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建筑的人文主義 裘燕萍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月湖建筑的人文主義

裘燕萍

裘燕萍,海曙區文物管理所制所長,主要從事地面文物建筑的保護、研究。

在喧喧鬧市之間,疊疊高樓之下,有一鏡寧靜湖水,那便是我們的母親湖--月湖。

寧波人對月湖有著深厚的感情,因為她的悠久,她的深幽,她的美麗,更重要的是我們曾住在月湖邊上。

中秋剛過,我們坐在一起來聊月湖,別有滋味。“月是月湖好,無人解醉游”。(清,魏耕,慈溪人)在月夜,明月皓空,水月成映,真是“人家疑住廣寒宮,水月原來不是空”。古明州城中,不僅只有月湖,還有個日湖與之并存相通,日月兩湖是拆“明”字而起,還因為兩湖形似“日”“月”故名。日月同映,何等人間美景。

月湖距今已經1300多年了,其往昔、滄桑、文蘊,全印在一鏡湖水、一楞青瓦中。今天大家享受著芳草茵茵,碧水粼粼的美景,你可知昨日曾是“并湖甲第,嵯峨尺五,碧瓦朱甍,更仆難數"的人間繁華。月湖的歷史沿革,正是我們明州城--寧波市城市發展史的寫照。從唐開鑿伊始的水利價值,兩宋時期的人文薈萃,明清兩代的學術重地,直至現代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的休閑中心的脈絡,多與建筑有休戚的關系。月湖的形成始于官吏對民生的人本關懷;三堤七橋十洲的辟成,為人文活動鋪墊了景觀氛圍;當官第名宅鱗次櫛比,崇樓杰閣相映成輝時,建筑與人文達到了高度統一。

寧波石史文化二十六講

月期自宋喜祐年阿明州知子錢公輔建眾樂享以后,官查達貴,

起、廟宇、李院次第層出,一時文風鼎盛,建筑大興。 學士房子,環湖而房:騷客名流,商賈仕女,流連期邊:書院詩社選

州官吳潛雞民計面建的“水荊砷亭",四明望族批居湖西樓氏的翻照堂、玫辣齋,高麗使館。文風政術,冠于幾代。宋皇名醫史氏家族,月剝之菊花洲、芳草洲、松島遍布史氏相府、書樓、學館、菜園果國、月湖建筑的景榮,政治、人文極盡物華,月湖上藏豐樓、書院林立,著名的如天一網、碧沚樓、真隱觀、煙雨樓、月湖書院,人文思想

月湖全景,圖中建筑群為寶奎里,南宋時月湖繁華之最。

藏于書樓,散于館舍,月湖建筑,是人文主義的大載體。

月湖有了真正意義的景觀,應始于建筑的不斷興起和演變。人的活動及主觀意識賦予了建筑的樣式、特質、涵義。月湖建筑數歷千年,其建筑風格具有典型的江南韻味,卻又有明顯的寧式特點:平

實、內效、規整、規模體量不大。月湖上的建筑,包含有眾多的官宅、民居、寺廟、宗祠、亭臺樓閣、書樓館舍。歷史上曾有名人府第90余處,書院書樓20余處,寺庵祠廟60余處,坊表30余處,橋、堤、池、井100余處。單從建筑藝術來說,與其他江南建筑相比,并不突出,但建筑中包含的人文意蘊卻相當豐厚。

人文主義是肯定人的存在和推進人類實現其價值的思想觀念。是人格、思想、價值、審美情趣的體現。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強調天人合一的境界,注重道的制約性,人文精神在維護著中國社會的集權、宗法、佛道的“合理性”下存在,尤其反映在對自然的親近及對山水的審美情趣上。中國的詩賦、園林建筑藝術體現自然與人文的完美一致。自秦漢,東晉,隋唐,兩宋,及至明清,建筑的自然秩序和人類秩序文脈相對一致,社會文化和人文精神對建筑的影響至深。中國歷來實行文官制度,一般的文人,學而優則仕,造就了一大批文人

