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圈“獨狼”陳一舟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2014年9月3日,人人公司(NYSE:RENN)宣布聯合晨興資本投資雪球網4000萬美元。人人公司被稱為中國版Facebook,2011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雪球網是專注投資類的社交網站,由網易前副總編方三文創辦。


就在這一消息公布前一周,人人公司公布了今年二季度的財報。公司今年二季度總凈營收為25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42.4%。歸屬于人人公司的凈利潤為3130萬美元,去年同期則是凈虧損為930萬美元。財報稱,凈利潤扭虧主要是由于出售短期投資獲得了8600萬美元收益。


所以,當人人公司投資雪球網的消息公布后,輿論紛紛質疑人人公司下一個季度的財報會不會繼續虧損。

在中國IT圈,45歲的人人公司董事長陳一舟被稱為“怪杰”。他和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以及奇虎360創始人周鴻祎是湖北老鄉。跟他同時代的人,都有自己的互聯網產品代表作。比如比他大五歲的馬云有淘寶、天貓和支付寶;比他大一歲的李彥宏有百度;跟他同歲的雷軍有金山軟件和小米手機、電視和盒子;比他小一歲的周鴻祎有360殺毒和安全衛士;小兩歲的馬化騰有QQ和微信。

唯有陳一舟,雖然是中國第一批互聯網創業者,屬于元老級的人物,但自從第一款產品ChinaRen校友錄失敗后,就再也沒有推出過成功的互聯網產品。在過去十多年里,陳一舟大量收購了一些互聯網公司,對這些公司的產品進行了一些改造,卻難稱成功:比如他把校內網改造成人人網,卻連續遭遇到了開心網、微博和微信三波社交網絡熱潮的沖擊,至今人人網只能算是一個二線梯隊的互聯網產品。

陳一舟在2008年獲得日本軟銀老板孫正義數億美元投資,并在2011年把人人網成功推銷給美國資本市場,成為第一家上市的社交網絡公司。此后人人便不斷傳出裁員、高管出走等壞消息,而陳一舟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財技”勉力支撐。

起源資本合伙人雷中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在投資圈,大家都把陳一舟歸為投資銀行家和資本運作的操盤手,而不是簡單的把公司當兒子養的創業者。甚至有人開玩笑說,陳一舟其實是個投資家,只不過披著創業者的外衣。


不喜歡社交的社交網站老板

陳一舟屬雞,1969年出生于湖北武漢。陳一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的父親是鐵路高級工程師,母親是藥廠實驗室技術員。

“母親看了一部講李時珍的電影,里面有一句話叫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給我取名叫一舟,結果現在還在逆水行舟。”陳一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有人把他稱為IT圈的“獨狼”。在這個講究圈子文化的行業,做社交網絡公司的陳一舟卻幾乎沒有什么朋友,也不喜歡社交。

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自己沒什么興趣愛好,平時除了琢磨公司和行業規律的事情,主要就是旅行,途中看看書,很少花時間去社交。比較熟悉的圈內朋友有張朝陽、雷軍、周鴻祎和李學凌。

1987年,陳一舟考入武大物理系。他說主要是受高中物理老師兼班主任以及諾獎獲得者楊振寧的《讀書教學四十年》一文的影響。一年后他轉入計算機系,跟雷軍做了同班同學。兩個月后,重新轉回物理系,成為武大歷史上第一例一學期轉系兩次的學生。

“父親說計算機比物理好找工作,托朋友關系轉進去了。呆了兩個月后我自己要求轉回來,我對物理更有興趣。”陳一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大學時候他跟雷軍并不熟,但聽說過雷軍。

又過了一年,陳一舟全家移民美國。

在出國前,陳一舟作為宿舍代表到華中師范大學女生宿舍樓去找聯誼寢室,他敲開的第二間女宿舍,有一個女生讓他一見鐘情。一開始女生沒有看上陳一舟,他就每天寫一封萬字情書送過去。幾十封情書后,終于追到手。兩人很快結婚,一起移民美國,后來生了一兒一女。

