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得好”這玩意真的應該是上一輩人才在意的偽命題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簡體     傳統

論“過的不如國內同學的留學生,出國的意義在哪里?”該問題:


出國并非“能比他人過得好”的自動保票。出國讀書,只是讓你去見識一個不同的世界,處身于一個不同的環境。這就是全部了。并不是你拿到出國簽證、買到出國機票、去到異國、拿到異國學位,就能立刻當啷拿到一把限量金鑰匙的。


就像上大學的人,并不一定比高中輟學去賣煎餅的人更高尚、更有利益可圖。


想掙錢就去掙錢,出國并非掙錢的捷徑。想通這點就可以了。


我感興趣的,是這個問題背后的邏輯。


“混得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以前跟我一個編輯開的玩笑,重新說一遍。


甲,年過而立,沒房沒車沒結婚沒工作,膽囊還有點問題。


乙,年過而立,出版過書籍若干,年收入若干,通英法語,在巴黎供養著女朋友,正預備請人設計南部的沿海房子。


只看上面這些條件,這倆人哪個混得好呢?


——其實沒意義,因為就是一個人。只是用不同語言形容了一遍而已。


如果覺得上面這組像詭辯,那么再舉個例子。


我有個前搭檔,好朋友,上海人。大我三歲。美國工作過幾年,回來上海工作了。有妻子有孩子,有房(在供第二套),有相當好的車(他的同事一起艷羨)。工作的地位很高。


我沒結婚,沒房子,也沒車,在上海呆了小十年,然后來巴黎了,還是沒結婚,還是沒房子沒車。


我倆收入應該是差不多,但是,誰混得比較好呢?


我每年夏天回去跟他喝酒時,總是這樣:我覺得他混得好,他覺得我混得好。我說他有保障,很穩定;他說我很自由,比他清閑。


他說:你知道我現在的理想是什么嗎?——給我半天假期,讓我躺著把《棋魂》重新看一遍也好啊!


我的一個巴黎同學。她自己做實習時,回北京呆了一段,覺得受不了這氛圍,于是先去臺北故宮做了一段,去佛羅倫薩上過短程課,然后結束在巴黎的學習,又去日本慶應大學了。她的理想就是四處游學,然后四處過日子。


她說過一個事兒:她在國內有若干閨蜜同學,也有些藝術家朋友(我見過其中一位),各自在北京闖世界,那幾位都干練,有事業,掙錢多,當然也很累。諸位聯系起來時,也是彼此覺得對方這樣挺好,彼此感嘆”我就是過不來你那種日子啊“,然后繼續各奔前程,做各自的事了。


誰混得比較好呢?各人有各人的判斷了。


在我看來,在國內的環境,“混得好”是個很奇怪的命題。人是無法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只能依靠標簽,比如收入、職位、衣著、住宅、手表、汽車、談吐這些東西。然而日子的好歹,是自己過的。我親耳聽過太多在傳統意義上“混得好”的人傾訴過辛苦。實際上,我自己在忙著寫東西+上課忙到沒覺睡時,還經常聽人感嘆“哎呀呀你混得多好,又清閑又自在又不缺錢”。


在歐洲的同學,許多有一個共識:如果你想過點平心靜氣的小日子,那么在歐洲反而比在國內舒服;如果你志在亂世里闖大事業,2015年的話,回國比在歐洲有機會。但這說到底,與“混得好”無關。每個人的生活,甘苦自知。


我覺得,“混得好”這玩意真的應該是上一輩人才在意的偽命題了,是上一輩人習慣在過年過節時依據各種表象,互相攀比的產物,和“嫁得好”、“單位好”一起,都是一攬子糊涂賬。人類文明發展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可以在21世紀,基本確定了求同存異、參差多態是可以并存的這一點,乃是基本政治正確。


如果出了國,見識到了更多可能性,還要拘泥于“混得好”這種標簽表象的話,那出國才真是有些浪費了。



葵花寶典 2015-08-23 08:47:18

[新一篇] 大家都長大后覺得以前父母那些錯誤的教育方式

[舊一篇] 你的人生,全在這張紙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