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創業先鋒 眾人拾柴火焰高 >>> | 簡體 傳統 |
在以吸血著稱的互聯網公司,加班早就成了跟吃飯、上廁所一樣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一件事了。曾有人寫文章稱自己每天加班到9點以形容工作之勤奮,立馬遭到了一大群人的鄙夷,9點?拜托,那叫早退好么?! 正如磨皮軟件催生出一群自拍黨,加班現象也衍生出了一系列創意無限的“秀加班”文化。每天的深夜朋友圈永遠不乏加班黨出沒,來一張空無一人的辦公室照片配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忙碌的一天終于過去了”或者“總是最后一個關燈,這是什么節奏?”再不就是“隨意”地發一張外賣照片注上一句“今晚的加班餐哦”。如果老板不過來點贊,這班就算白加了,跟項羽當年的“衣錦夜行論”有點異曲同工。 每一個喜歡曬加班的員工背后都默默站著一個喜歡曬加班的老板,他們的朋友圈往往會讓你感受到一種誤入傳銷公司的即視感,通常是夜深人靜一大群人開會,旁白則是“我為擁有這樣的團隊而感到驕傲”。 認識一個小策劃公司的合伙人,每天的朋友圈就是大秀特秀員工們又加班到了深夜。不但在朋友圈秀,還要在公司的微信訂閱號中隔三差五推送一條“加班記”,公開宣稱“秀加班,穩加薪”,“如果你加班沒讓人看到,你的加班就沒有意義”。 這兩天,陸陸續續有剛踏入職場的年輕朋友問我應該選擇怎樣的公司,在這里我告訴你們,我不會告訴你什么樣的公司是適合你的,但是如果你遇見了這樣的公司,請有多遠離多遠。 這并不是對加班本身的徹底否定,如果一個創業公司一天班都不用加,你也大可以走人了,因為這樣的公司不太可能成功。公司倘若真的業務繁忙,加班亦難避免,但最終目的是為了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昭告天下我今天又加了班。 如果你的價值體現靠的是朋友圈里的加班照片而不是一份令人驚艷的業績報告,實在是太可悲了。每個領導都喜歡強調自己的結果導向論,但最終的落腳點卻往往都是員工的考勤。 秀加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明確的績效考核標準。回想一下學生時代,沒有人會拿每天熬夜看書當做炫耀的資本,越是成績優秀的學生越喜歡強調自己從來不學習,最好表現得像天才兒童才能吸引更多崇拜的目光,因為有成績單就夠了。 再沒有什么比數字更能說明一切,可惜大部分企業偏偏沒有能力為員工出考卷,只好改用加班來衡量。其實說白了還是在用數字來給人打分:6點回家的通通不及格,9點走的人可以得60分,10點的則是70分,如果天天半夜三更之后才回家,那簡直就是老板心目中的一百分員工。 秀加班直接導致的就是習慣性加班和嚴重的拖延癥,反正老板也不提倡早下班,為什么還要著急把事情趕緊做好?到了公司大可以先看一圈娛樂新聞,然后去走廊抽根煙,泡杯咖啡,和同事們湊在一起背后分享點狗血八卦,時間倒也過得飛快。轉眼到了晚上八九點,回頭看看自己真正做的事其實屈指可數,當然這也不妨礙到了10點的時候來一張自拍照發到朋友圈來一句“累并快樂著”。看似什么都沒做還得到了老板的認可,實則是在消耗自己的生命。 比加班時間其實是最沒含金量的一件事兒,不就是比誰的屁股更沉更能坐得住么,這也是個青春飯。單身的比成家的強,成家的又強過有子女的,為人父母了畢竟要趕回家照顧孩子,耐力也就沒那么持久了。所以即使你是公司里把椅子坐穿的那個人,早晚有一天也會發現,周圍還有人能比你坐得更久,配的圖比你還高清,文案比你還正能量,而你又沒有能傍身的一技之長,那基本就面臨被打入冷宮了。 可能你會說這話有點偏激,誰說秀加班的人就一定不干正事呢?我只能說這真的是少之又少。因為你也說了,是“秀”加班,醉翁之意不在工作,在乎的是一個“秀”字。 加班的人里真正努力的大有人在,可是一個努力的人最終目的是為了把手頭的工作盡快搞定,如果真的不得不做到深夜,可能不但不值得炫耀,相反是一種恥辱。在真正牛逼的人看來,他們的加倍努力,更多時候只是為了在人前顯得毫不費力,就像上學那會兒你我身邊那些虛偽的學霸們。 所以加班背后有個潛臺詞,叫“效率低下”。如果放眼一個公司都以秀加班為榮,只能恭喜這位老板,你養了一群不干活還喜歡拿“我很努力”這樣鬼話騙你的員工。你任由他/她領著你的薪水浪費著你的水電在朋友圈上演著騙你的小把戲,居然還深深為之感動,真是完美演繹了什么叫被人騙了還幫人數錢,當然,你自己也在上演著同樣的苦情戲欺騙著你的投資人。 一個牛逼的公司應該以“秀加班”為恥,愛工作到幾點都是員工自己的選擇,業績才是唯一衡量的標準。沒有成績的努力統統都是狗屁,把8個小時內足夠做完的事拖到12個小時,只不過證明了自己智商很低。 最后奉勸老板們,敬業不是錯,但請多招點有能力在8小時之內能把活麻利干完并且干漂亮的員工,也給自己多留點出去度假打高爾夫球泡女明星的時間。如果公司的業務真的多到需要日夜加班來完成,也請鼓勵你的員工提高效率,告訴他們我們今天的加班是為了明天的不加班,而不是我加班我光榮,真哪天猝死了還能追封個烈士。 來源:油炸綠番茄
上方網 2015-08-23 08:53:1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