1990年陳一舟轉學至美國特拉華大學繼續學物理,1993年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攻讀碩士。陳一舟說,轉到麻省理工讀機械工程主要是發現物理越來越難學,需要天才大腦,而自己沒有。

兩年后,陳一舟進入美國阿爾泰克公司(Altec)工作,主管東亞地區產品銷售。阿爾泰克是一家成立于1929年的美國機械制造商,主要生產工程機械。后來陳一舟做ChinaRen和千橡時,他在阿爾泰克的所有上司都給了天使投資。

工作兩年后,陳一舟覺得看到未來職業上的瓶頸,希望拓寬職業機會。1997年,他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MBA,美國著名的投資家巴菲特來講過課。陳一舟很推崇巴菲特,稱每年都讀巴菲特給股東的信。

巴菲特當時有句名言:不買科技股,因為不了解。這一投資觀念深刻影響了陳一舟。他通過購買自己認真研究過的股票來賺MBA的學費。比如當時他購買了一只醫療網站的股票,從十幾美元買入,一百多美元賣出。

炒股的習慣一直持續到他和楊寧、周云帆一起創辦ChinaRen。楊寧回憶說,當時他們白天忙著ChinaRen,晚上跟著陳一舟炒美股,大家賺了不少錢。

陳一舟在美國多年,在他身上也能看到很多美國人的幽默。有一次,有人在新浪微博注冊了一個叫做“一舟她媽”的賬號,@陳一舟說自己不是存心想占他便宜。結果陳一舟轉發這條微博并評論說:OK,我轉告一下我爸。


ChinaRen的遺憾


在斯坦福,陳一舟認識了跟自己同屆不同系的楊寧。楊寧至今記得跟陳一舟的第一次見面。他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說,“他當時很瘦,現在完全像是一個氣球一樣被吹了起來”。

陳一舟一直把騰訊視為對手。有人人公司的前員工在知乎網上說,其在電梯里用手機玩小鱷魚洗澡游戲,陳一舟問這是什么游戲,說話間鱷魚被燒死了。陳一舟說: 要是企鵝就好玩了。

楊寧和陳一舟是在一次學校活動上認識的。“當時我們都沒有工作經驗,陳一舟在進斯坦福之前,已經是阿爾泰克中國區的銷售負責人,經常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飛來飛去。我的第一反應是,哇塞,這哥們混過社會。”楊寧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說。

陳一舟很快又認識了楊寧的同級好友周云帆。三人差點一起加盟Google,當時Google只有9個人,但他們最終選擇創業。楊寧回憶說,他們先一起回國考察了一圈,發現國內互聯網行業方興未艾。回到美國后三人同吃同住,討論創業方向。有一天陳一舟拿來一本書,給楊寧和周云帆講了一個叫做“織網”的理論,建議做社區。

“ChinaRen的方向確實是陳一舟提出來的,我們私下開玩笑說,就跟當年努爾哈赤打大明朝拿著的是三國演義一樣。”楊寧說。

在給ChinaRen做產品和商業模式設計時,陳一舟等人根據當時美國流行的幾個社區網站的特點,設計了一個結合體,ChinaRen的名字是楊寧取的,一個英文單詞一個漢語拼音,取中西結合之意。

三人拿著商業計劃書,開車沿著硅谷風險投資機構集中的街道——沙山路(Sand Hill Road),一家家拜訪,但沒有人愿意投資。最后三人從各自斯坦福大學同學那“眾籌”到了約20萬美元。

1999年3月,他們回到中國注冊公司,三人股份均等,商業模式選定為廣告,楊寧管技術,周云帆管人和執行,陳一舟管大局。公司很快獲得了高盛的投資。楊寧回憶說,當時在高盛的辦公室還見到了阿里巴巴的二號人物,也是去談融資的。

八個月后,ChinaRen上線。2000年初,公司再次獲得一筆融資,總融資額達千萬美元級別。有了融資之后,ChinaRen開始燒錢砸廣告。楊寧說,當時燒錢燒到他們三個創始人都覺得有點害怕,但投資人說沒關系,燒完了還會有投資,不燒就沒法上市。

