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維里的墻 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27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1)
  新事物-------低投入--------低樂趣——不成功——果然沒意思—— 不感興趣
  啟動有趣模式的第一步就是投入!
  拆掉思維那堵墻
  你相信星座嗎?
  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
  你相信星座嗎?
  你相信星座么?
  也許你是星座的超級粉絲,根據每周的上升星座來安排你的行程。也許你只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偶爾看看,或者你很希望了解自己暗戀對象的性格……不管你是哪一類人,下面這個故事都值得你看一看。
  漢斯?艾森克教授,現代人格科學理論的主要貢獻者(HansJürgenEysenck,1916-1997),在1997年他去世的時候,已經成為近代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心理學家。他一生致力于來量化人性中間的某些因素,對于星座與性格的關系,他有過有趣的實驗。
  艾森克人格調查表是著名的心理學量表,每個量表有50多個不同的描述,接受調查者需要給每一個描述選擇“是”或者“否”。根據這些答案,能夠分析出在“內向——外向”和“神經質”兩個維度的人格特征。如果根據古老的占星學傳說,十二星座中有6個偏外向星座和6個偏內向星座。
  外向星座內向星座
  白羊座、雙子座、獅子座、
  天秤座、射手座、水瓶座金牛座、巨蟹座、處女座、
  天蝎座、摩羯座、雙魚座
  另外,三種土象星座的人(金牛座、處女座和摩羯座)更能保持情緒穩定和心態平和,而三種水象星座的人(巨蟹座、天蝎座和雙魚座)則相對更神經質一些,情緒和心態也更容易出現波動。
  那么事實真的如此么?艾森克決定做一個心理學實驗。
  在被很多占星學家拒絕后,艾森克和著名的英國占星學家杰夫?梅奧聯手做了一個人格調查。梅奧幾年前開辦了一個占星學院,有全世界范圍的學生。他們從中間選擇2000多個人自愿加入了調查,他們提供自己的出生日期,并且完成艾森克人格問卷。
  結果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這些人的性格特征與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
  星座與外向有關的人在外向特質上的得分的確要比其他人高一些;與土象星座的人相比,三個水象星座的人在神經質特質上的得分也明顯要高出一截。占星學期刊《現象》也因此宣稱,這些發現"可能是本世紀占星學上最為重要的進展"。
  在占星術一片歡呼聲中,艾森克本人卻開始懷疑,他突然意識到他的樣本選得有問題:他選擇了一批對星座篤信不疑的人來做實驗。用本書的話來說,這批人已經被安裝一個關于星座性格決定論的心智模式,在他們內心的世界,星座和性格就是相關的。
                  第28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2)
  有了這個想法,艾森克做了下一個實驗:實驗的對象是1000名孩子,他們幾乎不可能聽說過性格和星座之間的關系。這一次,調查結果有了顛覆性的變化:孩子們在外向和神經質兩個特質上的得分跟他們的星座根本就沒有任何相關。性格與星座毫無關系!
  這個實驗結果狠狠的打擊了占星學界,他們原來認為是“占星學的代言人和保護神”的心理學家,卻突然倒戈一擊。對此,占星學界給出了他們自己的解釋:這些孩子還沒有成熟,還沒有發展出他們星座賦予的性格。
  針對這個還擊,艾森克做了第三次實驗:這一次他選擇的調查對象是成人。這些調查對象對占星學的了解程度深淺不一。結果發現,如果調查對象很清楚星座對性格有何影響,他們的問卷結果跟占星學傳說的就非常吻合。相反,如果調查對象對占星學沒有太多了解,他們的問卷結果跟占星學傳說就不那么一致了。
  實驗進行到這個地步,結論已經相當明確:人們會因為對自己“星座性格”的相信,就慢慢發展出那樣的性格。星座-性格的心智模式不僅讓他們看到那樣的世界,也讓他們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性格,然后按照那樣的性格來生活,最后真正成為星座描述的人。
  簡單來說:人們真的會變成自己覺得“應該成為”的人。心智模式對我們的改變,實在是太強大了。
  看看測得準不準?
  看看下面這個星座描述,然后根據這個描述,給自己打一個分數(0-5分),0分最不像,5分最像。你會給自己多高的匹配度?
  你需要別人喜歡你和欣賞你,但你通常對自己要求苛刻。雖然你在個性上的確有一些弱點,但你通常能夠設法加以彌補。你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還未能變成你的優勢。從外表來看,你是一個講求自律和自制的人,但內心卻常常焦慮不安。有時候,你會強烈地懷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或正確的事情。
  你傾向于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改變和變得豐富多彩,在遇到約束和限制時你會感到不滿。你很自豪自己是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如果沒有令人滿意的證據,你不會接受別人的觀點和說法。不過,你也覺得在別人面前過于直言不諱并不是明智之舉。有時候你很外向,比較容易親近,也樂于與人交往,但有時候你卻很內向,比較小心謹慎,而且沉默寡言。你有很多夢想,其中有一些看起來相當不切實際。
  你會給自己打幾分?
  這是一個上世紀40年代末,心理學家伯特倫?弗瑞爾在他的《心理學導論》課上做到實驗:他從幾天前在隨手在報攤的一本星座書拿到的描述,從10個不同的星座里面拿出來10句話,湊成了一段文字。他要求他的學生根據這個測試給自己打分,0分非常不準,而5分則非常準確。當年,87%的學生給出的是4-5分。很明顯,學生們被老師“算計”了,他們都是被自己的心智模式忽悠的人。
                  第29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3)
  當然也許你已經看過這份星座描述,你也許也在許多的書里面看到過這個片段和故事。那么你的反應一般是:“是的,但是我真的有一個朋友,他是雙魚座的,她就特別的……
  這個反應只能繼續論證我的觀點:人們寧愿自我欺騙,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是被欺騙的。因為他活在自己思維之墻當中。
  如果你還對此保持懷疑。我建議你做一個親身試驗。給自己做一個日記,記錄自己每天的事情。然后在第二天,請一個朋友(如果你愿意,我很愿意效力)把昨天的星座描述的星座隱去,留下具體的描述,打亂了給你選擇。看看你有多大機率選擇到自己那個星座?
  我自己在不同人群里面試過很多次,正確率從愛沒有超過10%。簡單來說,和白蒙沒有什么區別。
  什么是心智模式?
  你能讀懂這段文字么?
