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信息技術對美國“新經濟結構”的影響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1993年以來,美國經濟出現持續高增長、低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并存的局面,美國媒介與學術界稱之為“新經濟”。其“新經濟”中的動向和趨勢以及美國政府促使“新經濟結構”形成的政策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都會產生一種示范效應。本文試從美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對“新經濟結構”的影響角度加以探索。
      一、美國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概況
  首先應明確一下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產業的具體范疇。它包括以下四個基本行業:硬件業、軟件和軟件服務業、通信設備業、通信服務業。而按照《商業周刊》“信息技術100強公司”的統計標準, 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產業又可分為八大類公司:計算機及外圍設備生產公司(Comp)、因特網公司(INet)、網絡設計公司(NetW )、 半導體生產公司(Semi)、服務、再銷售和分發公司(Svcs)、軟件公司(Soft)、通信設備公司(TelE)、通信服務公司(TelS)。
  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產業成為推動美國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產業部門。根據美國商務部最新報告,1995年到1998年,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達33%。在信息技術領域,核心產業就業人數380 萬,加上相關產業和其他經濟部門中的程序員、網絡技術員,總就業人數達到910萬,而汽車、飛機、船舶、鐵路、 航天等制造業加在一起的就業人數不過152萬。如果說過去以通用、 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巨頭為首的汽車業是美國經濟的頭號支柱,那么,當今微軟、英特爾公司等已經取代上述三大汽車公司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新支柱。
  美國信息技術產業的主導企業的業績更是遙遙領先。在《商業周刊》1999年6月21日刊載的“信息技術年度報告”里,綜合考慮了收入、 利潤、回報率等指標,選取了全球信息技術公司100強, 按照前面對信息技術公司的分類,分布如下:Comp13家、INet27家、NetW2家、Semi4家、Svcs11家、Soft9家、TelE8家、TelS26家。美國在這100 強中就占據了74強之多。
  有關因特網的一些統計數據則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美國在信息技術領域的優勢地位。1992 年以來網絡已成為美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CISCO SYSTEMS和得克薩斯大學電子商務中心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 從1995年到1998年網絡經濟年增長率達到174.5%的驚人速度, 目前已達3000億美元之巨。全球上因特網人數的增長是相當可觀的,今年1 月份就增加了4320萬人, 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6 %。 根據一家名為NetworkWizard的咨詢公司的統計,美國基本上是每九個美國人就申請了一個因特網站點,是目前世界上網絡應用最廣泛的國家。而eMarketer、Nua有關統計數據顯示,1998年底,全美有生產能力、18歲以上的上網人口,估計超過4700萬,占全球網絡使用人口的62%。1999年3月, 全美國家庭電腦普及率已經超過50%,有近37%的家庭連線上網。1998年,企業對企業(B2B)與企業對消費者(B2C )的電子商務金額分別是80 億與430億美元。
  再比較各國在信息技術設備上的投資(圖1)。 美國在信息技術上的支出占GDP的比重,1996年超過4%,而歐盟國家平均只為2.2%。 劍橋一經濟學家Walter Eltis在《國際銀行信用分析》上載文稱,歐洲人在高新技術裝備上的投資之所以比美國人低,是因為其成本高的緣故。例如,在英國,硬件和軟件的價格均比在美國的價格要高2/3之多。同時,我們可再對各國政府R&D費用作一對比(圖2),R&D費用占GDP的比重是反應一國對科研開發重視程度的一個指標,從中可知美國信息技術能領先全球的原因之一。
  附圖F80b04.JPG
