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高考前總復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多年來的實踐,已形成了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自然,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現行的方法,尚需由不斷地實踐來豐富、提高,以期日積月累,有新的突破。本刊集中發表這四篇專論,用意便在于此。愿讀者尤其身在教研第一線的老師們,能將自己的心得寫出來發表,俾有益于廣大同道同學。
* * *
高考復習針對能力要求
楊國
歷史高考從近年來的發展趨向上看,已日漸突破以往從基本知識、技能方面考察的臼窠,試題的設計角度、命題水平和對思維能力的考察力度都不斷增強, 就整個試題分布上看, 對思維能力考察的分值達到3/4以上,而且在史實間的聯系和遷移, 題目的重新設計(指內容常見但設問變化)和轉移,試題的分析審題、思維的提高和創新及基本概念和史學理論的考察上也引人注目。從而真正體現了學科能力在教學中的反映,證明了“考試說明”的指導性作用和意義,因此,能否適應高考,通過對考試中涉及的諸多問題的分析解決,培養學生在教學中的能力思維,把握歷史事物的發展規律和方面,揭示歷史事物的本質屬性就日漸重要。只有針對性地在教學復習中注意聯系實際內容予以引導、啟發和講解,著重他們實際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才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應變性,真正實現能力水平的提高。
一、遷移聯系各種史實培養學生思維的活躍性
歷史史實有個重要特點就是時效性,將已學過的史實運用到相同情境或知識學習過程中,揭示同類事物的內在的本質聯系,這就具有同性作用,反之,將已學知識運用到不同的環境或學習過程中,已有知識和新知識的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無疑也會形成這類事物的更高層次和能力,即異化性作用,這兩種遷移,聯系方式的運用,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使思維呈現跳躍性,這就有利于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系,當然這個過程中,教師的疏導和暗示、適時引導也是很重要的。例如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當時的國際條件,國內形勢,洋務運動的客觀促進和產生的歷史影響、意義和作用,還可以聯系它與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區別和聯系,分析它與歐風美雨的關系。再如當西方資產階級完成時而東方卻遠未發展成熟問題,這本身就隱含著比較分析的含義,這里引導學生注意時間為六七十年代,西方國家涉及歐美地區,他們的革命或改革完成后的影響,同期中國社會為什么沒有“成熟”?即使成熟是否會完成這一使命,有共性是否存在個性,等等。這種方式的不斷運用,學生就會自覺地進行新舊知識的遷移,從而使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另外,知識的遷移和聯系使用不當,有時會造成片面和失誤,因為學生在不斷地掌握知識,他們常常會對一些理性問題、綜合性問題產生或左或右的偏位性理解。例如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為什么會爆發,學生們有的認為是日本要攻占平津奪取中國領土,有的認為日本要獨霸中國、稱霸世界,眾說紛紜。這里通過引導學生遷移已學過的有關知識,30年代大危機,美國《九國公約》,日本的軍國主義傳統、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大國的縱容等內容,可以溶入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理論,糾偏歸正,使不易把握的問題通過遷移聯系,得到正確解決。
當然,遷移和聯系,也適合于內容相近或相似的其他學科,這類學科涉及語文,如閱讀材料,讀懂變化性的命題語言和部分課文涉及的歷史知識,以及詩、詞、歌、聯等。涉及數學歸納法、統計和比例等,涉及政治、哲學的常識和辯證法內容,還涉及地理、外語(詞匯、歐化語言及句釋)等方面的有關知識。這種有效遷移、聯系和滲透對于培養學習興趣,形成時空宏微,加深對知識理解方面,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二、設計轉換各種題目,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變通能力
