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明:讓《史記》匯入生命之河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u=2164401481,2871882817&fm=21&gp=0.jpg

2014年11月,甲午年初冬,那兩天,我接連著在清華大學(北京)與北京大學講座,談《史記》。北大那場,談的是史記人物的「生命氣象」;才開場,便入佳境,算得上滿堂歡洽、舉座欣喜,挺好。至于清華,卻不相同;開場白才剛說了幾句,底下,陸續陸續,就一個個掉頭退席了。

 

認真說來,這是我咎由自取。早先我提供清華的題目,主辦單位有些意見,于是,我撒手不管,隨他們。結果,進了場,一看題目——《史記人物分析》,我當下頭大,忍不住就和主辦單位「唱了反調」。我說,這題目其實我不喜歡,因為,這恰恰跟我做學問的方向背道而馳。我一向不喜歡分析。世間的學問,有兩種可以分析:第一,西方學問可以分析,第二,現代的實用學問也可以分析。然而,中國傳統的學問,卻不適合。清華大學一向擅于分析,可能比誰都會分析;我不必錦上添花,或者,也不必助紂為虐。清華最缺乏的,是一種迥異于分析而能將經典與自身生命相鏈接的視角。這樣的視角,不只清華欠缺,其實是兩岸所有的大學都付之闕如。

 

我這么一說,有幾位看似好學深思的中年男子便先后起身,掉頭走人,陸陸續續,大概六、七個吧!后來,也有人相繼進場;直到終場,人數都不多,七、八十人吧!大家倒是聽得頗入神,反應挺好,因此,我這兒不妨也來說說。


099098.jpg

 

西方自兩河流域開始,就是個契約社會,他們習慣把人與人之間,分得越清楚越好。西方的學問,建立在二元對立的基礎上,主觀與客觀,也永遠存在著天塹。因此,他們強調抽離自身,去進行所謂的客觀思辨與分析。可是,中國文明肇始,便走上一條完全相反的路。中國文明想盡辦法要與別人、與歷史、與天地產生聯系,甚至,成為一體。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個人都活在人情溫厚里,活在歷史長河中,也活在天地萬物的緊密關系時,許許多多現代人常有的焦慮與困惑就會因此消融掉。正因如此,中國學問一向不關切概念的分析與厘清,而是藉由感受與領略,把事物納入我們的生命,化成自身的一部分。于是,古人說,胸中有丘壑;于是,古人做學問的最大成就,名曰:海納百川、氣象萬千。

 

在這樣的態度下,讀《史記》人物的關鍵,既不是冷眼旁觀,也不是居高臨下,而是宛如看著身旁親近之人,甚至像是看著自己一樣,同其呼吸,如實感受。這時,《史記》人物有了溫度,就能與你的生命相連結;這時,《史記》就變成一本生命之書。

 

譬如,我們讀張良。司馬遷寫張良,先交代“五世相韓”的顯赫家世,再談秦滅韓后,一心復仇,即使弟弟死了,也不辦喪禮,只為了將所有積蓄拿來刺殺秦始皇。結果,博浪沙暗殺失敗,張良逃到下邳,成了一個亡命之徒。太史公寫這段,是為了交代張良原來的血氣洶洶,性格頗似荊軻,甚至,還有那么一點匹夫之勇。這與后來氣定神閑、極度淡泊的張良先生,顯然相距甚遠。這轉變的關鍵,是黃石公。

 

黃石公與張良相遇,看似巧合,實則不然。說白了,黃石公顯然已打量張良許久,覺得這青年可寄予厚望,才決定對他進行一次徹底的「教育」。于是,黃石公蓄意將鞋子往下一掉,再用輕蔑的口吻對張良說,「孺子,取我履!」(娃娃,幫我撿鞋!)接著,《史記》寫了很重要的三個字,這三個字,大家匆匆讀過,恐怕多不留意。這時,大家不妨稍稍停駐,感同身受,換成你是張良,脾氣那么壞,性情那么沖動,面對黃石公這「莫名其妙」的舉動,會是怎么反應?也許,你會對黃石公說,「哼!你有毛病呀,誰理你這死老頭?」那么,顯然你的脾氣還比張良好,換言之,你的血氣沒那么洶涌,也干不了暗殺這樁事。事實上,張良沒那么斯文,當時的反應,據《史記》所載,他話都沒說,直接就「欲毆之」。「欲毆之」這三個字,是《史記‧留侯世家》的關鍵詞。


