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 簡體 傳統 |
剛搬到這個小城的時候,女兒才3歲,我們就開始打聽,最好的小學在哪里。我們很快得到了答案,并帶女兒去參觀。我們也順便打聽了一下最好的中學,也帶女兒去參觀。女兒似乎看到了她未來十多年的生活,也很高興地告訴朋友。 接下來我們發現,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在中國,一個城區的好學校人所共知,無可爭議。好老師、好學生和好資源都在那里,就看有沒有機會把孩子送進去。在德國,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幾乎每一所小學,都可能是最好的學校。而且,每一位家長告訴你的最好學校,往往都是自己孩子上的那一所。 在這里讀懂中國
先前我們選擇的那一所學校,校長是市長夫人,活動能力較強,學校資源充足。有人開玩笑說,冬天里那所學校最溫暖,因為它有足夠的錢把暖氣燒旺。更重要的是,校長非常有愛心,對每一個孩子,甚至孩子的家庭,都關懷備至。
有位媽媽告訴我們說,這所學校最大的優勢,是它較早地實行混齡教育。也就是說,兩三個年級的學生,可能混在一起上課。這是德國正在推行的一種教育模式。這所學校更進一步,還讓智障兒童和正常兒童一起上課。
三十多年前,我在中國一所鄉村小學讀書。那時候師資缺乏,學生人數也不多,于是兩個年級在一個教室上課。一個年級的學生聽課,另一個年級的學生就做作業。我讀到資料說,德國早年鄉村小學也是如此。但是研究者發現,這是一種非常先進的教學模式,可以小看大,大帶小,孩子們各盡其能,各取所需。
回憶起來,混齡教育似乎的確是有趣的經歷。女兒在幼兒園的混齡教育,也讓她受益匪淺,最大的收獲是讓她立體地看到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各種年齡的小朋友建立了友誼。但是,對我來說,那畢竟是一段貧困的記憶。這種模式在德國也還沒有普及,我頗為猶豫。
另外一位媽媽向我們推薦她女兒曾經上的一所小學,小巧而溫馨,而且還有一位會說中文的老師。但是它離我們有點遠。德國人常常說,最好的學校就在家門口。很多人從來不選擇學校,最近一所就行。
我們還在繼續選擇,去參加了一所基督教小學的開放日。這所學校也非常小巧,和它的綜合型中學連在一起。小學部分只有3個班,每個班不超過22個學生(一般小學按照法律規定每班不超過25人),還不如中國的一個班大。來這里的人大多是虔誠的基督徒,彼此之間親如兄弟姐妹。但是校長對我說,他們不以宗教背景選擇學生,甚至有意多元化,還有穆斯林學生。學校的教室布置得五顏六色,如同幼兒園,還帶休息室和祈禱室。
剛好有一位朋友是中學教師,我也向她打聽。她說,德國的小學雖各不相同,但每一所都是好學校。對于孩子來說,重要的不是哪一所學校,而是哪一位老師(通常是一位老師教所有的課,而且帶到小學畢業)。每所學校都有好老師,可遇而不可求。
一轉眼女兒就5歲了,到了要決定明年上哪所小學的時候。政府給我們發來通知,指派了一所蒙特梭利小學。蒙特梭利教育以尊重孩子自由選擇、充分發掘孩子潛力而著稱,但是對于這所學校的情況我不了解,它離我們直線距離不遠但是經過的街道太多,而且我們已經決定選擇另外一所學校。
也是一位中學教師,她告訴我說,她女兒曾經上過的小學乃本地最佳。這所學校的特點是要求嚴格,整個小城中最勤奮的學生都在那里了。女兒從3歲開始就喜歡上各種興趣班,不讓去參加還不干,我們只能認為她是一個勤奮的學生了。而且,這所學校有120年的歷史,我喜歡它的老式建筑。
2014年11月初,女兒去參加了這所學校的面試。老師把她和另外一個女孩帶到隔壁房間。據女兒講,老師拿出一本大書,上面畫著一座城市,老師讓她描述街道、汽車、紅綠燈等。隨后,老師要求畫一幅畫,她就畫了一個小女孩,并寫上自己的名字。老師出來說,女兒完成得非常好,可以確定是她的學生了。
從校長辦公室出來后,正趕上課間休息,女兒發現好幾個朋友都在這里上學。那些朋友有的來自幼兒園,有的來自她上的各種興趣班。孩子們就像大人一樣,帶女兒四處參觀,了解校園。這讓我感到欣慰,同時也意識到這就是混齡教育的結果。
南方周末
微信號:nanfangzhoumo
南方周末 2015-08-23 08:42:1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