事實上,高考命題的范圍、覆蓋和比例,早已不再是面面俱到,四平八穩了,而是不避重點和難點,也考慮到熱點和時事性,充分體現了學科的教育功能,同時逐漸地將觸角延伸到當代的中國和世界,這就要求我們在指導教學時對歷史發展進程和重要的歷史事件或現象,聯系性強的典型性史實,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研究和指導,教學中根據需要和可能性,將一個史實變換設計成多種題型,并就每一題型的側重點、思路和方法及失誤迷惑的原因予以簡析,讓學生從分析講解中得到啟示,提高思維能力,達到觸類旁通,以一當十的功效,以提高對題目的變通能力。例如清軍入關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問題,就多選題來看有A ·八旗制建立,向封建制轉變為入關奠定了基礎。B.明政權被推翻,農民政權不穩固有利于清軍入關。C.農民政權不可能取得對全國的長久統治。D.山海關失利,吳三桂降清是可以克服的偶然現象。通過分析理解, 不難發現正確答案是ABC。這里要考慮的關鍵是必然性、偶然性, 農民的階級、時代局限性和內因外因的有關理論。還可以進一步轉換,將它設計為問答題即“有人認為清軍入關是可以克服的偶然現象,試聯系史實予以簡要說明。”那么,從解答步驟上講,要先判斷正誤,再以有關史實分析說明論述,然后評價上述認識的誤因,這當然就要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是進一層的能力性要求。由此還可以補充有關史實如《圓圓曲》。清史稿和今天史界的一些觀點,設計成材料解析題。通過辨異求同,滲透理論,運用史實對此作出合乎歷史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這樣便拓寬了學生的思路,活化了知識的多樣性,增強了教學效果。
此外,對于熱點和時事感強的有關內容,除了搜集理好一些備用材料外,從世界戰略、國際政治和經濟發展狀況和中外環境形勢方面進行設計轉換,也能起到一些積極的作用。
三、突破走出定向思維模式,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
長期以來,我們對某些歷史事件或現象的認識,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響,或者偏重于一些個別性結論,以及將一些偉大人物的結論條條看成是一成不變的真理,因此在觀察認識教學指導過程中,往往不是完全依照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原理來看問題,而是帶有一些盲目性、教條化的色彩。這反映在教學中不僅學生,有時教師也存在有一種習慣性的思維定勢,認識歷史人物、事件及現象時帶有較大的片面性。相反,當今的高考趨向表明,只有依照歷史發展的大環境,將歷史現象置于其中,著眼于生產力因素的作用和影響來實事求是地、辯證地認識事物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和方法。在這方面,劉宗緒教授在《中史參》1996年第3期上作了較為深刻的說明, 他認為治史“要時時運用辯證法,切莫搞片面性。”他舉例認為,“歷史的治亂、分合變化多端,都不應作極端的評價。治未必都好,亂也未必都壞。戰國時代,諸侯分立,亂則亂矣,但是出現了諸子立說,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現象。即使是資本主義時期的經濟危機,也并非都是是資本主義走向滅亡的證明。它有破壞性,但是也對經濟發展有重大的調節作用。”他還認為“歷史上的任何事物和現象,……還是追根溯源,考察一下時間、地點、條件為好。”評價歷史,不允許人為地強加于史。這里的追根溯源,就是說要按照歷史的本來面貌去評價,而不應將不屬于它的東西強加于它,而后又以此為標準進行評價。”
不僅如此,而且定向思維的突破還表現在對歷史事物的初始認識和發展認識的理解上,如世界近代史的開端起始問題,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在私有財產問題上的立場、態度。又反映在社會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還是人的主觀意識的評價標準上,如商品經濟和自然經濟之間的內在聯系,英國圈地運動的評價,對殖民掠奪活動的認識。
這種突破從內容把握角度上看,可以由今到古,由外而中,由全至局,從宏到微。從教材的處理角度上看,可以詳處變略,略處變詳,大字變小,小字變大。從辨異求同,發掘挖深角度上看,可以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正的反看,反的正看。當然,這種辯證思維能力必須結合當時的形勢,以歷史發展規律和生產力變化,以及基本的歷史理論為指導,以具體史實和內容為依據,進行分析理解。否則,就會出現錯誤,造成失誤,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四、相互聯系,對比中外歷史 培養學生形成“大歷史”能力
這里所說的“大歷史”,不是指學科間的滲透、遷移和貫通,而是偏指中國和世界歷史之間的有機構成,其實,人類社會的歷史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縱橫交織的。那么中國歷史的發展變化與世界歷史的變幻發展是緊密聯系、互不可分的,人們只是受習慣性認識和教材本身的編排體例的影響,才不自覺地將二者分離,而高考命題克服了這一局限,不斷引入中外聯系方面的試題,有效地考察了中外知識的一體化結構以及學生對宏觀歷史階段特點和某一特殊切入點的理解分析,比較概括能力。
例如1990年上海試題第3題,關于毛澤東論愛國主義的看法, 在中國、德、日就有本質不同,1995年上海試題關于17世紀末18世紀初中俄文化發展的特點表現問題。1994年全國統考中的中國維新變法思想、法國啟蒙思想關于社會變革作用的比較及其深層原因,1995年統考中指南針在東西方的用途比較及其意義,1995年高考中的中埃西三國反法西斯局部戰爭的特點意義及其與全局(二戰)的關系。