640.jpg

 

后來我常笑著說,別以為當一個好老師有那么容易,有時,是得担風險的。假如張良一拳下去,黃石公的鼻子肯定歪了;這下子,黃石公恐怕只能鼻子摸摸,自認倒霉;畢竟,神仙打鼓有時錯,這回算他誤判了。所幸,就在此時,不知怎地,張良忽忽忍住怒氣,氣一沉,自忖,算了,這家伙這么老,就幫他撿了吧!于是,「強忍,下取履」,沒想到,黃石公「得寸進尺」,又把腳一伸,說,「履我!」(幫我穿上!)這時,張良大概有點犯傻,剛剛氣一沉,來不及又發作,自忖,算了,既然幫了,就幫到底吧。

 

    這時,張良正長跪著穿鞋,黃石公突然頷首一笑。這一笑,若用傳統小說的說法,簡直就是「泄漏天機」。這一笑,太詭異、太豐富了,張良何等聰明,微微一怔,先是震懾住,后就瞬間驚醒了。

 

黃石公看張良已進入狀態,便徑自往前走了一里多路。至于張良,則是望著黃石公離去的身影,恍惚懵懂,似醒猶夢。這時,黃石公當然是欲留還行,先走一段,再來個回馬槍,顯然,黃石公得讓張良恍惚懵懂,琢磨片晌,讓心里的懸念達到某個臨界點。昔日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要的,就是這么一個有了懸念的臨界點。

 

黃石公回馬槍后,對張良說,「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我會此」,于是,后頭就有那五天再五天又五天的故事。張良自從被黃石公微笑震醒后,開始恍惚懵懂,也開始心里明白,便與早先激切洶涌、「欲毆之」的張良,判若兩人。后來,他幾乎是任由擺布,無論黃石公怎么「整」他,都心甘情愿,變得啥脾氣都沒有。

 

最后,我們不妨再稍稍體會,黃石公為什么需要一次次地讓張良五天后再來?頭一個五天,既然張良平明(天剛亮)準時到來,這時直接把《太公兵法》給他,不就得了?為何還要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蓄意刁難」呢?說白了,這就是「磨」。生命的某些狀態,真要翻轉,確實得要時間,得有過程,才能由量變產生質變,進而產生翻轉生命的能量。畢竟,道理好懂,習氣難平。如果第一次就給他,顯然因緣未足,能量不夠,還是得根據狀態,再磨個幾回,就像砂紙慢慢地磨那些許許多多不必要的疙瘩。就這樣,前前后后,費了十五天,磨平了。

 

張良如此聰明之人,經過黃石公一次次的鋪墊,前后十五天,總算磨掉了原有的浮躁與激切,那么,換成我們,磨得掉那么深的習氣嗎?如果能,又得多久?短短十五天,行嗎?如果眼下有黃石公這樣的高人,看似啥都沒講,卻若有似無地點著了要害,我們有能力感受得到嗎?我們有能耐領會嗎?我們會虛心受教嗎?當我們如此設想、如此追問,進而返觀自身、照見自己時,張良就不止是張良,張良便與我們可以是一體。于是,《史記》的人物,不再是一個個客觀分析的對象,而是與我們生命息息相關的活生生之人。于是,《史記》便可以是一本照見自身的生命之書,更可以宛如源頭活水一般,汩汩不絕地匯入我們的生命之河。


案:此文根據薛仁明在清華大學的講座改寫而成,發表於臺灣的《中國時報》與大陸的《看歷史》雜誌。

186.jpg



網載 2015-10-05 19:38:57

[新一篇] 大陸人讀書的四種病癥

[舊一篇] 【思享】莫言:讀書其實是在讀自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