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究竟在如何布局醫療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撰文|溫泉

來源|網易科技


兩會剛過,阿里健康接連遭遇了兩場輿論風波。


其一,是全國人大代表、湖南老百姓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公開提出異議,認為“應立即停止藥品電子監管碼系統由企業運營”,言下之意是不能由企業獨占公共資源,謝子龍所指的系統此前正是由阿里健康運營;其二,是阿里健康首席運營官張守川離職,張守川有豐富的零售管理經驗,曾任職京東商城,他的離開被認為是“電商思維撬不動醫療”的信號。


對于前者,阿里健康發布“委屈”聲明,表示阿里健康“一直都只是藥品電子監管平臺的建設者和實施者,食藥監總局才是平臺數據的擁有者”,并稱“正在按照食藥監總局的要求,逐步開放免費的數據服務”。國家食藥監總局和中信21世紀在協議中有清晰界定:數據所有權人為國家(或者數據歸國家食藥監總局所有),用于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阿里健康不得將數據用作商業用途。對于后者,阿里健康CEO王亞卿則用一封內部信,表達了對張守川個人選擇的尊重和祝福。


與此同時,阿里健康也在頻頻向外傳遞信息:


3月1日,阿里健康APP2.0版本上線,同時阿里健康云醫院平臺啟動。3月17日,阿里健康官網正式上線。3月24日,媒體發文《阿里健康醫療戰略曝光:向18萬家診所伸出橄欖枝》,向外界傳達出:阿里健康今年將全面發力吸引更多的診所(門診部)入駐阿里健康云平臺。4月1日,阿里健康云醫院平臺網站正式上線。


2014年11月20日,在烏鎮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馬云甩出一句:“今后阿里想干的就是健康、快樂兩個產業,如何讓人更加健康,如何讓人更加快樂?不是建更多的醫院找更多的醫生,更不是建更多的藥廠,而是我們(投資)做對的話,30年以后應該是醫生找不到工作了,醫院越來越少了,藥廠少了很多,這說明我們做對了。”


在老板甩出狠話之后,阿里健康的團隊如何踐行?在阿里健康頻頻向外傳遞的消息背后,蘊含著怎樣的邏輯?而在阿里健康的布局中,又有哪些問題急需解決?


切入:阿里健康是怎么進來的


阿里健康切入醫療行業是從2014年1月收購中信21世紀開始的。


這家企業注冊地在香港,因2004年被中信集團收購而得名。中信21世紀有兩項資源:其一,業內第一塊第三方網上藥品銷售資格證的試點牌照;其二,全國藥品電子監管碼。2013年11月12日,國家食藥總局批準了國內首家可開展互聯網藥品交易B2C第三方平臺試點——河北慧眼醫藥科技有限公司95095醫藥平臺,這個平臺隸屬于中信21世紀。


這塊牌照使得95095這個醫藥平臺可以直接向個人銷售藥品,這是一個突破,也是當時阿里旗下的天貓醫藥館的痛點。天貓醫藥館是阿里旗下天貓商城的醫藥購物頻道,由于沒有牌照,只能作為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之間的平臺服務商,為這些企業導流,卻不能直接銷售藥品。而醫藥電商的格局是,大約一半的銷量是由天貓醫藥館導流帶來的。當時醫藥電商主要有兩種模式:官網模式和第三方平臺模式。醫藥電商面臨的最大尷尬就是,已拿到牌照的企業流量不大,流量大的第三方平臺沒有牌照。這塊牌照的獲得,可以使得阿里在與京東等平臺的競爭中取得先機。阿里健康向網易科技強調,現在和將來都不會做藥品自營,只會延續阿里模式,只建生態,做平臺。


國家食藥監總局之所以一直在放開牌照上如此謹慎,是因為對網上售藥監管有難度,如果沒有一套好的監管體系,會使得假藥盛行,危及消費者的生命。在這一點上,藥品電子監管碼就顯示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05年起,中信21世紀就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合作,開始籌備全國藥品電子監管平臺的搭建,其是全國藥品電子監管碼的唯一服務提供商。這套監管碼的建立,可以使得所有藥品都可以溯源,從而保證藥品在流通環節的質量。


2013年11月12日,95095拿到牌照的消息之后。


2014年1月,阿里巴巴聯手云鋒基金注資1.7億美元拿下中信21世紀54.3%的股權,成為中信21世紀的實際控制者。


2014年10月21日,中信21世紀發布公告,正式改名為“阿里健康”,并更改股票簡稱及公司網址。


就目前來看,阿里健康又遭遇了哪些問題?


