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長歌 演繹大唐傳奇

>>>  自由思想未来视角—精彩影視選  >>> 簡體     傳統

《貞觀長歌》是一部2007年首播的中國大陸長篇古裝歷史劇,由峨眉電影制片廠、中央電視臺、中外名人文化產業集團和北京錦繡江山影視文化傳播公司聯合出品,知名導演吳子牛執導,并由唐國強、張瀾瀾、聶遠、杜志國、曹培昌、王繪春等人領銜主演。全劇從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稱帝開始,至其子唐高宗登基結束,刻畫了唐太宗在位共23年的歷史,尤其著重講述了其蕩平東突厥、處理太子李承乾之亂并挑選繼承人等若干重大事跡,通過休養生息、富國強民最終成就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本劇于2005年1月2日在浙江橫店影視城正式開機,先后輾轉新昌、河北涿州影視城、內蒙古紅山軍馬場等地取景拍攝 ,至同年5月殺青關機 。2007年1月27日,本劇上部40集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黃金檔全國首播 ,同年4月23日開播下部42集。

编 号: 354702    
摄影作者:   
文件名:yylszh74325.jpg  
文件大小:K  
高 X 宽:265 X 400  
说明:yylszh74325.jpg

武德九年,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經過玄武門之變登上大唐王朝最高統治地位.。

成為唐朝第二代皇帝,史稱太宗,北方草原民族首領頡利一直窺視中原千里沃野。乘太宗立根基未穩之時親率20萬鐵騎,威逼長安,兵臨城下,唐朝陷入風雨飄搖之中。國家民族生死存亡,危急關頭,生性強悍善于用兵李世民,處亂不驚,親率六騎渭水,便橋迫使頡利大軍退兵。李世民審時度勢力排眾議,做出了傾其府庫向豪強頡利媾和,以換取國家生養發展時間。艱難抉擇,從而使國家避免了覆亡危險。胸懷大志、性格堅韌唐太宗,決心盡快帶領軍臣民眾,振興大唐,征服稱雄北方多年頡利部。實現國家一統。 

以后三年多時間里,李世民臥薪嘗膽勵精圖治。一方面發展生產增強國力,另一方面加強軍隊訓練提高唐軍戰斗力,打造出了一支能夠與突厥鐵騎爭鋒騎兵,唐朝對荒漠梟雄反擊戰終于打響。按照李世民精心計劃,一支具有超強作戰能力精銳騎兵千里迂回到頡利大軍背后發起突襲。飽含報國熱情大唐將士同仇敵愾。

贏得了著名定襄大捷,唐太宗以超凡勇氣和軍事才能統帥唐軍,一舉打敗北方強大頡利部,實現了國家大統一戰爭過后,太宗李世民為了讓國家迅速走向和平建設軌道。竭力摒棄仇恨實行民族團結政策,大膽地將處于災荒中數十萬頡利部眾遷徙到內地,將良田劃給們耕種,讓頡利部絕處逢生這次規模宏大人口遷移拯救了草原百姓們。深為唐太宗對各民族愛之如一,博大胸懷所感染幾百年間兵戈相見積淀下來矛盾得到化解,各族兒女在大唐廣闊疆域內和睦相處,共建東方強國進一步實現了民族大融合。
  歷經多年戰火貞觀初期唐朝民生凋敝,百廢待興,年僅二十九歲李世民政治上,具有遠見卓識,為國家選擇了“揠武修文”的和平建設道路,推行了一系列開明治國方略。堅定不移地把理政重點放在支持促進農桑上,大膽裁官,安民,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虛心納諫,使得唐朝走上了一條快速發展之路。一幅用熱血和汗水描繪盛世鴻圖,開始展現在中華這塊曾經多災多難遼闊大地上。李世民也因為文治武功上不凡建樹,而被史學家公認為中國古代最有作為封建帝王。
  初唐,在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天下由動蕩走向安定的特殊歷史時期,涌現出了大批不凡人物,他們之間既有為了共同理想抱負和衷共濟奮斗的,也有為了不同階層利益劍拔弩張較量的。本劇對這些人物進行了深入刻畫。對他們智慧展示和人性挖掘精彩紛呈,特別是出現在本劇中一組貞觀年間著名政治人物,如正面角色中有“房謀杜斷”盛名房玄齡、杜如晦頗有謀略干臣長孫無忌等,名諫臣魏征,大智者岑文本良將李靖、李勣等。他們性格鮮明,遭遇各異彼,此間關系錯綜復雜,有的還結有恩怨。但對太宗李世民則絕對忠誠。對國家絕對忠誠。唐太宗以過人領導力,舉重若輕地駕馭著這些身負超凡智略英才,做到了治國與治人完美結合。
  《貞觀長歌》唐初戰爭與和平雄渾史詩此背景下一代雄主唐太宗皇室成員之間,也隨著歷史脈絡宕蕩起伏經歷著一次次悲歡離合。本劇根據李世民幾個兒子爭奪儲位真實歷史事件,藝術地編織了廢立皇儲曲折故事。通過庶出皇子李恪、李佑等人與長孫一脈三個嫡出皇子李承乾、李泰、李治間儲位之爭布置了大量懸念。矛盾沖突驚心動魄扣人心弦,國家重任民族未來選擇,讓李世民經歷了深重情感煉獄。長期封建君王責任和父子之情間徘徊,不斷遭受著心理折磨,不過理智最終戰勝情感,通過長期考察選定了聰明仁愛皇子李治,作為自己接班人。扶助繼承了帝位。使得貞觀政治路線得到延續,李治繼位后,唐朝又開始了另一個興盛治世“永徽之治”
  《貞觀長歌》一部歷史正劇,但它又抒寫了以幾段愛情故事,或浪漫或壯美或悲情。劇中巧妙地安排了有確切記載唐太宗與鄭姓女子婚姻風波,情與法之間太宗做出了理智選擇,留下了有情人未成眷屬遺憾。卻捍衛了禮法尊嚴,劇中女主角安康公主與一位商人和一位曾浪子功臣子弟間愛情,則波瀾起伏一詠三嘆令人蕩氣回腸。這些愛情故事有機地融入了緊張尖銳宮廷斗爭之中,讓作品平添了幾多絢麗色彩通過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手法結合,《貞觀長歌》既向觀眾展示了一幅英雄輩出風云際會壯麗畫卷。又讓人們領略到了處民族大融合時代里和諧開放、浪漫多彩盛世唐風,使得作品成為了一曲歷史長歌愛情長歌!
 
