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以人為本”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B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659 (2001)02—0064—06
  一、最近一個時期以來,一個命題、一個口號很走紅,這就是“以人為本”,它在一些著作、文章、講話甚至廣告中的使用頻率極高:“發展經濟要以人為本”、“科學技術要以人為本”、“教育要以人為本”、“文藝要以人為本”、“體育要以人為本”、“管理要以人為本”、“經營要以人為本”、“哲學要以人為本”等等,總之,我們所想、所做都要“以人為本”。
  這是一個很動聽的口號,但也是一個很可疑的命題。動聽,是因為它把人抬得很高,視人為本,人人聽了都高興,都樂于接受。可疑,是因為它意義不明,歧義叢生。人們賦予“以人本為”以各種不同的意義,傳達不同的思想,或者人們對“以人為本”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釋。因此,我認為對這一口號、命題有加以辨析的必要,以便確定,在什么意義上講“以人為本”是正確的,在什么意義上講“以人為本”是不正確的。
  二、“以人為本”的一種含義是:對人來說,人是最寶貴的,人是人自己的最高目的,人之所想、所做,都是為了人自己,不是為了人之外的東西,例如不是為了自然、不是為了上帝。在這個意義上,我以為,“以人為本”的命題是正確的,具有進步意義。
  人們所想、所做,不是為了上帝,不是為了回到天堂,不是為了來世,而是為了人的現實的利益,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們就提出的思想,當時叫人文主義,后來也叫人道主義、人本主義,今天也可以叫“以人為本”。這是反對宗教神學的,也是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在宗教神學中,總是貶低人而抬高神,貶低現世的生活而抬高天堂的或來世的生活。神學家安瑟倫說:“輕視自己的人,在上帝那里就受到尊重。不順從自己的人,便順從了上帝。可見,你應當把自己看得很微小,這樣,在上帝眼中,你就是大的,因為你愈是為人間所蔑視,你就愈是得到上帝的珍視。”(注:轉引自《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下卷,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53頁。)封建君主借神以抬高自己,把自己看作是神在人間的代表,所謂“君權神授”。與此相反,人文主義者則抬高人而貶低神,抬高現世的生活而貶低天堂的生活。但丁說:“人的高貴,就其許許多多的成果而言,超過了天使的高貴。”(注:《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資產階級文學藝術家有關人道主義人性論言論選輯》,商務印書館1968年版,第3頁。)彼特拉克說:“我不想變成上帝, 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懷里。屬于人們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注:《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資產階級文學藝術家有關人道主義人性論言論選輯》,商務印書館1968年版,第11頁。)在政治上,人文主義主張民主,主張人的自然權利,反對專制。后來的人道主義一直繼承了這一思想。
  人文主義抬高人而貶低神的思想,以及主張民主反對專制的思想,在當時具有很大的進步意義,即使在今天還沒有失去它的進步意義。在今天,我們仍然存在著反對封建專制流毒爭取民主的任務,仍然存在著反對宗教神學的任務,也存在著反對各種邪教的任務。因此,在反對宗教神學、反對封建專制和迷信的意義上講“以人為本”仍然是正確的。
  在今天的西方和中國,存在著一種思潮,叫作“反人類中心主義”,也可以叫作反“以人為本”。在他們看來,我們所想、所做,不能只從人的利益出發,而是同樣要尊重自然、尊重動物,它們不應成為我們改造的客體,它們是和我們平等的主體,我們要和自然和睦相處,不要和自然相對立。據說,這樣就可以克服今天存在的嚴重的生態環境的惡化。這種思想,其實在費爾巴哈那里就有了。費爾巴哈雖然是一位人本主義者,但他理解的人是一種自然存在,回到自然是人的最好的狀態,因此他反對人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去改造自然,他說:“理論之立場,就意味著與世界和睦相處,……與此相反,如果人僅僅立足于實踐的立場,并由此出發來觀察世界,而使實踐的立場成為理論的立場時,那他就跟自然不睦,使自然成為他的自私自利、他的實踐利己主義之最順從的仆人。”(注:《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下卷,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145頁。)