難點一:坎坷的電子處方


2014年12月初,阿里健康App正式公測,試點地選在河北省會石家莊,正是擁有95095醫藥平臺的河北慧眼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2014年6月,阿里巴巴與河北省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要打造“云上河北”,其中一塊重要的內容就是“智能藥監”。


當時,阿里巴巴集團公關部總監顏喬告訴媒體,這款軟件的推出就是想讓用戶享受到更便宜的藥價。媒體則更形象地將這款APP描述為“醫藥行業的滴滴打車”:患者在醫院看病后,把處方拍成照片發到手機上,等待藥店搶單,然后挑個價錢最便宜的付款,就可以等著藥店送藥上門了。時任阿里健康首席運營官張守川預測,12月底阿里健康App的注冊用戶將超過50萬。


然而,試點滿月之后,有媒體記者(南方周末)專門赴石家莊實地探訪,發現實際情況并不如想象中樂觀。


首先,患者向醫生“要處方”就是個艱難的過程。大多數醫院因為“系統原因”,只有繳費后才能從藥房打印處方。想要醫生手寫處方,“要和大夫好好商量”。


其次,阿里健康鼓勵藥店參與試點的方式是發放補貼,最初的補貼是“買30元返20元”。但是,在補貼政策改為“滿30返10元”后,下單量就明顯減少。對患者來說,在補貼減少的情況下,能否像在醫院一樣使用醫保統籌賬戶非常重要。而當下,在網上購藥尚無法實現醫保報銷。


再次,2014年10月26日,河北省衛生廳以規劃與信息處的名義下發文件,確定了5家處方電子化試點醫院,意在試驗“處方社會化”。到了2015年1月,除河北省胸科醫院和石家莊市婦產醫院表示“即將簽署合作協議”外,其余醫院合作意向并不明朗。醫院在等國家政策指點,國家政策在等醫院“先行先試”。


網易科技就電子處方問題再次采訪阿里健康戰略及產品部戰略及產品副總裁馬立,她告訴網易科技,電子處方在北京軍區總醫院、河北省胸科醫院和石家莊的幾個醫院已經實行了,在這些醫院,醫生開了處方之后,處方會自動出現在患者的阿里健康APP上。


她解釋,北京軍區總醫院之所以能夠實現處方的社會化,是因為其已經實現了藥品零加成。此外,還有一些已經實現了藥品零加成的地區,阿里健康也正在接觸。


馬立坦言:“阿里不是靈丹妙藥,我們也只是有一些突破,在進行模式的探索。”并進一步說,“我們已經看明白了醫藥分家的趨勢,也有意愿做這件事。但是,還是需要一個過程。”


3月25日,網易科技記者來到北京軍區總醫院,掛了該院耳鼻喉科的號。接診醫生開出處方之后,記者無論輸入就診卡上的號碼還是輸入處方上顯示的ID號,都沒有電子處方顯示。記者就此詢問醫生,如何從阿里健康的APP上買到醫生開的藥,該醫生非常茫然,他說:“你一下把我問懵了,這個我還真是不懂!”隨后,記者就相同的問題詢問門診收費處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的答復是:“從來沒聽說過。”


網易科技從阿里健康了解到,北京軍區總醫院目前的處方流轉試點是在心血管相關科室,目前雙方正在商討擴大試點范圍。


網易科技記者將拿到的處方拍照上傳,周圍兩公里范圍內有3家藥店響應并報價。由此看來,阿里健康推進電子處方的難點在于醫院和醫保——醫院是否愿意讓處方外流、網上購藥能否得到醫保報銷。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處方藥的市場份額大概是8000億元,而非處方藥只有2000億元,如果能夠撬動處方藥市場,醫藥電商的市場份額將從2000億擴大到1萬億。但是平心而論,阿里健康要撬動處方藥市場著實不易。因為這是一個體系,中國以藥養醫的弊病由來已久,如果切斷醫院從藥品上獲得的收入,那就必須有新的收入來源補充醫院的支出。在新的收入來源沒有到位的情況下,醫院必然無法放棄售藥收入。


業內人士告訴網易科技,要解決醫藥的問題需要做系統的調整,阿里的做法讓醫療圈很緊張,這使得阿里在很多地方受到排擠,很困難;雖然有些地方實現了藥品零加成,但是藥品零加成只是醫院賬面上的“零加成”,利益集團依然存在。