色介紹編輯
一,唐高祖李淵
李淵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他的祖父李虎,是后魏的隴西郡公,官最高到太尉,死后追封唐國公,這就是后來李淵所建大唐年號的來歷。李淵的父親繼承了唐國公的封號,在北周時任柱國大將軍。在公元566年(北周天和元年)出生于長安,僅七歲就繼承了唐國公的稱號。因為有了較高的出身,加上他本人的豁達與寬厚,才干出眾,因此威望很高。他的妻子竇氏也是隋朝貴族出身,作為一名難得的賢內助,竇氏對李淵的作用不可忽視。
  李淵原來做過刺史,在隋煬帝即位之初做了滎陽(今河南滎陽)、樓煩(今山西靜樂縣)兩個郡的太守,后來任殿內少監、衛尉少卿。公元613年(大業九年),隋煬帝征伐高麗時,李淵在懷遠鎮督運糧草。這時,楊玄感利用民憤舉兵反隋,后來失敗。在這期間,李淵奉命鎮守弘化郡(今甘肅慶陽縣),廣交天下豪杰,遭到隋煬帝的猜疑。在615年調任山西、河東,到達龍門時,遇上了母端兒農民起義,李淵領兵擊敗了起義軍,收編萬余人,實力大增。第二年,他升為右驍衛將軍,任太原道安撫大使,從此落腳太原,經營后來的起家之地。617年,李淵正式任太原留守,成為一地最高長官。這里糧草充足,兵員廣闊,李淵在此扎下根來,開始積蓄力量。
公元611年(大業七年),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全國共有近二百多支反隋起義軍。后來逐漸形成三支主力,即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杜伏威領導的江淮起義軍,李密、翟讓的瓦崗軍。
李淵就以討伐劉武周為名,開始招兵。617年(大業十三年)七月,李淵率軍三萬誓師,正式起兵。在發布的檄文里斥責隋煬帝聽信讒言,殺害忠良,窮兵黷武,致使民怨沸騰,“豺狼充于道路”,因此,李淵要廢掉昏君隋煬帝,尊為太上皇,然后擁立代王楊侑為帝。其實,這僅僅是李淵的一種號召天下的策略而已,等時機一成熟,他便自己稱帝了。
李淵剛從太原起兵,瓦崗寨領袖李密便寫信給李淵,想和他結盟共圖大計,實際上是想讓李淵尊他為盟主。李淵收到信后,非常高興,他當時正需要有人為他阻擋中原還沒有被消滅的隋朝軍隊,使他免去后顧之憂,集中兵力拿下長安。于是李淵給李密回信,對李密極力吹捧,說自己沒有取代隋朝之意,這就是李淵自己所說的“卑辭推獎以驕其志”的計策,先麻痹李密,讓他阻擋中原的隋軍西進。李淵充分利用了李密驕傲自大的缺陷,在開始吹捧李密,等長安拿下后,李密投靠他時又設計鋤掉了這個隱患。
  李淵聽從了李世民直接入關中的建議,分兵攻長安。等圍攻長安成功建立唐朝之后,又繼續圍困,到620年(唐高祖武德三年)正月才最終占領河東。占領之后又下令禁止擄掠百姓,受到百姓們夾道歡迎。在617年(隋大業十三年)的十一月,李淵擁立隋代王楊侑為帝,即隋恭帝,改元義寧,尊在江都(今江蘇揚州)的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為大丞相,封唐王,以武德殿為丞相府(所以后來李淵便以“武德”為自己在位時的年號),李世民為秦王。這實際是在為以后稱帝搞一個過渡。
到618年(大業十四年)五月,隋煬帝的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在江都兵變,勒死了隋煬帝。然后立秦王楊浩為帝,自己做大丞相。隨后領兵十萬北上,但被李密打敗,宇文化及敗走魏縣(今河北大名東),毒死楊浩,自己稱帝,建立鄭國,第二年,過了皇帝癮的宇文化及在聊城被竇建德殺死。
隋煬帝一死,李淵便甩開了隋恭帝,在618年(武德元年)逼楊侑禪位,稱帝建立唐朝,改年號為武德,定都長安。
經過年的努力,李淵之子唐太宗李世民先后招降、消滅了李執、竇建德、王世充、薛舉、劉武州、梁師都等武裝力量,最后完成了李淵沒有完成了統一大任,徹底結束了隋末以來的大亂局面。
二,玄武門之變
李淵有三子,長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吉。評書、戲劇、電視中那個“瘦小枯干、力舉千斤”的李元霸是虛構的藝術人物。
玄武門之變發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當時的秦王李世民在長安城宮城北門玄武門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隨后,李淵詔立世民為皇太子,下令軍國庶事無論大小悉聽皇太子處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號貞觀。
  617年,李淵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領長安。618年,隋煬帝被殺之后,李淵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為太子。據說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后立他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淵卻猶豫不決。李建成隨即聯合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沖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
  是年,李建成向李淵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馬,然后趁機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時刻決定背水一戰,先發制人。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向李淵告發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陰謀,李淵決定次日詢問二人。李建成獲知陰謀敗露,決定先入皇宮,逼李淵表態。在宮城北門玄武門執行禁衛總領常何本是太子親信,卻被李世民策反。六月四日(庚申),秦王親自帶100多人埋伏在玄武門內。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臨湖殿,發覺不對頭,急忙拔馬往回跑。李世民帶領伏兵從后面喊殺而來。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連射三箭,無一射中。李世民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尉遲恭也射死李元吉。東宮的部將得到消息前來報仇,和秦王的部隊在玄武門外發生激烈戰斗,尉遲敬德將二人的頭割下示眾,李建成的兵馬才不得已散去。
之后,李世民跪見父親,將事情經過上奏。3天后(癸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詔曰:“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后聞奏”。2個月后(八月...癸亥,詔傳位于太子。太子固辭,不許。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東宮顯德殿,赦天下;關內及蒲、芮、虞、泰、陜、鼎六州免租調二年,自馀給復一年。),李淵禪位與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尊父皇李淵為太上皇,冊封長孫無垢為皇后。