通過分析試題,揣摩其特點和命題的角度,以及課堂復習教學中的引導,在對比聯系中提高學生的全局觀念,整體印象以及“大歷史”的一種理性認識,使思維能力逐漸提高。
五、發掘、提煉歷史要素 培養學生適應各類題目的解答能力
發掘、提煉歷史要素,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指各類題型尤其是多選題,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的測試功能方面的訓練;其二則是指學生在試題的鑒別、審定和答題的技術性要求方面的能力。兩者不是孤立的。可以說,前者著重于有效信息的提取和準確運用這些信息解答難度較大的一些題目;后者則側重于審題和分析題意,他們互相依賴、又互相制約。后者是前者的基礎,前者是后者的結果。說到底沒有正確的審題,就不可能有準確的答題,二者結合成為一種很重要的解答能力。
這里,就審題方面來說,每種題型都必然會有相應的歷史要素,諸如時空地域主體設問以及各種范疇的層次要求,即是什么,為什么,還有什么,還有各種能力評定的要求(概括、歸納、分析現象、聯系對比、說明理解等),在訓練時首先要引導學生對此認識明確,特別是這類要素隨著高考命題水平的提高,測試功能增強,往往隱含較深,不易發現,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提問、啟發和補充,進行發掘、提煉。磨刀不誤砍柴功。盡管這會花費不少時間,操作起來,顯然有些瑣碎,但是通過這種反復訓練和強化要求,學生就會適應各種不同題型的特點,掌握解答這些顯性或隱性要素的試題技巧,同時這也是準確解答試題的基礎。
其次就答題方面而言,鑒于歷史材料已向各種題型延伸的特點,我們必須尋求積極的對策。這里僅以材料解析題為例,就從材料中獲取和處理有效信息作簡要說明。獲取有效信息,首先要明確提問和材料的關系屬于外延式(答案在材料外)還是內涵式問題(與前述相反),其次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根據題目設問的要求,進行提取對解題有用的信息,并且注意不能照搬照抄原文,要論從史出,并且具有一定的高度;解析的層次性、能力性也要逐步提高,這在無界定性設問中尤為明顯。另外要注意每一設問后的分數值,它也能幫助學生明確解答該題的信息量的多少。在處理獲取的有效信息時,必須注意多種方法的使用。馮一下先生認為,操作時經常使用的方法有掛靠法、提要法、鉤玄法,發微法和正反法。通過這些方法的交替使用,在答案的表述上必須注意語言的邏輯性,切忌雜亂,論點要明確,所列的要點必須清晰,即便是純理論性的認識,也要注意還原成歷史感強的學科性語言。
當前,歷史高考對思維能力的要求已日漸深化和提高,這是考試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而歷史教學在發展學生學科能力方面具有許多優越的環境和條件,通過上述各種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覺性,調動學生學習歷史提高成績的潛在能力,從而更進一步地揭示出歷史事物內在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取得較好的復習效果。
高考復習講練評三“到位”
孫海艦
講課、練習與試卷講評,是教學與復習的三個重要環節。由于高三歷史教學與復習時間緊、內容多、任務重,因此,實際教學中往往會出現死扣課本滿堂灌;訓練大搞“題海戰”;試卷講評對答案等諸如此類的弊端,影響到復習的效果。那么,如何正確地對待這三大環節,扎扎實實地提高學習成績?本文試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講課起點要高,知識傳授力爭到位
這里所說的“到位”,包含著密切相關的三個方面:
1.超越教材認識,力爭觀點到位。這一點,突出地表現在世界近代現代史教學中。歷史教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觀點統率材料,史論結合。而現行世界近現代史教材,已是多年來未變的老面孔,觀念滯后現象嚴重。與當前高考命題者的認識存在較大差距。高考命題人曾多次表明,絕不會在學術觀點上遷就陳舊的甚至錯誤的東西。相反,他們往往利用考試來促進中學教改。如1993年“三股進步的歷史潮流”、1994年革命與1848年革命的主要不同之處”等高考試題,就已突出地顯現了這一點。這種狀況既然不是我們中學老師所能扭轉,我們只能面對現實,千方百計地搜集大學教材,尤其是命題人的論著加以研究,力爭在觀點上、認識上與高考命題人盡量接近,使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從一開始就在高起點上進行。如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進步性問題、對帝國主義腐朽性的再認識問題、對門羅主義、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重新評價問題以及壟斷組織的進步性等問題,史學界已有全新論斷,命題人論著中也有明確表述。因此,在這些觀點上,我們就應盡量與命題人保持一致,否則就有可能在高考中吃虧。