“未來就是這樣的。雖然現在困難多,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大家就只有等待。”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電子商務專家谷軍對阿里健康的前景比較樂觀,他說:“醫藥行業這兩年受互聯網威脅挺大。原來我們醫藥行業的企業一直在等待,在努力適應政策。這些互聯網企業不是醫藥企業,肯定要打破傳統的思維和觀念。這個過程中,肯定要打破好多利益格局,肯定會困難重重。但是,這是一種堅持,肯定能堵得贏,就看能不能堅持到底。這種變革的趨勢,是誰也阻擋不了的,因為這是生產力發展的要求。”


他認為,未來打破現有利益格局的可能途徑有多種,醫生多點執業之后,就不用非得向醫院要處方了,平臺直接搶醫生就好了。


難點二:如何搶醫生


搶醫生,現在已然拉開帷幕。


3月10日,接受網易科技專訪時,阿里健康戰略及產品部戰略及產品副總裁馬立開宗便講:“我們現在倡導的‘醫藥分家’說的是斬斷醫藥利益鏈,但是從患者就醫過程來說,醫藥本身其實分不了家的,因為患者用藥需要醫生的判斷和指導。”她透露,阿里的思路是在藥的基礎上進一步切入“醫”。具體來講,是醫院和醫生。


醫院方面,阿里健康的思路是,將中小醫療機構搬上阿里云平臺,方法是為中小醫療機構建立醫院信息系統,阿里健康稱之為“阿里健康云醫院”。


目前在中國,大型醫療機構一般都有醫院信息系統,即業界所說的HIS系統(全稱為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這個系統就是醫院日常辦公用的系統,可以記錄病人就診、檢驗、醫生處方情況等,使醫院辦公實現信息化。HIS系統一般比較昂貴,有的大醫院的系統甚至上千萬,中小醫療機構一般買不起,因此很多中小醫療機構至今記錄病人情況都是用紙質病歷手寫。


阿里健康瞄準的正是這塊市場,做法是依托阿里云平臺,為中小醫療機構提供免費的云his信息系統。馬立告訴網易科技,基層的醫院his系統不像想象中那么普及,沒有系統的醫院不一定都在邊遠地區,甚至有的在北京繁華地段的非常高端的醫療機構,也沒有his系統。她透露:“現在找上門來的,甚至有廣州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馬立告訴網易科技,阿里健康進一步的設想是,把中小醫療機構的量做上去,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后,阿里云醫院平臺上的醫療機構的數據可以實現互聯互通,未來還可以在平臺上幫患者實現轉診,進行“醫醫互動”。計劃中,這個平臺也可以為未來多點執業的醫生提供平臺。她透露,目前阿里云醫院已經在石家莊、廣東的社區開始落地,后期還會有地推團隊進行大力推廣。“現在找上門來的還有非常知名的三甲醫院,因為我們能給他們引來高價值的病人。”馬立說。


這個“量”,目前已經在大面積鋪開。3月24日,媒體發文阿里健康“向18萬家診所伸出橄欖枝”。并且透露,3月23日,阿里健康與廣州與珠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的公立兒童婦幼醫療機構“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達成戰略合作,該醫院已經接入阿里健康的云醫院平臺。


3月25日,網易科技實地探訪阿里云醫院試點北京陽明中醫門診部。門診部負責人李軍紅為網易科技演示了阿里云醫院的系統,這個系統通過網頁登錄即可,系統中可以記錄患者基本資料、檢查檢驗情況、病歷、以及醫生的處置情況等。


李軍紅告訴網易科技,他使用系統已經兩個多月,目前接診除了極個別的情況,基本已經告別手寫,他認識的好幾個其他診所的醫生也開始使用這套系統了。剛開始用的時候,有一點不方便就是給患者開藥,藥品數據庫不是很全,很多藥品需要自己手動錄入,而不是從系統的下拉菜單中選擇。但是,現在數據庫的藥品越來越全了,一般的藥都可以直接選擇了。李軍紅對阿里健康的工作態度贊賞有加,他稱一般有什么問題,工作人員都很及時、認真地研究解決,所以阿里健康云醫院的很多功能完善得很快。


然而,阿里這一仗恐怕也不太好打。


業內人士認為,阿里健康轉而瞄準中小醫療結構的市場,與之前支付寶未來醫院的推進緩慢不無關系。支付寶未來醫院向媒體更新過的數據截止到2015年1月5日,全國共有25個省市37家醫院進駐。業內人士告訴網易科技,支付寶要進駐大型醫院做支付有阻力,因為銀聯也想做這部分業務,推進起來不太容易。