  技術貿易帳戶又是另外一個指標,其值衡量的是一國技術出口(如國際許可證貿易和技術援助等)與其技術進口(如購買外國專利、專有技術和R&D等)之間的差。OECD的大部分國家在90 年代的技術貿易進出口收支都急劇上升。1997年,OECD國家對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總的技術貿易帳戶盈余為226億美元。 其中大部分富裕國家均是技術凈進口國,EU的技術貿易逆差達44億美元,占GDP的0.1%,愛爾蘭則是最大的技術凈進口國,逆差占GDP的4.6%。相比之下,美國的技術貿易盈余為則243億美元,占GDP的0.3%。(注:參見The Economist,1999.8.21.P29。)
  從以上各類指標可見,在1990年到1999年短短十年間,美國信息技術已取得明顯的領先優勢,因特網與電子商務的發展更是遠遠走在前頭,為美國未來主導全球數字經濟奠定了基礎。
      二、美國信息技術發展的動因
  美國信息技術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的發展速度,有其國際大環境因素,也有國內的宏觀因素。而美國政府從戰略的高度看待信息技術的發展問題、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促進信息技術的發展,卻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1.從戰略高度看待信息技術的發展問題
  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優勢地位保證了美國在世界經濟和政治中的地位,失去這種優勢地位,就有可能給美國的經濟、政治和國家安全造成無法估量的影響。所以,美國政府一直將信息技術的發展看作是一個戰略性的問題。克林頓政府比歷屆美國政府都更加重視發展科技,促進技術創新與科技產業化。除了原有的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和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兩機構以外,克林頓于1993年下令成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并親自担任委員會主席。在促進高科技與整個國民經濟結合方面,克林頓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如全力推進“信息高速公路”戰略、引導軍用技術向軍民兩用技術過渡、將大量國家實驗中心交予大公司收購和使用,以使高技術迅速普及等。
    2.為信息技術發展掃清障礙
  (1)規范市場,促進競爭。 美國政府長期以來把維護市場競爭的正常有序進行視為自己的基本職能,而市場競爭的有序進行,既是促使各類企業優勝劣汰的關鍵,也是推動企業不斷創新的重要力量。反壟斷是美國政府對競爭管理的重要政策。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等依據反壟斷法,規范、限制企業壟斷市場的行為和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達到保護小企業、限制大企業、鼓勵競爭等目標。最近微軟受到的反壟斷訴訟案就是這方面的一個例子。
  (2)“勞動市場自由化”。 里根執政時期明顯袒護大資本家的經濟政策,使美國企業的結構改革比西歐和日本至少超前了十年,特別是實現了所謂的“勞動市場自由化”,這增大了雇主用工的靈活性,從而促使美國企業的效率和競爭力普遍得到提高。
  (3)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對金融業進行的大整頓, 金融部門也加大了高新技術的投資,金融企業的實力大大增強,金融市場的效率也極大提高,為信息技術的大發展鋪平了道路。
    3.為信息技術發展長期、持續發展作好準備
  (1)以教育為“立國之本”。 美國的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政府把開發人才資源的基礎教研工作全力承担下來,為企業界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提供無償的人才資源,從而為美國經濟由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創造了條件。美國政府還逐步推行終身教育制度,另外,在加強基礎教育的同時,美國政府還加速發展信息教育,普及計算機和因特網技術。這些為將來信息技術的全面發展作好了準備。
  (2)重視研究與開發。以往的經驗表明, 在研究與開發方面的投資至少能為社會帶來30%的收益,而有形資產的投資只能帶來8 %到10%的收益。因此,美國政府和企業都一直不惜將巨資投入科研,通過各種優惠或資助鼓勵企業開展研究與開發活動。克林頓總統在其2000財政年度預算提案中,呼吁國會繼續增加科研投入,其中建議將信息技術研究投入增加3.66億美元,增幅高達28%,可見其對研究與開發的重視。
    4.美國政府發展信息技術的具體策略和政策、措施
  (1)官產學研一體化策略。美國政府促進“官、產、學、 研”相結合,加速科技產業化。以硅谷為代表的大量高科技工業園區,是美國這一策略的重要成果。
  (2)人才資源開發策略。一方面重視培養高技術人才, 另一方面通過修訂移民政策等,重視引進高技術人才。盡管如此,美國信息業界技術人才不足的問題還相當突出,據有關人士估計,全美至少還缺少20萬信息技術人員,這給美國帶來的經濟損失數以千億美元計,而且這種狀況可能還將持續6至10年。(注:參見:鑒濤“美國缺少20 萬信息技術人員”,文載《電子外貿》1998年第11期。)
