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迷霧,漫談三國人物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前言
  首先本文不是講歷史的,主要想說的是歷史觀,之所以要說三國人物,是因為三國人物大家耳熟能詳,能夠引起大家的興趣,也能夠更好地理解本文想要表達的含義。筆者不是學歷史的,歷史功底比較薄弱,有什么錯漏之處,望大家海涵。
  先從電影《羅生門》來談起。羅生門這個部電影估計大家都聽說過,但是真正看過的應該不多,要以現在那些絢麗外景、華麗特效的大片標準來看,這部簡單的黑白片簡直是算得上不堪入目了,但這一點都不影響羅生門成為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
  我們常常認為羅生門就是指謊言的故事,實際上并不是那么簡單。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個武士和他妻子路過荒山,遭遇了強盜。妻子被侮辱,最后慘遭殺害。后來強盜被逮捕,法官在審案之時,強盜、妻子、武士(通過巫師之口)分三次陳述了這個案件。
  案件的時間、地點、人物、結果是明擺著的,這些每個人說的都一樣,但其中的細節、個人動機、事件的原委等等就大相徑庭了,總之在每個人的口中,自己都是受害者、都是忍辱負重而大義凜然,而其他兩個人,則都是自私而猥瑣。
  那到底真相是什么呢?實際上,就算是旁邊有圍觀者,但是基于不同的認識和與案件的相關立場所說也會不同,作為旁觀者的證人樵夫就因為偷了案發現場的短刀而撒了謊。
  每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兩個世界,一個自我的主觀世界,一個外在的客觀世界,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來體會客觀世界的。在認識客觀世界上必然帶有自己的立場。在這個利害相關的沖突中,必然會有意無意地隱瞞一些與己不利的事實,或編造一點與己有利的謊言。這種本能是與生俱來,就連是小學生打架,往往到老師那里都會有兩個版本。
  回到歷史本身,歷史指過去的人和事,是人類活動的連續記載。一般來說重大歷史時間中,時間、地點、人物、結果一般爭議比較小,但其中的是非曲直,誰是誰非那就各說各有理了,那最后這個關于好壞的判定由什么來決定呢?最關鍵的就是歷史的話語權。
  如果不是通過巫師之口,死去的丈夫在《羅生門》故事里肯定就是最猥瑣的人。我們經常說成王敗寇、其實還不盡然,有的人看起來失敗了,但他身后的利益群體最終能掌握話語權的話,他一樣能名垂千古,反之亦然。這絕對是一個無一例外的歷史規律。當然還有一個情況,那就是歷史人物對于現今擁有話語權群體的利用價值,舉個例子來說,諸葛亮與司馬懿,無疑司馬懿是成功者,但是司馬懿是“篡位者”對于專制王朝來說,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這個,再加上晉朝對于中華民族來說基本上是一個失敗而屈辱的朝代,所以司馬懿在中國歷史上基本是以一個陰險的負面人物而存在的。趙匡胤同樣是“篡位者”,但由于宋朝影響力的強大,所以他的形象就正面得多;諸葛亮雖然失敗了,但是他成為了一個手攬大權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典型,這是統治者最為推崇的高尚品格的代表,所以諸葛亮成為了一個“半神”的正面人物。關于諸葛亮與司馬懿的話題,后文將會有詳細敘述,這里就不細說了。

  有人覺得,親歷過的歷史,一定能搞得清楚,實際上作為旁觀者,許多內幕不是我們能夠了解的,也是不準了解的。就像最近的“薄X王事件”各種猜測、各種說法,莫衷一是,又有誰能說得清楚;有人又說,由于受到政治原因的影響,多年以后歷史才能回歸真實,但實際上政治影響永遠存在,多年以后,歷史證據只剩下只言片語,又有誰能搞得清真相是什么?因此,歷史永遠也許只存在于迷霧之中。


 好了,趕緊進入正題吧
  第一個評論的人是漢靈帝
  漢靈帝劉宏(156年—189年)。東漢第十一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一般情況下,漢靈帝時與他的前任漢桓帝連在一起說的,因為他們的執政過程、社會狀況有很多相似之處,漢靈帝謚號孝靈皇帝(“靈”為貶義謚號,表示“亂而不損”其實意思就是搞亂國家,但國家不是亡于其手)比桓帝還不如,身后的歷史評價是相當低的。

