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夜,也曾有一個彩色的中國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據新浪圖片


從 1965 年到 1967 年,法國駐華使館秘書、年輕的法國姑娘索朗日•布朗在中國北京、南京、蘇州和大同的大街小巷行走拍照。她的鏡頭里鮮有宏大的政治敘事,更多的是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通過這些瑣碎的圖景,我們看到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前夜和入夜之初的情形。



“大頭娃娃舞”是北方的舞蹈形式。 1966 年 5 月 1 日的這個時候,正是滿城政治風雨但“文革”高潮尚未到來的時候。再過幾個月,“大頭娃娃舞”就會成為“四舊”的象征從舞臺上絕跡。



這張照片里演出的是腰鼓,而且是技巧性的跳步躍起從胯下擊打中的一個瞬間。1966 年 5 月 1 日,下雨了。那天一群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到景山公園準備為阿爾巴尼亞總理謝胡表演,結果正午前有一場雨,把大家的衣裳都淋濕了,后來就說外賓不來了。



仍是 1966 年 5 月 1 日,畫面后的高墻可證這里是勞動人民文化宮內。當年最時興的是為毛澤東詩譜曲的《為女民兵題照》,“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妝愛武裝。”為此的譜曲多為進行曲式,舞蹈如畫面中的女子,肩槍,扎腰帶,在行進的節奏中做若干動作和隊形的變換。



又是表現女民兵的舞蹈。 1966 年五一,文革前夕,僅僅過了一個月,批判《燕山夜話》和“三家村”就開始了,高年級的同學貼出了頭一批“大字報”,再到 8 月,紅衛兵就上街“破四舊”、砸櫥窗,文革開始了。



1966 年夏季以后,毛澤東分八次接見了 1200 萬紅衛兵,掀起了“文化大革命”的狂潮。這年 10 月 1 日的接見是與國慶游行結合在一起的。這張是國慶游行的場景。這個位置大約在正義路往東。從人影判陽光入射角度,時間已經在正午以后。



這條馬路上有無軌電車線路,估計是當時紡織工廠集中的東郊一帶,當年這里有 12 路電車。坐在地上的部隊人員中有兩個兵種,靠馬路的兩列是陸軍,區別在他們的軍綠色帽子。人員多的這批是空軍,區別在藍色軍褲,而且他們都是草綠色斜紋布軍裝。



1966 年 10 月 1 日游行場景之一。畫面邊緣墻壁上有標語“學習十六條,熟悉十六條,掌握十六條”。 1966 年 8 月 8 日,中共中央召開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決定共分 16 條,闡述了“文化大革命”的性質、目的、斗爭對象,及采取的方式和有關政治規定。



1967 年初,由于上一年夏秋之際北京的接見和全國的“大串聯”,全中國的青年學生都擁擠到了首都,造成全國鐵路系統和北京社會秩序的大混亂。因運力不足,政府鼓勵滯留在城市的人自行回到居住地,于是“徒步長征”成為一道社會景觀。這個特寫是那時“徒步長征”的標準裝束。



1967 年 7 月 16 日,頤和園舉行紀念毛澤東暢游長江活動。畫面上可以看到佛香閣上的毛主席像,據頤和園的工作人員后來說,這是為了防止紅衛兵破壞佛香閣建筑而繪制上去的。至少到 1969 年夏這幅畫像還存在,以后曾短暫地出現林彪的一段題詞,九一三事件后又被一條語錄覆蓋了。


1967 年 2 月 1 日到 5 日,群眾陸續到法國駐華使館門前示威游行。此刻這個環境里的標語就像這個年代一樣混亂。街對面的車庫門上還有一列標語“熱烈歡迎解放軍來(北京)參加接待紅衛兵”,這是上一年外地學生擠到北京等待接見,政府派軍隊參與接待并遣散人群的行動留下的印記。



1967 年初秋,南京“國營第某食品商店”門口,一隊舉著紅旗、抬著毛主席像的人在招搖過市。圖上有“發行喜訊”字樣。事關那本“小紅書”!這是南京某新華書店工作人員為新版“小紅書”的發行業績上街“報喜”呢。



1967 年的時候,北京鼓樓大街依然是個繁華所在。當年北京的公共汽車不算很多,圖上紅色公交即為“ 5 路”,從鼓樓下發車南至前門;圖上可見無軌電車吊線,為其時的“ 7 路無軌”,從動物園通往東直門,是 1958 年替代了有軌電車開行的。



1966 年,索朗日•布朗去了一趟大同,從圖中人們的裝束看時間應該在春季 5 月前后。當時“文革”狂潮尚未興起,一個細節是,畫面中的人沒有一個是佩戴毛主席像章的,因為戴毛主席像章在當年 8 月以后就應該是一個時尚了。在觀看某個活動的人群場外,老人帶著孫女,畫面信息豐富。



這張照片也拍自文革前夕的山西大同。女孩們的發型、妝容都非常“中國”!從中可以看出,攝影師本能中有一種對“人”的特殊關注。一個剛到中國不久的法國女孩,對異域的“人”充滿了好奇。



這張拍自南京。把街頭標語連起來應該是“挑動群眾斗群眾的幕后黑手”以及“揭批江蘇省委”“火燒”某某某某。此刻應是 1967 年初秋,此時各地的“文革”正處在幾派惡斗時期。南京的文革糾結于“批許世友”或“支持許世友”乃至軍方“支左”的態度。



1967 年初秋,蘇州。政治氛圍的亢奮與物質上的匱乏;紅彤彤的標語口號與每一個人的從容不迫;還有這些摞滿補丁的衣衫。哦,那個背著手的年輕人他在干什么?他還沒有參加“紅衛兵”吧?他,就是那種“逍遙派”嗎?



隨處可見的標語、主席像、毛主席語錄。這是那個年代的政治符號。在看慣了記錄“文革”那些“激烈”“磅礴”“迷狂”的氣質之后,這,也是那個時代(或者是每一個時代)的常態氛圍。這是蘇州的雜貨店。



南京,暖暖的陽光,街邊搭起的臺子旁是老人與孩子的天地。攝影師的注意點是墻上的那張毛主席像。如今年逾六十的索朗日•布朗曾對記者說:“(我)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并試著去明白……不懂中國話讓我無法與這個民族對話……”

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網載 2015-10-29 11:35:21

[新一篇] 史海鉤沉 文革中被迫害 自殺的52位名人

[舊一篇] “窮忙”,被遺忘的美國底層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