2.重視知識梳理,形成科學的知識結構體系。歷史知識結構,是指歷史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歷史教學內容如此之多,異常散亂,要想加以準確的記憶和深入的理解,就必須使學生掌握科學的知識結構,弄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在設計板書時,最好能用大小括號將有關內容按從屬或并列關系聯結起來,把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納入到歷史發展的整體中來,給學生以清晰深刻的印象,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使散現于教材中的瑣碎知識有機地聯成一個整體,這對于深入理解和準確記憶無疑是有益的。
3.補充重要知識,深入挖掘內在聯系,做到分析到位。教材的表述,由于受篇幅限制,往往是簡單的。知識之間的聯系往往需要我們教師去挖掘和分析,有時也不得不補充一些相關的材料,以使講授更清楚一些。如在講帝國主義國家德國時,我就向學生介紹了德國統一后,俾斯麥長期控制首相大權。他的對外政策是典型的“大陸政策”,即把同歐洲大陸各國處理好關系,防止法國復仇作為重點,而不主張在世界范圍內擴張,以免造成新的矛盾。但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時,他的這種保守的對外政策已不能再滿足壟斷資產階級的要求,尤其是1888年,新皇帝威廉二世繼位,他積極向世界擴張,與俾斯麥政見不合,俾斯麥終于在1890年遞交辭呈。從此,德國開始向世界擴張,“要求日光下的地盤”。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從而同殖民地最多的英國產生尖銳的矛盾,并最終導致以英德矛盾的雙方為核心的兩大軍事侵略集團的產生。這樣分析,就使學生對知識的內在聯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再如講工業革命的后果時,我不但根據教材歸納出工業革命的三大后果,即它使生產力迅猛發展,東方從屬于西方和兩大對立階級產生,而且還繼續分析道:隨著生產力的迅猛發展,工業資產階級力量增強,他們要改變工場手工業時期或前資本主義時期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于是引發了19世紀中期資產階級改革或革命的潮流;由于英法等國加緊掠奪殖民地,引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強烈反抗,從而引發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潮流;由于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而他們從產生那天起就不斷斗爭,從而出現了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潮流。
二、練習講求實效,習題訓練到位
1.由淺入深,狠抓基礎,注意能力。從知識的掌握來說,必須從基本的知識練起。如果操之過急,一開始便做大題難題,勢必造成一些同學的畏懼和厭學心理。因此,訓練應夯實基礎,多做中小型的基礎題,且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扎扎實實地搞好量的積累,為質的飛躍鋪平道路。實際上高考題中也常常出現由基礎題組合而成的試題。為此,我們可以在訓練中小基礎題的基礎上把幾個相關的基礎題進行合理組合。由于對這些基礎題學生比較熟悉,在此基礎上答較難一些的大題自然比較順手,進而增強了學生學習歷史的信心。
2.練習形式多樣化。除作業練習和課堂問題之外,還應注重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題思路。在專題訓練或平時訓練中,把一些重點專題歸類任務分配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動手整理。這種作法,既完成了繁雜的專題復習任務,又節省了時間取得了較好的復習效果。至于每日一題活動,即每天給學生布置一道較好的題,由學生輪流抄于黑板上,以訓練學生答題思路。第二天答案上墻,根據反饋情況進行適當點評。因這些題多由教師精心選出,覆蓋了教材各重點章節,質量較高,因此很受學生歡迎。
3.精心命制各階段考試題。考試是更高級的練習。一般在題型方面與高考保持一致。但根據教學與復習的階段,在命題內容方面應有所側重。高二階段側重在夯實基礎,適當進行能力訓練。故應著重進行能力訓練,兼顧基礎復習。在高三的三個循環中,每一循環的試題都要明確體現該循環的特點,進行扎扎實實的訓練。第一循環單元復習題,在能力培養的基礎上照顧到單元的邊邊角角,并體現出該單元歷史事件的階段特征;第二循環專題復習題盡可能縱橫聯系,左顧右盼,以開闊學生視野,能力要求自然應大大加強。至于第三循環綜合復習題,側重在進行考前模擬,利用典型的類型題進行解題和應試能力強化訓練。
三、重視試卷講評,力爭講評到位
講評是考試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高三階段的試卷講評,具有非常重要特殊的意義。每次考試后由試卷反映出的學生復習中的得與失、成績與不足,要通過總結講評來解決。只有通過及時的講評、全面的總結、科學的分析才能及時發現學生知識的缺陷,砸實、鞏固其基礎知識,以期提高審題和解題能力與技巧,從而提高復習的質量,因此,在講評中,教師應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1.有的放矢,重點突出。講評試卷絕不可不分主次的對答案,必須重點突出,有針對性,才能真正起到講評作用。這就需要老師在講評前進行認真批閱并作精心的準備,逐題統計失分情況。對比率相對較低的題不予講評,只有部分同學出錯的可于課下個別進行,或適當點評。只有錯誤率較高的題才集中精力重點講評。這樣一方面節省了時間,更重要的是出錯率高,說明該題學生沒有掌握好,學生也特別迫切地要求弄明白這樣的地方,因此最值得我們花大力氣去解決。