  常規的歷史認為,桓靈二帝統治的歷史時期,是東漢最黑暗的時期,而其中的原因,就是皇帝太昏庸,如果脫離社會環境、脫離客觀現實來看問題,一般看到的就是這樣的答案,而且大多數時候我們也習慣于這樣來看待歷史。


  簡單的理解歷史,那就是明君興國、昏君誤國,在經過多年的洗腦后,這個理念基本已經深入人心。這種觀念實際上害人不淺,老百姓把自己的幸福寄托于一個“明君”身上,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幸福生活是要靠自己的勞動來創造,而不是來自于XX的給予和施舍。

  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政府連國民自由爭取幸福生活的權利都不給不了,那這種政府還有什么存在的意義呢?當然,古代專制社會的中國人是不會這樣想的,當時官員們自稱“父母官”,而一般的老百姓就稱之為“子民”。社會的共識就是政府官員的與百姓的關系就相當于父母與孩子的關系,父母養活了孩子,孩子的一切生活也由父母來支配。這個比喻顯然是不恰當的,因為百姓是靠自己雙手養活的,而且所謂的父母官也是靠老百姓的雙手養活的。這種“明君清官決定論”把老百姓排除在國家管理系統之外,而老百姓經過幾千年的壓抑與洗腦,成為了永遠“民智未開”的那一群。


 回到漢靈帝,要說清楚我們必須了解一下當時的歷史環境。
  中國歷史一直擺脫不了一個怪圈,打江山,坐江山,再打江山。也就是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歷史周期率。三國演義中開篇寫到:天下大勢,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為什么不能長治久安呢?最關鍵就是源于社會的不公平。
  要談這個問題,我們先看一下國家的概念,有的人把國家比作母親,我認為大可不必如此,馬克思說,國家是階級統治的暴力機器,馬克思的話并不代表真理,但這個概念概括得還是比較精辟的。人是有社會性的高級動物,自然界完全的弱肉強食法則將是使人失去最基本的安全感,這就得組成最基本的群體機構,個人給組織交納一定的勞動成果,組織保證基本的社會次序,保證正常的生產生活,這恐怕就是最初的國家雛形。
  每一個國家里,至少分為兩個階層: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或者說是既得利益階層和被剝削利益階層。仔細研究一下歷史你可以發現這樣一個規律,這兩個階層的比例維持在一定數字上時,社會會比較穩定。當一個帝國發展初期,既得利益階層的數量是比較少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階層的數字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這種趨勢是由社會制度及人的本性決定的,單純靠個人的努力使無法阻止的。這個階層膨脹到國家無法負荷的程度后,必定帶來帝國的崩盤。
  許多先哲將治國比作牧羊,這里做一個不太恰當的類比,當一個牧羊人放牧100頭羊的時候,他只需要一個月殺一頭羊就可以維持基本生活,羊群也能穩定增長。但隨著牧羊人的數量不斷增多,這種平衡必定會打破,當出現100個牧羊人放100頭羊的局面時,這個牧場也就完蛋了。

  當然就算是有崩盤的危險,既得利益階層也不會放棄手中的利益的,所以一切只能靠重新洗牌了,也就形成了一個個朝代的輪回。


 東漢末年也不例外,而且這種情況還非常突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本身也是屬于地主豪強,主要依托這個階層的力量才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關于劉秀,我們可以看這樣一個小故事。
  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奴仆白天殺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這個家奴隨從,洛陽令董宣就在夏門亭等候他們。當時就攔住車馬,用刀在地上畫著,大聲數落公主的過失,呵斥那個家奴下車,當即斬首。公主立即回宮向皇帝告狀,光武大怒,召來董宣,欲棰殺之, 董宣叩頭說“愿乞一言而死。“光武說:“欲何言?”董宣曰:“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人,將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須棰,請得自殺。”就用頭撞擊房柱,血流滿面。皇帝命令宦官挾持著董宣,讓他磕頭向公主謝罪,董宣不聽從。宦官強使董宣磕頭,董宣兩手撐地,始終不肯低頭。公主說:“文叔為白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因下令道:“強項令出!”賜給他錢三十萬。

