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 簡體 傳統 |
騰訊科學訊,據 2014 年 9 月 3 日美國神經學學會在《神經學》雜志上發布的一項研究表示,睡眠問題可能導致腦容量的快速衰退。過去以來,睡眠一直都被認為是“大腦的管家”,負責修復和還原大腦。
這項研究涉及了 147 名 20 歲和 84 歲的成年人。研究人員檢驗了入睡困難等睡眠問題和大腦容量的關系。所有參與者都進行了兩次大腦核磁共振掃描,每次掃描間隔 3 年半的時間,并填寫了一份睡眠習慣的調查評估問卷。
睡眠調查評估總分為 21 分,35% 的參與者符合睡眠質量差的標準,平均得分為 8.5 分。評估內容主要包括測試人類的睡眠時間,晚上的入睡時長,安眠藥的使用以及其他因素等。
研究發現,相比較于對大腦的額葉、顳葉和頂葉等區域分布的研究,睡眠問題更容易造成腦容積的加速衰退,而且 60 歲以上的人表現更明顯一些。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者 Claire E. Sexton 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確定到底是睡眠質量差造成了大腦結構變化,還是大腦結構變化影響了睡眠質量。目前睡眠問題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所以以后的研究需要測試提高人類睡眠質量是否能夠減緩腦容量的萎縮。如果可以,那么改善人類睡眠習慣將是保持腦健康的一個重要方法。(過客/編譯)
騰訊科技 2015-05-19 00:32:2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