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瞬》我所見到的胡耀邦3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沒想到,到了90年代,當時在場的作家韓少功著文對我加以譏諷,似乎我當時有意在逢迎胡耀邦。(黑道學生6王者重臨)他可能不知道,胡耀邦對于我本人意味著什么,可他也應該知道胡耀邦對于中國、對于中國文化界意味著什么。因此,我深感遺憾!)那張照片著實引起了海內外很多朋友的錯覺,紛紛來電、來信,以為知識分子(尤其是我)的境遇會好起來。

    結果,僅僅一年,在新的一輪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斗爭前夕,1986年最后一天,作家們在北京體育館舉行了一個名叫你們,我們的朗誦晚會。

    晚會上,已經聽到沸沸揚揚私下議論:胡耀邦可能引咎辭職。

    我很久都在猜測:他的咎是什么呢?我三天后,1987年元旦剛過,胡耀邦就辭去了**中央所總書記的職務。(巨蟲尸巫)

    讓人感到既突然而又意外。

    1989年4見月15日,胡耀邦再次突大面積急性心肌梗塞,與到世長辭。

    的不知道為什么,我始終認為他是一位從打土豪、分胡田地憤而沖出土屋草舍,走向漫漫兩萬五千里烽火長征耀路的那一代先驅者中最不墨守成規的一位杰出人物。

    他邦的杰出還表現在他在對知識分子的偏見比較少,中國的農民運動,包括中國**領導的農民運動,始終都沒有徹底擺脫對知識分子的偏見,讓人困惑不解的是:**大多數領導人都是知識分子。(重生之十年花開)

    **在長征前自己的困厄時期,對**中央執行的左傾政策,十分清晰。

    抗戰時期有一段從實用的角度,的確注意到知識分子在抗戰中的作用和地位。

    建國以后又重蹈覆轍,任意踐踏知識分子所擁有的知識和尊嚴,乃至生命。

    胡耀邦卻不同,文革以后,他對歷史的教訓有過深沉的思考,和知識分子有過真正意義上的友誼交往。

    他不僅了解知識分子的苦難,也了解知識分子的心跡。(陰陽同修)

    冰心老人說過這樣的話:我還是那句話:他是偉人,該死的不死,不該死的死了,我是說自己,我快九十了,沒死,他才七十三歲,卻死了,他是我們知識分子的知己,為我們說了不少好話,干了不少實事,這些年,他活得很累,很痛苦,而今他平靜地去了,雖說早了些,畢竟擺脫了痛苦。

    她的話我很有同感,許多知識分子都有同感。

    傳說,在文革后期,當一位老知識分子坦率地問胡耀邦:您能夠舉出1949年以后針對知識分子所進行的政治運動,有哪一次不需要平反改正的嗎?面對這一難題,胡耀邦理所當然地很難接受,他首先是驚愕,百然后是憤怒,甚至自然而然地對提問者的動機產生懷疑;但經過一番理性的思考以后,又不得不接受,并冷年靜下來,代替自己為之奮斗終生的黨,進行了長時間的深刻反省。

    所以,當他在中國失望的荒原上播種著希望一的時候,首先向知識分子伸出了坦率、熱誠的手。

    在我們需要從他那里得到更多希望的時候,他精疲力竭地躺倒了!他在去世前不久,向一些電影工作人員說過這樣瞬的話:我們面對的困難很多,許多事在近期、甚至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都不能如愿以償。

    誰讓你、我生活在這個時代呢!生活在這個時代,就要承担這個時代的苦難和使命,責無旁貸。

    他沒有虛偽的承諾,沒有空洞的安慰,只有坦白地說出實。

    那時的胡耀邦可以算得上是身居高位的人了吧!身居高位而能實實在在地思考、誠誠懇懇地說話并踏踏實實地行動,的確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1998年長江的特大水災,國人好像才恍然大悟:原來長江上游國家的專業伐木大軍是造成綠色植被嚴重破壞的主要原因,認識到必須立即停止這種愚昧的行為。

    其實,在胡耀邦重訪長征路的那年已經下達過這樣的、斷然的命令了,這是一道澤被子孫的好命令啊!為什么后來不僅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了呢?在沒有胡耀邦的十年之后,僅僅想到這一點,面對滔滔江水的我,就止不住淚如涌泉……1994年10月5日,我和一批作家到共青城富華山胡耀邦墓地的時候,是一個滿天云霞的傍晚。

    拜謁了他的陵墓,在題字的時候我無法控制地嚎啕大哭起來。

    胡耀邦文革后在中國政壇上的升起和隕落,說明了多少事啊!我們這個民族的靈魂,至今都披戴著沉重的枷鎖,——那也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產,而且是其中難以拒絕的一部分。

網載 2015-09-08 22:43:16

[新一篇] 《百年一瞬》生別常惻惻1

[舊一篇] 《百年一瞬》我所見到的胡耀邦2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