  一般我們說這個故事,就是要說明劉秀是個好皇帝、董宣是個好官員。但實際上,從這個故事我們至少可以看出:東漢建國之初,權貴豪強是非常強大的,就連家奴都可以凌駕于法律之上。最有意思是公主說的那句話,“文叔為白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這其實說的就是想當年在南陽,我們收留殺人犯,官吏們問都不感問,現在當了皇帝,反而連個人都保不住了。言下之意當年我們一個小小的豪強地主,照樣凌駕與法律之上。


  其實劉秀也是明白人,他知道權貴豪強的強勢是不利于國家的,但他自身就是依靠豪強起家的,不可能挖了自己的基礎,所以在這件事上,他給足了豪強的面子,但最終也打擊了豪強的氣焰,董宣應該也是知道劉秀的這點心思的,不然是不可能立足于官場,立足于朝野的。
  劉秀在國家對穩定后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增加稅收,開始著手打擊豪強地主,展開了全國范圍內的“度田令”,這一政策馬上遭到了權貴豪強階層的全力反對,甚至產生了叛亂,劉秀也只有做出讓步,從此以后,東漢朝廷向豪強勢力屈服,不再檢查墾田與戶口的實數。

  這其實是一個很難的取舍,一般是國家利益,一邊是權貴利益,表面上看國家和廣大老百姓的利益更重要,但實際上皇權真正的根基是立于權貴之上的。老百姓看似人多,確實一盤散沙,毫無力量;豪強就不一樣,他們有錢、有糧、有武器,只有他們愿意,馬上就可以組成不容小視的武裝力量。


  這里我想起另外一個小故事。在明朝歷史上,由皇帝配備了禁軍來保護官員的事是很罕見的,估計這樣的人,肯定是壞事做太多,民諺有云:“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門”,這個人一定是嚴嵩、王振亦或者魏忠賢之流的人物吧。但令大家失望了,這個人是民間擁有好名聲的楊廷和。楊廷和趁著正德皇帝駕崩,嘉靖即位的時機,開始對臃腫的官僚系統進行了大裁員,。其所淘汰的錦衣衛、內監局等的旗校工役總數就達十四萬八千七百人,得罪這些人的后果是可怕的,所以皇帝才派禁軍來保護楊廷和的人身安全。而得罪老百姓就沒那么可怕了,最多就是“鬼怪”來騷擾一下而已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就比如蔣經國上海的打虎行動最后以失敗告終,其實蔣介石心里也知道,兒子做的對,這是利國利民的,問題就是不打虎,可能會亡國,但至少自己還能全身而退;要是亡了黨,估計就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說了這么多,主要是為了能夠理清楚東漢的政治環境。建國之初,英明神武如劉秀尚不能抑制權貴豪強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地主豪強的勢力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了。東漢末年,土地兼并日益嚴重,大量自耕農失去土地,成為依附地主的佃農,形成了具有東漢特色的莊園經濟,士族豪強擁有了自己的部曲和軍隊,形成了東漢最強大的政治力量。
  東漢的士族集團是非常強大的,基本上是三位一體的,他們是地主豪強、士林學門、官僚集團的集合體。士族豪強們有土地,有依附于土地的佃農、有自己的莊園、以自己的部曲武裝,士族豪強們壟斷了知識界,同時也壟斷了官僚系統。
  與之相對應的是皇權的旁落,大量的在籍人口的流失,使國家稅收大量流失,財富慢慢向權貴豪強手中聚集。為了與這股強大的力量相對抗,皇帝不得不借助外戚和宦官的力量。從傳統的歷史觀來看,東漢末年的危機來自于外戚和宦官的專權,實際上這完全搞錯了其中的因果關系。