  三,貞觀之治
李世民登位以后,從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出發,以隋亡為鑒,密切地注視著民心、民情和民意,緊緊地團結周圍的文武大臣,先后實行了一系列比較開明的政策:減少苛捐雜稅,不過分奴役和壓迫農民;嚴懲貪官污吏,獎勵功臣良將;重視科舉取士,選拔統治人才;革除弊政,勵精圖治;善于傾聽不同意見,不斷改進統治方法,等等。在短短的數年時間內,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經濟和文化也隨之得到較好的恢復和發展,出現了所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風氣。李世民年號為“貞觀”,史學家們把這一段歷史時期譽之為“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主要特點是三個方面:
一,虛心納諫,聆聽忠告,樂于規勸,這是“貞觀之治”在政治上的一個突出特征。唐太宗求諫時態度誠懇,方法多樣。對的,則加以褒獎;錯的,也不以委罪。對于來自四面八方紛紜復雜的各種意見,他判明是非,分清曲直,擇其善者而從之,令其不善者而改之。平時,魏征對唐太宗的謬誤,常常能當面批駁,毫不示弱。有時激怒了唐太宗,弄得唐太宗面紅耳赤,非常難堪。但魏征仍據理力爭,繼續規勸,直至皇帝口服心服,方才罷休。有一次,魏征進諫,言辭激烈,傷了唐太宗的面子。唐太宗回到后宮,大為惱火,說:“總有一天我要殺了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為此卻向唐太宗祝賀道:“今天魏征能直言不諱,正說明遇上了明主,我自當祝賀。”唐太宗不覺轉怒為喜,厚待魏征如初。魏征逝世以后,唐太宗悲痛欲絕,說“我喪失一面鏡子了!”
  二,知人以心,信人以賢,用人以才,待人以禮,廣羅天下各種人才,這就構成了“貞觀之治”的又一個鮮明的特征,同時也是唐太宗被后人界定為賢明君主的重要標志。唐太宗堅決反對以人際關系和血緣親情為標尺來選拔人才。他注意從新人、疏人,甚至敵對營壘中選用許多杰出的文官武將。著名的政治家,忠于職守的當朝重臣魏征,就是他從敵對的政治集團中選拔出來以后加以重用的。
  三,貞觀之治”的第三個特征是唐太宗和他統治集團里的重要成員,一般都能節制開銷,收斂私欲,精簡機構,減少賦役,反對奢侈,杜絕賄賂,盡一切可能減輕人民負担。唐太宗患有氣喘病,在長安居住的宮殿潮濕,容易犯病,臣下奏請在宮中建個暖閣讓他居住。唐太宗卻說:“破土興工,花費很多,當年漢文帝將起露臺,因惜十家之產而作罷。我功德不及漢文帝,更不可浪費民力。”長孫皇后更是帶頭垂范,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夠用為限,從不鋪張。
 