但很快2000年的美國股災來臨,其中雅虎股票從300多美元跌到20多美元,整個互聯網進入了寒冬。

上述支持燒錢的投資人,態度也很快變了,他明確告訴陳一舟,不會再有新投資了,趕緊把公司賣掉。楊寧回憶說,ChinaRen快死了的時候,公司只有陳一舟笑得出來。

三人達成一致決定賣,跟網易和搜狐等都接觸過,網易出價較高,但最終還是賣給了搜狐。

“一是張朝陽的誠意,親自談了好多次。二是網易的強項跟我們一樣是技術,搜狐強于市場和推廣,跟ChinaRen能形成互補。”楊寧說。

2000年6月,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舉行的中文網站排名中,ChinaRen名列第9名。9月,ChinaRen被搜狐并購。

在這次被稱為冰川時代的互聯網泡沫破滅時期活下來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都熬成了今天的行業巨頭,他們包括阿里巴巴、百度、騰訊、新浪、搜狐和網易。

“當時馬化騰也在賣公司,但資產不如我們好,沒人愿意買,馬化騰只好堅持繼續做。”楊寧說,賣掉ChinaRen后,他們三人從搜狐那拿到了440萬股搜狐股票,當時搜狐股價是7美元左右,這些股票價值大約3000萬美元,除去投資人外,三人平分了搜狐的這些股票。

當時張朝陽本來是想給現金的,但陳一舟堅持要股票,認為搜狐的股票上漲空間更大。最終張朝陽答應了。但沒想到搜狐的股票很快下跌,跌到1美元時陳一舟賣掉了一半自己的股票。楊寧和周云帆捂了很久,等股票回到7美元的時候再一起賣出。

ChinaRen賣給搜狐后,陳一舟在搜狐副總裁的位置上沒呆多久就離職回美國了。“我們都是劉備式的人物,在曹操那混不了太久,肯定要走。”楊寧說。

投資只看回報

回美國后,陳一舟又開了一家公司,做網絡加速,但失敗了。陳一舟解釋說,主要是沒有足夠行業經驗,融資期間恰逢“9·11恐怖襲擊”后的投資蕭條。

2001年,移動增值服務(簡稱SP業務)挽救了中國互聯網行業。騰訊、搜狐等公司紛紛開展SP業務。搜狐的估價開始回升。在美國的陳一舟決定回國考察SP行業。

2002年8月份,陳一舟回國考察后,很快帶著數百萬人民幣回國二次創業。新公司起的名字叫千橡,這是由于其達拉斯住所邊上有一個橡樹林。

當時楊寧和周云帆已經在2002年3月離開搜狐創辦了主攻SP領域的空中網,并在2004年將公司帶到美國成功上市。“空中網其實只算趕上了SP行業的末班車,陳一舟則根本沒擠上車。”楊寧說。

曾經跟隨陳一舟一起創業的一位員工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說,當時的千橡主要是兩塊業務,一是互聯網產品,二是SP業務。

在互聯網產品上,千橡推出了一款叫做DUDU加速器等一系列產品,但市場反應不佳。“當時整個SP行業風氣不好,大家賺錢都不擇手段,陳一舟也比較隨波逐流,但還算有自己的原則。”上述員工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說。

天使投資人孫勇也曾跟著陳一舟創業多年。他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說,陳一舟靠重金挖來一批人,組建了SP團隊,很快把SP業務搞上去了,獲得了足夠的資金,有了這些資金積累,才有了下一步千橡開展一系列收購的資金,這個名單包括貓撲、DoNews和校內網。

孫勇說,陳一舟提過一個叫“矩陣2.0”的概念,是希望投資一批網站,形成一個集群效應。購買目標鎖定市場第二梯隊里最火的公司。這些網站往往并不盈利,但有用戶有影響力,比如貓撲和DoNews。收購之后陳一舟都會把這些公司進行商業化改造。比如對貓撲的商業化改造,帶來了很多收入,但流失了一批貓撲早期的鐵粉。

