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戰國史于中國文明之重要性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歷史的重要性在哪里?研究歷史的重要性又在哪里?個人認為,首先是知道自己的過去,此乃知識;其次是了解歷史為什么會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而不是別的樣子?這就是經世致用,是遠遠比前者更加重要的政治智慧及現實需要。

  我于戰國史之研究也是作如是觀。見過許多專家講到研究歷史(自然包括戰國史)的重要性。知識方面自然個個都講的,而如何以史為鑒則各有各的說法。那么    戰國史及其研究的重要性在哪里呢?今見楊寬《戰國史》論“戰國史對今后的深遠影響”竟只是“小農經濟”,深有不同之感。故為此文。

  我們從后世中國來看,即可知戰國史于中國歷史的本質影響者乃四處:其一乃大一統趨勢及最終成為事實;其二是從分封制到郡縣制。其三:法家思想。其四:儒家思想。其它如自然科學之進步乃歷史必然;而小農經濟之產生亦非后世中國之為中國之重大因素;至于手工業及商品經濟也是必然之結果;如此等等都不是影響中國歷史之關鍵處。

  戰國之時,戰爭之慘烈讓人觸目驚心;小國求其存,強國圖其霸;最終終于讓秦國完成了一統中原。不過始皇帝雖然知道自己所成功業,雖三皇五帝亦不能比,但終究是想象不到自己這個大一統對后世中國的影響竟然如此巨大;乃至今日大陸之于臺灣,大陸之于分裂主義,必以此為歷史及理論根據而堅決行之等等。方乎小國苦苦求生之際,未必是知自己阻礙大一統之路;時惟強國力并之時,亦不知道自己能否完成千古偉業,更不知對后世之影響所在,惟求立功以不朽矣。群雄相爭,弱肉強食,就是一種大一統的趨勢;最終在戰國時代完成了從諸侯林立到中央政府大一統的過程。雖然我們(從整個中國文明來考量)無法完全肯定大一統對中國文明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因為歐洲領主封建制最終產生了民主思想及制度。而中國始終沒有自己產生過)但此大一統對中國歷史之影響,那是再估計多高都是不為過的。

  與大一統同時存在的是郡縣制。沒有郡縣制就不是大一統。而戰國時代最終讓始皇帝及李斯等智者看到了分封制的巨大危害。如果再搞分封制,那么若干年后,就又可能是一個春秋戰國時代。正是戰國之慘烈才誕生了大一統及郡縣制。雖然后世郡縣制一般都是與分封制(封宗室及功臣等)同時存在,但總的來說,郡縣制一直是后世國家制度之主流。至少就減少地方勢力與中央政府的發生戰爭可能性而言,此制功不可沒。

  法家不是給滅了嗎,怎么還要論其重要性?作為那個愚民壓榨,嚴刑酷法的戰國法家確實已經不存在,它在完成迅速強國強君及天下統一的歷史任務后,作為一種正式公開的為執政者全力支持的政治學說,確實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但它的思想還在。這個不是指其以法治國,不是指其愚民及殘酷統治民眾等內容。以法治國永遠需要,只不過是方式不同而已;更何況法治也不是法家的專利。至于嚴刑酷法,重賦繁役,至少也是從政治、法律層面上已不用之(雖然后世常常得不到良好執行,還大量存在苛稅等現象)。這里說的是法家獨尊君王,御制臣民之思想及權術。這方面《韓非子》是集法家之大成者,凡為領導者當為枕邊必備寶典。雖然后世尊儒家,認同君臣民等各階層利益同時保證之,不是法家那樣視民如草芥;但獨尊君王的法家思想卻牢牢地被繼承下來。至于法、術、權、勢以馭臣民之高招,更是歷代君主所時時學習與遵循與創新的。

  最后就是這個儒家。戰國時儒家這個學派名頭雖響(天下不從墨,則從儒),而政治地位卻低得可憐。許多君王都知道王道的好處,但內有奪權之憂,外復強敵壓境;根本沒有時間來讓這個王道政治顯現效果來;象法家這樣的速成學說受到普遍歡迎乃是歷史的必然。不過歷史是公正的,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最終儒家思想成為了中國政治及社會倫理道德的主流思想,亦是歷史的必然。它不象法家,嚴酷剝削壓迫,極端愚民,壓制思想自由等等,最終讓民眾無法生存。它也不象墨家,太注重民眾利益,而不關注君主官員即執政者利益等等。這二家都走極端,最終都被歷史所淘汰。許多人都感慨墨家在《史記》里僅僅只有24個字記載之;這只能證明,就在太史公生活的時代(距秦王政統一中原才僅百年余),這個學說在漢代當時現實中就已經基本沒有影響了。

  孔子所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句,可以代表儒家的各階層權力制約說與利益共享說。君賢臣忠民教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友信等等,就是當時能夠想到的(也是整個世界歷史,包括整個中國歷史中帝王制度下)最好的政治學說及社會倫理道德思想。這是一個可以被社會各階層普遍接受的思想,因為它至少在理論上保證了各階層的利益,而且是實現雙贏的(后來確實亦被盛世證明完全可以產生良好乃至巨大效果,最為著名與典型的就是貞觀之治);這點與法家、墨家都有本質不同。一個只有實現社會利益共存且雙贏的制度,才能夠生存下來。現在的民主制度亦如是。當然儒家思想在實踐當中有過輝煌的成功,亦有過無可奈何(正如春秋末期與戰國時代那樣),有時候更是為君謀利為己取益;乃至為虎作倀。

  以上四點,個人認為是戰國史的本質之處。至于其它方面,都不是本質,對后世根本政治制度及政治思想、社會倫理道德砼基本沒有影響。


網載 2013-09-10 20:55:13

[新一篇] 乞和免戰,先勝后敗---柘皋之戰

[舊一篇] 也談敦煌文書中的唐五代“地子”、“地稅”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