  (3)重點扶持中小企業的策略。 美國政府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不斷提升中小企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克林頓執政以來,實行了某種程度的出口產業傾斜政策,選擇和確定了一些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政府給予支持和扶助,以確保美國未來高技術產業競爭中的國際領先地位。由于美國的信息技術公司在起步階段都是小企業,政府這種策略尤為重要。實際上,美國高新技術型企業的主體正是小企業。
  (4)完善風險投資機制。 風險投資在西方被稱為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推進器”,很多高科技企業在初創階段都得益于風險資本的支持才發展起來的。美國的風險投資機制經過40年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和完善,對經濟發展起了很大作用。據統計,目前美國有4000多家風險投資公司,居世界首位,每年為1萬多家高科技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5)建立國家創新體系。 為了直接推動企業對風險很大的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美國從1990年開始由商務部牽頭,實施一個國家技術創新體系“先進技術規劃”(ATP)。 該規劃是政府和私人企業間的一種獨特的合作形式,是政府、私人企業和獨立研究機構在研究與開發高風險技術領域里的一種聯合行動。
  (6)貿易政策方面的新舉措。 為了美國的電信產品和電信服務開拓海外市場,克林頓政府出臺一系列重大的貿易政策,包括敦促WTO 簽署基礎電信服務業的協定、信息技術協定以及促成美歐“共同認可協定”等。美國實際上是在高技術領域實行加強保護和放松管制并行的方針,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同時,實行通訊業自由化管理。
  (7)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美國在WTO、APEC、NAFTA等全球化、 一體化組織中的活躍表現,對美國經濟結構調整與整個北美大陸的產業轉移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信息技術優勢的市場前景也更加廣闊。
  (8)通過政府采購、 推動自由和開放貿易體系來促進本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美國政府這一系列促進本國信息技術發展的做法,其中確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他們對信息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三、美國信息技術對“新經濟結構”的影響
  如前所述,由于美國政府的戰略導向和政策支持,美國在信息技術領域取得了領先于全球的優勢地位,信息技術在各經濟部門的廣泛采用及其本身的產業化,成為“新經濟結構”形成的根本動力。
    1.信息技術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美國高新技術產業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日益增大,正如前面提到的,1995年到1998年,信息產業對美國實際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33%。而且,信息技術在其他經濟部門應用所產生的效益更難估量的。信息技術主要是通過以下幾條途徑拉動經濟增長的:
  (1)提高勞動生產率
  許多經濟界人士和經濟學家認為,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主要推動力是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
  信息技術對勞動生產率提高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信息產業本身勞動生產率的迅速提高。格林斯潘在1999年美聯儲年中報告中指出,美國生產力水平在過去的5年間得到迅速提高, 而生產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歸結于信息產業。(注:參見《國際金融信息報》1999.8.5。)另外,在《OECD經濟展望》中指出,信息產業中的計算機工業的技術進步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每年貢獻1/4個百分點。(注:見OECD ECONOMICOUTLOOK, JUNE 1999. P17。)