  我們傳統的觀念里,宦官集團是最壞的,外戚的名聲也不怎么樣,而昏庸的皇帝一般就是親近宦官和外戚,親小人,遠賢臣,最終導致王朝的覆滅。但歷史真的是這樣嗎?連小學生都懂得道理皇帝搞不懂嗎?我們習慣把歷史當童話來看,當然這也非常適合政治需要。


 東漢末年的歷史看起來非常亂,皇帝、外戚、宦官、士族輪番上陣,你方唱罷我登場,仔細整理一下,還是可以找出規律的。

  先看一個比較奇葩的數據:和帝繼位10歲,享年27歲;漢殤帝繼位3個月,享年2歲;安帝繼位13歲,享年32歲;順帝繼位11歲,享年30歲;沖帝繼位2歲,享年3歲;質帝繼位8歲,享年9歲;桓帝繼位15歲,享年36歲;靈帝繼位13歲,享年34歲;獻帝繼位9歲,享年54歲。總結起來基本上就是兩個關鍵詞:幼帝、早夭。這樣的歷史規律,肯定不是是巧合,上文說過,東漢到了中后期,皇權明顯弱化,豪強氏士族最希望的政治局面進一步弱化皇權,所以,他們共同的利益就是上面是一個弱勢皇帝,當一個皇帝成年后開始加強中央集權的時候,這位皇帝的生命也就走到盡頭了。這段歷史上唯一的弒君記載就是粱冀毒死了漢質帝,其他的皇帝英年早逝的似乎無人提及,我這里也不敢妄自猜測,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局面是士族豪強最為希望看到的。


  皇帝太小,太后就走上了政治舞臺,太后必然任用自家人,這樣就出現了外戚主政的局面,東漢一般都是士族豪強與皇家之間聯姻,所以外戚一般也是士族豪強其中的一員。權力就像毒品,一旦沾上就上癮,外戚們大權在握后,就難以抵御權利帶來的誘惑,如果他們能認清楚形勢,能讓士族們共享利益,讓皇權也名義上高高在上的話,或許還能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但外戚們更多的是利令智昏,搞不清楚自己的斤兩,就比如梁冀,竟然還去廢殺皇帝,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在找死,皇權雖然已經有所削弱,但他名義上還在。士族們在梁冀這里也得不到什么好處,也不愿意他一家獨大,所以一旦皇帝反擊,梁冀表面看上很強大,實際上是一擊即潰。

  說到底,這時候的主要矛盾是皇權與地主豪強之間的矛盾,最終也以皇權的敗落為結束。那為什么歷史上總要把罪魁禍首歸結到宦官集團上呢?


 說到宦官集團,這個團體在歷史基本上都是臭名昭著的,首先不排除宦官自身殘疾心理變態的原因,但仔細分析歷史會發現宦官團體實際上是一個弱勢群體。首先,宦官們出身都很卑賤,一般都是赤貧活不下去了才會去凈身入宮的(當然,那個時候的宦官也不完全是閹人);其次,而宦官們的工作就是奴仆,因此,盡管有的宦官很有錢有勢,但宦官們在社會上總是被歧視的群體,就比如曹操就年輕時,就因為出身而被人看不起。最看不起宦官的,當然就是高高在上的士族階層。而宦官們沒有后代,沒有傳承的利益群體,沒有話語權,再加上本身自己的不干凈,所以屎盆子一定是要扣到他們頭上的。
  國家弄成這個樣子,主要是誰的錯?
  是誰占據了國家大片的土地?是誰使大量平民失去土地,淪為農奴?是誰把大量的稅收弄到了自己的口袋里?是誰占領了整個官僚系統?是那個階層沒有任何創造,卻一直在坐享其成?是那個階層一直在膨脹,壓得民不聊生?小小的宦官,恐怕担不起這個責任吧。

  宦官集團再厲害也是不可能凌駕于皇權之上,宦官由于自身缺陷,不可能開創自己的王朝,歷史上也沒出現過一個宦官皇帝,魏忠賢表面看上去權傾天下,崇禎一即位很輕松就把他搞定了。唐末和北魏都曾出現宦官廢立皇帝的事,但那只是宦官們權利膨脹、利令智昏下出的昏招,他們的結局也是可想而知的。