比如,1848年法國革命的任務是:A.解決工人階級的經濟要求 B.解決工業資產階級的政治要求 C.解決工人階級的政治要求 D. 解決國家體制的變革問題
此題在考試中學生的答案較分散,正確答案應為B, 而多數同學選擇的是A或C。可見,這一難點問題學生掌握得普遍較差。因此,我們在講評時把這道題作為一個重點,進行深入講解。首先回憶工業革命的后果之一,生產力迅猛發展,新興工業資產階級壯大,力求改變舊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從而在1848年發生革命。并重申1848年歐洲革命的性質,再把法國革命置于1848年革命的大背景中去理解。這樣,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通過試卷講評而最終解決。
2.分析不足,查找原因。答卷失分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知識欠缺(如答不出或答錯);二屬能力欠缺(如分析不透、表述不清);三是審題失誤(如未看清題意和答題要求);四是技術性失分(如筆誤等)。講評時應結合有代表性的試題及學生的典型答案,進行深入分析,使出錯學生在較深層次上弄清自己失誤的原因,明確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
3.傳授方法,培養解題能力。解題方法的指導和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專門安排方法指導課,則往往缺少針對性且效果也未必很明顯。而在講評試卷時,由于能結合具體試題及學生答題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比如結合審題失誤講審題方法,結合答題弊病強調答題要求等等,效果自然會更好一些。如能補充典型試題進行學以致用的即興訓練,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
上好一次試卷講評課所費的時間,往往會超過一次考試的時間,由于必須進行精心的準備,才能講有內容,評有針對性,教師的工作量明顯增加了。但從效果上看,我覺得這樣的講評收效最大,因而多付出一些也是值得的。
總之,講、練、評是教學過程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三大環節。如能切實抓好講、練、評這三大環節,正確地處理好這三者的關系,文科班歷史教學與復習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高考復習 把握好跨度與深度
張洪彬
高三歷史大都安排三輪復習,一輪按章節,二輪歸專題,三輪搞強化。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復習方法,但二輪專題復習應把握好跨度與深度。
第二輪專題復習是完全打破教科書原有知識體系而進行的歸類復習。宏觀上以歷史時期或國別為線索總結社會形態、歷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發展演變,此謂之跨度。微觀上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科學闡釋社會形態內部的相互關系,以及事物發展演變的本質、趨勢,規律等,此謂之深度。例如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跨度是指它形成、確立、鞏固、強化、滅亡的過程,深度是指用歷史的、階級分析的方法進行評價,以及闡釋它與社會政治、經濟的關系,分析它對古代、近代社會的影響。由此可見,跨度側重于史實,深度側重于對史實深層次剖析的能力;跨度在于認識現象,深度在于挖掘本質;跨度重在敘述過程,深度著于探索規律。因此把握好跨度與深度不僅是培養高中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邏輯思維的過程,也是培養高中學生在掌握基本史實的基礎上,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認識本質、探索規律,把握時代特征,形成學科能力的過程。
把握好跨度與深度也是適應高考試題特別是問答題變化的趨勢。近幾年“大跨度”與“小切口”兼顧已成為高考問答題的一大特色。例如1992 年第49 題對孫中山、 中國共產黨斗爭探索的考查, 既有跨度(1912—1956),也有深度(結果不同的原因)。第50題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考查,跨度表現為1857—1947,深度表現為原因、特點的分析上。1994年對維新思想和啟蒙思想的對比,時間跨度100多年, 空間跨度相距萬里,對原因的探索又有相當的深度。1995年對建國后農村生產關系調整的考查,也屬此類。這一現象恰恰體現了高考在知識考查的同時,加強了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趨勢和方向,因此,只有把握好跨度與深度,才能真正做到以史得論,以論統史,史論結合,也才能從根本上擺脫歷史教學的困境。
綜上所述,二輪復習把握好跨度與深度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如何把握呢?我的做法是:
運用導學法處理跨度。跨度是深度的基礎,沒有牢固扎實的基本史實作依托就無從談深度的處理。為此二輪復習中,復習每一專題我都刻印導學提綱。以時間或國別為線索,提示出該專題的主要內容,分發給學生,要求學生順提綱來閱讀教材,把散見于教科書各部分的內容,填寫抄記在提綱上,使之結構完整,脈絡清楚,內容充實。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加強了對教材的學習,強化了知識的記憶,學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獲。運用導學法比發現成的提綱背一背,或教師逐條逐項講一講,效果好得多。
確定能力目標。處理深度就是對基本史實的再認識,深分析,而這一過程的開展必須有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作指導。為此我在各專題練習中都確定能力目標。例如在中國古代政治史復習中確立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原理(用于闡釋社會形態更替、自然經濟與專制集權)、前進性與曲折性的辯證統一的原理(用于闡釋分裂、統一)、必然性與偶然性的關系(用于分析王朝滅亡)的目標。在中國古代經濟史復習中確立了用歷史的、階級的方法分析統治者調整政策的目標。圍繞這些目標,我對提綱內容精講點撥,深化對基本史實的學習。
精選精練題目。除圍繞目標精講點撥以外,我把精選精煉問答題作為處理深度的關鍵。我精心選取那些理論層次高,史實內容豐富,歷史概念準確,涉及學科能力因素較為全面,有利于展示思維個性的題目處理深度,作為擊中目標的“子彈”。例如在中國古代政治史復習中,為認識分裂與統一,我選了這樣一題:
王夫之說:“天下之勢,一離一合,一治一亂而已……宋自建隆(太祖年號)息五代之兇危,登民于席。自熙寧(神宗年號)以后,法以敗壞,民以不康。”試結合這一時期的史實,分析評論五夫之的歷史觀。
該題涉及五代十國割據混戰,周世宗改革,南方經濟發展,宋初結束割據,封建經濟繼續發展,親宋加強中央集權導致的兵多、官多、財匱和王安石變法等史實。通過對這些史實的分析,使學生看到“亂”中有“治”的因素,“治”中也存在“亂”的成份,從而進一步認識到人類歷史是在前進性和曲折性的辯證統一的過程中發展的,后世勝過今世,從而批判唯心主義的歷史循環論。
跨度與深度緊密聯系,互相促進,在基本史實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在基本理論和方法的指引下,又不斷拓深對史實的學習和認識,便是學生學科能力的全面提高,而這也正是二輪復習的核心所在。為此我首先注意加大練習題的講評力度。在練習題的講評中,我總是努力避免就題論題的低層次作法,力求拓展講評寬度,發掘講評深度,增加講評厚度,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講一道題還要再多作幾個假設,更換幾個條件,改動幾個限定,多問幾個為什么?還要對類似題目進行比較區分,還要進一步揭示與教材的聯系。以上面的題目為例,認識了分裂與統一、治與亂以后,我又引導學生假如用秦漢、隋唐、明清歷史評論,你將怎樣組織史實?假如用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發展來評論,又將怎樣作答?最后追問學生通過這眾多史實的分析,告訴我們什么呢?學生毫不費力地得出這是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這樣就把史實與理論的學習、方法的掌握再深入一步。
為了強化復習效果,每專題我都要求學生寫出專題小結。通過自己的創造思維,運用富有總結性的語言,對專題涉及的基本史實進行再加工,再認識,使跨度與深度完美結合,有機滲透。例如學習《資本主義殖民擴張和民族解放運動》一專題,有位同學寫道:
歷史充滿了辯證法。這些曾作為資本原始積累手段的殖民掠奪,給資產階級帶來了財富,也帶來了罪惡。同時它給東方國家和民族的不僅有災難,也有發展的契機。歷史的發展不以殖民者的愿望為轉移。覺醒的東方被壓迫民族的人民掀起了一次次的斗爭,最終摧毀了壓在他們頭上的幾個世紀的沉重枷鎖。然而,帝國主義者不甘心自身利益的喪失,仍揮舞強權政治的大棒來干涉世界各國內政,特別是以操縱國際市場,維持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來阻礙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的振興。他們的美夢必將隨著第三世界爭取國際新秩序斗爭的勝利而破滅。因為建立在剝削基礎之上的繁榮是永久不了的,正義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在這段通暢的文字里,充滿了哲理,閃爍著思維的火花,顯示了學生對教材史實的細致掌握,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熟練運用和語言功底的扎實、嫻熟。我經常在班內“發表”同學們的這些作品,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同學們互相批改,互相傳閱,共同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高三歷史教學中,我深切體會到:無論是哪輪復習,都必須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的。只要瞄準高考,更新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就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高考復習 注意五方面
