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 簡體 傳統 |
圖為北京街上巨幅廣告看板,色誘無所不在。(AFP/Getty Images)
自古以來,修煉團體對情色之欲皆視為大忌。佛教自不必說,古印度宗教和天主教的修士也都避免任何情欲之事。中國的道教情況略有不同,但其中多數也禁忌色戒。在印度的一些修煉法門中,有些修者為了擺脫色欲的困擾,甚至采取自宮的極端方式。而佛教可以說是至今最嚴格法門。
《西游記》中白骨精的故事,在中國被民間多次改編流傳甚廣。其實白骨精是佛教修煉中戒除情色之欲的一個重要方法,稱為白骨觀。他們事先觀察人類骨骸,牢記心中,在受到色欲誘惑的時候,尤其在禪定中受到妖嬈形象引誘的時刻,口念佛經,心中默想白骨形象,可知萬物皆空也。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里的色固然并非色情之色,而是實相,其與虛空對照,萬物最終結果是回歸到空無。佛家認為,這種短暫的快樂對本性復歸以及對真理本性的觀照有嚴重的障礙,因此需要戒除。
不過,人類色欲是基本人性。食色性也,孟子的這句話,體現了儒家雖然對自身有嚴格的道德要求,但對基本人性卻也頗為寬容。食物和色欲,都是人類繁衍的基本要素,沒有食品和性,人類固然無法存在。在生物學的角度看,這是極其自然不過的事情。
但人類發展終究把性關系當成了極為嚴肅的問題,涉及到家庭、社會甚至邦國是否延續存在的關鍵。
印度、巴比倫和古代希臘羅馬,都曾經有過情色泛濫的時期,對于某些社會學研究者來說,情色泛濫和社會崩潰有密切的關系。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尤其如此認為。
這種認定并非沒有道理,因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本質上是一種合作機制的發展。人類從單體個人,到小型部落,最后成為大型邦城和國家,基本必須經由合作文化的不斷發展。而合作,首要之條件是相互信任,無論是朋友之間,階層之間,群體和族群之間,有了信任才有合作。
人類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家庭,即使是被稱為“我時代”的今天,家庭仍然是每個國家最基本的社會單位。家庭以婚姻為基礎,意味著承諾和責任,所以色欲嚴重泛濫也可以看成是承諾和責任的崩潰。因此,一個社會情色泛濫,摧毀了社會的承諾和責任關系,然后促成了社會基本信任的喪失,損害了人類合作的社會基礎,最終結果便是社會崩潰邦國喪亡。
欲壑難填,人類社會對這一點其實早有深刻認識,所以基本上所有發達的社會體系都有對家庭婚姻以及社會色欲關系的約束。許多高級社會形態,對這種關系進行非常嚴厲,甚至有些嚴酷的限制,這是外在的約束。而通過宗教、道德和文化倫理進行的內約束,事實證明也是絕不可或缺的部分。
中國大陸在九十年代之后,泛情濫色可說是到了中國歷史之最。其實從反面來看,也說明中國社會的責任和承諾已經崩潰,這和毒食品、欺詐嚴重完全是表里之關系。這樣的社會,難以承担民族崛起的大任。因此未來中國的道路,不僅僅是社會制度重建,也必然包括精神和道德重建的過程。◇
臧山 2011-07-17 21:26:0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