  AoccdrnigtorscheearchatanElingshuinervtisy,itdeosn'tmttaerinwhatoredrtheltteersinawordare,olnythatthefristandlsatltteresareattherghitpcleas.Thersetcanbeatoatlmsesandyoucanstillraeditwouthitaporbelm.Thisisbcuseaewedonotraederveylteterbyilstef.Butthfwordasawhohe.
  這段英文翻譯是:英格蘭一所大學的研究表明,重要的并不在于一個詞中字母的順序,而在于第一個字母和最后一個字母要在正確的位置。剩下的字母完全可以處于混亂的排列狀態,但你依然可容易地讀出每個詞。這是由于我們不會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讀,而是把每個詞作為一個整體來讀。
  有沒有發現,你只需要看到字母的第一和最后一個字母,你就會自動的通過記憶補上剩下的部分
  Rd
  結合上下文,你的大腦自動填空為
  Read
  你有沒有發現,雖然我們的眼睛持續地在閱讀,但是我們的大腦并沒有加工所有的字母,我們只提取了前后兩個字母,然后自己填補了其余部分,這就足以讓我們順利的閱讀。這也是為什么你背單詞的時候,你很容易就可以認出一個單詞,但是卻不一定能夠寫下來。
  美國神經生理學家沃爾特?弗里曼(WalterFreeman)發現,由感覺刺激引起的神經活動在大腦皮層中消失了。這意味著我們的大腦從外界接受信息,然后又拋棄掉它們中的大部分,只使用其中一小部分來建立一個內心世界來代表外界的世界。這樣,我們好像戴著一副看不見的鏡片在看世界,鏡片過濾掉大部分的東西信息,我們通過自己的內心來填充這個世界,就好象你填充字母一樣。
  《周易?系辭上》說: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簡單的說,你永遠只能看到真實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第30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4)
  我們看到的是我們自己構建的世界
  如果我們只看到了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又是如何處理這部分的呢?聽聽看下面這個故事。
  在一條狹窄山路上,一個貨車司機正在爬坡,已經開了三個小時,他有點昏昏欲睡。就要到坡頂的時候,迎面來了一輛車,車上的司機伸出頭來,伸手指了一指,對他大喊了一聲:“豬!”嗚的一聲,兩車擦肩而過。他的瞌睡一下子醒了,他馬上伸出頭,沖著車的背影大聲罵道:你他媽的才是豬!你們全家才是豬!,他得意回過頭來,看看前面的下坡路,天啊,一群豬!他剎車不及掉溝里去了。
  對面的司機并只是告訴他前面有豬,但是固定思維的趨勢的司機以為這是一句侮辱。
  如果把人腦比作一臺電腦的話,這個司機腦子里運轉著自己內心的程序,所以當他接受到“豬”這個信息的時候,這個程序迅速的構建出來一個“對面司機罵我豬”的世界,于是司機迅速反應“你他媽的才是豬!”。這讓他失去了躲開危機的機會——其實別人的意思是“小心前面的豬!”。
  為什么會這樣?也許因為這個司機有過被罵的經驗,又或者是在他的詞匯庫中,“豬”就是和罵人聯系在一起。總之,我們按照自己過去經驗和記憶在我們腦子里面構建一個自己的世界。
  你有這樣的體驗嗎?你有沒有看到一件事情,然后馬上反應說“哦,那一定是……”,事后才發現那是一個錯誤的看法,而你其實失去很多機會?那就是因為你的大腦構造了一個錯誤的世界模型。
  我們用一個固定程序來處理進入大腦的信息,然后根據經驗和記憶構建出一個我們假設的世界模型,再對這個假設世界做出反應。簡單的說,我們給自己創造一個世界模型!然后根據這個創造出來的世界生活。這是我們大腦的工作原理。在很多時候,我們能用這個方式來快速處理非常復雜的問題,比如圍棋高手根據經驗和棋路(他自己構建的圍棋模型)來處理能與計算機抗衡的計算;但是有些時候,這個模型也會讓我們犯一些明顯的錯誤,比如說司機撞豬。
  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同上一個班的學生卻收獲完全不同?為什么同看一本書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同樣是一個機會有人視而不見有人馬上行動?為什么同卵雙胞胎會有完全不同的命運?原因很簡單,雖然他們同在一個世界,因為他們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
  即使生活在一模一樣的外界世界中,我們也會感到完全不同的世界。從這角度上來說,你正在閱讀世界上唯一的一本書,因為是我和你共同創造了這本書。這本書對于你的意義是淡淡一笑還是改變你的生命,也很大程度由你決定。
                  第31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5)
  我們戴著不同的鏡片過濾世界的大部分信息,我們還用我們的不同的經驗和記憶來解釋這些信息,搭建起我們內心的世界,并且以為那就是世界的真實狀況。難怪佛教禪宗會有“色既是空,空即是色”(色指有形的事物。)的說法,這句話翻譯成心智模式的說法就是,一切真實的事物都是心智模型,而一切的心智模型對于你來說,都是實在的世界。
  我們往往把這個稱為每個人不同的“思維方式”或者“思維定勢”。這個看不見的“鏡片”加上一套固定的“思維程序”所搭建的內在世界模型,就是我們的心智模式(MentalModle)。
  你希望自己更加幸運嗎?
  如果性格可以改變,那么你的幸運程度呢?這種顯而易見外界的因素,也受心智模式影響么?
  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在他的《怪誕心理學》中,描述了他做的關于幸運和性格之間的關系的實驗:
  我給那些自愿者每人發了一張報紙,請他們仔細看過后告訴我里面共有幾張照片。其實,我還在這張報紙上為他們準備了一個賺錢的機會,不過我并沒有告訴他們。在報紙的中間部位,我用半版的篇幅和超大的字體寫了這么一句話:"如果你告訴研究人員看到了這句話,就能為自己贏得100英鎊!"那些運氣不佳的人完全把心思花在了清點照片的數量上,所以并沒有發現這個賺錢的機會。與此相反,那些幸運兒顯得非常放松,所以看到了報紙中間的大字,從而為自己贏得了100英鎊。這個簡單的實驗表明,幸運的人總能夠把握意想不到的機會,從而為自己帶來好運。
  事實上,那些安裝了“幸運兒模式”的人,他們構建了一個充滿機會的幸運世界,會更加的容易發現外界潛在的機會,而安裝“倒霉蛋模式”的人則傾向與對機會視而不見,因為他們心中的模式中沒有“機會”這個東西。
  這樣一來,幸運兒反復印證自己的“幸運兒模式”,從而更加相信自己的“幸運世界”,而倒霉蛋則對自己的“倒霉世界”堅信不疑。你有沒有在你的身邊看到一些人好像總是戴著天使的光環,一切都那么的順利,一帆風順,另一些人仿佛天生晦氣,八字不順,喝涼水都磕牙?
