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婦女”節為什么被嫌棄了?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在奉經濟和地位上的成功為圭臬的時代,與底層、勞動有著天然連接的“婦女”稱呼,容易被聯想到“不成功”“缺乏性魅力”,因此不受歡迎也是情理之中。“婦女”連帶“婦女節”被嫌棄,象征年輕的“女生節”和象征成功的“女人節”就成了更受歡迎的替代品。


  3月7日女生節,3月8日婦女節,“一夜之間發生了什么?”成了近幾年對時髦的女生節的例行調侃。女生節似乎最早是興起于大學校園,每年“三·八”是各大小學生會例行要搞活動的日子,但讓青春少艾的女大學生去過“婦女”節,難免有些膈應。大概不知是哪個大學的哪個學生會靈機一動,決定我們不搞婦女節了,搞“女生節”。

  再結合大學生的興趣和特點,女生節幾乎又變成了“男女生交往”節,各式各樣的舞會、表白墻、互贈手工禮物都成了風靡一時的女生節節目。更有甚者,去年清華大學某院系在女生節造了一臺“花轎”,把女生請上花轎在清華園里抬著逛,有女生覺得“被寵著的那一刻感覺還是挺好的”,也有女生覺得這“怪怪的”。

  從“婦女節”到“女生節”,從“三·八”到“三·七”,其中的娛樂化意味是明顯的,而且還蘊涵著青春的驕傲,以及愛情與性的萌動。這好像回應著那句調侃:“一夜之間發生了什么?”

  除了“女生節”,“三·八”在近幾年還被賦予了另一個名字“女人節”。2007年,全國政協委員張曉梅就遞交過提案,建議將“婦女節”更名為“女人節”或“女性節”。她的理由是,時代變化了,廣大女性不再認同“婦女”這個稱呼,她們會因被稱作“婦女”而感到不快,為了讓女性能夠真正認同、享受這個節日,應予更名。

  這一出提案將對“女人節”的呼吁由暗轉明,各大電商、百貨,甚至整形美容醫院已經欣然接受了她的建議。“女人節,寵愛自己,任性敗”、“三·八女人節,給自己挑選愛的禮物”、“犒賞女人,只此一天”……此類廣告語提前一周已經開始轟炸。以“女人節”為名,“三·八”成了消費的節日,在消費背后作為價值支撐的,是“女人要敢買、要買得起還要有性魅力才叫成功”的精英主義女人成功學。

  如果說“女生節”象征著青春美好,“女人節”象征著成功魅力,那么被嫌棄的“婦女節”背后,有著怎樣的意涵呢?這就要從三·八婦女節的來歷說起。

  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女工為爭取平等權利而舉行規模巨大的罷工和示威游行,得到勞動婦女廣泛而熱烈的響應。1910年8月,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會議上,德國女革命家克拉拉·蔡特金建議,以每年3月8日為世界婦女的斗爭日。次年3月8日,第一個國際勞動婦女節來了。跟我們有關的是,1924年,在廣州召開了第一次群眾性的“三·八”紀念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婦女節更是沒有缺席。




  也就是說,“三·八婦女節”來源于對婦女,尤其是勞動婦女、底層婦女,對自身平等權利的追求和抗爭。“婦女節”、“三八節”更由于其與勞動、國際共產運動的淵源,被賦予了政治正確的色彩。

  然而隨著改革開放,與過往形態關系緊密的詞匯,幾乎是被人們刻意地遺忘和遺棄了。這些詞匯被重提時很容易給人“過時”的印象,對于“婦女”一詞來說,就引申為“老”、“年紀大”。而且,在奉經濟和地位上的成功為圭臬的時代,與底層、勞動有著天然連接的“婦女”稱呼,容易被聯想到“不成功”“缺乏性魅力”,因此不受歡迎也是情理之中。

  “婦女”連帶“婦女節”被嫌棄,象征年輕的“女生節”和象征成功“女人節”就成了更受歡迎的替代品。這種此消彼長的現象背后,隱含著當下中國社會價值觀中的年齡歧視和階級歧視問題。至于婦女節追求平等權利、發出婦女聲音的經典意涵,不僅在這種嫌棄中失落了,“三·八”這個節日,更隨著年齡、階級歧視與性別陳規的聯手,是反婦女主體意識和權利而行之。

  看到這些,或許在“三·八”這一天,我們應該多想想權利,而不是著急著買買買。

  □趙思樂(專欄作家)




