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譯文]   回頭遙看來時遇雨的地方,不管它風雨或晴天。

      [出典]   北宋 蘇軾   《定風波》

       注:

        1、《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注釋】:

  ①三月七日:指元豐五年(1082)三月七日。

  ②沙湖:在今湖北黃岡東南十五公里處。

  ③狼狽:進退都感覺困難。

  ④已而:不久。

  ⑤吟嘯:吟詠、長嘯。表示意態閑適。

  ⑥芒鞋:草鞋。

  ⑦一蓑煙雨任平生:披著蓑衣在風雨中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一蓑”,一本作“一莎”,意猶“一襲蓑衣”。

  ⑧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⑨蕭瑟:風雨吹打樹林的聲音。

3、【譯文】1:

  不必去理會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著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走。

  竹杖和輕捷的草鞋更勝過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夠在風雨中過上它一生。

  早春微寒的春風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殷殷相迎。

  回頭望一眼走過來的風雨蕭瑟的地方,信步歸去,風雨,天晴,我無謂。

 

4、蘇軾 生平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5、此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后的第三年。寫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現象,談人生哲理。屬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這種情懷,遇事便觸發了。《東坡志林》中說:“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寫出這樣一首于簡樸中見深意,尋常處生波瀾的詞來。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只“莫聽”二字便見性情。雨點穿林打葉,發出聲響,是客觀存在,說“莫聽”就有外物不足縈懷之意。那么便怎樣?“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逗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主腦,以下詞情都是從此生發。 

     “竹杖芒鞋輕勝馬”。先說竹杖芒鞋與馬。前者是步行所用,屬于閑人的。作者在兩年后離開黃州量移汝州,途經廬山,有《初入廬山》詩云:“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識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謂“我是世間閑客此閑行”(《南歌子》)者。而馬。則是官員或忙人的坐騎,即俗所謂“行人路上馬蹄忙”者。兩者都從“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前者勝過后者在何處?其中道理,用一個“輕”點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誠然是輕的,輕巧,輕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帶水的,比起騎馬的便捷來又差遠了。那么,這“輕”字必然另有含義,分明是有“無官一身輕”的意思。 

        何以見得?封建士大夫總有這么一項信條,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蘇軾因反對新法,于元豐二年被人從他的詩中尋章摘句,硬說成是“謗訕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臺獄;羈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謫任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元豐三年到黃州后,答李之儀書云:“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屨,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被人推搡漫罵,不識得他是個官,卻以為這是可喜事;《初入廬山》詩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識故侯”,則是從另一方面表達同樣的意思。這種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見他對于做官表示厭煩與畏懼。“官”的對面是“隱”,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來,是這條思路的自然發展。 

       關于“一蓑煙雨任平生”,流行有這樣一種解釋:“披著蓑衣在風雨里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這表示能夠頂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詞選》)從積極處體會詞意,但似乎沒有真正觸及蘇軾思想的實際。這里的“一蓑煙雨”,我以為不是寫眼前景,而是說的心中事。試想此時“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了,哪還有蓑衣可披?“煙雨”也不是寫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煙波浩渺、風片雨絲的景象。蘇軾是想著退隱于江湖!他寫這首《定風波》在三月,到九月作《臨江仙》詞,又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負責管束他的黃州知州徐君猷聽到后大吃一驚,以為這個罪官逃走了;結合答李之儀書中所述的“扁舟草屨,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而自覺可喜,他是這一種心事,在黃州的頭兩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出來,用語雖或不同,卻可以彼此互證,“一蓑煙雨任平生”之為歸隱的含義,也是可以了然的。 

       下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實。不過說“斜照相迎”,也透露著喜悅的情緒。詞序說:“已而遂晴,故作此。”七個字閑閑寫下,卻是點晴之筆。沒有這個“已而遂晴”,這首詞他是不一定要寫的。寫晴,仍牽帶著原先的風雨。他對于這一路上的雨而復晴,引出了怎樣的感觸來呢? 

       這就是接下去的幾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蕭瑟,風雨聲。”“夜雨何時聽蕭瑟”,是蘇軾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顧來程中所經風雨,自有一番感觸。自然界陰晴圓缺的循環,早已慣見;宦途中風雨的襲來,卻很難料定何時能有轉圜,必定有雨過天青的遭際嗎?既然如此,則如黃庭堅所說的,“病人多夢醫,囚人多夢赦”(《謫居黔南十首》),遭受風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蘇軾于此想得更深,他說無風雨更好。無風雨,則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這便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真諦。如何得到政治上“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境界?是“歸去”!這個詞匯從陶淵明的“歸來去兮”取來,照應上文“一蓑煙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煙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風雨好多了。

此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簡樸中見深意,于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6、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發。

“竹杖芒鞋輕勝馬”,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以上數句,表現出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

過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雨過天晴的景象。這幾句既與上片所寫風雨對應,又為下文所發人生感慨作鋪墊。