  很大程度取決于,他們內心安裝的是幸運兒模式,還是倒霉蛋模式。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最后講一個心理學的笑話,在這之前先掃一下盲:
  心理咨詢師常用一種墨跡實驗來判斷來詢者的內心世界(如下圖),這些圖紙是把墨水甩在紙上,然后對折而成,挑選出來的——換而言之,沒有任何意義。心理咨詢師會把這些圖片展示給來詢者,然后請他們回答說看到了些什么?根據他們的回答,來判斷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的焦慮。比如有人看到的都是動物的尸體、死蝙蝠、撕開的熊皮、骷髏,這樣的來詢者很有可能有自殺傾向等等。好的,笑話開始了,準備笑。
                  第32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6)
  一個心理學家給來詢者看墨跡實驗,問他看到了些什么?來詢者看完第一張,說:“性。”,第二張,他說“性。”;看完第三張,他說“還是性。”接下來的十多張圖片,他全部都回答:“性,性,性。”做完墨跡實驗,心理學家很嚴肅地對他的來詢者說:“很抱歉,我恐怕你在性方面有一些問題。你太過于關注性了。”這個來詢者很驚奇:“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剛才是你拿著一疊色情圖片來給我看的啊!”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淫者也見淫。如果你身邊有一個不管什么東西都能講成黃色笑話,什么都覺得曖昧的朋友,他的腦子里面就安裝了一個“淫者見淫”的心智模式。
  我們的心智模式決定了我們能看到什么世界,更加好玩的是,這個自建的“真實世界”,又反過來印證這個模式給我們看。根據以上的結論,那句《周易》的老話可以升級一下:仁者見仁而得仁,智者見智而得智。我們認為葡萄是酸的,葡萄果然就是酸的;父母覺得孩子實在不怎么樣,孩子果然壞的超乎你想象;你覺得“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那么你就能遇到一系列的流著壞水的男人。
  這就像自我實現的預言:一個女人覺得丈夫有外遇(構建了一個老公出軌的世界模型),于是越看就越像,天天的一跟二查三套話。(仁者見仁)半年下來,她的丈夫終于想通了:原來出不出軌,成本是一樣的!反正家也不家了,還不如找一個!(得仁)于是預言果然靈驗了……
  這也許會讓你想起“吸引力法則”或者“夢想成真”的心理法則類似的說法,的確,心智模式是關于這類說法至今最好的心理學解釋。
  我們是怎么樣玩死自己的?我們又是怎么樣讓自己慢慢靠近理想的?
  我們為自己構建了一個世界,然后又給自己反復強化,最終讓我們相信這個世界,就是我們構建的那樣。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師,我們給自己搭建一個幻想世界,然后在現實中讓這個幻想慢慢實現。
  你每天在給自己許下什么預言?
  你腦子里面世界是怎么樣子的?
  那些比你更加幸福快樂的人,他們腦子里面又安裝著什么樣的模式?
  如果有一個機會,你可以跳出這個模式,安裝上更好的心智模式,你會看到怎么樣的一個世界?
  思維的墻如何限制我們?
  四分種跑一英里
  直到1954年,還沒有人敢想像在四分鐘內能跑完一英里,也沒有人取得過這樣的成績。人們認為,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1.6公里)超出了人類的體力極限。英國的長跑者羅杰?班尼斯特說:“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是運動員和運動愛好者許多年來談論和夢想的目標。”班斯特寫道,大家都“習慣于認為這是相當不可能的,是人類達不到的”。這絕對是一個局限,就像以前水手所認為的,在地球盡頭,水會像瀑布樣落下去。但這只是一個幻覺。
                  第33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7)
  1954年5月,班尼斯特在牛津的跑道上突破了這一極限,用3分59.4秒的成績跑完一英里。兩個月之后在芬蘭,班尼斯特的“神奇的一英里”被澳大利亞選手約翰?蘭迪((JohnLandy)再次打破,他取得了3分58秒的成績。在接下來的三年內,其他16名選手也紛紛打破了這個記錄。
  ——《超常思維的力量》
  在1954年那年到底發生了什么?是人類的基因有了突變么?還是有什么科技上的突破?都不是,而是人類不可能四分鐘跑一英里的極限被徹底打破了!新的思維方式解放了他們,一旦人們意識到一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么接下來的事情就只是技術和時間問題。
  那么班尼斯特是如何拆掉自己思維的障礙的?
  首先,他確信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是可以做到的。其次,作為牛津大學的醫科學生和隨后的神經內科醫師,他采用科學的方法來看待訓練。在訓練中,當他們把賽跑成績縮短到61秒,然后一直停滯不前的時候,他們意識到自己心智模式的障礙。他們出去徒步旅行和攀巖了幾天,換了一個框框。回來以后,他們的訓練成績突破了60秒。
  注意,我并不是說世界是完全可以隨心改變的:如果我告訴你:只要你想,一分鐘就能跑四英里!那是瘋話。人類的體能就是有極限,但是這個極限卻遠遠比我們想像的要高。所以我們必須找到我們內心世界中間柔軟可以改變的部分,然后通過自己的思考和觀察重新塑造我們更加喜歡的世界。
  很喜歡一段著名的祈禱詞:愿上帝賜我一個平靜的心,去接納我所不能改變的事物;賜我無限勇氣,去改變那有可能改變的東西;并且賜我智慧去辨別這兩者的差異。這說的就是心智模式的智慧:找到那些我們內心世界中間可以突破的地方去突破,找到那些不能突破的地方去接納。
  所以這句話可以簡述成,愿上帝賜我一個好的心智模式,阿門。
  好像以前的航海者一樣,你心中有沒有關于世界的極限?
  有沒有一些你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卻在別人身上羨慕地發生?
  那些人內心的世界的極限,和你的有什么不同?
  有沒有想過,真正限制我們的,是我們思維里面看不見的墻?
  為什么ANNIE總愛得病?