  我不同意“反人類中心主義”的這種觀點。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在于它通過改造自然創造自己的生活。人是通過改造自然而使自己從動物界提升出來的,而且通過不斷改造自然而發展自己。人只要想做人,就必須改造自然,要人放棄改造自然,就是放棄做人。把生態環境的惡化完全歸之于對自然的改造,客觀上掩蓋了生態環境惡化的社會根源。人對自然的改造并不必然地產生生態環境的惡化。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生產力的相對發展和相對不發展,二是在此基礎上建立的社會制度,個別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對立,三是認識的限度。在很長的一個時期中,在生產力較低的水平上,人對自然的改造并未產生生態環境問題。人對自然改造造成生態環境的惡化主要是近代以來的事情。它一方面與生產力的相當高度的發展而又沒有更高度的發展有關,更與一定的社會制度有關(這種社會制度就是與生產力發展的一定水平相適應的),在這種制度下,存在著個別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分裂,人們在改造自然時追求個別利益而不顧社會公共利益,造成生態環境的惡化。因此,要克服生態環境的惡化,一方面要繼續發展社會生產力,另一方面,在更高的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消滅私有制,消滅利益的對立。由此可見,生態環境的惡化是由人們改造自然的一定方式產生的,同時又要由對自然改造的方式的變革來克服,而不是不要從人的利益出發來改造自然。其實,人們之所以關注生態環境的惡化,之所以要“尊重自然”、“尊重生物”等等,仍然是出于對人自身利益的考慮,這不正是“以人為本”嗎?所以我認為,在人所想、所做不是為了自然而是為了人的意義上,今天仍有提倡以人為本以反對“反人類中心主義”思想的必要。
  三、在某些人那里,“以人為本”具有“更深一層”的意義:“以人為本”應是“以人為本”,也可以叫“類本位”。“類本位”是說,人是類存在物,人是人,即具有類本質的人;失去類本質的人是非人;類本質是人之為人的共同的本性,它是至善至美的;人是我們所想所做的根本出發點;要把人當人看;人們所想、所做,應當是為了人的;為人,就是要有利于人作為人而存在;從量的角度來看,為人,就是要為一切人,因為他們都是人。這就是歷史上的人道主義(包括馬克思早期的人道主義)的歷史觀。我以為,在這樣的意義上講“以人為本”是不正確的,在這樣的意義上講以人為本,就是宣揚人道主義的歷史觀,有意無意地否認唯物主義歷史觀。
  把人當人看,在倫理的意義上是正確的,因為每個人都是同類,都是人。但是從歷史觀的意義上看是不正確的,因為它抹煞了人的歷史和現實的差別,看不到人的現實的歷史的本質。唯物主義歷史觀在看到人都是人的時候,更要看到他們的具體的不同的本質。同樣,“類本質”的概念在區別人和自然的時候是有意義的,人作為人類,作為與動物相區別的存在物,有其普遍的共同的本質,就是勞動、實踐。但離開人與動物區別的視野,在人類歷史的范圍內,講所有的人都有共同的類本質,而且類本質是至善至美的,這是錯誤的。正因為人類的本質是實踐,而實踐總是具體的歷史的,所以人的本質也是具體的歷史的。馬克思主義要求我們不是從抽象不變的、至善至美的“類本質”出發,而是要從具體活動著的、處在一定歷史發展階段的和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出發;人的本質是歷史地發展著的。
  人本主義或人道主義的歷史觀解釋不了人們的具體的現實的歷史活動。以人即人的“類本質”為尺度去看歷史,必然把至今的人類歷史看作是人類迷誤的歷史,看作不是人的歷史,而是看作人的存在與人的“類本質”異化的歷史。按照他們對人的理解,人至今還不是人,“現實的人不是人”,這正是人道主義的一個本質必然的命題。當他們呼吁“把人當人看”的時候,正表示著在現實中,人們還沒有把人當人看。他們要求人們所想所做要為了人的利益,為了一切個人的利益,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時至今日,有誰是或能夠從人的利益、從一切人的利益而不是從自己的特定的利益出發的呢?奴隸或奴隸主?農民或地主?工人或資本家?或者,隨便某一從事一定職業的人?恐怕找不出這樣的人。或者,有人想說是共產黨人、社會主義者吧?但是,共產黨人決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他們是無產階級利益的忠實代表,是要最終消滅私有制的。在現實中,決不能把人當作人看就完了,他們是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利益,有著不同的活動目的。所以,當某些高尚的人本主義者或人道主義者(我不懷疑有道德上高尚的人道主義者)呼吁人們要“以人為本”,把人當人看,所想所做要為了人,要為一切人等等的時候,如果不是騙人,也是在騙自己,是在給自己編織謊言之網。恩格斯在他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的1892年德文版序言中承認,他曾經有過這樣的觀點:“共產主義不是一種單純的工人階級的黨派性學說”,他在寫序言時指出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它顯示了科學共產主義“從它的祖先之一即德國古典哲學起源的痕跡”。