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習要注重名題賞析與下水作業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每到四五月份,隨著高考的日益臨近,高三歷史不論是“三輪”復習法或是“一步到位”復習法,都次第告一段落。在此后的兩個月中,讓學生自由復習者有之;繼續“灌你沒商量”者有之;“天南海北”信天訂題,以考代練者比比皆是。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這段時間,看來是很值得研究的。下面,筆者將依據幾年來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原則,本著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宗旨,通過名題賞析和下水作業兩方面的實踐經驗,談談自己的一斑之見。
  一、名題賞析。一套可稱為名題的歷史試題。全卷應具有由易到難,由知識的考查逐步向能力考查滲透的韻律感和整體美,就像一首優美的抒情長詩,需要聚精會神地玩味,方可體味出其耐人尋味的優美意境。這類試題無論從科學性,權威性還是導向性來說,當首推歷年來高考歷史試題(包括全國卷、上海卷和臺灣的部分試題)和《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中學歷史教學》上的部分試題:偶爾也把自己感悟的試題算上。為了讓學生玩味出試題的“意境美”,筆者把遴選出的試題分次分發給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上完成。由于這些試題在學習教材時已用化整為零的辦法亮過相。故給學生的要求是,首先不僅要做出正確的解答,更主要的是要有理由解釋自己的解答;嚴格按照題目要求,遵循“史論結合”的原則,用學科語言來表達出來。然后,在下一節課對照參考答案,分析自己對錯的原因,關鍵是錯的癥結,不少學生對錯誤之處不加糾正,致使同一錯誤在不同情境中屢屢出現。像1992年全國卷第32題:19世紀,美國通過購買或戰爭取得的領土有 A.佛羅里達 B.路易斯安娜 C.夏威夷 D.阿拉斯加 就有一半多的學生少選C項,而1996年第39北朝題,亦復如是,在分析原因時他們才認識到“于細微處見功夫”的考查,此時點撥火候已到;在掌握時空概念時,應按照“左圖右史”的傳統,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要“于細微處練功夫”。受此啟發一個叫王丑的同學問:“六朝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泉州在哪?”這是教材的地圖中未出現過,筆者在黑板上用簡圖標明泉州位置,并強調它在琉球的對面。殊料,1997年全國卷第4題正是這一“泉州”。最后才進入到賞析層次,這是為數較少的學生所能登堂入室的階段;而高考本身就是選拔性考試,這一做法并不離譜。像在賞析1996年全國卷第27題(題略),學生認為ABC三項是隋朝統一的歷史背景,在具備這三點的情況下,誰也可以完成統一,選D項有英雄史觀的嫌疑。對此筆者分析:ABC三項是隋統一的歷史背景,也是客觀原因,而D項卻是統一的主觀原因。看問題要用全面的觀點,況且歷史唯物主義在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同時,也承認個人在歷史上的積極或消極作用。而一個叫王秀芳的同學在賞析1996年全國卷時說:“本卷第10題考了香港圖,這是熱點又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第38題涉及到東歐劇變這一重大事件的評價,富有深意;第44題以太平天國對外的“兩種態度”以返觀我國的對外開放;第46題以當今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來預示:科技是當今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及未來世界經濟發展態勢。這是體現了時代氣息,昭示我們跨世紀的一代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試題的精神實質,這才叫賞析出了“意境”。
  二、下水作業。如果我們僅就名題品頭論足,充其量只不過是扮演了“美食家”的角色,而要真正“饕餮天珍”,還非得親自“下廚”不可。即要求學生自己設計試題,當然這種設計是以教科書為“底本”,以名題為“藍本”來破除對高考的迷信以認識其廬山真面目。
  1.重視基礎知識。由于《高考命題的理論與實踐》歷史分冊中明確說:“考查具有思維能力要求的試題,其賦分在全卷總分中應占明顯優勢,以不低于2/3為宜。”這就使得一部分師生進入一味地追求所謂“能力”而忽視基礎知識的誤區,結果在考試中屢屢失誤。因之,筆者讓學生著意重視基礎知識,通過對高考題的再生設計,以便順利打通這一通道。例如從1995年全國卷第1題“商鞅變法”題可再生設計出:商鞅變法中,對封建經濟發展具有二重性的是 A.廢井田 開阡陌 B.獎勵軍功 C.重農抑商 D.建立縣制 (A) 也可聯想設計出:王安石變法中,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對的措施有: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稅法 D.市易法(ABCD)。
