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盡管以前的科舉跟現在的高考絕非同一回事,但許多人還是忍不住要拿科舉來比附高考。好吧,既然如此,又到高考時間了,考生已坐進了考室,考室外的我們也來聊聊科舉吧。今天不聊別的,只聊科舉考試考什么。
你會不會以為科舉只考八股文?其實,做八股文只是明清時期的要求,唐宋時期的科舉,從未有八股文之說。而且,八股文只是明清科舉考試的其中一場經義試題,除了試經義,還要考詩賦,考論,考策,遠不是〝八股文〞三個字所能涵蓋的。
當然,八股文這東西,確實束縛人思維。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8月,清廷發布上諭,宣布廢除八股文:〝科舉為搶才大典,我朝沿用前明舊制,以八股文取士,……乃行之二百余年,流弊日深,士子但視為弋取科名之具,剿襲庸濫,于經史大義無所發明,急宜講求實學,挽回積習。〞并決定從次年開始,鄉試與會試頭場試中國政治史事論五篇,二場試各國政治藝學策五篇,三場試《四書》義二篇、《五經》義一篇。
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朝的禮部舉行甲辰恩科會試,選拔出273名貢士參加接下來的殿試。由于次年即1905年,科舉制度也被清政府宣告廢止,甲辰恩科會試與殿試便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后一次科舉考試。
這次科考究竟考了哪些題目?小編已經幫你找出來,就在下面。跟今天進行的高考文科試題相比,你覺得哪個更有難度?跟現在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題目相比,又是哪一個更有挑戰性?小編認為,那些瞧不起科舉考試的人,都應當先來做做這套試題,看看以自己的斤兩是否有足夠的能力瞧不起別人。
你要是有興趣,也歡迎來試做這些科考試題,然后估量估量自己能取得一個怎樣的成績。
第一場(史論5篇)
1、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得論。(藩鎮)
2、賈誼〝五餌三表〞之說,班固譏其疏。然秦穆嘗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說亦以戒單于,其說未嘗不效論。(平戎)
3、諸葛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王安石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變法)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賢才與參謀,請于私第見客論。(舉賢)
5、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以夷制夷)
第二場(各國政治、藝學策5道)
1、學堂之設,其旨有三,所以陶鑄國民,造就人才,振興實業。國民不能自立,必立學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愛之心,自養之技能,必需之知識,蓋東西各國所同。日本則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鑄國民之教育也。講求政治、法律、理財、外交諸專門,以備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設農、工、商、礦諸學,以期富國利民,此振興實業之教育也。三者孰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實,盍縷舉近百年來歷史以證明其事策。
3、日本變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國以日強,埃及用外國人至千余員,遂至失財政裁判之權,而國以不振。試詳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禮》言農政最詳,諸子有農家之學。近時各國研究農務,多以人事轉移氣候,其要曰土地、曰資本、曰勞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實資智識。方今修明學制,列為專科,冀存要術之遺。試陳教農之策。
5、美國禁止華工,久成苛例,今屆十年期滿,亟宜援引公法,駁正原約,以期保護僑民策。
第三場(《四書》《五經》義)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義。
2、〝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3、〝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義。
來源:網路
(責編:天天)
2015-08-23 08:54:32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