了中國人寄情自然、寄情于園林建筑的審美情趣。官僚階層,這個階層作為中國傳統精神文化主體的存在,特別促進月湖

月湖在古城中心,初為瀕海的沖刷底洼水潭,偏于一隅,且淤塞 建

嚴重。唐時,寧波府雖遠在小溪鎮(鄞江口),但隨著唐國力的強盛, 筑 的

人口的增多,此處土地好,并且有一畈水池,于是在唐貞觀十年 人

并在唐長慶元年(821),明州刺史韓察呈報朝廷核準,遷明州城于三(636)酂縣縣令王君照開鑿,引四明山水入月湖,作飲用、灌溉之用。文主

江口并且在今天鼓樓附近構筑子城,出南門不遠便是月湖。唐大和六年(832)明州刺史筑堰引水,在仲夏堰引流入城,滿足居民用水。以后,它山堰鼻祖王元瑋又引它山之水,作堰匯溪入城,即為日、月兩湖(原稱南湖和西湖)。當時寧波官員多為文人出身,具有強烈的民本主義思想,基于社會安定而維護王權,使社稷公,法理公,百姓安居樂業。月湖的人文色彩初具雛形。州府建在月湖之北,便成了人們活動的中心,其功用不言而喻。唐宋時州府在今公園路鼓樓一帶,以鎮明路為中軸線,前有鎮明嶺為內案山,以鄞縣金峨山為外案山。陽面為日湖,陰面為月湖。按古代風水文化“勘輿學”的現象分析,風水首先得“覓龍”,龍是山脈;后“觀水”,水是生命之所依,財福之所倚。蓋明州州府署的選址,是出于“風水”的考慮。在客觀上也使月湖的自然環境與人的審美情趣及社會功用和諧一致。

北宋以后,一些士人逐漸南遷,江南的風物成為他們寄情、感懷

寧波歷史文化二十六講

的對象.水是江南的精神內核,百姓的生命脈線。月湖的水從最初的水利功能,逐漸影響著官員、文人們的事美情趣,月湖水溫婉明雋。如有一堤一柳一亭一橋的景致,該是"二分煙水空蒙,三月風光嫵婚”、畫船載酒及春晴,激滟波光碧玉城。橋外綠楊誰系馬?水品宮里管弦聲”的江南湖光美景,于是月湖的造景工程開始了。

宋元豐年間(1078-1085),“因其舊”首開月湖疏浚之風。月湖因"僻在一隅,初無游觀,人跡往往不至。"天禧五年(1021)僧蘊臻在今柳汀島上建憧憧之東、西橋。"憧憧"兩字出字易經《咸》,“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友人過往不絕,就是現在的陸殿橋、尚書橋。橋的出現,連通了菊花洲、柳汀、雪汀之間,并且吸引了百姓前去觀賞,應該是月湖景觀開發的序曲。接著在嘉祐年間,明州知州錢公輔看到月湖年年淤塞,早季缺水,便帶領官民浚水道,筑湖堤,并且在憧憧之東、橋之間建“眾樂亭在島上遍植柳樹、花木,供人游賞。錢知州在明州做了不少事,曾減百姓賦稅,為民所稱道,其與王安石是好友。但錢為人正直忠心,在王安石任宰相后,因政見不同而疏遠。王安石在鄞縣任知縣三年,對月湖的建設頗用心,曾在湖西修建“西

