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以“那個地方”指大陸 被陸生糾正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28日晚間受邀到桃園演講,內容提到中華文化可以連接兩岸,并提出四個主張會對于兩岸融合交流產生效果,不過稍后開放問答時,王金平多次用了“你們那個地方”的語法,意外被在場的大陸交流生“糾正”,王金平笑笑說“謝謝指教”。


王金平是接受臺灣“中央”大學資管系邀請,晚間出席“菁英講座”,以“談談‘立法院’”為題進行120分鐘演講,從晚間6點30分講到8點30分,當中也開放學生現場提問。


大陸學生比較關心的是兩岸議題,特別是針對王金平演講時提到兩岸的交流與融合,可以從四個指標來看,分別是生活習慣、國民所得、價值觀與宗教自由。


王金平在“中央”大學演講提到,這是他出席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活動,面對媒體說到中華文化是兩岸的韌帶,只有中華文化可以連接兩岸。


大陸學生首先詢問,“這是‘“立法院”’的主張?還是王金平個人的主張?或是國民黨高層的主張”王金平立刻澄清,“立法院”又沒有討論與表決,當然是他自己的想法。


陸生又問,為何拿出“國民收入所得”來衡量兩岸交流?王金平答覆,這樣生活水平才能趨于一致,好比大陸沿海與內陸所得還是有差異,國民所得也不是絕對衡量指標。


接著王金平花很大篇幅談大陸近來推動的“一帶一路”以及“亞投行”的政策,試圖讓學生與聽眾了解,大陸官方正試圖改善各地的國民所得差異。


王金平在“中央”大學演講前(中時電子報)


圖為指正王金平講話的大陸學生(“中央社”)


王金平在答覆過程還主動替馬英九說話,外界批評馬政府是倉促做成決議加入亞投行,事實上,馬政府很早就在著手評估,只是最后關鍵決策只有一個晚上,希望不要誤解。


該名陸生沒有放棄提問權利,繼續追問四個主張,特別是價值觀與宗教自由,根本不太好用來當指標,可執行性有待商榷。


王金平說,有關價值觀與宗教自由,“價值觀”是指身為一個人,能夠做服務他人為目的的人生觀,社會價值觀怎樣奉獻共同來合作,臺灣漸漸走向比較利他的價值觀。


接著提到人權話題,王金平避免用語太刺激,只說人要尊嚴、人要有人權,“兩邊比較就知道,不好意思再說什么”,欲言又止,惹來現場一陣笑聲。


王金平說,可以從各方面想想都知道,我們自由人權,民主也是社會價值觀,宗教,你們那裡還是沒有自由,臺灣那能容許沒有宗教自由?如果不能自由信仰,兩岸怎樣融合?“應該你們開放宗教自由”,就可以交往與融合在一起。


最后一位女學生舉手,她提到自己也是來自大陸,但開頭第一句話“不是問題而是質疑”,她對于王金平不斷用“你們那個地方”,只是想要糾正,不是叫做“這個地方”,而是中國大陸。


女陸生說,況且價值觀問題,沒有高低也沒有對錯,只是哪個價值觀適合哪個國家,“我只是想糾正這兩個說法”。


王金平說,“謝謝你的指教”,價值觀是自己主觀認定,我們認定可以接受就可以融合,如果我們不能接受你們價值觀的作法與表現,那我們還是彼此維持彼此尊重,要融合就是這樣,沒有生活習慣怎么結婚?要互相學習,來建立好的價值觀認定。


他說,這個認定是主觀,不能接受就不行,更多人認為“他們(大陸)這樣的社會風氣,對人的關懷,對人的價值判斷,或是價值的維護,”這些都是多層面還是主觀認定,我個人主張與看法,不一定你們要接受,也沒有規定你們要接受,這樣的兩岸融合,才能真正交流產生效果。


王金平(右)演講完畢,“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特別致贈校帽給王金平做紀念,王金平則回贈瓷盤,表達對該校百年校慶的祝賀之意。(中時電子報)


觀察者網 中時電子報 2015-08-23 08:49:58

[新一篇] 朱幼棣:后望書10——回望奉節

[舊一篇] 劉萬永:我在《冰點周刊》的日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