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捕四人幫:李先念為何反對開會解決(圖)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1976年9月16日,也就是毛澤東追悼大會的前兩天,華國鋒和李先念、吳德、陳錫聯、紀登奎、陳永貴等幾位政治局委員,在國務院會議室碰過一次頭。吳德建議,用開會的辦法解決四人幫。李先念表示質疑,還列舉赫魯曉夫上臺的例子說明。華、李、吳權衡再三,考慮中央委員會有不少是四人幫拉進來的造反派成員,用開會的辦法恐怕要冒風險,采取隔離審查的辦法才是上策,故開會之策棄而不用。

1973年5月1日,吳德、華國鋒、汪東興、李德生、李先念(前排從左至右)在頤和園同群眾及外國客人參加游園活動

四人幫倒臺已經過去多年。多年以來,事情的真相和細節一直為人關注,為人樂道。當年惟妙惟肖的傳說,后來變成繪聲繪色的戲說。關鍵在于,官方幾乎沒有公布任何相關的檔案文獻。這未必是有意保密,因為那是一次政治風險極高的高層權力變更,所以很可能當年就沒有多少文字記載。由于缺乏文字資料,相關當事人的敘述便顯得頗富價值。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相關當事人回憶、傳記、年譜的公開和出版,以及媒體的采訪,以往的傳說和戲說很多得以糾誤,事情的真相不少也得以澄清,但也留下了一些模糊不清或相互齟齬的疑點。

究竟是誰最早提出解決四人幫問題的?過去一般說是葉劍英。主要當事人的回憶表明,事情可能要分為醞釀和正式提議兩個階段。還在毛澤東生前,葉劍英已經與一些當時被邊緣化的黨政軍元老交流過對時局的看法,聶榮臻、王震、楊成武、粟裕等人曾先后以不同方式,向葉表示了對四人幫可能控制局面的担憂,希望解決他們的問題。葉則以自己的方式表明了對此的態度和決心。這可以說是最早的醞釀。

但醞釀是一回事,正式提出又是一回事。近些年研究的一大進展,就是弄清楚了正式提議的經過。華國鋒、李先念和吳德等人的談話和回憶,都說明是華國鋒最先提議,經由李先念向葉劍英轉達,得到早有此意的葉劍英贊同的。除了葉劍英事先的醞釀、華國鋒正式提出動議外,一些知情人近些年還提到,李鑫在毛澤東追悼大會(9月18日)后,也曾直接向華國鋒進言,建議采取斷然措施解決問題。

目前的疑點在于,第一,華國鋒是什么時候提議的?據華本人的記憶,是毛澤東去世后的第二天,即9月10日;而李先念、吳德的回憶,是9月11日。時間相差一天。第二,李先念是哪天去北京西山向葉劍英轉達華的提議的?華國鋒、吳德的記憶,都是9月13日;而李先念本人說是9月14日;《葉劍英年譜》則說是9月24日。三個說法,前兩個相差一天,后一個則差了十來天。第三,李先念轉達華國鋒的提議后,葉劍英如何反饋的?這是一個相當關鍵的環節。據華的回憶,9月21日葉去他家商議此事;《葉劍英年譜》記載9月中旬、9月25日和10月2日華葉有三次密談。也就是說,李帶話之后,華葉的第一次面談,應該是9月中旬或21日。看起來,兩者似乎差不太多,但細究會發現《葉劍英年譜》自相矛盾:既然李先念24日才轉達華的提議,怎么會9月中旬華葉已經秘密商議?至于華葉密談的具體內容,由于兩位都已故去,已無法向人們披露了。

解決四人幫問題是如何謀劃的?以往的說法,出于保密,政治局成員也極少知曉此事。從當事人的回憶看,這種說法并不屬實。據吳德口述,除了江青等四人和被疑為追隨四人幫的吳桂賢、有恙在身的劉伯承不知情外,其余在京政治局成員事先都程度不同地參與或了解此事。吳德還稱,其中汪東興、陳錫聯、蘇振華、紀登奎都是華國鋒本人親自約談的,只有倪志福是吳德受華的委托打的招呼。

汪東興是整個事件的關鍵人物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汪在事件中的作用有意淡化,與事實不符,也不公道。雖然汪迄今從未公開憶述此事,但從其他當事人的回憶看,汪起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華國鋒回憶,他除了同葉直接商談外,還找了汪東興談話,汪與他的想法完全一致。華沒有透露與汪商談的時間,但吳德口述稱,華曾告訴他9月11日找了汪商量此事,汪的態度很明確,表示堅決支持華的意見。《葉劍英年譜》則記載,毛澤東生前葉就曾同汪交換過彼此看法。果真如此,汪就是分別從華、葉處得知這個動議的。至于詳情如何,目前仍然不得而知,有待汪本人的披露。