  在一次企業內訓中,我認識了ANNIE,她是這家著名IT企業的人事部經理,由于英語和法語的雙語能力,被調入歐洲區任職。作為未來的全球化的團隊的一員,ANNIE十分春風得意。但是ANNIE也有自己的職業發展担憂:她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她能不能勝任海外的工作?她開玩笑說,社會流行什么,她就得什么病,一旦辦公室有人發燒,她也一定會被“傳染”到。她應該選擇這個提升機會嗎?這個困惑讓她來到新精英的課堂。
                  第34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8)
  我問她,冒昧的問一句,你是家里的老大么?
  她說是的,我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在你弟弟出世的時候,你是不是恰巧得了一場大病?
  ANNIE說,是的。
  我的心中暗暗一震,ANNIE的“病根子”,也許就在這里。
  這是一個家庭系統中常見的故事:當第一個孩子出世的時候,受到家里100%的關懷,一直到第二個孩子出現——她會發現,隨著媽媽肚子越來越大,大家的關注也越來越少了。一直到第二個孩子出世,家里的重心全部轉移,她就徹底輸掉了這場愛的爭奪戰,深深地陷入一種被剝奪的情緒中間。聰明的父母一般會教會長子女如何去加入照顧弟弟妹妹的工作中去,讓他們重新覺得自己的重要。但是恰巧這個時候,ANNIE得了一場大病,第二天早上睜開眼睛,她驚喜地發現:自己失去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重新又回到了她的床邊,關注的看著她!這一瞬間,你猜她學會了什么?她的潛意識里面搭建出來這樣一個奇異的鏈接,這個鏈接未來會發展為她的一個重要的心智模式:
  生病——被關愛
  被關愛——生病。
  她的潛意識說:如果你想被關愛,那就生病吧!
  在我們接下來的回顧中,ANNIE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戀愛史其實就是一個疾病斗爭史——她從高中以來的各種大病小病考驗著她的歷屆男友們,她享受那種被男生小心翼翼抱著從醫院里面送到宿舍的感覺,終于有她的Mr.Right在她的病床旁感動了她,獲得了她的永久看護權。ANNIE的工作也是一場疾病史,她總是最需要支持的時候病倒,然后堅持工作,終于感動團隊和上司,給予她達成的最后推動……
  如果你想被關愛,那就生病吧!生病有這么多的好處,ANNIE自然義無反顧的一次次生病。ANNIE需要調整的不是身體,而是自己內心的心智模式。因為今天的成功又成熟的ANNIE,已經不需要通過生病來獲得關愛了。
  三個月以后我收到ANNIE從法國寄過來的明信片,她說她已經進入了歐洲的團隊,工作很愉快,很喜歡巴黎的氛圍,歐洲人生活起來隨意,但是做事情細致。
  而且,她說,我很健康。
  為什么很多有錢人一點也不快樂?
  張先生,中年富態男,他有一個那種你在CCTV12臺聽過無數次的有錢人不快樂的故事:
  90年代初他下崗,在家門口開了一個小店子,用了3年時間,慢慢的從零售店到小超市,后來和朋友新疆開了一段時間超市,這個據說非常賺錢。張先生賺到了他的第一桶金。02年回到北京正好趕上房價起來的那幾年,開始做建材生意。到今天也是身價幾千萬的主。我們在一個養生的課上相遇,了解我的專業后,張先生問我一個很俗又很牛的問題:解釋下為什么有錢人錢越來越多,但是卻不快樂?
                  第35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9)
  有錢人為什么不快樂?這是一個有趣的心智模式的問題。
  費恩海姆和阿蓋爾合著的《金錢心理學》中間給過金錢和幸福的關系,“許多學者對金錢與幸福的關系進行了研究,他們無一例外的提出兩者的相關性約為0.25。”看看下面這個圖示,金錢與幸福的關系
  當人們收入很低的時候,對幸福的滿意度確實也很低。身無分文的人對于幸福的滿意度幾乎趨近于零。在0.25之前是正比關系,到了0.25以后,就基本上沒有太多相關了。用大白話說,從一無所有到小康這個階段,如果你有了錢,你的幸福指數會“蹭”的一聲躥了上去。但是在0.25以后,你的金錢和幸福就基本上沒有太多關系。搞得不好,說不定它還會下降到0.2、0.1或者更低。這一現象在數學中被稱作“金錢的邊際效應遞減”。
  看看今年的城市幸福度和GDP的關系,也能看到這個現象:
  國家統計局的2009年中國城市GDP排名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蘇州、天津、重慶、杭州、青島、無錫
  《嘹望東方周刊》統計的2009年中國幸福感最高的城市分別是:
  杭州、成都、寧波、西安、昆明、長沙、南京、銀川、南昌、長春
  上榜GDP的十大城市中間,只有排名第7的杭州(人間天堂啊)在幸福榜中間上榜。而其他的另外9個城市都和幸福榜毫不相關。
  張先生原來的狀況,顯然屬于窮光蛋到小康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人對于金錢的看法是怎么樣的?幸福度和錢成,就是越有錢越快樂!
  越有錢越快樂!一條:錢——幸福的鏈接就產生了。老張潛意識開始推論:賺錢是快樂之本。如果不夠幸福,那就多賺錢吧!這個推論隨后被證明行之有效,不斷加強:他買上了第一輛奧拓,送孩子上學引來不少羨慕的眼光;賺錢讓他買到了一個三居室的房子,冬天晚上不用再去公共廁所了……
  希望幸福——賺錢——獲得幸福
  2000年的老張內心這個心智模式被強化得堅強無比,如果你沒有燈的夜里都能在鄂爾多斯的超市門口看到他腦門上有熒光字幕:我能賺錢,我就能幸福!
  總有一天,老張會越過拐點,這個時候幸福和賺錢關系不大了。所以,當老張在建材中間賺到更多錢的時候,他卻發現,自己不那么幸福了,甚至還有所倒退。這個時候的幸福感主要來自于家庭、自我成長,還包括對社會的奉獻。但是,這個時候的老張會怎么想?
  別忘了老張腦子里面運轉的那個有錢就幸福的心智模式,這個模式讓他不會思考不會思考自己是該多回家陪老婆孩子,還是給自己辦一張健身卡。他的反應類似那個撞豬的司機:不夠幸福怎么辦?賺更多的錢!