  二是信息技術在其它經濟部門的廣泛應用。正是因為信息產業本身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得信息技術設備的價格急劇下跌(例如,計算機價格在1997和1998年就平均下降了25%),從而它們在各經濟部門都迅速普及起來,這反過來促使信息產業部門更快向前發展。信息設備投資占美國企業資本支出的比例從1993年的33%,快速增長到1998年的58%,成為全美企業最大宗的資本支出。美國傳統產業部門充分利用了信息化的機遇,對企業進行大規模的改組和改造,建立了企業的內部信息網和全球的因特網,精簡機構,大量裁員,有效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目前,美國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比歐、日約高20%,服務業則高出30%~50%。信息技術的普及對于傳統經濟的周期運作會產生很大影響,這表現在信息技術在生產操作、存貨管理、資產重置、滿足客戶需求等方面實現的實時控制,這將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和提升,從而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將越來越大。
  (2)拉動股市,刺激個人消費
  個人消費對美國經濟的增長具有決定性的作用,1998年美國居民的消費支出增長了約5.7%,這是14年來的最快速度, 從而使消費對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到了85%。消費支出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股市的持續高漲。股市的膨脹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效應,鼓勵了消費貸款,消費的發展則帶來就業機會和工資的提高,這反過來又促使人們投資于股票,從而使股市進一步上揚。
  從最具代表性的股指道·瓊斯指數的發展歷程來看,道指跨越1000點是在1972年,足足用了77年的時間。進入90年代以來,道指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1991年4月17日,道指首次突破3000點, 人們說這是一個世紀的高位。但是誰能想到,短短的8年之后,1999年3月16日,道指輕易越過了10000點關口,今年8月25日又創新記錄,達11326.4點。
  高新技術部門因其生產效率高,公司利潤豐厚,已成為近年美國股市日益攀升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創立于1994年的雅虎公司1996年4 月上市時每股才13美元,市場資本總值不過3000萬美元,但在2年后, 公司的市場價值已經高達358億美元,每股也一度達到了178美元。另外一個網絡公司美國online公司的市場價值更是高達1400億美元,超過了迪斯尼、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以及娛樂和出版公司維亞康的總和。
  股市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日益增大,而股市的上揚通過促進消費來對經濟增長發生作用的能力也是越來越大。這就是信息產業通過股市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杠桿作用。
  (3)對國際貿易的促進作用
  信息產業動搖了傳統商業貿易的基礎,同時進一步增強了美國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而且高新技術的采用也有利于跨國貿易壁壘的清除。所以信息技術也正通過促進國際貿易來對經濟增長產生作用。
  美國經濟對國際貿易的依賴性逐步增大,表現在其經濟開放度越來越大,1989年,美國商品和貿易的出口額和進口額占GDP的比重分別為9.4%和10.8%,到1997年,則分別上升為11.9%和13.1%。在投資方面,美國對外國和外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額占GDP的比重1989年分別為15. 3%和9.8%,而1997年則分別上升為22.1%和20.0%。(注:參見OECD ECONOMIC OUTLOOK, JUNE 1999. P19。)
  而信息產業對美國國際貿易有重要作用,從1993到1998年,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平均每年增長11.8%,比重達到商品進出口的19%。同時,信息服務業快速增長,比重已經達到私人服務業的5%, 隨著網絡技術的開發,這個比重必將迅速提高。電子商務的增長更是驚人,以美國電腦直銷龍頭戴爾(Dell)來說,去年戴爾每日網絡銷售額是600 萬美元,今年更增長到每日1400萬美元,已經占其營業額的25%,該公司估計到公元2000年,網絡銷售比例將會達到50%。
  我們注意到一個事實,制造業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還在進一步縮小,與之對應的是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進一步上升。制造業對美國經濟GDP、公司利潤、就業三方面的貢獻,1960年分別為27.0%、46.7 %和31.0%,近幾年則下降為17.0%(1997年)、26.0%(1998年)和15.0%(1998年)。(注:參見OECD ECONOMIC OUTLOOK,JUNE 1999. P19和The Economist, 1999.5.29.P112。)隨著因特網在全世界的廣泛利用和普及,信息服務業將有巨大發展,對經濟的影響就會進一步增大。
