方向。例如:我國在本世紀50年代初期開展的下列運動,哪些具有社會主義革命性質?A全國性的土地改革運動 B沒收官僚資本和接收帝國主義在華企業并將它們轉化為國營企業 C“三反”、“五反”運動 D農業合作化運動。先不讓學生急于選擇答案,而是提出:“題干中哪個條件是解題的關鍵?”“想一想社會主義革命概念的含義是什么?”待學生遷移政治課所學的知識,明確社會主義革命即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后建立起來的,最基本特征是無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生產資料公有制等等。再引導學生分析選項內容是否涉及到政權性質變更與生產資料所有制變更問題。A項雖廢除封建剝削土地制度,但仍是私有制;B項使生產資料發生質的變化,成為社會主義全民企業;C項是政治經濟領域運動,沒有涉及政權或所有制性質變更問題;D項完成從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轉變。故結論是BD兩項。這樣,幫助學生注意分析問題的條件,矯正思維方向,以形成正確的思路。
教學月刊:中學文科版杭州27-29G32中學歷史教學徐世德19971997 作者:教學月刊:中學文科版杭州27-29G32中學歷史教學徐世德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