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的故事(三)--- Linux的崛起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我是你可怕的惡夢

------------Eric Raymond

Eric Raymond,黑客,他寫了一篇論文《大教堂與市集》,也寫過一本書叫《unix編程藝術》。于是整個世界都改變了。

紀錄片《Revolution OS》描述,一次開發者大會,他遇到一個微軟工程師,看見衣服上Microsoft的標志便詢問對方:“你為微軟工作?”當那位西裝革履的工程師帶有嘲諷和鄙視看著這個衣著普通的黑客回復:“是啊,你呢?”Raymond送去了一個微笑:我是你們可怕的惡夢。。。

黑客是Microsoft的惡夢?不,不僅僅是,黑客是一切不自由的惡夢。電腦和網絡,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和文明不可或缺的產品。很多人電腦使用Microsoft的windows系統,而這些機器所訪問的web頁面。其背后的服務器系統卻是Windows的死敵---Linux。相比Windows成為家喻戶曉并家家都在使用的操作系統。Linux很少被普通人知道,但是這并不妨礙它的偉大。他們分別在桌面和服務器兩個環境,各自稱霸著世界。


談到Linux的起源,這個故事平凡卻扣人心弦。1991那年,對于芬蘭人絕對是一個有意思的一年。世界上首次全球通對話在諾基亞的Radiolinja網絡中完成,諾基亞征服世界的腳步已經無法遏制。

與此同時,陽光明媚的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校園里,一個少年正好擁有了一臺完全屬于自己的電腦,不必再忍受學校機房漫長的等待。他深深著迷于當時安德魯·塔南鮑姆(Andrew Tanenbaum)的著作《操作系統:設計與實現》——一本Minix操作指南。

由于AT&T對于Unix商業化,而后將Unix進行了閉源。Andrew所教授的課程《操作系統》卻沒有了“操作系統”。對此Andrew一咬牙,狠狠心,寫出了一個兼容Unix的操作系統。人家就是厲害,你不給我使用,我自己寫一個出來用。盡管Andrew的成果很簡單,但是還是具備了Unix的基本功能,當然比較mini,因此命名為Minix。Minix作為Unix的變種,彼時的Minix正憑借低廉的價格和簡易的操作在大學大行其道。

Minix由于過于短小精悍,只能運行這一種機器,其他機器沒有驅動。Andrew的學生就寫了好多好用驅動來擴展Minix。可是,教授Andrew卻覺得自己的操作系統要保持純潔,不能有其他的代碼來源。于是學生們就很郁悶,其中就有個叫Linus的同學。

擁有自己的PC的Linus卻不能將Minix運行在自己的電腦上。Linus也不得不走上了他無數前輩的道路,不讓用,不給用,那就自己寫一個操作系統來用。僅僅兩個月后,一個“千瘡百孔但卻碰巧可以使用”的磁盤驅動程序和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文件系統就誕生了,這就是第0.01版的Linux。隨后Linus將操作系統上傳至FTP,并公布了全部源代碼。后來Linus闡述其初衷:在新操作系統中,“人們可以自己編寫驅動程序,可以隨意修改操作系統以適應不同需求,可以嘗試在Minix上運行所有程序,這是Minix從未有過的美好一天。”

美好的日子漸漸來臨,Unix生態還是老樣子,在商業的爭斗中裹足不前。Microsoft和Apple的爭斗也逐漸明朗,Microsoft靠賣軟件大發特發。這讓一個黑客很不滿。

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登場,他認為所有軟件都是人類智慧和思想的結晶。軟件應該自由的讓人們使用。1983年,Stallman發起了“GNU(GNU’s Not Unix的遞歸縮寫)”計劃,目的是創建一套完全自由的操作系統,以“重現軟件界合作互助的團結精神”。他以“著佐權”(copyleft)標準為范本擬定了一份通用公用版權協議(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與強調個人版權但限制自由傳播的著作權(copyright)不同,GPL更強調公共版權和鼓勵自由傳播,它允許修改程序、復制軟件和銷售獲利。但前提是公布修改后的全部源代碼,必須保證自由思想的傳遞。GNU計劃激發了軟件界極大的熱情,世界各地的軟件奇才們紛紛參與其中。并且開發出包括文字編輯器Emacs、C語言編譯器,gcc以及大部分UNIX系統程序庫和工具在內的絕大多數軟件。

可是問題又來了,GNU編寫了很多自由免費的軟件,可是這些免費軟件卻運行在不自由的Unix上,這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Stallman承諾大家要兩年內重新寫一個操作系統,可是五年過去了,依然看不清成功的那一天。

與前面很多故事一樣,事情總是環環相扣,可是誰也不知道這環將會扣向哪一環。Stallman苦于沒有操作系統,芬蘭的那邊,Linus只有一個操作系統內核而沒有應用軟件。

于是,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奮斗多年之后,命運終于安排他們走到了一起,Linus率領Linux加盟Stallman的GNU計劃,上帝說要有光,于是牛頓出生了;人類需要自由,于是Linux與GUN結婚。這一“聯姻”堪稱是軟件界的天作之合。



1992年,在Linux Kernel平臺上工作的開發者只有100位,平臺中的核心代碼只有幾萬行。如今,在平臺上工作的開發者已經多達1000人,人員的背景也從最初的黑客擴散至更多的行業,平臺中的核心代碼則已經超過千萬行。

1998年,全球前500臺超級計算機中還只有1臺運行Linux。今天在全球前500臺超級計算機中,有400多臺選用Linux。這些計算機遍布世界各地的多個行業,共同主宰著這個智慧的地球。

大到航天科技,小到IC卡芯片,無不存在Linux的影子。在移動領域,Android來勢洶洶,已經逾越IOS成為移動的王者,完成了對windows的完美復仇。

Linux“可自由擴散”并不等同于“缺乏支持”和“業余水平”,恰恰相反,正是起開發的政策,讓無數天才黑客參與進來,這是自由的勝利。

就連商業軟件公司也參與進來,這些公司技術雄厚又善于市場運作,開創了新的商業模式----銷售服務而不是軟件。使Linux從網絡黑客和業余愛好者自娛自樂的工具,變成了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軟件帝國。

98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當卡梅隆手握“最佳導演獎”的小金人,模仿《泰坦尼克》中的男主角Jack發出“我是世界之王”的宣言時,全世界為之傾倒。影片中“唯美”海難,使人們驚嘆于卡氏的神奇。但完美的電影也使人們忽略了另一個偉大事實:電影史上嶄新的技術時代悄然來臨。而這一時代,是由Linux開啟的。

 從那時開始,夢工廠、迪斯尼、皮克斯等公司都逐漸將各自的工作平臺轉向Linux,無數偉大的銀幕經典因此橫空出世。從《魔戒》到《金剛》,從《哈利波特》到《霍比特人》,再從《指環王》到《阿凡達》,Linux幾乎以一己之力締造了無數人夢中的玄幻王國。也是從那時開始,Linux終將埋葬Microsoft就開始成為江湖中著名的傳說之一。

悠悠蒼天,傳來一股由弱變強的聲音----- 我是你可怕的惡夢!!!



簡書 人世間 2015-09-01 23:01:06

[新一篇] 操作系統的故事(二)--- ​​Windows 與 Mac OS 的恩恩怨怨

[舊一篇] 操作系統的故事(四)--- Symbian 興衰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