大方岳第,陳列有月湖史跡。

亭”,為自己讀書之所,后人稱為“荊公讀書臺”。慶歷八年(1048)創建縣學,聘請慶歷五先生之杜醇、樓郁為師,振興教學。慶歷五先生對寧波的經濟、教育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重行義,講實用,推崇孔子儒家學派,曾培養出51名進士,其中著名的有舒亶、豐謖、史簡、樓異樓鑰等。大學士舒亶的《西湖引水記》,為我們了解月湖提供了很好的依據。“眾樂享"是錢公輔的得意之作,在離任后還念念不忘,不僅自己撰詩遙想,而且要求司馬光、王安石和詩。誰把江湖付此翁,江湖更在廣城中:茸成世界三千景,占得鵬天九萬風。“橫橋出廢島,華宇出荒榛;風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司馬光)“春風滿城金板舫,來看置酒新亭上。"(王安石)接著,在北宋元佑元年(1093)至紹圣年間(1094-1098),明州知州劉俶、劉埕,也因為年有干旱,月湖涸水,便“增卑培簿,環植松柳。復因積土廣為十洲,湖遂大治”。這便是現在的月湖十景,當時還有“堰月堤”、“廣生堤”二堤和一些寺廟、館舍,月湖成了當時達官貴人、文人雅士、講學論道者的聚集中

心。

月湖十景:東三洲,菊花洲、月島、竹嶼;西三洲.芙蓉洲、雪汀、煙嶼;中四洲芳草洲、柳汀、花嶼、松島(竹洲)。"春來打槳月湖西,紅滿汀洲綠滿堤。”“湖前湖后何繽紛,橋上人看湖上人。”月湖風光怡人,水把景致連綴在一起,景與水波搖漾生姿,是人們游興所達之處,

花嶼上有月湖橋,因毗鄰古湖心寺又稱湖心東橋。始建于北宋元豐七年(1084),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重建。唐宋時佛教盛行,江南一帶佛教與當

月湖橋 地的文化結合密切,許多

寧波歷史文化二十六講

高僧、學者來到明州,大興佛寺。月湖的自然景觀、園林環境為佛教寺院的興建創造了條件。月湖橋欄板有蓮花望柱相連,踏上青幽的石臺階,橋面鋪有蓮心石板,善男信女們帶著虔誠的心,經月湖橋“步步蓮花”來湖心寺朝圣,橋將俗世與佛境連在一起,

湖心寺為水陸莫道院,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后改稱“壽圣院”,是明州四大律寺之一,寺前有放生池,其放生功德是全郡之首。元明清屢毀屢建,清時作南京兵部尚書張徹的書院,建寶綸堂,供其母吃齋念佛。同治十二年建月湖庵,所以湖心寺也叫月湖淹。"一峰瀟灑背城陰,碧瓦新堂布地金”,“瀟瀟涼月滿池臺,水檻風欞四面開。"月湖增添了一座寺院建筑更具神蘊。在漣漣湖水邊,綠樹婆娑下,此情境今天仍能見到。日本畫僧雪舟曾于明成化年間多次來明州,而盡了寧波的山水,其中有《明州攬勝圖》,收有月湖庵勝景。

南宋時,遷都臨安,許多宗族也紛紛南遷,南方的經濟、文化得到高度的發展。統治者們不思收復,終日沉醉在歌舞升平的假象中,在很大程度上使江南人文精神極致化,月湖的繁華期也隨之來臨。能人賢士來明州任職做官,紛紛在州府、月湖邊建第造園。此時寧波港成為高麗國貿易的出入口,使者商民紛紛登陸寧波。樓異在菊花洲所造高麗使館,史氏家族執掌朝政,相府遍布南、北兩島,月湖文化處于興盛期。

全祖望說:“誰移洞頭,跨湖之數?曰惟史氏,十據其九。”史氏是寧波歷史上著名的望族,曾是一門三宰相,四世三封王五尚書。鄞縣史氏發跡于漢代,杜陵侯史恭,北宋時遷來慈溪,后遷居月湖東岸。

史浩,家境較寒,曾借錢為母親洪夫人做60大

壽。宋孝宗時,史浩做了參 史浩(1106-1194)