恩格斯特別指出:“現在也還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從不偏不倚的高高在上的觀點向工人鼓吹一種凌駕于一切階級對立和階級斗爭之上的社會主義,這些人如果不是還需要多多學習的歌手,就是工人的最兇惡的敵人,披著羊皮的豺狼。”(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6—227頁。)當某些有產者、有權益者說自己活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為了別人、為了一切人的時候,他是在粉飾自己,掩蓋自己的真實面目,我們不要輕信他們的高調。對于某些貪官污吏在位時的“以人為本”的高論,我們還記憶猶新。但事實怎么樣呢?他們說的是以人為本,實際上是以自己為本;說的是“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實際上自己是目的,別人都是達到自己目的的手段。歷史唯物主義者不會受動聽的高調的騙,也決不騙別人,他要說出歷史的真相;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怎么樣的,是和他們的生產相一致的,不僅和他們生產什么相一致,也和他們怎樣生產相一致;在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產生了私有制,產生了個別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分裂,產生了不同的人,這是歷史進步中的重要一環而不是人類歷史的迷誤。
  四、“以人為本”,在另一些人那里的真實意義是“以個人為本”,叫“個人本位”。“個人本位”論是說,人是作為個人而存在的,人的利益就是個人的利益;為人,就是為個人,對每一個人來說,個人利益是最高利益,每個人所說所做,都是為了爭取個人的利益,不能要求個人為了什么集體的利益、社會的利益、未來的利益而犧牲自己個人的現實的利益;當然,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時,也會在客觀上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會,推動歷史的前進。我以為,在“個人本位”的意義上講“以人為本”,說出了部分真理,但總體上說,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也不是我們應當提倡的價值觀。
  與美麗動聽的“類本位”論相比,“個人本位”論并不怎么動聽,還會招致許多人的非議,但卻說出了更多的真理。確實,現實存在的人只是個人。確實,每個人都有個人的利益。確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當我們把人僅僅當作市場主體來看的時候,每個市場主體追求的是自己的最高利益,他不是為了他人的利益、群體的利益、社會的利益而活動,而這些無數個人的追求自己利益的活動的客觀結果,卻表現了人的發展、社會的發展。
  但是,“個人本位”論有極大的局限性,并不是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第一、個人并不是孤立的單個人,每個人都是社會關系的產物,都是社會存在物。并不是先有個人后有社會,也不是社會由無數單個人所構成,個人一開始就是社會的存在物。個人正是作為社會關系中的個人存在的,正是在與他人的聯系中,在社會關系中,個人才是作為人而存在的。離開個人固然沒有社會,離開社會,也決不會有個人。因此,“以人為本”中作為“本”的人既不是“類”,也不是個體,而是個體存在和社會存在的統一。因此,人的利益就不只是指個體利益,也存在著集體利益、社會利益。第二,在私有制的條件下,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是分裂的,這必然導致人們價值觀上的對立,導致多種價值觀的存在。“個人本位”論實際上只肯定一種價值觀的存在、一種價值觀的合理性,就是個人主義的價值觀,或換個說法,叫“個人本位”的價值觀。追求個別利益而犧牲集體利益、社會利益,在價值觀上表現為個人主義,追求集體利益、社會利益而犧牲個別利益,在價值觀上表現為集體主義。這兩種價值觀的對立,在歷史上也是存在的,雖然以前的集體主義,不過是放大了的個人主義,但畢竟與不顧集體利益只顧個人利益的個人主義有表現形式上的不同。歷史上的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都有自己階級利益的代表,他們為了本階級的利益而努力,他們的價值觀,與那些只顧自己個別的利益而不顧階級的利益的價值觀還是有區別的。第三,如果我們是站在歷史唯物論的立場上看問題,那么,我們今天可以肯定個人主義價值觀存在的歷史必然性和它的某種積極的歷史作用,但不能提倡個人主義的價值觀,我們只能提倡社會主義的價值觀,正如我們可以肯定宗教在今天存在的歷史必然性和它的某種積極的歷史作用,但我們不能提倡有神論而只能提倡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世界觀一樣。