                  第36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10)
  老張于是更少回家,更多應酬,更加努力賺錢,更大把往家里拿錢,卻一次次看到老婆孩子更加冷漠的臉,也更覺得自己不幸福。像那個在瀑布下面溺水的人,他越是努力,越是下潛。
  外界環境已經變化,他的內部程序還在進行,這個曾經讓自己幸福快樂的心智模式今天卻在毀滅自己。
  不幸福——賺錢——更加遠離幸福——更加努力賺錢——
  如果沒有打斷,這個死循環將會像短路的電路板一樣,迅速的自毀他的生命。這就是有錢人越有錢,越不快樂的原因。
  老張聽完我的解釋,給我講完了他的故事;
  和你說的一模一樣,我就在那種狀態里面撐了3年,每天拼命干活,我自己都停不下來了,有些時候我都希望自己生一場大病,讓自己休息幾天。有一天我在酒桌上和一個甲方談項目,突然急性膽囊炎送進醫院,昏迷搶救1天,然后馬上開始手術。接著就有一個多月不能吃任何的東西,半年只能吃水煮的青菜……醫生說,如果你再晚15分鐘送過來,就給你直接送火葬場吧。他們都覺得我是累出來的,其實我是心累啊,身體就有病了。
  那一次病生的我徹底就變了。人都沒有了,還要錢干什么?我把所有的生意都交給我弟弟。我一直都想去住一段時間平房,中醫建議我扯扯地氣,我請朋友在后海邊上租了一個院子,帶著家人住到了那里。小巷子開不進去車,于是我的車也丟在家里。我每天什么也不干,就拿一杯水在路邊曬太陽發呆,曬夠了就起來走走,看看路人,聽聽水的聲音,然后買菜回家,給家人做飯。一年過去,我的這個幸福感,又回來啦。
  今天的老百姓看報紙,很難不被有錢人的貪婪所震撼。我們能看到床底下面放了三千萬現款的貪官,還有包養著10個二奶,每年召開二奶代表大會的污吏。老百姓總是奇怪,這些人賺的錢幾輩子都花不完,要那么多錢干什么?我想這個問題也許連他們自己也不明白,是他們心中的心智模式在推手。
  這群人中,不乏社會的最精英,最高智商人群,但是他們卻沖不破自己“賺錢——幸福”心智模式,在這個心智模式的背后推動下,他們的貪婪和空虛不可理喻地莫名生長,終于燒毀自己的生命。
  老張及時的生了一場大病,打破了自己的心智模式,重新找回自己的幸福感。但是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用更小的代價,來升級和替換自己的心智模式。這也是這本書的目的:
  每一個希望自己幸福的人,都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心智模式。因為心智模式是關于思維的思維,關于智慧的智慧。
  改變我們的世界
  德國史蒂芬。沙夫胡貝爾所著的《成功心理四因素——領導心理訓練》中,講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科學家根據野山峰的體重及其兩翼張開的寬度計算得出結論:野山峰不能夠飛行。
                  第37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11)
  幸而野山峰對此一無所知,且飛行自如。
  在今天這個變化多端的世界,我們最大的危險不是外界的壓力與競爭,而是我們內心的模式,這些模式決定我們看到些什么,感到些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最終成為怎么樣的人。這也是這本書嘗試告訴你的東西,拆掉思維里的墻,改變我們的世界。
  《第五項修煉》的作者彼得。圣吉說:“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們心靈之中,關于我們自己、別人、組織以及世界每個層面的形象、假設和故事。就好像一塊玻璃微妙地扭曲了我們的視野一樣,心智模式也決定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每一個人都戴著一塊鏡片來看世界,然后用一套自己程序來構建自己的世界,那么這本書的任務,就是幫助你細心打磨更好的鏡片,升級你的程序。
  拆掉思維里的墻,改變你的世界。
  關于心智模式的一些觀點
  一。心智模式是一套大腦內部程序:
  安裝一臺電腦,除了需要一套硬件(比如一個筆記本電腦),你還需要一套軟件,(比如WINDOWS系統)。如果電腦很好,卻安裝一個WIN32,效率肯定不會高。換過來,如果電腦一般。安裝一個強大的系統,也很容易死機。
  我們的物質大腦就是這臺電腦,而我們的心智模式則是里面運行的系統軟件。人與人的大腦的物理差距并沒有太大,但是由于軟件不同,他們運作的效果就會有巨大的差距。心理學家已經證明人與人之間的智商差異并沒有我們想象得大,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據說也只有(?),大概是正常人的4倍。但是現實中人與人能力的差異卻真的千差萬別。這里面與其說是硬件(智商)的差距,不如說是心智模式(思維模式)的差距。
  看看我們腦子里面的模式是如何運作的?早上起來,你的大腦開始“開機”,你起床,伸懶腰,伸手摸眼鏡戴上,這一切都不需要你的意識,就好像WINDOWS不需要你管就會自動檢查內存,指揮硬盤載入系統。然后你習慣性的洗臉,刷牙,吃早餐……這一切都下意識般的進行著。一直到報紙上面有一條新聞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創業板股票持續下跌!此時你的大腦程序開始急速運作,就好像你在電腦中打開了一個百度的搜索網頁,你腦子里面關于股票的所有事情都上翻了起來:最近自己想買一個股票就是這個板塊的;唉……中國的創業大勢還是不行,不知道地產板塊怎么樣?;我的表弟最近創業不知道進行的怎么樣了?;現在不是都鼓勵大學生創業么?前幾天我的同學拉我出去干現在看起來還是要等一段時間……通俗的說,這個時候,你的腦子里面閃過一堆意識流,就好像百度搜索一樣陳列在你的腦海里面,而你則用你獨特的瀏覽方式,挑選自己最關注的信息,然后把他們加工,處理,得出你自己的結論:今天上班,拒絕你的朋友的創業邀請,然后把股票賣掉,未來考慮投資一些房產吧。你想到這個結論,很高興的喝了一口咖啡,然后合上報紙,起身出門上班。
                  第38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12)
  不管你有沒有察覺,你大腦這臺電腦里面的程序一直都在運作,有一些你察覺到了(比如對股票的思考),有一些你沒有察覺(起床,吃早餐)。有一些程序,編寫已經很久了(比如伸懶腰,從哺乳動物就有),深深刻在你的系統最深處,有一些程序,編寫的時間不長(比如說你前段時間才養成的吃早餐習慣),還有一些程序,是你剛剛寫出來的,(比如關于股票的判斷)你只能試試看,如果有效,那就存下來,如果不對的話,那就再調整吧。
  我們就是這樣和這個世界互動著的,我們有一套我們稱為本能的原始系統,在這個之上,我們通過學習和調整,發展出自己一整套獨特的對世界的假設,對外界的反應方式……這些假設和程序指揮著我們的每一個行動,只要你還活著,他們就不停的運轉。就好像WINDOWS系統一樣,這些程序只有很少一部分會在屏幕(也就是你的意識)顯示出來,更多的程序在系統的后臺,也就是你的意識之外運作著。
  優秀的人有一整套優化得非常好的后臺程序,這些程序清晰,干凈,不占內存,直指目標。正是因為這樣的思想程序,他們總會有不同的思維模式,在壓力下面有完全不同的心態,對事物有全新的看法,對同樣事情有完全不同的結論。
  人們總說優秀一種習慣,其實優秀是一套心智模式。
  二.心態來源于心智模式。
  給點耐心,聽我講一個很老土的成功學故事:
  一個酗酒的父親有兩個雙胞胎兒子,二十年后一個成為了成功人士,一個則窮困潦倒。記者分別采訪他們,為什么能過上今天這種生活?他們的回答都一樣:“沒辦法,誰讓我攤上這樣一個父親呢?”