以往人們都以為一開始就準備對四人幫采取抓捕的辦法,近些年當事人的回憶,透露出一個情況:在達成解決四人幫問題的共識后,曾經有過另一種考慮,即通過召開政治局會議或中央全會的辦法解決。華國鋒、李先念回憶,9月16日,也就是毛澤東追悼大會的前兩天,華和李先念、吳德、陳錫聯、紀登奎、陳永貴等幾位政治局委員,在國務院會議室碰過一次頭。吳德建議,用開會的辦法解決。李先念表示質疑,還舉了赫魯曉夫上臺的例子說明。華、李、吳權衡再三,考慮中央委員會有不少是四人幫拉進來的造反派成員,用開會的辦法恐怕要冒風險,采取隔離審查的辦法才是上策,故開會之策棄而不用。不過,關于這次會議的時間仍有不同記憶,華、李說是9月16日,而吳的記憶是9月26日或27日,兩者相差了十來天。

據華國鋒說,他不只是找了上述幾位政治局成員商議解決的辦法,更重要的還同葉劍英多次商量過此事。遺憾的是,華沒有透露他同葉商談的詳情,因此華葉之談仍是未解之謎。

抓捕四人幫的行動是如何準備的?過去的說法一直比較含糊或者片面。當事人的回憶逐漸相對全面地復原了歷史。據華國鋒、吳德的談話或口述,準備工作主要是由華、汪、李三人分別商談,由汪、吳組織實施的。整個行動班子分為準備文件的寫作班子和實施抓捕的行動班子,前者由李鑫負責;后者又分為三個部分,中南海內抓捕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毛遠新的行動由汪東興負責,中南海外抓捕遲群、謝靜宜、金祖敏的行動由吳德負責,控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人民日報》等新聞輿論單位的行動由耿飚負責。為此,汪東興指揮張耀祠(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武健華(中央警衛局副局長)挑選了直接參與行動的八三四一部隊五十來名官兵,吳德則與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吳忠溝通,并與當時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陳錫聯聯系,取得了對北京衛戍區部隊的直接指揮權。

關于準備工作,實際上還有一條線被人們忽視了,就是高層經由葉劍英同一些軍方人士和黨政軍元老打了招呼,如李德生、張廷發和聶榮臻、陳云、鄧穎超等。從某個角度說,這些也是一種準備,特別是同李德生(時任沈陽軍區司令員)、張廷發(空軍司令員)打招呼,更是對可能發生的不測做好預設。

至于具體行動的經過,當事人的披露比較詳細。這是近些年研究一個比較突出的進展。張耀祠、耿飚的回憶錄,特別是香港鳳凰衛視對武健華、周啟才、陳長江、楊正泉、保育鈞等人的訪談,都相當細致地敘述了10月6日晚間在中南海懷仁堂抓捕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在豐澤園內抓捕江青、毛遠新,控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10月7日進駐人民日報社的經過。

中南海外抓捕遲群、謝靜宜、金祖敏的經過,過去一直不清楚。吳德在口述中作了敘述,但仍嫌籠統,遠不及對中南海內行動敘述詳盡。

抓捕四人幫當晚,中央政治局在北京西郊玉泉山召開緊急會議。非程序的強力行動需要得到程序性追認,毛澤東逝世后最高權力核心的真空需要盡快填補,事件過后的中國政局需要穩定,這些都必須由最高決策層作出部署和安排。因此,作為一個完整的歷史事件,應該說這是最后一環。

過去人們只知道這次會議的結果,至于經過,則不知其詳。吳德口述最早作了比較詳細的憶述,周啟才的口述則更為詳盡。參加會議的政治局成員是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汪東興、吳德、陳錫聯、紀登奎、陳永貴、蘇振華、倪志福、吳桂賢等11人,作為工作人員旁聽會議的是李鑫和周啟才。會議從6日晚上十點開到7日凌晨四點,時長六個小時,主要是由華國鋒、葉劍英通報抓捕四人幫的經過,然后作出了關于隔離審查四人幫和推舉華國鋒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決定。之后,就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工作作出了安排。值得注意的是,會上華國鋒曾提議推舉葉劍英為中共中央主席,葉則堅持謙辭;政治局委員(紀登奎)建議按照毛澤東三七開的基調,指出文化大革命的錯誤所在,葉認為這時的文件不可能解決文革的問題。

不過,無論是吳德的口述還是周啟才的回憶,對會議安排當前和今后工作的情況均寥寥數句,語焉不詳。那次會議的參加者(包括旁聽者),僅有四位尚健在。更進一步的情況,還待當事人披露。


北京日報 韓鋼 2015-08-23 08:53:28

[新一篇] 惟有幽人自來去——讀《聶隱娘》 唐代俠女

[舊一篇] 軍代表踢爆:周總理下令 林彪飛機是被我們打下來的(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