  “個人本位”和“類本位”表現形式不同,一個強調以人為本,一個強調以個體為本,但也有共通的東西,都有一種抽象的人性論歷史觀在里頭,即都是離開了人的具體歷史條件,到人的“本性”中去找社會發展的動力。離開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去問“人是什么”,人生來是善的或惡的,或善惡兼有,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方向錯誤。人是什么?人就是他的生產,就是他的生活,就是他賴以存在的社會歷史條件。人能生產,人能創造自己的生活,這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本性,這就是人性。但正因為這樣,人性就是具體和歷史發展的。人怎樣生產、生活,在什么歷史條件下、以什么樣的方式生產、生活, 在什么樣的關系中進行生產、生活,人就是怎樣的,他的人性、本性就是怎樣的。動物沒有善惡,不能對動物的行為作善惡的評價。所以,不能到人的自然本性中去找人性,說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人本無善惡,在現實的生活關系中,人才有善惡,而且人們對善惡的評價也是相對的、具體的、歷史的,不是絕對的和抽象的、永恒的。一些人認為是善的,另一些人認為是惡;一個時期認為是善的,另一時期認為是惡,反過來也一樣。善惡并非人的本性(天生具有的、永恒不變的、一切人都具有的)。人作為人(區別于動物)的本性只能是實踐。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發展的,所以人的具體的存在本性也是具體的歷史的發展的。
  五、“以人為本”還能表達一種反宿命論的歷史觀:人是歷史的主人,人是人類命運的主宰,人的努力、人的活動是歷史發展的動力。在這個意義上講“以人為本”具有積極意義,馬克思主義也是贊成的。宿命論認為,人是人以外的某種力量(神、理念等)的創造物,這種力量決定著人的命運,歷史的變遷、國家的興衰、個人的禍福等等都是由這種人之外的神秘力量決定的。馬克思主義反對這種宿命論的歷史觀。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既不是上帝的產物,也不是理念的產物,也不是自然界的直接產物,人是自己勞動的產物,即如恩格斯所說。“勞動創造了人自己”。人要存在,要發展,也只能繼續靠勞動,正如馬克思所說,假如人類的生產停止,不要說一年,就是幾個月,人類也很難存在了。一部人類史,正是人類自己的創造史。人類是自己命運的主人。
  在反宿命論的歷史觀的意義上講“以人為本”的積極意義是有限的,這里仍然隱藏著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對立。反宿命論的歷史觀還并不就是唯物主義的歷史觀,主觀唯心主義的歷史觀也是反宿命論的,而且它把唯物史觀也當作宿命論的歷史觀加以否定。這里的關鍵是在對作為“本”的人的本質的理解。
  唯心主義(這里當然是指主觀唯心主義)把人在本質上理解為一種思想的存在,觀念的存在。例如笛卡爾就說:“我是一個實體,這個實體的全部本質或本性只是思想,縱然身體并不存在,心靈也仍然不失其為心靈。”(注:《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卷,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369頁。)在哲學界,有人不滿意于物質本體論, 甚至也不滿意于某些人所說的實踐本體論,認為“實踐本體論首先是思維實踐本體論”。有人在大力提倡“智能史觀”。這樣,當這些人講“以人為本”時,其真實的含義是“以思想為本”。所謂人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發展的動力,實際講的是人的思想觀念是歷史發展的真正主體,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以前把這叫作唯心史觀而加以否定,現在則在“以人為本”的旗號下叫作“智能史觀”而加以肯定。進一步而言,說人的本質是思想、觀念、意志,實際上只是講的是杰出人物、英雄人物、“精英”,因為在某些人看來,只有他們能思想,群眾只注意粗糙的物質生活,是無思想的,或是低智能的(他們不能成為杰出人物而只能從事勞動就足以表明他們的無思想或低智能),歷史的真正主體、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是英雄人物,是“精英”,是“強力意志”。這樣,“以人為本”實際上就是“以英雄人物為本”,或叫“以精英為本”。