  這個故事的寓意誰都明白,前者心態很好,后者心態糟糕。所以一個成功,一個失敗。但是以往的論述在心態二字上面止步不前?試問:為什么同樣的條件下,兩個人心態卻完全不一樣?失敗者也不是沒有過挑戰命運的心態,卻被生活所磨滅。為什么成功者可以把一個好的心態保持那么二十年?
  深究心態的背后,我們能看到兩者關于世界的假設不同:誰該為自己幸福負主要責任?如果一個人認為:我要讓自己幸福,我負主要責任,父親是輔助的。那么他會想:現在父親不如人,我要和別人一樣好,自己就要更加努力。他就會成為那個成功人士。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幸福主要靠老爸提供,所以老爸不好,自己自然活得不好是天經地義,心安理得,他就會成為那個窮困潦倒者。
  對“我的幸福誰負責”的內在假設導致兩者面對挫折的不同心態。而決定對自己幸福負責的人,在遇到外界條件糟糕的情況下,自然會更加努力,外界條件好,也是踏踏實實,心態自然好。而放棄自己幸福的人,則終日憂心忡忡,怨天尤人也是必然的事情,心態肯定糟糕至極。好壞心態的背后,是關于世界的不同假設而決定的。
                  第39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13)
  為什么你聽了一場成功學講座,激動的神魂顛倒,回家涼風一吹該怎么樣還怎么樣?因為心態是一種態,就好像水有液態有氣態,聽課的時候溫度上去,就是氣態,回到家沒有這個氛圍了,就自動回歸液態了。成功者的態你學會了,但是他背后的心智模式,你還是不懂。
  數據是程序運算的結果,心態也是心智模式運算的結果。如果我們只拿到計算結果。而沒有拿到程序,那么下次遇到不同情況就還是沒有辦法。有一次一個瘋狂英語的優秀老師交流,他問我怎么樣才可以背好單詞?我說就是要多重復多忘記,要數量不要質量,李陽老師不是有Enjoylosingface嗎?我建議你也EnjoyLosingWords。用你練習口語的心態來學習詞匯吧。但是半年過去了,我問他怎么樣,他摸摸頭說道理明白了,但還是沒有進步。同樣一個心態,離開了環境就沒有用了。
  如果希望保持心態,就一定要明白心態背后面的心智模式。從心智模式上面來改變心態,是心態保持的秘密。你總會聽到很多人說,很多東西都是互通的。也就是說,程序都一樣,只是運作的內容不同而已,但是這個程序到底是什么呢?心智模式就是關于知識的知識,關于智慧的智慧。
  齊白石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我說,學心智生,學心態死。
  三.每一個心智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
  假設你在一家公司的部門,部門里面有三個同事,由于人事調動,必須選擇其中最好的一個當經理,而你是總體考評排名第二。如果你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人,而且不準備跳槽,你會怎么選擇?
  選擇1:盡一切努力,聯合老三,PK掉老大。
  選擇2:搞臭老大,再搞臭老三,我不上你們也別想,大不了一起砸掉!派個空降兵過來吧。
  選擇3:支持老大上位,教育老三支持,搞好新的部門的工作。
  你想選擇哪一種?
  如果按照經濟學假設,每一個人都是理性的而且希望獲取最大價值,你應該選擇哪一種?
  1.如果公司只有一個經理,而且永遠不換,你應該選擇哪一種方法?
  你應該選擇第一種。因為公司資源有限,而且還是獨占性的,一旦一步慢就步步慢。如果你要獲得最大利益,就應該用這種win-lose模式。
  2.如果公司只有一個經理,而且你覺得讓他上管理可能更加差。你應該選擇哪一種?
  你應該選擇第二種。因為資源有限,誰獲得了都對你有害。不如大家都不要。這個時候應該采取的就是lose–lose模式。
  3.如果公司未來有很多的職位空缺和機會。或者你的眼光不僅僅限于這個公司,你會選擇哪一種方法?
                  第40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14)
  你應該選擇第三種。因為資源無窮大,如果現在你幫助老大上位,未來他也很有可能幫助你上位去做另一個經理。最關鍵的,你的行動讓整個公司、行業的人都看到你的品行,他們都愿意和你玩這種win-win游戲。
  雙贏對么?不一定!
