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制度文明與生態文明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人類社會的進步最主要地表現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這已經成為中國人民的共識。實踐證明,“兩個文明”一起抓已使中國的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只有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才能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進步。然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還不能完全包容人類社會文明的全部內容,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也并不只僅僅表現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正如我們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來包容所有的科學一樣,除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外,還有一門不容忽視的科學的存在,這就是思維科學,如心理學、邏輯學等等。人類社會的文明除了最主要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外,還包括制度文明和生態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態文明并不屬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范疇,它們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包含不了的,也是不能包括的。制度文明和生態文明同樣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個文明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尤其是對人類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尤其是要促進人類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態文明一起抓,即“四個文明”一起抓,四者缺一不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社會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舉世矚目。但是,由于制度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某些滯后,也使本應取得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阻礙,這也是有目共睹的。
   一、建設制度文明,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的協調發展
  制度文明主要包括經濟制度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所謂經濟制度是指人類歷史發展一定階段上的經濟基礎,即生產關系的總和。它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的基礎。經濟體制則是人類為了謀生而進行的經濟活動的組織方式和運行機制,是社會基本經濟制度的具體體現。現代市場經濟就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重要成果。先進的經濟制度,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前進;落后的經濟制度,對生產力和社會的發展會起阻礙作用。只有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經濟制度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推動社會的前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物質文明建設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經濟社會的發展之所以發生巨大變化,最主要的就是得益于經濟制度文明的建設。其一是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明確提出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是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其二是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然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主要走的是漸進式推進的市場化之路,這條改革之路避免了激進式改革可能帶來的社會震蕩,但也使市場化改革進程推進緩慢。因此,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21世紀這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登上世界經濟大舞臺,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激烈競爭之際,加強經濟制度文明建設,加快基本經濟制度的完善和加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就顯得非常的重要。為了避免激進式改革有可能帶來的社會震蕩,同時又不致于使改革進程曠日持久,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可以考慮在“總體漸進”的基礎上,吸收激進式改革的若干有益成分,適時地“引爆”一些改革措施,將總體漸進與局部突變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加快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建設,加快向比較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的過渡。
  政治制度通常是指政治體制,是有關政體的制度,即居于統治地位的一定社會階級采取何種形式組織政權。它包括國家的管理形式、結構形式以及選舉制度、人民行使政治權利的制度等等。民主與法治是政治制度最基本的內容。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總是同本國的根本性質和它的社會經濟基礎即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如果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即政治體制與其經濟制度即經濟體制不相適應,就必須對它進行調整和改革。政治制度的確立和發展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政治體制的改革對經濟體制改革的反作用愈益明顯的情況下,加強政治制度建設,推進政治體制的改革刻不容緩。
  在中國加強政治制度建設,推進政治體制的改革,首先,要充分認識到政治體制改革的推進對經濟體制改革和促進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正如鄧小平所說:“政治體制改革同經濟體制改革應該相互依賴,相互配合。只搞經濟體制改革,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行不通,因為首先遇到人的障礙……從這個角度講,我們所有的改革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是決定于政治體制的改革。”“不改革政治體制,就不能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經濟體制改革繼續前進,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阻礙四個現代化的實現。”[1]關于這一點,單從市場經濟與法治的關系來看,就足以充分地說明了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只有市場經濟最適合法治,也只有市場經濟最需要法治。法治是市場經濟得以健康發展的一根本前提。法治自動帶來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催生法治。早年的美國憲法并沒有關于實行市場經濟的明文規定,而只是保護了個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維持了一個有利于商業活動的社會環境,市場經濟便應運而生;而經濟繁榮則要求社會穩定和規范的市場秩序,這就要求更完善的法治。當今中國邁向市場經濟已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實行法治也就成為不可避免的選擇。[2]由此可見,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難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問題,事關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全局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敗。隨著中國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的發展,政治體制不適應的狀況日益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也愈來愈涉及到政治體制方面的問題。因此,對政治體制改革也提出了愈益緊迫的要求。改革應該是全面的改革,不能單純地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使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互相促進,互相配合。
  其次,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治國家。加強政治制度文明建設首要的目的就是要造就一個寬松的環境,從政治上講,就是要增加政治體制的吸納能力,從而保持必要的政治張力和社會活力;從法律上講,就是要落實公民表達自由的權利,形成法治社會公民所必需的公民意識,為法治國家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由此可見,民主和法治是政治制度文明建設不可分割的主要內容。中國依法治國方略包括三個具體的目標取向:其一是在法治觀念層面上的公民權利本位取向;其二是在法律制度層面上的規范政府行為取向;其三是在法律操作層面上的公正合理程序取向。這三個具體目標取向相互聯系,缺一不可。而最基本的則是確立和保護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也就是說,要在現有政治和法律的框架內,從落實憲法及其他法律已經明確規定的公民的各項基本權利入手,在具體制度的安排上增加公民實際參與政治的途徑和機會,在法定程序上擴大公民對政治體制影響的幅度和力度。這樣,便可以從更廣泛的范圍內,形成政治體制改革的動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市場經濟體制之所以得以初步建立,市場經濟之所以得到很大發展,主要源于公民的基本經濟權利得到了比較好的落實。由此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落實公民基本權利,是法治和法治國家一個基本的指標,也是把法制轉變為法治基本部分的一個必要過程。[3]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反映在社會制度文明上,是社會組織原則和組織方式的不斷進步。在反對封建專制的斗爭中,資產階級提出了“天賦人權”的口號,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強調權力的制衡與監督,防止個人專權。社會主義理應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制度文明,為此中國必須加大力度消除封建殘余的影響,加大力度進行法律制度的建設,加快實現法治化國家,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較大的貢獻。