知政事兼翰林學士,皇帝遂將月湖的菊花洲賜予史浩。在舊居旁重新建造“世祿坊”,高宗御書“舊學”“真隱”為珍藏墨寶,改高麗使館為“寶奎精舍”。世祿坊移越王府,府前為史彌大的宅第,后附是小兒子史孫堅的居室,為月湖當時最大的建筑群。一時間,車來馬往,不勝繁華,孝宗又贈松島予史浩,造“真隱觀”,收四明勝景于島上,于是皇帝親手御筆書下"四明洞天”。是現在二中的舊址,史浩退隱后住在此,曾創"四明尊老會”。史浩兒子史彌遠 史彌堅分別做了承相、尚書,紛紛造府。在雪汀有史彌堅的尚書第,芳草洲上有史浩孫子史守之的“碧沚”藏書樓,袞秀橋畔有史彌遠的丞相府,明代時設為廣盈倉,后又成為藏書家豐坊的“萬卷樓”。

史守之為史浩長孫,一生不爭名利,嗜書如命,住芳草洲,曾官至朝奉大夫,辭官歸里后,一直住在松島上。后來史彌遠為其在芳草洲造了“碧沚樓”,宋寧宗御書"碧沚”,藏書萬卷,與樓鑰藏書樓并稱為“南樓北史”。著名的學者楊簡、袁變、樓鑰,都曾在此講授理學,門徒眾多,是“四明學派”活動的主要場所。

隨著月湖的紛繁熱鬧,龍舟競渡開始興盛。南宋時除了端午節競龍舟,包粽子外,八月中秋也賽龍舟,賞月吃月餅。史簡因陪母葉氏觀龍舟競渡,招官府貶斥,郁郁而死。葉氏守節訓子,要求子孫"勵志讀書”振興史氏。因此,龍舟競渡成為史氏一門光宗耀祖的象征,特別在史浩做了承相后備加推崇,而且龍舟競渡的費用全由史家獨承。中秋在八月十五,而寧波人都要在八月十六吃月餅,這一傳統也與史氏有關。史浩母親洪氏生日是八月十六,史浩年年中秋都為母祝壽,于是史家就要連度兩個節日(中秋、生日),為了既熱鬧又省事,史浩張榜改中秋節為八月十六日。鄞縣縣志載:“端午之龍舟,八月十五之中秋天下皆然,唯四明則以十六為中秋,以中秋競渡相傳,史越王母夫人以十六日生.故而是日為佳節,遂以龍舟競渡娛其母。俗因之不改,天時人事皆為相君所移。"

樓氏原籍奉化.樓郁時遷居月湖。樓郁是著名的慶歷五先生之一,自號“西湖先生”,由王安石聘任在縣學、月湖講學授道,一時開四明學風之先,遠近學士紛紛而來,此時四明可謂"鄒魯”。樓郁的孫子樓異在松島建錦照堂。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樓郁奏請朝廷在明州設高麗使館,與朝鮮通商,同時為供造高船之用,建議廢廣德湖為田,共墾田7.2萬畝,每年收租合3.6萬石,于是樓異任明州知府。

寧波歷史文化二十六講

因為瀾水抗早,那粒少收,百姓怨聲載道。寧波有句俗言:慢死樓大部、曬死白龍王”。但樓異監制造船,意義重大,鄞縣西鄉仍有"樓太師廟”。攻妹主人樓鑰,樓郁的五世孫,著有《攻集》。辭官以后,在月潮錦照堂建攻魏高,居住了13年。樓鑰博古經史,學貫古今,講來寵學,善于作詩,為人剛毅,不媚權貴,以“逆境進德,順境娛人"自勵。樓氏與史氏時為四明之望族,影響之重無人能望其項背,被稱

為“南樓北史”