中小醫療機構本身的市場份額不多。2013年,全國民營醫院達到1.13萬家,民營醫療機構數量已占全國醫療機構總數的43.24%,而診療人次數卻僅占總診療人次數的2.7%,入院人數占比為2.5%,在每年超過1萬億元的醫療市場中,民營醫院占比不足3%。


阿里健康的目標是“中小醫療機構”,當然這其中不光是民營醫院。IDC中國行業研究與咨詢服務部高級研究經理肖宏亮告訴網易科技,全國社區衛生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大約有3萬多個,這個市場現在的服務模式還沒有建立起來。但是社區衛生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都是由地級市的衛生局直接管理,社區衛生中心沒有自主權,不是自己想怎樣就能怎樣的。之前,東軟在安徽省,萬達在湖南省都采取阿里健康的方式做過,還沒有有特別成功的案例。


此外,肖宏亮指出,中小醫療機構建單獨云平臺意義不大,它要和區域衛生中心集成、或者和三級醫院合作才有意義。他認為,在這方面,阿里健康的優勢并不明顯。但是,多點執業之后,很多醫生需要這樣的系統,將來這樣的體系一定要有,在這方面阿里健康倒是有一定的優勢。


醫生方面,阿里健康的做法主要是兩方面:第一,與已經聚集了醫生的平臺合作,第二,與多點執業的醫生開辦的診所合作。


在醫生的聚集方面,已經有大量的先行者。往前有2006年創建的好大夫在線,還有2011年成立的春雨醫生,此外大大小小的掛號平臺也都在做同樣的事情。這些平臺大多面臨的問題是,醫生雖多,但是頂級醫生不多,平臺上進行的大多是頭疼腦熱的問診,同時還面臨著一定的法律風險。阿里健康的做法,不是直接去和這些平臺搶醫生,而是與這些平臺合作。


目前阿里健康已經接入新浪愛問醫生平臺。愛問醫生是新浪微博在2014年6月推出的在線醫療服務平臺。據媒體報道,該平臺上線3個月,認證醫生就超過了1萬名。


馬立認為,新浪愛問醫生的醫生資源在眾多的移動醫療平臺中較為優質,因為能在微博上聚集一批粉絲需要醫生本身具有相當的實力。同時她認為,很多移動醫療平臺吸引不到好醫生,是因為在這些平臺上進行的多為淺層次的問診,這些問診缺乏“結構化數據的支撐”,她說:“這樣的問診,只知道此時此刻的狀況,使得醫生診斷的依據非常有限,如果阿里的平臺上能有這些數據,就會促使醫生和病人使用這個平臺。”她認為,其中的核心是用戶體驗,給醫生的工具要足夠好,醫生才愿意到這個平臺上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各個平臺拼的就是對這種需求的理解。


馬立告訴網易科技,未來阿里健康會接入更多像新浪愛問醫生一樣的平臺。而據知情者透露,阿里健康已與多家規模較大的平臺達成合作協議,近期就會發布相關消息。


而在醫生多點執業方面,大環境正在逐漸改善。今年2月27日,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公布了《浙江省醫師多點執業實施辦法》,定于3月1日正式施行《浙江省醫師多點執業實施辦法》放寬了多點執業準入條件。


難點三:如何落足大數據


阿里健康的最終落腳點在于大數據,這也是諸多移動醫療平臺最終的落腳點和價值所在。


在接受網易科技采訪時,馬立講到,從患者角度來講,阿里健康希望做的事情是提供“健康管理”,而不是“疾病管理”,不是生了病才來阿里健康的平臺,而是平常就注意到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等各方面。因此,阿里健康會致力于開發用戶各個年齡段的健康需求。比如年輕人很少生病,但是年輕的時候可能有季節性養生的需要、有了孩子以后會想要了解母嬰方面的知識等等,最終希望能夠在這個平臺上積淀數據。


馬立稱,阿里健康的模式可以在就診前、中、后三個階段大大提升效率和減低成本:在就診前,通過APP上的健康管理專家系統,為“老百姓”治未病;在診中,通過云醫院平臺,提高基層向大型醫院和專家導診的效率和透明度,提升醫療機構的標準化水平,促進機構間的信息打通;在診后,通過移動端、可穿戴設備和自測儀器,實現對慢病的監測,用健康管理專家系統實時給出反饋,并在最需要醫生介入的時間點自動幫助患者連到醫生端。