被陳一舟收購的公司,高管團隊往往很快離職。比如Donews并入千橡之后,總編輯洪波離職,Donews流量急劇下跌。

“有的投資對象管理層因為發展方向離開,比如Donews被陳一舟過度商業化后,出現大量廣告,內容質量下滑,采編團隊出走。有的則是因為陳一舟對被投資團隊的高管不能人盡其才,一意孤行要換將。”一位陳一舟的舊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陳一舟對一線員工十分慷慨。孫勇說,對具體干活的技術人員等往往不惜重金挖角。這是陳一舟很多業務能迅速發展起來的原因。

但陳一舟對自己則很摳門。人人上市之后,他給自己買了一個禮物,是一款88美元的二手手表。

2011年之后,人人公司幾乎沒有再推出過在市場上有響動的產品。陳一舟的主要精力也放到了投資上。

陳一舟則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這幾年人人主業更加聚焦,公司重點是圍繞核心用戶粘稠度及適合用戶群的變現方式做嘗試。同時,開始以純投資不控股的方式,大額投資未來型企業。

“過去貓撲和DoNews的投資都是小額收購,投資過去的成功,補充主業。這幾年的投資只看回報,不看和自身主業的協同。”陳一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不合格的產品經理


對于要收購的對象,陳一舟總是在恰當的時候出現,并且很少壓價。比如收購校內網的時候,校內網創始人王興先開價,陳一舟沒有拒絕,王興覺得賣低了,又提了一次價,陳一舟還是答應了。

楊寧說,在IT圈,除了馬云,陳一舟是最能“忽悠”投資人的創業者。Donews創始人劉韌曾公開聲明說,當初賣掉Donews的主要原因是陳一舟鼓吹說,2006年將有十億美元規模以上的資金涌入中國互聯網,Donews這種社區論壇很可能被被人用10倍的錢、10倍的人堆積起來的公司給打敗。

陳一舟對行業趨勢很敏感,哪個領域最火,他往哪里投。視頻網站火了,他投56網。開心網火了,陳一舟買了個域名,做了個山寨版開心網。團購網站火了,他推出糯米網。互聯網金融流行,他在美國收購一家專門給大學生做貸款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這次又投資了金融社區雪球財經。

但陳一舟對產品的感覺跟很多人不一樣。孫勇說,陳一舟對產品只看大方向,不太注重細節。比如,當時做ChinaRen的時候,鎖定的是大學生群體,陳一舟認為只要做好大學生的吃喝玩樂就好,但大家都認為要關注到大學生的情緒等產品細節。

在孫勇看來,陳一舟在資本敏感度和資本運作上的水平,要高于他對產品的認知和操控能力。早在2004年,孫勇就建議陳一舟做一個類似于LinkedIn的商務職場社交和求職類平臺,但陳一舟的判斷是任何人都不會愿意把自己的關系網開放給別人。

“他很自信,你很難說服他,往往被他三言兩語給打發了。”孫勇說。

后來陳一舟把校內網改叫人人。在孫勇看來,校內本來是一個針對大學生群體的專屬社區平臺,陳一舟希望吸納白領用戶,把用戶年齡段拉長,但實際上新增用戶并沒有收獲太多,相反老用戶遷移走了不少。

“他的思維很跳躍,也很活躍,但對產品的判斷不接地氣,我覺得這跟他在國外生活太久有關。他的很多想法只是靈感,不太具備可操作性。”孫勇評價說。

實際上,在陳一舟的一系列并購案對象中,除了校內網,基本已“泯然眾人矣”。只有校內網至今仍有不少用戶活躍度。

“有一個挺大就行了,投資不能貪心,也不能要求每個都成功。我自己沒有遺憾,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陳一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外界對他靠投資維持公司經營的質疑,他并不在乎,十年后自見分曉。


這里是南方周末

微信號:nanfangzhoumo



南方周末 2015-08-23 08:40:41

[新一篇] 買iPhone6前請先看看這里

[舊一篇] 劉強東的京東故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