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巳月的結束以及午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每年6月6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75°時。 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散播播種。“芒種”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即指忙于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螳螂生 中國古代從芒種起15天內每5天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在這一節氣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 鵙始鳴 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并且感陰而鳴。 反舌無聲 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叫的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送花神 農歷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此俗今已不存,但從著名小說家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可窺見一斑:“(大觀園中)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里繡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由此可見大戶人家芒種節為花神餞行的熱鬧場面。 安苗 芒種打泥巴仗習俗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于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后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凈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堿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防治熱傷風 防冬病潛伏:某些冬季常發疾病,其致病因素往往產生于夏季,只是由于夏天炎熱沒有立即發作而潛伏體內。 勤洗澡換衣 勿赤膊貪涼:芒種過后,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后要常洗澡,這樣可使皮膚疏松,“陽熱”易于發泄。 百毒之月至 播種最忙季:古代門楣懸艾草,是為了驅趕蚊蟲。又因為此節氣正逢端午節前后,家家戶戶在門楣懸掛菖蒲辟邪驅毒,所以古稱五月為“蒲月”。 天氣異常悶熱 注意防暑祛濕:芒種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夏季炎熱的氣候逐漸開始了。但是也要注意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于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可是千萬要注意,一定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 藥茶解濕熱 吃大蒜防蚊:夏天蚊蟲多,除了加強清潔以外,吃大蒜也可驅蚊,因為蚊子不喜歡人體的蒜味;口服維生素B排汗后,會產生蚊子不敢接近的氣味。 宜輕清甜淡 鮮藕雞蛋羹:夏季飲食,孫思邈提倡“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老年人因機體功能減退,熱天消化液 分泌減少……
楚塵文化 2015-08-23 08:54:1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