  總的來說,只有加強制度文明建設,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的協調發展,才能加快推進中國改革的歷史進程,從而從整體上提高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二、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是與人類自身的各種需求的不斷得到滿足分不開的。人類社會愈文明進步,人類各種需求滿足的程度就愈高。生態需求是現代人類的最基本的需求,它是隨著現代社會文明進步而變化的自然需求,其本質上是一種社會需求,是對現代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系統完善的優美環境的一種渴求。概括地說,人類的各種需求主要包括物質生活需求、精神需求和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需求。人類必須有物質生活,也必須有精神生活,但也絕不能缺少生態需求。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是與人類的生態需求密不可分的。人類社會愈文明進步,人類對生態需求的質量也愈高。從人類的生態需求來看,人類現代文明社會的這種生態需求包括潔凈的空氣、水和無污染的食物;無污染、無噪音的生活空間;優良的人工或自然植被環境、數量充足和質量精良的環境資源與生態景觀三種形態。
  人類的生態需求是全面的,而不是單一的。這種全面的生態需求是:一方面,人類的生態需求是要在生態環境系統中獲取物質和能量,其實質是對生態系統物質能量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人類更為重要的需求,則是滿足人類自身的生理、生活和精神消費的生態需求,即人自身的生態需求。人類生態需求的這兩個方面,是同時并存、相互制約的有機結合的整體。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人類生態需求的這種整體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在人類社會進入知識信息生態社會之前,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很長時期內,是建立在過分強調對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需求的基礎上的。這種單一的生態需求,使人類對生態資源的壓力不斷增加;生態系統的自凈能力被破壞,環境質量下降;人類對優美生態的客觀需求也受到威脅。因此,現代經濟社會的進步除了消耗自然資源、消耗環境質量以外,滿足人類自身的生理、生活和精神的生態需求就顯得非常重要。這是因為:第一,現代生產力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勞動和生產條件,使人們的需求范圍不斷擴大,人們不僅有物質需求,而且有精神需求,同時也強調生態需求;第二,現代生產力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態需求的滿足也就成為人們福利水平的重要標志;第三,現代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的現代化,必然帶來生活的現代化,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大城市居民的現代化生活已經出現了一種脫離自然環境過分依賴人造生活環境的傾向,這不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因而創造一個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人類本性的良好生態環境,鼓勵人們對自然景觀、歷史文化遺產以及保持生物資源庫的科學研究價值的追求,比以往任何歷史時期都更為重要;第四,面對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環境惡化的全球普遍性的尖銳問題,人們對潔凈的空氣、清潔的淡水等生態條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第五,如何改善發展中國家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居民非常緊迫的生態需求。
  目前,中國正處在實現工業化、發展經濟、消除貧困和建設小康的關鍵歷史時期,但發達國家工業化后期所出現的人口、資源、環境、生態等重大問題,在中國工業化的初中期都已出現,這些問題的出現已成為中國發展經濟、消除貧困、走向富裕的嚴重障礙,中國面臨著發展經濟、消除貧困、走向富裕和保護生態環境、創造可持續發展基礎的雙重任務。因此,為了滿足中國廣大民眾的生態需求,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舍此沒有他途。
  生態文明是人與自然共同生息,生態與經濟共同繁榮,人、經濟、社會與自然的全面協調發展的現代文明。不能把生態文明僅僅看成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個內容。同理,也不能把生態文明建設包括在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之中。生態文明建設有它自己獨立的內容。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要根據人與自然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生態關系和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的矛盾運動,在開發利用自然的同時,保護自然,提高生態環境質量,使人與自然保持和諧統一的關系;有效地解決經濟社會活動的需求與自然生態環境系統的供給之間的矛盾,以保證滿足人的生態需求[4],從而促進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顯然,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文明的建設過程,就是人、經濟、社會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全面發展過程。這個發展過程的主要內容是以物質文明建設為中心,以精神文明建設為先導,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礎,以制度文明建設為保證。同時,這個發展過程是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制度文明建設互為條件、互相作用、互相促進的全面協調發展的過程。它既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文明的基本實踐,又是建設富裕、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客觀要求。因此,全面加強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設,努力提高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水平,促進中國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人類文明進程的向前推進,理所當然地就成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和奮斗目標。
社會科學輯刊沈陽56~60C4社會學曹新20022002人類社會的文明不僅僅只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還包括制度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文明可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的協調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可以促進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全面加強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提高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態文明的水平,促進中國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人類文明進程的向前推進,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和奮斗目標。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態文明曹新 經濟學博士,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郵編 100091 作者:社會科學輯刊沈陽56~60C4社會學曹新20022002人類社會的文明不僅僅只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還包括制度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文明可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的協調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可以促進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全面加強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提高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態文明的水平,促進中國經濟、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人類文明進程的向前推進,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和奮斗目標。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態文明

網載 2013-09-10 21:59:51

[新一篇] 論列寧斯大林的知識分子思想

[舊一篇] 論歷史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