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記住,迄今為止,這天是男權的天” 關于女性主義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當想到女性主義這個概念時,更多時候我是將自己從中抽離的。是的,很多女性在家庭里遭遇著暴力對待,在職場上忍受著性騷擾和非同工同酬,諸如《金陵十三釵》、《軍中樂園》的電影作品更是明晃晃地消費著女性;但是呢,到了我自己這里就還好,從小到大,我沐浴著跟身邊男孩子一樣明媚的陽光,上大學,找工作,還曾經一度比同齡男士的薪水高出一溜溜。


我的上一份工作,身邊的前輩全是美麗而智慧的女性,凌晨三點她們還在秀場里頭指導場地搭建,早上八點復又穿著小黑裙站在寫字樓里講解比稿用的PPT,我們的女老板接到臺北副市長的職位邀請而婉拒,我們的生活比蜜還甜。有時候,我會羞愧地承認,西方女權主義者所辛辛苦苦反對的——諸如女性要穿高跟鞋、穿著要做到高度女性化等“政治不正確”的東西——正被我默默地享受著。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即便熟稔陀思妥耶夫斯基卡繆伯格曼,認得英語法語古漢語,我還是不能擺脫成為一個矯情空虛女人的命運;我噙著熱淚發微信質問喜歡的男生,你為什么從不主動聯系我,難道就不想我嗎?他無辜而不耐煩地回復:“可我是男的啊”。對,只有在感情上我才迷迷糊糊地洞察到了一點點的性別不平等,可是思來想去又好像拿它沒什么辦法。


幾個月前,得知被譽為20世紀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圣經”的《閣樓上的瘋女人》終于被譯介到國內,我聯系了世紀文景的編輯,表示有意辦一場相關主題的讀書會。6月6號,主題為“那些膽敢握筆的女人——‘閣樓上的瘋女人’與性別意識”的第202期鳳凰網讀書會如期在雨楓書館舉行,我們有幸請到了在女性文學研究領域頗具盛名的戴錦華教授以及她的弟子孫柏教授作為活動嘉賓,就女性文學及女性主義展開了一個下午的探討。


大眾偏見里的女性主義者是這樣的:先鋒、激進、反常,有時批判,但更多情況下是莽撞與沖動;比如被標簽化了的朱迪斯•巴特勒、西蒙•波伏娃以及李銀河。她們被視作異類,全身上下貼滿了同性戀、開放婚姻、獨身主義這些帶有負面含義的詞匯。


但如果你跟我一樣,碰巧見到了提前一個小時自行到達現場(把當天備車去接她的責編藝星妹子給忘了)、在讀書會上邏輯清晰而飽含激情的她,相信你會明白那些對女性主義者殺人如麻、茹毛飲血的過激描述純屬無稽之談。真正的女性主義者冷靜而克制,講清楚事理,不高呼口號,以及——活動散場后在電梯里嚷嚷著要趕緊出去抽根煙,經人提醒北京剛剛頒布了禁煙令,她倔強地表示要找個沒房頂的地兒。


這位女性,就是戴錦華教授。




“從最低層面來說,當進入性別議題的時候,我們不必在每一個議題當中再一次去發現男權。請大家記住,迄今為止,這天是男權的天,這地是男權的地,這文化是男性的文化。


在歐洲所有主要語言當中,man還是男人,而男人也就是人類(human),歷史就是his-tory,沒有her-tory。這是基本的議題,這是基本的現實,而且今天整個資本主義是參照著父權制基本結構建立起來的,現代資本主義是父權制的最新版本和最新形式。所以我們不用說‘我又發現男權了’,我們把男權的壓迫、男權的表現形態作為我們討論的前提基礎,我們從這里出發,去發現它的表現形態,它的退縮,它的妥協,它的進攻,它更大的侵犯性。”(戴錦華語)


因此,當我們整天似乎過度敏感地把男權二字掛在嘴邊的時候,是不是在邏輯上,依然在遵循著男權的思維了呢?在我們的印象里,文化是開放的,世界是開闊的,女性有了更多的工作選擇,有了更多的生活樣式,類似“女性們,你們要得還不夠嗎?”的話語從未停止。而另一個現實是,我們,不論男人還是女人,背后都還有著一個用私有制和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的市場邏輯、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階級性別、種族邏輯重新組織起來的社會結構;而這個結構,在我們拘泥于性別的二元之爭時,被巧妙地隱藏起來,成為杰姆遜所描述的那種“政治無意識”。①


我曾跟一位女同事談論起為什么我們總覺得身邊的女孩子都很優秀,而男生好像沒那么陽光、沒那么有教養——他們太累了,全社會只給他們一個標準讓他們朝著那兒跑,那就是成功,就是錢。當我們對著北上廣動輒幾萬一平的地價望房興嘆時,有那么多的男生還實實在在地想著有一天要擁有它們,買房,然后娶妻生子。從某種程度來說,男性跟女性一樣,都是資本時代的受害者。明確了這些,女性好像有了兩條路可以走:


一、英雄方案:真要反抗,應該跟男性(要知道,女性主義是一種思維方式,男性何嘗不能擁有)握手言和,然后共同對抗背后真正的大boss。


二、路人甲方案:在獲得了充分知情權的前提下,選擇成為什么樣的人,然后義無反顧地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比如,如果我仍然愿意承担做飯洗衣服的責任,那么飯照做、衣服照洗,只是,我希望你們明白,我,本可以不這么做的。


讀書會結束后回到家,我照常給那位從不主動發聲的男生發了條微信。心里想的是“拽什么拽,又不是只有你丫一個人要工作”,手上按出的是“噯,外面下雨了呢。”


注:①摘自杰姆遜所著《政治無意識》(Fredric Jameson: Political Unconsciousness)“批評的過程與其說是對文本的內容的闡釋,倒不如說是對內容的顯示,是將被各種無意識壓制力所扭曲的原初信息和原初經驗重新揭示出來,恢復其本來面目。”


(本文鳳凰網讀書會負責人冰心的活動手記。)


鳳凰讀書 魏冰心 2015-08-23 08:55:41

[新一篇] 《百年一瞬》吸煙可以致癌2

[舊一篇] 最后的“大家閨秀” 張充和紀念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