  宦官的力量來自于皇帝,沒有了皇權,他們什么都不是。一般情況下,宦官集團其實就是皇帝用來對抗權貴階層的一群打手,皇帝想做而不方便做的事一般都是由他們完成的,相對于權臣、親王、兄弟,宦官更值得信任,當然這絕不是太監們品德優秀,主要是他們成不了氣候,也缺乏繼承人。而且人一般都會相信身邊的人,這其實是人之常情。
  東漢的這些小皇帝面對勢力一直在膨脹的士族豪強集團時一定會覺得很孤獨,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找到了宦官這個盟友。宦官集團從皇帝這里獲得權利,獲得財富;而皇帝利用他們作為打手打擊政敵。

  傳統的歷史認為是宦官集團蒙蔽了皇帝,為了自己的私利搞亂國家,打擊政敵。實際上從打擊外戚開始,到后來的“黨錮之禍”打擊士族豪強勢力,那次又不是皇帝真正的目的呢?歷史不聯系現實,永遠都看不懂。就像文化大革命,官方說法是江青四人幫集團蒙蔽了毛主席,一手遮天。但實際上毛不想打倒的人,四人幫敢動那人一個指頭嗎?宦官們沒有政治基礎,一切只是狐假虎威,后面的皇帝一倒,宦官們也就立馬垮臺,這一點和四人幫是比較類似的。


 說了這么多,其實主要就是想解釋外戚、宦官走馬燈式執政的真正原因。
  漢靈帝時這個模式的皇帝中比較典型的一位,不過他運氣不好,苦苦支撐后,大漢帝國終于還是在他身后崩潰了。
  公元168年,漢桓帝死于洛陽宮中的德陽前殿,年僅36歲。至于死因,一般都是說長期沉迷酒色而掏空身體,其實漢末這幾個皇帝的死因都是如此,其實算起來,這幾個皇帝都算得上太平皇帝,實際上,不沉迷于酒色皇帝并不多,這一系列皇帝的英年早逝還是讓人覺得有點蹊蹺的,當然,由于沒有任何證據,這里就不探討了。
  漢桓帝劉志也是有名的荒淫皇帝,結果折騰了半天,也沒有搞出個一兒半女,所以他一死,誰來接板成了大問題。選皇帝的重任就落到了竇武身上,竇武是標準的官N代,也是士族豪強的一員,他的女兒是漢桓帝的皇后,現在的太后,所以他也就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帝國的代理執政官。

  選皇帝的程序就是拿著皇家族譜一個個尋找,選擇的標準記載里說的按賢的標準來選擇,實際上這種標準歷來都一樣,首先要年紀小,好控制、第二要沒志向,貪圖享受、才能平庸,長大了也好控制。實際上從后來的發展來看竇武基本沒看走眼,但后來事情的發展全不是他能預料到的。


  在皇權至上的時代,大臣來選皇帝是一件很危險的事,盡管大臣們絞盡腦汁盡量按庸選擇,但過于膨脹的臣權一定是會與皇權相沖突的,只要皇帝不是白癡,就一定會反擊,劉志看著也挺平庸,照樣以16歲的低齡,聯合宦官,扳倒不可一世的跋扈將軍梁冀,表現出的勇敢果決,一點也不輸于所謂的“千古一帝”康熙。

  竇武所處的位置其實是十分高危的,從以往的經驗來說,處于這個位置的基本都沒什么好下場,在擁立了漢靈帝即位后,竇家一門封三侯,可謂風光無比,也有人勸竇武急流勇退,竇武也不以為然。這讓我又想起感情劇中最常見的一個情節,女豬腳的朋友問她:你現在找的男朋友那么花心,你還去找他干啥?女孩的回答是:“他是愛我的,我將是他的最后一個”。這時候觀眾的感嘆都是:好蠢的女人。實際上這也不一定就是愚蠢,身在局中有時確實也身不由己,而且每個人都都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本事而成為例外的那一個,竇武應該也是這樣想的,而且他也是有計劃有步驟去做的。