結尾“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社會人生中的政治風云、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句中“蕭瑟”二字,意謂風雨之聲,與上片“穿林打葉聲”相應和。“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

縱觀全詞,一種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呈現在讀者面前。讀罷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

 

7、人生不經幾番風雨,便難徹悟。東坡一生多遭困頓躓踣,仕途幾經沉浮。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這次磨難幾乎要了他的性命,劫后余生的東坡對仕途早已厭倦,對人生更是大徹大悟了。

從剛被貶謫(1080年)到作此詩(1082年),蘇軾的思想是有一個變化過程的。剛被貶謫時,詞人尚在嘆息“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臨江仙》),非常希望能“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臨江仙》)。可是希望不等于現實,彼時東坡的心里,有的是對仕途的失望,對未來的迷惘,對人生的無奈。其悲觀的情緒充盈于詞句之中,直至發出“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西江月》)的喟嘆。

三年的謫居生活,長官同僚的厚待,鄉野村夫的尊愛,亦能略略慰藉他那顆孤獨受傷的心。東坡的心從剛被貶謫的絕望中逐漸蘇醒,心態變得緩和、寧靜,而《定風波》一詞正好反映了這一點。全詞是緊扣“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一主旨展開描寫、抒情的。

寫景,景中寓情。全詞所述之事、所抒之情,均放被詞人巧妙的置于“風雨”這一環境之中來展開的。風是什么樣的風?“料峭春風”,“微冷”的春風。雨是什么樣的雨?春風輕拂,略帶涼意的沙沙小雨,是“煙雨”。也正是這種微風、細雨,才決定了雖無雨具,也不覺狼狽。其實,從生活實際的角度來看,初春的風雨應該說還是很冷的,更不宜在初春的風雨中沒有雨具行走。而詞人在這里所要表達的只是一種體驗,一種感覺。這里有個比較,詞人在序中有言:“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為何“余獨不覺”呢?東坡正是在感受這風雨,借這風雨來沖刷心中的塊壘。這里似乎在表達,政治上的大風大雨都挺過來了,這自然界中的小風小雨又算得了什么,更何況還有“山頭斜照”在前方相迎呢。要說此時東坡的心態已與剛貶謫時大不相同了,少了一份迷惘、哀嘆,多了一份緩和、寧靜。

狀物,物有所寄。在風雨、斜照所營造的環境之下,詞人巧筆點染“竹杖芒鞋”和“一蓑煙雨”兩句,頗有意味。竹杖、芒鞋(草鞋)本是村野農夫所用之物,如今都出現在詞人身上,客觀上也說明了詞人早已混跡平民之中,穿著行為與百姓無二;主觀上也向我們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我本愿作一介百姓,我更愛這竹杖芒鞋,它們比皂靴寶馬更輕便、更好。僅一個“輕”字,便刻畫出東坡那滿身、滿心的輕松來。關于“一蓑煙雨”,歷來有多種理解,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看,似乎更應該看成是一種寫意手法,詞人化實為虛,既能讓讀者感到披蓑戴笠、煙雨濛濛,又讓讀者去體會那種漁樵江渚之上的逍遙愜意。這樣理解也許到更確切。

抒情,沖淡平和。一切景語皆情語。所寫之景,所狀之物,均為所發之情服務。同時詞人又是通過虛詞和動詞的巧用來完成的。“莫聽”兩字劈頭而來,便將那些風風雨雨全部拋在一邊。“何妨”“徐行”二詞似在勸別人,實際是在勸自己:這樣的小風小雨又算得了什么呢,它不但不值得逃避,反而可以讓人好好地享受一下。真是不一樣的襟懷,不一樣的感受啊!不是經歷大風大雨,焉能如此?“誰怕?”以反問句出之,干脆利落,擲地有聲。什么樣地苦都吃過了,還怕什么?“微冷”一詞則準確地傳達出詞人此時地感受——這些風雨是輕微的,不但不令人害怕,反倒可作欣賞。最后,全篇的情感都歸結到“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句上。這一句是眾口流傳的佳句,詞人巧用雙關,以“晴”諧音“情”,巧妙地將自然之景和心中之情結合起來,了無痕跡。而“無”字在一句之內地重復使用,不僅音韻鏗鏘,更是將詞人那種無牽無掛,無欲無求,沖淡平和之情充分地表露出來。虛詞和動詞的巧妙結合使用,有效地傳達出詞人內心地平靜與沖淡。

綜觀全詞,我們可以用一幅畫面來作結:一位老人(其實只有四十五歲),在料峭的春風和微冷的細雨中,拄著竹杖,穿著草鞋,時而低吟,時而高歌,緩緩地走在泥濘地沙湖道中!因為在他的心目中,這世上原本就沒有風雨。如果有,那么他也更愿意醉臥芳草聽風雨。