郝惠榮
一、基礎
近幾年來,高考能力考查的分值大幅度提高,從1995年歷史高考來看,純粹記憶型試題不足30分,而能力型試題竟達120 多分。 雖然,1996年的高考試題,為降低難度,對能力的考查有所削弱,但這并不能說明歷史高考考查方向發生了變化,注重能力考查仍是今后歷史高考發展的總趨勢,這是由高考的選拔性考試的性質決定的。但知識是能力的載體,沒有牢固的基礎知識,能力也必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高考中純粹記憶型試題,無疑是學生應掌握的基礎知識,即使是能力型試題,也要以基礎知識為依托。因此,高考歷史復習必須遵循基礎性原則,要使學生能夠準確再認、再現教材中的每一個知識點。為此,必須教給學生記憶的方法,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和對知識內容進行必要的歸納、總結、條理化的習慣。
二、系統
使學生按教材的知識體系,從整體上牢固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結構內容中的每一個知識點,是歷史復習課教學中系統性原則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僅僅做到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這只是高三歷史復習第一階段所要達到的主要教學目標。由于歷史知識中的同一類知識點(如中國古代經濟史等)、中外歷史上同一時期(如19世紀中期中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或同一類的知識點(如中外歷史上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仍然是分散的知識點,因此,還必須通過歸類復習,使學生把握同類歷史知識的相互聯系。這是歷史復習課教學中系統性原則的又一個重要方面。對同類知識點進行必要的歸納、總結、條理化,使學生牢固把握同類知識點,并形成規律性的認識,是歷史復習第二階段的主要教學目標。
三、精講精練、講練結合
高考由記憶型考試為主向能力型考試為主的轉變,使得傳統的傳授式的多講少練的歷史課堂復習方式,愈來愈行不通。講練結合已成為復習課教學中的一種共識,但卻仍存在著多講多練與精講精練兩種不同的做法。多講多練的結果,無疑會使師生的負担加大,且占用大量時間進行講練,勢必會使學生用于看課本的時間減少,甚至沉迷于資料題中不能自拔。只有做到精講精練,才能提高復習效果。精講就是教師講課要突出重點、難點,突出學法的指導;精練就是教師要精選練習題目,使題目針對易錯易混的知識點,針對某一種答題方法與技巧,有的放矢地進行訓練,同時練習要做到適度、適量。從而使復習課的講與練真正起到鞏固知識、加深理解、提高能力的作用。當然,練習除必須具有針對性外,在復習的不同階段應具有不同的梯度。在基礎復習階段,練習題的難度要低一些,因為這一階段練習的主要目的是為鞏固基礎知識服務。在歸類復習階段,練習題的難度要略大一些,但總的難度應低于高考試卷的總難度,要以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為主要目的。高考前的一個多月的時間,為復習的最后一個階段,主要任務是查漏補缺和模擬訓練,練習題的難度要貼近高考,要按高考的能力要求及評卷要求進行命題、評卷、講卷。
四、史實、史論、史法相結合
史實、史論、史法知識是高中歷史知識結構中的三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學生對這三個方面知識的認知和掌握程度,反映出學生的歷史知識水平。
史實知識包括對客觀歷史的具體、生動、直觀的描述和對客觀歷史的內在聯系與原因、特點、作用、影響的概括等。
史論知識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史學概念、范疇和觀點、原理、原則等。
史法知識是學習和掌握歷史的具體方法。它包括了如何正確地掌握歷史概念、判斷、推理的知識和歸納、概括、分析、比較史實知識的思考方式。
史實知識在全部知識體系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是最基礎的部分。所謂“史為論據”、“論以史出”,既說明了史實知識的重要性,又說明了史實知識與史論知識的辯證關系。如果說史實知識是歷史知識體系血肉,那么,馬克思主義的史學理論知識就是歷史知識體系的靈魂。使學生在把握史實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運用史學理論去觀察和分析歷史問題,是歷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基本的史論知識學生在政治課上大都學習過了,如何更好地把學生在政治課上所學的知識滲透到歷史學科中,使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并使之轉化為學科能力要求,是歷史教學中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教師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在復習的過程中,自覺地運用史論知識,引導學生理解史實知識,解決歷史問題,是唯一有效的途徑。