  現在的企業家們言必談共贏,好像一切東西都可以共贏一樣。其實共贏這個模式本身有著關鍵的外界假設:世界有富足的資源來支持每一個人,同時雙方需要有不止一次的交易。如果沒有了這兩種條件,雙輸模式和輸贏模式也許才會是最好的選擇。
  比如說,中國的很多民企和家族企業,奉行的更多是打板子+愚民政策,他既沒有能提供給員工發展更多的可能性。也不準備和員工分享資源,這樣的企業內部提倡的共贏思想只是無源之水,根本不可能實現。中國人的心智模式更多傾向于謀略(win–lose)而不是協作(win–win),也是這個道理。
  美國就是個聰明國家,在不斷給全世界人民用win-win洗腦的同時,自己卻在玩著三種模式切換的游戲。
  石油資源是有限又獨占的資源,所以美國對伊拉克哪里有共贏,恨不得一口吞下,用的是簡單粗暴的win-lose模式。
  對于全球化核戰,美國和俄羅斯雙方都拿核彈頭互相瞄著,人不發射我不發射,人若發射,我必亂射!因為一旦失敗,根本沒有第二次交手的機會。
  美國科學家聯合會(FAS)核武器專家漢斯和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S)核專家羅伯特統計各國情報顯示:核彈頭擁有量最多的是俄羅斯,達1.3萬枚,其次是美國(9400枚)、法國(300枚)、中國(240枚)、英國(185枚)、以色列(80枚)、巴基斯坦(70~90枚)、印度(60~80枚)、朝鮮(最多10枚)
  這些彈頭一共夠毀滅世界23次。這絕對是綁架全世界的lose–lose模式。
  與中國的市場合作,美國意識到巨大的潛力——中國現在是一個巨大的勞動力市場,未來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力市場。這里面用的更多就是win-win戰略了。
  雙贏不總是對的。每一個心智模式背后都有相應的對世界的假定,也有著相對的局限性。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總是對的道理,當然,包括我這句。
  在四川大學講座的時候,學生問我新人進入公司以后,應該培養創新思維對么?我說創新思維倒沒有錯,但是剛剛進入公司,先把以前的事情做踏實了才是關鍵。先學習后創新,不同階段不同發展。
  對小兵說是許進不許退,但對大將就要講懂進懂退。不同身份,思維方式不同。
  外界變化了,內心心智模式就要改變,思維方法就要變化。今天這個世界,唯一不會改變的就是改變。按照外界的條件變化,升級你的心智模式,就是這本書希望告訴你的東西。
                  第41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15)
  老子講: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這樣。
  四.心智模式無所謂對錯,只有是否有效之分。
  到底什么樣的模式是正確的?
  管理大師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項修煉》?中說到一個故事:一個人不小心被卷入瀑布下的渦流中間,十一月份的水溫很冷,人在冰水中能夠生存時間不超過100秒。這個人被瀑布下的漩渦吸住,于是用盡全身力量向岸邊游去。2分鐘以后,他的力量耗盡被吸入漩渦底部,然后尸體被拋到岸邊。因為對待漩渦的最好方式不是往外游,而是游向中心,潛入底部再游出來,這與我們學會的向岸邊游的方式恰恰相反。彼得。圣吉感嘆:這個人用一輩子努力想達到的事情,在他放棄努力后兩分鐘就達到了。
  落水后游向岸邊是對的么?平時是,但在漩渦里面的時候卻不是。前面提到的雙贏總是對的么?總想著雙贏會讓你在一些地方死得很慘。
  一切我們奉為真理的思維模式都會有其局限性。職業發展是一個自身不斷成長,外界日新月異的領域,我們每天進入新的“漩渦”,卻還以過去的方式“游泳”,最后面勞而無獲。就好像那個溺水者一樣,我們很多時候往往不是不夠努力,而是努力方向錯誤。
  在河濱地域的探險者有時候會遇上流沙,流沙看起來和沙地很像。但如果不慎落入,就會像液體一樣的淹沒進入者。野外生存專家告訴我們,陷入流沙的探險者應該做的不是努力掙扎,而是安靜不動,等到下陷的趨勢停止,然后以盡可能慢的動作爬出來。如果我們按照原來的方式努力掙扎,反而會越陷越深,最后把自己吞沒。
  看看下面這些常見的心智模式陷阱吧:你有沒有深陷其中?
  努力付出就一定有回報。
  如果努力付出一定有回報,那么和劉德華結婚的就不應該是朱麗倩,而應該是楊麗娟了。因為朱麗倩陪伴二十年固然可敬,但是楊麗娟從16歲開始追求劉德華,把老父逼得捐腎跳海,實在是更加努力。
  如果你從天安門向正西走,希望去頤和園,你能到達么?即使堅持到環繞地球也不能,因為頤和園在天安門的西北邊。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方式錯誤的努力比不努力還要可怕。每個人都需要給自己未來一個大的方向。
  每個人都要給自己做長遠的職業規劃,并且制定詳細的計劃。
  今天的你就業的職位,有多少是你20年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的?
  今天你從事的行業,有多少是你20年前沒有了解的?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SHRM)2009年的年度報告指出:2010年最需要的10種職業,在2004年根本不存在。
  如果你在剛剛進入職場的時候給自己的確定一個詳細的職業,你覺得你會損失多少機會?
                  第42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16)
  不僅個人,從企業發展的規劃上,GE從來不主張做10年-20年很長時間的業務規劃,一般最多只做3年的業務規劃。曾經有一位員工做了一份GE未來20年的銷售預測,杰克.韋爾奇問他:“你計劃在毛里求斯銷售多少,你知道毛里求斯在什么地方嗎?”
  “對一生進行充分規劃永遠都是一個好想法,但一定要記得寫下來的時候要用鉛筆,而且手邊還要有塊橡皮。”
  ---AdamMarchick
  我們會在第X章《打到完美職業規劃主義》打破這堵思維的墻。
  只要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總在留言本或者是酒桌上聽到這樣的勵志言論,只要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你說,是蘊藏在地殼里面的金子多,還是打造出來的金子多?
  是地層里面蘊含的,世界上還有60%的金子沒有被挖掘出來,在礦物質里面,在深埋的金礦里面,在合金里面。所以你如果是金子,你的常態不是發光,而是不發光!千萬別以為金子就要發光!!即使是金子,常態就是不發光。
  在黃金采選提煉過程中,不管是土礦提取,還是沙礦提取。幾乎都要經歷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在礦場將礦石挖掘出來,經過人工或者機器將礦石打成粉末,然后用水沖走表面上的泥沙(黃金比泥沙重,用水沖洗能節約成本),只留下含有毛金的鋅沙。過去我們的祖輩在沒有大型機械和化工原料的支持下。只能使用水銀來吸附鋅沙里面的毛金。一般需要三五天左右,當存積的毛金達到七八百克時,使用硫酸和硝酸燒煮,將毛金里面的雜質溶解,經過反復多次燒煮,普通的毛金就逐漸被提煉成黃金,但這種提煉方式只能達到95至97的純度。
  如果你是金子,你要提高你的含金量到一定程度,才會成為金礦。當你被挖掘出來,你要經過很痛苦的碾磨,沖刷,浸泡,要讓你身上的雜質,不好的習慣、污點被融掉。然后還要成型,打磨,拋光,最后才成為一個很有價值的發光的金子!