 

8、“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風雨:可以是真實的景物描寫,也可以是政治官場上的。 晴:可以說是突如其來的大雨后的陽光普照,也可以說是蘇軾在面對宦途浮沉的無懼無悔。   

所有的一切在蘇軾看來都是如清風明月般的隨意與自然。 這是豁達與從容的最高境界。 這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社會人生中的政治風云、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句中蕭瑟二字,意謂風雨之聲,與上片穿林打葉聲相應和。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縱觀全詞,一種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呈現在讀者面前 。讀罷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在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正是蘇軾情景交融的人生感悟,這種豁達該是我們學習的,無論如何,走到今天的蘇軾都已經不再介懷,對待大自然的變化,正如他對人生的心態一樣的,既無風雨也無晴。 什么都不再對他造成傷害。

 

9、蘇軾人生態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輩子,他從來沒拋棄過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釋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統一。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古代讀書人都希望有所作為,建功立業,所謂“大丈夫當以天下 為己任”,“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等,當這種理想無法實現或遭遇挫折時,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風,而道家講的是無為,所以他又像莊子一樣,要逃離這個社會。

曠達——頓悟——感傷,是蘇軾文學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種情感模式。他一生屢遇艱危而不悔,身處逆境而泰然,但內心深處的感傷卻總是難以排遣。這種感傷有時很濃,有時又很淡,并常常隱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聲的背后。無論是人間天上,抑或是廊廟江湖,對于蘇軾來說均是“外部世界”,本無區別。他最后的歸宿只能是自己的“內心世界”。所謂的“也無風雨也無晴”和“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實際只是詞人希望獲得精神解脫的一種象喻而已。

我認為我們要學習他那種遇艱危而不悔,身處逆境而泰然的豁達精神,盡管我們只是一介凡人,盡管對一些事情或壓力無法釋懷,但我們能做到的就是盡力從容面對之。

 

10、“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里又顯示出蘇軾對人生更徹底的感悟:不僅是失意不懼,得意也一樣淡然處之。在自然界,雨和晴是再常見不過的天氣現象了,沒有陰晴的變幻,自然界就無從存在。同樣,在人的一生中,得意、失意也都很正常,都是人生共有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不管是順境、逆境,來了,就坦然面對,從容接受。所以“無風雨”可貴,“也無晴”更是一種境界,尤為可貴。能做到“寵辱皆忘”,才算真正地步入人生的化境。只做到其中的一點,都會留下缺撼,都不是達觀的人,扛不住挫折的柳宗元和秦觀不是,張狂無忌的曹操更不是。蘇軾面對榮辱,都能泰然處之,是真正的達者,所以后世的文人特別景仰他、敬佩他。

 

11、如果人生只有晴空,而沒有陰雨,只有幸福而沒有悲哀,只有歡樂而沒有痛苦,那么,這樣的生活根本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

 暴風雨后,小草更嫩綠,花兒更美麗,陽光更燦爛,彩虹更迷人。正因為接受了暴風雨的洗禮,所以它們才能綻放出最壯麗的景象。人生也是如此,只有經受住了每一次風雨的考驗,我們才會更成功,我們的人生才更有意義。

 蘇東坡先生說得好:“也無風雨也無晴。”是啊,自然界的雨晴是尋常的,人生中的風雨又何足掛齒呢?

 

12、也無風雨也無晴 

                最喜歡的詩詞之一

           每每想到,總會為之向往

        世人世事紛紛,失意之時頗多

能安靜的固能安靜,能平淡的也能平淡

 

敬告:本文版權歸中山網·教育所有,轉載時請注明出處,必須保留網站名稱、網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隨意刪改文章任何內容,我社將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http://www.zsnews.cn
 

      13、“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寫得多好!回想過去,年少時吟唱“少年不知愁滋味,未賦新詞強作愁”;戀愛的季節品味“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沉浮的歲月感嘆“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一路走一路爬,在失敗中積累,在挫折中成長,經歷了風雨,沐浴了陽光,待到不惑之時,猛然間也體味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人生境界。是的,就是這樣的淡泊,從容地撐一把傘,在雨中漫步,雨停了,平靜地收起傘,仰望天邊的彩虹。人世間的一切榮辱、得失、成敗都與我何妨,以一種淡泊的心態笑看人生,原來一切都沒什么可在意。

  狂風暴雨,誰怕?風雨來時,一蓑煙雨任平生,從容淡然;看,陰霾散盡后,太陽的笑臉一樣迎接著我。回首往事,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切都將成為過去,時光的流轉已將歲月的滄桑抹平。恬淡的人生,何妨吟嘯且徐行,為自己劈開一片心靈的世外桃源,與世無爭,閑來撫琴吹笛,讓錚錚的琴聲洗卻心頭愁霧,守住一顆寧靜的心,在笛聲中沉醉!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5:08

[新一篇]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舊一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