  在皇權至上的時代,由大臣來選皇帝是一件很危險的事,盡管大臣們絞盡腦汁盡量按庸選擇,但過于膨脹的臣權一定是會與皇權相沖突的,只要皇帝不是白癡,就一定會反擊,劉志看著也挺平庸,照樣以16歲的低齡,聯合宦官,扳倒不可一世的跋扈將軍梁冀,表現出的勇敢果決,一點也不輸于所謂的“千古一帝”康熙。
  竇武所處的位置其實是十分高危的,從以往的經驗來說,處于這個位置的基本都沒什么好下場,在擁立了漢靈帝即位后,竇家一門封三侯,可謂風光無比,也有人勸竇武急流勇退,竇武也不以為然。這讓我又想起感情劇中最常見的一個情節,女豬腳的朋友問她:你現在找的男朋友那么花心,你還去找他干啥?女孩的回答是:“他是愛我的,我將是他的最后一個”。這時候觀眾的感嘆都是:好蠢的女人。實際上這也不一定就是愚蠢,身在局中有時確實也身不由己,而且每個人都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會成為例外的那一個,竇武應該也是這樣想的,而且他也是有計劃有步驟去做的。
  竇武首先做的是拉拢士族,他建議皇帝重新啟用第一次黨錮之禍中被打擊的士族成員,如當時赫赫有名的李杜等人,并取得成功,他散出家財,救濟太學學生,救濟平民,不過從后面的結果來看,他這個拉拢工作并不成功。
  正史上的記載,竇武是標準的正面人物,可以看出字里行間都表達出一種遺憾,認為他是在為國為民。這里我就偏一下題,先探討一下人的主觀動機的問題,從人趨利避害的本性來說,人做一件事的主要動機最終還是基于自身利益來考慮,就像剛生下來的小孩,肚子餓了,就會哇哇地哭,其實哭鬧也是費力氣的事,嬰兒哭鬧的動力來源與他想吃的欲望,如果失去利益驅動,人自然而然就失去了主觀能動性。我們經常說的“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超市經常搞產品促銷,他們打出的宣傳一般都是,為了回饋消費者,商家大讓利。作為一件商品來說,確實是降價了,但商家這時打的算盤,通過個別商品的降價,盡量把消費者吸引到店里,這樣能夠促進總銷售量,雖然個別商品確實賠錢了,總體還是賺了。這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但是商家做宣傳時,肯定不會說這是他們的真正目的,而會大力宣傳他們的降價讓利,當然,商家們也沒有撒謊,客觀上他們確實降價讓利了。
  現實生活中其實人們基本都會這樣做的,真正的利己動機一般都不會放到臺面來說,反而是客觀上一些利他的東西會被人無限放大,這一點在政治宣傳中尤其明顯。就像當年紅軍長征,說白了,就是逃命,而且原來的目標也很明顯,就是向西逃向蘇聯,后來鬧了點內訌,西路又打不通,這時聽說陜北也有紅軍的根據地,無奈之下也只有北上了。說實話,事情最開始的動機和抗日沒有任何關系,但客觀上確實是北上了,后來確實也和日寇打過點仗,于是在后來的政治宣傳中,長征的主要目的成了北上抗日,而且我們也都相信了。作為政治團體,為自己集團利益著想是無可厚非的,否則絕不可能成功;宣傳上搞點小花樣也沒問題,這是政治需要。我說這些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看歷史能夠不被表面的政治宣傳所蒙蔽,而能夠看出歷史事件的主要動機在那。

  回到竇武,那些為國為民的調子我們就不談了,竇太后與劉宏完全沒有血緣關系,劉宏自己的親媽還在世。所以竇武這個外戚身份是很不牢固的,他最核心的利益驅動應該是先坐穩位置。竇武除了拉拢士族之外,更重要的工作就是抑制皇權。從歷史經驗來看,皇帝最倚重的盟友就是宦官集團,所以竇武接下來做的就是打擊宦官集團,史書上有感嘆竇武下手不夠狠,動手不夠快的,不過在我看來,竇武實際上是已經夠狠了。


http://bbs.tianya.cn/post-no05-300734-1.shtml



天涯/qhayjf 2015-09-06 23:24:15

[新一篇] 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

[舊一篇] 中國古代預言匯編及解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