  2.重視歷史概念。歷史概念是建構歷史知識體系之“網結”,是形成歷史思維能力之“基石”,應予以特別關注。例如1996年全國卷第13“府院之爭”題和第15“大革命失敗”題就是考查對歷史概念內涵及其表征的準確理解和認識,因之設計就應向這方面靠拢:對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北伐,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A.它是國民政府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而進行的戰爭 B.它是北洋軍閥內部爭奪地盤的一場戰爭 C.它是國民黨新軍閥同北洋軍閥爭奪地盤的一場戰爭 D.它反映了英美和日本爭奪中國控制權之爭(CD)。
  3.重視歷史階段性特性。《考試說明》的10條能力要求之第2條就是“再認再現歷史的階段性特征,基本線索和發展過程。”只有抓住了歷史的階段變化和特征,才能抓住事件發展的全過程,才能弄清線索和規律。在世界近現代史上,趙恒烈教授提出的“三建”“三破”就是其階段特征的概括:一建維也納體系確立: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建立為一破。二建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確立:德、日形成兩大戰爭策源地為二破。三建于雅爾塔體系建立;90年代蘇歐劇變為三破。而1997年全國卷第47題就是考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緩慢發展這個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發展線索之一的;據此有學生設計出“結合有關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成熟的?”通過這些模擬設計,要解決有關階段性特征題就不太困難了。
  4.重視理論滲透。“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事物的本質,闡述歷史發展的規律”這是《考試說明》中對歷史思維的最高要求,強調理論性,但只是“初步運用”。在這方面筆者把1992年全國卷第48題,即著名的“唐女禍”題讓學生用全面和片面、現象和本質、內因和外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客觀相結合的觀點和個人在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及階級分析的觀點進行反復剖析,從而能夠“初步運用”它來解決問題。
  5.重視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求異思維能力,就是突破思維定勢,根據已有信息,全方位、多角度求得多樣的認識。例如對于辛亥革命的評價、按教科書中明確的定論:它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得到改變。但1995年上海卷第50題(甲組)“簡要評述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參考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之,學生就得出結論:辛亥革命在反對君主專制上是勝利了,但在推進近代化進程中卻失敗了。另一方面,又鼓勵學生向名題求疵,雖說不上是切中各題肯綮,卻也不無道理,譬如,1995年全國卷第12題:皖南事變反映出 A.蔣介石集團企圖重演“四·一二”政變故伎 B.國民黨政府的政策重心由抗日轉向反共 C.蔣介石集團既要反共又不敢與中共決裂 D.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階級斗爭成為國內主要矛盾 標準選項為C,但學生認為A也應選,因國民黨政府自五屆五中全會后政策重心由抗日轉向反共,開始掀起反共高潮,而皖南事變正是這一高潮的體現,是蔣介石集團企圖消滅新四軍,打擊共產黨,分裂統一戰線的陰謀,這不是企圖重演“四·一二”政變故伎嗎?
  6.重視小論文的撰寫。歷史小論文主要是考查文字表達能力,雖然高考試題還沒有出現過真正的小論文,但它已通過不同的能力考查而滲透到一些題型中。一般而言,它是一種政論文,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歷史知識結合到一起而通過文字表達出來,需要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論思維能力和史論結合能力。在這里,筆者起初讓學生把教科書中的結論加以論證,諸如“為什么說太平天國運動是我國農民運動的最高峰?”以后逐步上升到觀點論證題“結合鴉片戰爭的有關史實,說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再生發出“結合有關史實說明,‘落后必然要挨打’嗎?”和“先進就可以不挨打了嗎?”最后上升到材料型觀點論證題,前面提到的“唐女禍”題就是這方面的代表。至于撰寫方法,說到底只是一種技巧(術),而根本問題是如何內化知識為能力(學);況且不同的題目應該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應針對具體題目具體分析解答才是。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西安52~53G32中學歷史、地理教學郭輝19981998 作者:中學歷史教學參考西安52~53G32中學歷史、地理教學郭輝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2:01:23

[新一篇] 高考復習方法談

[舊一篇] 魯迅關于大眾文化的理論與實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