史法知識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工具,是歷史知識體系的心臟和血脈。學生只有掌握并能靈活運用史法知識,他所掌握的歷史知識才是有完整體系的、有機的知識系統。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說的就是史法知識的重要性。史實知識、史論知識、史法知識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三者同時兼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五、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
現代考試理論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只有在新材料和新情境下,才能考查出學生的能力。國家考試中心頒布的1992年高考考綱,一改過去“以綱為綱,以本為本”的原則,提出以考綱為綱,不再以課本為本,并提出歷史學科基本的能力要求。這一方面是適應歷史教材“一綱多本”的新形勢,更重要的是適應現代考試理論的基本原則,變記憶型考試為能力型考試。
適應現代考試理論和實際的上述變化,在歷史復習課教學中,復習方法可以靈活多樣,但圍繞的一個中心目的是必須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能力,其有效途徑就是在教學中貫徹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的原則。
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是教學活動的兩個方面。教師的“導”不僅僅是指在教師的生動的、深刻的講解過程中,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即“導之以法”。課堂教學中的講解過程中的“導”和“導之以法”是“導”的兩個不同層次。前者重在通過教師的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記憶和理解能力,后者重在通過訓練發展學生的應用能力。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就是把掌握歷史知識和應用歷史知識的鑰匙交給了學生。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讀書的方法、記憶的方法、思維的方法和運用所學知識解答歷史問題的方法。教師的“導”的上述兩個不同層次,均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其主要方法與途徑,一是把教師的講解與示范同學生的練習結合起來;二是把教師的引導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和師生之間的共同討論結合起來;三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師主導作用的充分發揮是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的前提條件,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程度取決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程度,其中的關鍵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在課堂上師生的雙邊活動固然是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在教師的指導下的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則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歷史學科而言,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有:認真閱讀、理解和記憶教材知識內容的方法和習慣;總結、歸納知識內容,使之結構化、條理化、系統化的方法和習慣;結合相關學科知識,理解知識內容的方法和習慣;按要求獨立地、規范化地完成作業、練習、測試題的習慣;質疑、辨難、討論的習慣等。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作為教學活動的兩個方面,兩者之間的關系就如同“導演”與“演員”之間的關系,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的兩個方面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才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西安7-16G32中學歷史教學楊國/孫海艦/張洪彬/郝惠榮19971997 作者:中學歷史教學參考西安7-16G32中學歷史教學楊國/孫海艦/張洪彬/郝惠榮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