  如果你是金子,你要做的事情是找到讓自己發光的方法。這已經不是一個三顧茅廬的年代,今天的諸葛亮需要博客、微博和影響力。
  我一旦找到自己非常熱愛的工作,我就絕不會像現在這樣吊兒郎當的,我會全力以赴。
  你只有在確定自己有終身熱情才權利投入么?祝賀你加入“不斷換工作“和”永久焦慮“俱樂部,坐在我的職業發展課堂里的人,大部分都是這樣的人。
  你有沒有想過也許邏輯恰恰相反?事實上,只有當你全力投入的時候,你才會從工作中獲得快樂?的確有一些工作會讓你興趣持久一點,有一些會讓你興趣短一些。但是你的吊兒郎當才是熱愛的最大障礙。我們在第X章會詳細講到。
                  第43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17)
  這些道理在過去的生活中間都曾深深影響過我們,但是在新的領域中間,卻吧我們死死困住,這讓我們的能力隔絕,讓我們勞而無獲,讓我們離我們想要的東西越行越遠。
  在今天這個高速發展,不斷變動的世界,軟件的升級幾乎是幾個月一次,但是對我們大腦心智模式的升級卻很少發生。在今天,你需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那些3年前幫助你成功的心智模式,現在也許正在阻礙你3年后的成功。
  破除無效的心智模式,進入你自己希望的人生。
  我們的心智模式從何而來?
  心智模式對我們那么重要,那么我們的心智模式從何而來?
  心智模式由本能和過去我們對世界的觀察而來,還是把大腦比作電腦的話,心智模式就是我們的操作系統加上你安裝的軟件和硬盤里面的所有東西。
  下面列出來心智模式的三種來源:
  1.自然世界,我們對于外界的直接體驗。
  2.概念模式,我們從別人那里獲得對于世界的間接體驗。
  3.推論和歸納,我們依靠推理形成的結論。
  簡單的說,我們自己的感官體驗,我們從社會獲得的所有信息、和我們受的教育、還有我們自己思考的結果和我們過去的經歷,都構成了我們自己的心智模式。
  感官體驗能形成心智模式:很多小時候被狗咬過的人,一輩子會怕狗,即使小到只有拖鞋那么大,他們也感到害怕。而小時候被爸爸媽媽帶著撫摸過動物的人,會對動物有天生的安全感,他們都覺得動物非常友善。
  社會與文化教育也會對心智模式有影響。這就不難理解不同的文化的人,擁有完全不同的心智模式。
  如果讓你把“牛、草、猴子”三件事物憑第一感覺,迅速分成兩個小組,試試看,你會怎么分?
  東方人傾向于選擇“牛、草”一組,“猴子”一組,原因是“牛會吃草”。
  美國人則更加傾向與選擇“牛、猴子”一組,“草”一組,原因是“都是動物”。
  東方人更加關注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系,而美國人則更加關注事物的屬性。這和他們所受的教育和所處的社會關系有關。我們生活在一個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和為貴,槍打出頭鳥的社會。而西方人則更加崇尚個人獨特的品質。不同的社會與教育形成了不同的心智模式。這兩個不同的心智模式又在思想上影響我們:東方的學問傾向于系統論,實用主義(比如說中醫、易經),而西方人卻更加專注于本質論與實證主義(哲學、科學)。
  最后,有類似經歷的人,也有著類似的心智模式,比如說當兵回來的人,性格剛直。同是經歷過一個年代的人,溝通起來特別順暢。生長于單親家庭或者家庭暴力的孩子,很多對于自己的婚姻沒有信心,這都是因為他們的共同經歷讓他們形成了類似的心智模式。
                  第44節:心智模式改變我們的命運(18)
  還有一種心智模式的形成與我們的推理有關。現在的獨生子女從小就被父母親爺爺奶奶環繞著,他就很容易產生這樣的推論:不僅這個家庭,而且這個世界都是以我為中心的。帶著這種自我中心的心智模式進入社會,往往需要吃幾次大虧才能夠調整過來。
  我們過去的體驗、經歷、受到的教育和社會環境,決定了我們的心智模式。而我們的心智又在改變我們未來的命運,好像我們一輩子都被安排好了一樣,這聽起來真讓人沮喪。
  事實不是這樣,雖然我們不能改變我們的過去,我們卻能改變對于我們過去的看法,這才是心智模式的偉大之處。日本經營之神松下新之助回憶自己獲得成功的理由說:
  我獲得成功,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受到了上天的眷顧,他賜給我三個恩惠,讓我受益無窮。
  第一個恩惠,我家里很窮,窮到連飯都快吃不上了。托貧窮的福,我從小就嘗到了擦皮鞋,賣報紙等幸苦勞動的滋味,并以此得到了寶貴的人生經驗。
  第二個恩惠,從一出生,我的身體就非常孱弱,托孱弱的福,我得到了鍛煉身體的機會,這使得我到老年也能保持健康的身體。
  最后一個恩惠,就是我文化水平低,因為我連小學都沒畢業。托文化水平低的福,我像世上所有的人請教,從未怠慢過學習。
  窮困、孱弱和低學歷的經歷,被松下的心智模式構建成生命中受益無窮的恩惠。不過你的過去怎么樣,我們完全有能力調整我們的心智模式,重新認識我們的過去,改變我們的未來。
  如何超越我們的心智模式?,
  還記得《黑客帝國》的開頭么?NEO是怎么樣從原來的模式中間覺醒的?
  他發現了現在世界的BUG,重力原來是可以消失的,勺子是可以被彎曲的。這讓她從一個平凡人,慢慢覺醒,變成了改變世界的救世主。
  你的心智模式也一樣,你常年生活在其中,就好像魚生活在水中,混混沌沌,不知不覺。你需要一個機會,讓自己意識到這個世界不是你想象的那個樣子,你需要看到兩個世界之間細小或者巨大的差異,比如說那個撞豬的司機,有了差距體驗的你,才會開始慢慢的對你想像的世界有所察覺,我們稱為,后知后覺。
  這樣的經歷越來越多,你會越來越快的意識到這些差距,就好像沖破四分鐘一英里模式的班尼斯特,在訓練停滯不前的時候,馬上能夠做出反應,這叫做當知當覺的醒覺。
  最后你終于可以在事情發生之前,提前替換自己的固有模式,而挑選更好的模式來應對,這個時候你先知先覺,開始自我超越。
  不知不覺,后知后覺,當時當覺,先知先覺

古典 2014-01-09 21:39:06

[新一篇] 拆掉思維里的墻 第二種心智模式

[舊一篇] 拆掉思維里的墻 成功學不能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