宋元時期,雖經濟發達,但許多遺民難忘故國情愫,紛紛建書院誠結社吟詩,寄托精神,傳播文化。月湖為甬上文人學者雅集之處,書院特到集中,所謂“四明游人如云,木鐸之聲相聞”。月湖為程朱理學、浙東學術的重地,許多學者在此舉行講座,交流學術及心得體會,形成一種學術自由的風氣,著名的有竹洲正議樓公講所,是“慶歷五先生”樓郁的講堂,明州由此培養出了大批的有識之士。淳熙四先生建碧沚講舍、城南書院等,傳播以德立身、以德育人、以德行政的"四明學派”的學術思想。詩社有大學士舒亶的“懶堂”,及其后的“八老會”、“尊老會”,詩社也成了詩人們交游唱合的好去處。月湖書院,原為觀音寺,元代時為廣盈倉,明代為義田書院,清代時改月湖書院.民國時寧波師范學校,今月湖飯店。到了明清之交,各種思潮涌現,月湖的浙東學術中心依舊存在,黃宗羲的講學處甬上證人書院曾遷到過月湖尚書橋北,其弟子也在月湖居住、活動。浙東史學集大成者全祖望出生于月湖西岸之桂井巷,官至翰林學士,筑有居所雙韭山房。因厭惡官場,歸里居家,專心著書立學,尤致力于鄉邦文獻的收集。歸鄉后家景日落,因太過攻心于讀書立說,再加上兒子病故,全隨即而亡,終年51歲。如果沒有全祖望的全力搜集,我們很難享受如此豐厚的文獻資料。其著有30多部著作,著名的有《鮚埼亭集》《續甬上書舊詩》。死后,家人出售“雙韭山房”藏書萬卷得銀200兩,葬于南郊王家橋苗圃。

月湖上有眾多的私家宅第,并辟有花園。一般的文人士大夫為了逃避現實,隱逸江湖,寄情于山水之間,大多建有小樓,亭臺、水池,堆筑異石,遍植花籔。

位于月湖南岸紫金巷30號的林宅,為典型的私家院落。林家是書禮世家,清同治年間(1862-1872)同榜舉人林鐘嶠、林鐘華兄弟

所建。文人為仕者為告老還鄉,偷安一方而精心經營宅第。一般文人好風雅,懂書畫、私宅多為自己設計。林宅抬頭是斗拱翅檐,雕刻精美的門樓上書“慶云崇藹”,背題“春風及第”左有鏤雕的儀門,儀門照壁為牌坊式,磚雕的精華所

在。中有廳堂,東西 月

廂房.后有重樓。最值得一提的是有“小蘭亭”之稱的西邊花園,類似的寧波有四個。根據王羲之的《蘭亭序》中

“此地有崇山峻嶺, 林宅

茂林修竹,又有清

流激湍……”的意境構筑假山、蘭亭、水池,并嵌有董其昌書《蘭亭序》一額石刻。此宅因其有眾多精美絕倫的建筑雕刻藝術而成為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菊花洲上的官宦府第還有大方岳第,銀臺第等。“格院無格,借景有因”,院落與湖光相連,成天然之趣。

隨著清朝國力的日漸衰落,月湖官宅名居的侵入月湖水面,月湖也面目全非。月湖改造前,建筑魚龍混雜,破敗不堪,人文風貌全失。現在的月湖景區,已經是“楊柳依依牽暖風,斜坡新篁碧玉簪,香樟杜鵬櫻桃樹,綠草萋萋吐芳菲。"如今的月湖總體上仍呈月牙形,景區面積96.7公頃,水域面積9公頃,是寧波市歷史文化保護區。為營造城市綠地,休憩場所,1998年寧波市政府花巨資進行月湖整治改建工程,一共拆遷湖東原來4000多間建筑物,另外再拓地28.6公

寧波歷史文化二十六講

傾,重建了月湖十景,是綠意濃濃的城中花園。月湖僅有綠是不夠的,1000多年的人文積淀、遺存,重建的古建所散發出來的人文主義氣息,是月湖的靈魂,月湖的精神。

參考文獻

《千年月湖》 徐承子 周冠明

《璀璨明珠--月湖》 寧波市海曙區文史委編《中國古建筑二十講》 樓慶西

《不同自然觀下的建筑場所藝術》 王蔚


2022-12-08 19:00:48

[新一篇] 它山堰與寧波水利文化 孔凡生

[舊一篇] 書院圣地--白云莊 虞浩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