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內戰時,行民主很容易打敗仗。試想共產黨可以在重慶辦解放日報,任意宣傳,這民心如何凝聚?
經濟沒到一定時候,公民覺悟沒到一定時候,民主的浪潮掀不起來。當然,訓政可以。蔣中原大戰,江西剿匪。
《世界人權宣言》,中國已經加入了。比如一人一票選市長。市委書記不可以凌駕于市長之上。
為什么不能為民國洗地?明朝那么腐敗,不也有很多人為其洗地?這叫華夷之辨。槍桿子里出政權,那也得看出得是什么樣的政權。
不可扼制的貪腐,固然領導人的手腕,但隨時可以卷土重來。
《中華民國史》修了沒?除非民國回歸中原,或者被臺獨代替,或者和平、武力解決,這個史沒法修。
何為公,何為私?游記為私,歷史思想方為公!
南京城破,日軍惱羞成怒,幾十萬慘遭屠。
曾收到信,武昌起義同盟會。
當思想劃破天際,照亮前行的路。沉醉的心再次警醒。
毛念念不忘。
48年際,毛意氣風發,進京趕考。等到理想主義大爆發,反右、文革之后,特別是林彪,毛開始懊悔。其實他本人雖讀古史籍,其實不學無術
。光知道土地集中會民變,其實對民主憲政一竅不通,不然也不會理解尼克松為何會下臺。
如今,有幾人如宋教仁般的學識和氣度?
按階級斗爭,階級沒了,出現了“新階級”。砸爛舊世界,建設不了新中國。資產階級,城市文明的鄉村,落后多少進步。歷史上的王朝,
沒什么兩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關系到兩岸的民主福祗。大陸的治理模式。
當初諸葛亮隆中計,一旦中原有變,小固然打不過大的,中原有變為北伐前提。
聚起反G團體。文革鼎沸之際,蔣發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被贊譽為近代中國的真正復興。
尋常百姓的政治歷史觀。
這也說明,歷史并沒有真正拋棄這個百年政黨。長春兵圍半年,城中百姓出不了城,百姓死幾十萬,流民不得出。錦州兵戰,林彪從戰術角度
認為不宜打,毛從地略角度認為非打不可。這是戰略高度,毛熟讀歷史。但這是否很類似明末,后金崛起的路線?關錦防線崩潰,則一切不
可收拾。
什麼叫劣幣驅逐良幣?就是貪官污吏,往往爬得比清正官吏更快更猛。
當時的情況,在士氣方面,共產黨占優勢。
毛說蔣“民主無量、獨裁無膽”,蔣是沒毛那麼陰險,這麼多人被蒙騙。
是啊,就是種信任的感覺。
柳浪聞鶯,國軍抗戰,行軍紀念。
隋朝的經濟要比唐朝的更寬闊。
聽說雜談的智商高的人比較多。原帖比較長。
內戰不入川,內戰不出灣。不知是否野史家言。
搞倒、批臭,發揮人性中的惡,真是一脈相承。為何如此害怕政權更迭,有本事下去了再選上來啊?大陸不敢放開新聞管制,等哪天放開了,就完蛋了,歷史終會說明一切。
尋常指摘,腐儒所為。好讀書,不求甚解。節省時間,以求更好的視野。
經濟上的資本主義,不輔之以政治改革,則終將倒在某個轉彎處。
清朝敗於日本, 掀起一大波瀾,敗於英國,乃是技不如人,復敗於日本,說明制度落後了。
看起來,貌似脫離了現代的語境,那沒有古代哪有現代?其實在華夏大地上,底層的格局脈絡還是遵循著古老的傳統。
加入了一些共的內容,使得它看起來稍公平些:)長春圍城,游擊抗戰。
馬歇爾調停國共內戰,其實很無厘頭,戰爭已起,兩大軍事武裝之間調停和平建國,有先例嗎?何況理念完全不同。(當然,現在的格局不同了,畢竟戰爭未起)美國因為黑奴問題,南北內戰時,為何不用民主手段解決?說他是故意來搞亂中國的也不為過。內戰誰應負責任?誰先挑起的內戰?其實這不是個責任問題,誰都想要消滅對方。45年簽訂雙十協定,做秀給美國人看的。哪怕雙方都有誠意,等到施行時,都會用武力說話的,因為信任的基礎不存在。毛信奉的是“槍桿子出政權”。蔣則認為共主義與事實有別。
想要看清歷史的真實走向,首先要擺脫的就是情緒化,厘清事實容易,情感上剝離很難。西安事變,游擊作用。
49年國府敗亡,的確是末世之象,但如果46年沒有內戰,雖然像二戰大部分的國家一樣,經濟會崩潰,百業凋零,但還是可以慢慢安定下來的。
費正清的《中國新論》。
“中華民國”是歷史還是現實?持臺灣“中華民國”的護照,可以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免簽,當然其中大部分國家不是邦交國,不承認“中華民國”。
很多人對批評黨很敏感,像是批評國家乃至于民族,太緊張了。愛黨也不等于愛國吧。
八十年代末,民主大潮湧來之際,蔣選擇放開權利,解除戒嚴,放任民進黨組黨,當有黨內大佬警告將失去權利之時,蔣淡淡說了一句: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執政黨。重新競選上臺。臺灣總統府,在這裡看見臺灣。要是在天安門則不可想象,如果連這都無所謂,那沒有什麼可以動搖的了這個政權了。1931年,在瑞金建國,蔣兩頭跑。也就是說,明庭應該就在東北抗後金,跑陝西剿匪絕對是不愛國。你以為義工清潔有那麼容易做到,這反應了大多數人的精神風貌,新加坡都有大量的外勞。你真是太抬舉我了,我也就是個看到個歷史脈絡的趨勢。當初共黨以民主之名義奪權,就應該想到總有一天報應在自己身上。儲安平說,48,在國府下是多和少的問題,在共產下是有和沒有的問題。以經濟增長作為合法性,哪天經濟出現問題,社會動蕩了又該如何?歷史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就算老蔣活到今天,也只能開放互通,老毛也沒想到會在70年代與美建交,形勢比人強。49年和談不可能談攏,這一次也不可能。當然,會產生深層次的影響。
臺灣七十年代經濟起飛,到如今發展緩慢,這絕不可以怪罪到民主頭上。因為經濟發展是有階段性的,剛開始的十大建設,大乾快上,不可長期持續。民主的資源自由分配,才是更加能夠改變各個角落的。
陶行知,開啟民智,民國。清帝退位給中華民國,詔書,日軍投降詔書。
哪一個政權都不如自己建立的好,所以中國歷史以來才有這麼多想當皇帝的。
談不拢的,早晚都得干起來,國共政治理念差異太大,很難妥協。
我對有些人最大的意見是,思維飄忽不定。思維不定的話,做事就會沒有主見。聊起正經事來,最沒意思了,沒法商量。只會用情緒化來考慮問題。一商量正經事,或者關系到利益的事,就會變得很情緒化,緊接著就是攻擊人。
若以民眾喊領導人萬歲為封建主義復辟標志的話,則1949年就是封建復辟年。而且,這一次復辟,比皇帝坐龍椅厲害若干倍。
網載 2017-05-15 15:24:5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