  2.信息產業對美國就業的影響
  信息化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信息產業的就業倍增效應比傳統產業高,甚至比其它高技術產業也高。例如,微軟公司每個就業機會可以創造6.7個新工作,而波音公司每個就業只創造3.8個新工作。 這一方面是因為微軟公司的工資高,購買力強,高消費提高了就業的倍增效應;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它制造業在全球化中越來越多地依靠外購件,而信息產業則較多地運用當地的熟練勞動。
  信息產業需要的是電腦、軟件、通信、網絡工程師等人才,其他企業由于廣泛采用信息技術也需要信息管理、電子商務的專才,這些有利于擴大高素質的就業隊伍。估計到公元2006年,全美將有近半數員工從事與信息相關的工作。
  與信息產業對擴大就業規模的貢獻相比,信息產業在工資收入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信息產業的勞工,平均薪資達到52920美元, 比全體勞工平均工資要高出78%,而且這個差距正在逐漸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整個信息產業高薪就業空間將集中于因特網。由于美國在因特網領域的絕對優勢,因特網對美國就業的影響將會更大。首先,現在美國正致力于建設信息高速公路,政府、非官方機構、企業和風險資本紛紛向因特網投資,因特網建設本身就會開創一個嶄新的就業空間。其次,在因特網基礎上開發和提供多功能高效率的經營服務(如電子商務),使信息產業所產生的就業空間得到深層次拓展。總之,信息技術產業將使就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3.信息產業對通貨膨脹的影響
  信息產業在推動美國經濟增長和擴大美國高薪就業隊伍的同時,還產生了一個獨特的宏觀經濟效應,即抑制通貨膨脹。
  (1)信息產品本身價格的急劇下跌有效抑制了通貨膨脹。 芯片作為計算機等信息產品的核心部件,其價格的變化有一定影響,以其運算能力計量,從1991年到1997年,其成本陡降了98.5%,其降價幅度和速度是任何其他制造業所不能及的。(注:參見:鐘明“美國信息技術對宏觀經濟的影響”,載于《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1999年第2期。)
  表1反映的是1996~1998年美國進出口產品價格的變化, 其中計算機及外圍產品、部件和半導體的價格連年較大幅度下降,這對于近兩年通貨膨脹率走低起了很大作用。
  表1 美國進出口價格變化(1996~1998) 
			   1996   1997   1998進口產品           -2.9   -4.3   -6.1石油             38.8   -20.2   35.9非石油            -6.1   -2.5   -3.7計算機及外圍設備和配件    -18.9   -13.4  -17.8半導體            -53.3   -14.9   -8.2其他產品           -0.6   -0.7   -2.1出口產品           -4.7   -2.2   -3.5農產品            -2.6   -3.2   -9.8農產品            -5.0   -2.1   -2.9計算機及外圍設備和配件    -26.6   -19.6  -12.0半導體            -33.1   -13.3   -5.4其他產品           -0.1    0.5   -1.9
  數據來源:Federal Reserve bulletin,1999.5
  
  再看一個實例分析:1996~1997年,全球信息產品生產能力過剩導致價格快速下跌,價格下滑近7%。當年美國非信息產品通貨膨脹率是2.6%,但在信息產品跌價的影響下,全美通貨膨脹率卻降至1.9%。 信息產業對控制通貨膨脹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2)信息技術的應用促使其他產業的生產力得到大大提高, 致使生產成本降低,產品價格也自然下降,有助于抑制通脹。
  (3)信息化促進全球化的發展,貿易壁壘逐步驅除, 加劇了商品競爭的激烈程度,各公司及其競爭對手均可獲得高新技術,從而使任何一方在獲得機會的同時,也必須為了競爭而采取措施降低成本,進而抑制了物價。
世界經濟研究滬25~29F8世界經濟黃仁偉/吳雪明20002000黃仁偉,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  吳雪明,上海社科院研究生部 作者:世界經濟研究滬25~29F8世界經濟黃仁偉/吳雪明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0:59:43

[新一篇] 論黑格爾的“世界歷史”觀

[舊一篇] 調整投資結構——  美國振興高科技的戰略舉措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