“女權”要求的是權利不是權力


文/侯虹斌

今天上百度,看到首頁換了一個新的“國際婦女節”的LOGO。這是一個動態的玩偶,一個小姑娘在音樂盒上穿著裙子轉啊轉,變成大姑娘了,接過了鮮花,然后就披上了婚紗結婚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谷歌也是每逢節假日就要推出應景LOGO的。今天,它的圖案里有女科學家、女宇航員、女教師、女運動員、女吉他手等,來自不同膚色、不同種族,每個女人都非常享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這兩家世界上最重要的搜索引擎網絡公司,塑造出來的形象,某種程度能代表著所在國的文化以及對女性的看法。百度所構建出來的女性刻板印象,其實正是很多中國人希望女性呈現的。這么說來,百度是用心良苦。

接著,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名叫@LinaliHuang的網友談了她最近的設計經歷:“和某數一數二的互聯網公司合作,畫婦女節主題圖。畫了各行各業高矮胖瘦的女性,大家都笑得很開心,文案大概是‘做你喜歡的自己’。前期審稿團隊基本是女性,過得特別順利。最后關頭被大老板腰斬,換上了一張小女人在花叢中喝茶的圖,文案是你值得呵護。我覺得悲哀。

我也覺得悲哀。現在,國際婦女節動輒被商家們稱為“女生節”、“女人節”、“女神節”,變成商業推廣的噱頭,這還可以視為無傷大雅;但各種主流網站平臺喜歡 鼓吹女人喜歡照顧家、女人是賢妻良母、女人只是一個買買買的拜金主義者,算怎么回事?當世界潮流是為各種行業出現越來越多女性精英喝采的時候,在我們這個 國家,給新女性的定位卻是做個音樂盒上的芭比娃娃,在花園里和閨蜜喝喝下午茶。

這種對女性刻板印象的強化,其實就是一種歧視。奈何,指出這一點,還會召來許多的批判,客氣一點的聲稱,男女生理和性格都不一樣,女人回歸家庭不挺好的么;要么,就直接罵“女權婊”“女權癌”了,意思是給你們賞賜了那么多好處你們還不知足嗎?

不好意思,還真是不知足。有時,了解一下男性反對女性解放的歷史,也許比女性解放的歷史本身更有意思。

很多人對女權有一種深刻的誤解,以為女權要求的是把男人踩在腳下,要求由女人來統治;要求的是絕對的、無差別的平等,男女都做一樣的事。與其相對應的,大眾對女權主義者的印象通常來源于美國早年的幾幅海報:女工人、花襯衫、強壯的肱二頭肌、兇悍的表情;或者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時女權者們“燒胸罩”、裸上身游行的反抗形式;卻忘了,那已經是非常久遠的歷史了。現在許多人一想到女權,腦海里浮現出來的標簽,就是強壯丑陋,剩女,嫁不出去,不愛孩子,仇視男人,仇視漂亮女人。某大V就曾在微博里夸一個女孩子,因為她強調:“我當然不是女權主義者啦,我哪有那么丑。”



應該給她打臉。全世界最標致的少女艾瑪·沃森就是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女權主義者,她今年初在聯合國推廣男女平等的演說為全世界所熟知。艾瑪·沃森說得很對,“我越來越意識到,為女性權益而斗爭經常被等同于仇恨男性。女權主義,從定義來看,就是支持男性女性都應擁有平等權力和機會的理念。這是指兩性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方面都應該平等。”另一個同樣以美少女著稱的泰勒斯威芙特也聲明:“說你不是女性主義者,意味著你覺得男性理應比女性擁有更多的權力和機會。”


女權主義,要求的是權利,而不是權力;要求的是平等,而不是對他人的奴役;她們對奴役另一種性別沒有興趣,因為那只是大男子沙文主義社會的統治邏輯。

當然,沒有人會愚蠢得認為平等就是所有東西都是半分對,絕對的一模一樣。那種預設立場來批駁的人,大概從來不愿意認真傾聽女權主義者的聲音。正如波伏瓦所說的,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別,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征都是社會造成的;男性亦然。在尊重差異的前提下,男女能平等且自由的選擇自己的人生,并且給多元化提供更多的機會。

可惜,在現在經濟情況不景氣的情況下,新保守主義正在抬頭,社會輿論越來越著急地催促女性進入婚姻,并且在就業上進一步打壓女性的職業空間。百度上可愛的小芭比,就是女性的價值標簽。如果大家都甘之如飴不去作聲,那么,女人當真就只有被玩偶化一條路了,娜拉就白出走了。




新京報評論 2015-08-23 08:46:11

[新一篇] 袁鐘:做與文化相適應的醫生

[舊一篇] 周其仁:中國經濟癥結在于制度成本過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