歷史情節錯誤匯總篇
 
1、作為貞觀年中國政治核心的尚書、中書、門下三省,貌似與大清朝的軍機處沒什么區別,魏征一上來就被定義為了“諫臣”。
2、北宋以前,議政時宰相們是坐著的,十幾年前的唐明皇,王冰出演的宋璟坐在皇帝面前悠然翹起二郎腿,長歌版的仍然是清宮式。
3、羅藝一張嘴便是“李世民手下都是烏合之眾”。 羅藝不過隋末一割據幽州的地方豪強而已。也虧他竟然能對一群征戰天下的謀臣猛將說出烏合之眾這四個字。何況羅藝剛被李淵下了大牢,放出來沒多久。(羅藝入朝之前是幽州的頭頭, 被李淵下獄之后放出來去的是涇州,叛逃之后采去的豳州,不是幽州。豳州在陜西,幽州在河北)。
4、羅藝太強悍了,李世民都送子入質。居然把自己的嫡長子拿去入質。挑個人質去羅藝哪里的時候,就好像要亡國了一樣。
5、羅藝反叛時已經被賜皇姓,《資治通鑒》中寫的是“李藝”。
6、李恪竟然在武德時代就已經成年了。武德九年李恪7歲。李承乾原來是個半白癡。而且同樣在武德時期成年了。更搞笑的是兩人還能在武德九年就開始爭奪儲位。
7、長孫皇后成了怨婦?這個就不用說了吧。
8、吳子牛的片中長孫無忌同志簡直是無產階級代言人哪。這思想覺悟不是一般的高。但是這位不學無術的吳子牛先生肯定不知道,長孫家族是北魏拓跋氏正宗的嫡系,北朝的上等門閥貴族。唐代貞觀一朝,有宰相數十人,而以庶族平民入居相位的,只有馬周一人(徐世績雖然土匪出身,不過早已入籍宗正,不能算平民了,再說他們家本來也是大地主土豪)。除此之外,其他所有貞觀朝的宰相,全部出自門閥世族。(魏征的家世稍微可疑,不過人家也好歹號稱和魏收同族啊。不過說了也沒用,魏收是誰,吳子牛估計也不知道。)
9、祖宗。封德彝左一個有違祖宗家法, 右一個有違祖宗家法。這老頭大概還當自己在演辮子戲吧。
10、李績原名徐世績,投靠李淵后賜姓李氏,故名李世績。唐太宗即位后下詔非“世民”二字連用可以不用避諱,高宗即位后才改為必須避諱任何一字,故貞觀年間李績應名李世績。

 


網載 2014-07-13 21:54:18

[新一篇] 《壽司之神》

[舊一篇] 《解密癌癥(精編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