  馬克思主義在講“以人為本”時,是歷史唯物主義地理解人的本質和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的。如上所說,人的本質在于實踐,首先是生產實踐。“一當人們自己開始生產他們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來。”(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頁。)在反對宿命論的歷史觀時,講人(人類)是歷史的主體就夠了。但是在反對唯心主義歷史觀時,馬克思主義進一步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是歷史發展的根本推動力。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不是“智能史觀”而是唯物史觀;不是“英雄史觀”而是群眾史觀。對我們來說,依靠人,根本的是要發揮人的實踐能力;依靠人,根本的是要依靠群眾,首先是依靠無產階級。
  六、“以人為本”還可以表達一種現代管理思想和經營思想。在人類實踐活動中存在著管理。管理要管物,要管人。曾經,管理以管物為主,把人也當作物來管,這就是“物本”管理思想。現代管理思想強調管理要以管人為主,而且要把人當作人來管,要尊重人,關心人,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這就是“人本”管理思想。作為一種經營觀念,“以人為本”就是要求經營者為顧客著想,尊重顧客,把顧客看作是“上帝”。與“物本”管理思想相比,“人本”管理思想是一個進步,是與現代管理相適應的管理思想。與官商作風、壟斷經營相比,“以人為本”的經營思想也是一個進步,是與自由競爭的商品經濟相適應的。
  但是,不能離開上述特定的意義來肯定“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在一些人那里,“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包含著一種人本主義的或人道主義的歷史觀,抹煞人的現實的本質的差別,美化企業主、經營者,粉飾剝削、欺壓、丑惡的現實。實際上,在資本主義的企業管理中,實際的本末關系在他們的“以人為本”的管理理論中是被倒置的。在資本主義企業管理中,實際的“本”是“資本”而不是“人”(被管理者)。他之所以要在管理中強調人的因素,是因為現代企業中,人的因素的作用突出了。他之所以要尊重人、關心人,是因為在現代社會,人相對地獲得了更多的獨立性,有了多種的需要,不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不關心被管理者的需要,就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是所有這一切,都只是為了資本的利益,被管理者本質上仍被當作工具、手段來看待。所以,實際的“本”是資本而不是“人”。同樣,在現代經營中,在自由競爭的商品經濟中,本末關系在“以人為本”的經營思想中也是被倒置過來的。實際的本是經營者的利益,他或它才是真正的上帝,顧客不過是達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工具,是末。“以人為本”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它成了一些人牟利和美化自己的工具。
  七、“以人為本”的口號、命題,可能還會表達別的一些意義,或者人們對這個命題還可以作另一些理解解釋,這里不再一一顧及。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人為本”的口號確實具有多義性。我不想一般地反對這個口號,但也不贊成刮風,把“以人為本”當作一句時髦的口頭禪到處亂用,造成思想混亂,觀念模糊,是非不清。或許,正是因為“以人為本”這句口號的意義不清,才時髦起來的吧?或者,說者有意,聽者無意,但在無意中接受了一些錯誤的觀念。或者,說者無意,聽者有意,從無意中體察出自己所需要的意義。
  
  
  
福建論壇:人文社科版福州64~69B1哲學原理王金福20012001本文對時下流行的“以人為本”的口號、命題作了辨析,認為“以人為本”是一個具有歧義的口號、命題,它可以傳達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正因為如此,本文不一般地反對“以人為本”的命題,但反對濫用這個命題,特別反對這個命題可能傳播的人本主義歷史觀。以人為本/人/歷史觀/價值觀王金福,男,蘇州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管理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6 作者:福建論壇:人文社科版福州64~69B1哲學原理王金福20012001本文對時下流行的“以人為本”的口號、命題作了辨析,認為“以人為本”是一個具有歧義的口號、命題,它可以傳達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正因為如此,本文不一般地反對“以人為本”的命題,但反對濫用這個命題,特別反對這個命題可能傳播的人本主義歷史觀。以人為本/人/歷史觀/價值觀

網載 2013-09-10 21:45:37

[新一篇] 構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產業協作系統的思考

[舊一篇] 析我國目前的“生產過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