在阿里健康的未來愿景里,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碼積累的大量數據,能夠為藥企提供準確的數據服務,為其戰略決策提供支撐,并能防止竄貨情況的發生。藥店也能夠獲得更多的終端掃碼數據服務,明晰每類藥品的銷售情況。此外,從醫療機構實現社會化供藥的處方也能為藥店提供實實在在的增量。醫生可以在多點執業中有效地體現出他的個人價值,從現在繁冗的工作中解脫,并在最需要人工干預患者病情的時候給予幫助,獲得患者和社會的高度尊重。醫療機構能夠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治愈最對口的疑難病癥;患者得以找到最對癥的醫院,通過遠程診療省卻初期就診的麻煩,降低成本。


業內人士告訴網易科技,健康管理在過去也一直有人想做,但是在線下做成本太高,因為這需要對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時刻保持關注,過去“健康管理”真正做起來的是體檢機構,其他很少有成氣候的。用線上的方式來做,或許有成功的可能,因為用IT系統處理數據,可以對數據進行系統的、智能化的管理,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在大數據方面,阿里健康也已經有許多行動,與許多機構展開了合作。


2014年10月14日,阿里在杭州舉行了主題為“大數據時代醫藥行業的變革與機遇”醫藥數據會議,并在會上發布了“阿里健康云平臺—數據服務”,以及與平臺相應的醫藥大數據戰略。


根據該會議信息顯示,阿里健康將提供數據資源和技術能力幫助客戶和合作伙伴運營。阿里健康及其合作伙伴嘉華匯誠已與華潤雙鶴、嘉和家事等多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系,通過阿里健康云平臺存儲、計算、數據的支撐,為企業提供市場評估與決策、銷售網絡優化、渠道治理與跟蹤、供應鏈便捷管理等產品與服務。此外,阿里健康合作伙伴英克科技也通過平臺接口開發出面向單體零售藥店、醫療診所的進銷存系統。


2015年1月13日,阿里健康與白云山簽訂一份框架協定。約定在醫藥電商方面,共同探索及開發藥品“線上到線下”營銷模式。而在大健康產品方面,將白云山醫藥的現有健康產品與本公司的平臺進行對接,并基于阿里健康的大健康數據共同開發特定產品。


1月22日,中信銀行與阿里健康在北京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中信銀行稱,雙方將共同建設推廣線上線下藥品電子商務平臺,聯手開拓醫療機構、醫保等領域合作,實現藥品信息大數據、醫療資源和客戶資源的共享。


1月27日早間,阿里健康披露與醫療衛生領域應用軟件企業衛寧軟件戰略合作,衛寧軟件是一家以醫療衛生領域應用軟件的研究開發、銷售和技術服務為主,并為醫療衛生行業信息化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軟件企業,在醫療大數據方面早有涉足。當天,花旗銀行發表研報稱,阿里健康的商業模式若變得更具規模,將有潛力改變制藥行業的價值鏈,以及分銷商、零售藥店或制造商的商業模式。


此外,阿里健康的團隊當中,也有諸多大數據方面的人才。阿里健康CEO王亞卿曾担任全球數據庫領導企業甲骨文全球副總裁。阿里健康數據運營總監原雷,有10多年的數據領域工作經歷,曾為銀行、證券、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規劃并建設數據中心,曾任中信21世紀商業智能中心總監。阿里數據技術及產品部資深數據挖掘專家蘇凌云,過去10年在美國Eli Lilly (禮來)和IMS Health (艾美仕)從事了大量醫藥業的對營銷,醫保,以及綜合醫療網絡的數據分析與挖掘工作。


附:已知阿里健康團隊成員


網易科技記者溫泉據網絡資料整理


王亞卿


阿里健康CEO。曾就讀于上海同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并于1995年獲得美國康涅狄格大學自動化控制碩士學位,曾在全球數據庫領導企業甲骨文(Oracle)服務13年,担任Oracle全球副總裁,主管數據庫、中間件和云計算領域的研發工作。曾任京東CTO。


倪劍文


阿里健康副總裁。曾任國控健康總經理。國控健康是國藥控股集團的二級子公司,前身為上海諾德健康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19日,是一家專注于健康領域的專業性健康服務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能提供國際水準的慢性病疾病管理服務的專業性公司,公司管理超過100萬的慢性病患者,覆蓋20多個疾病領域。


馬立


阿里健康戰略及產品部戰略及產品副總裁。近10年麥肯錫醫藥行業戰略咨詢管理經驗,6年信息系統開發管理經驗,對中國醫藥、醫療行業的發展及醫改熱點問題有深入研究。



天涯觀察 2015-08-23 08:47:17

[新一篇] 這不是愚人節玩笑:女演員要想演戲必須要驗尿

[舊一篇] 老孫常談:徐一才一厚躺在病床上的臨終遺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