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國史(7) 汴京春秋、臨安旖夢、上帝之鞭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十九】汴京春秋

趙匡胤的北宋說起來其實不算高壽,滿打滿算也就160多年。但這段交響卻留給后人太多的華章,經濟文化的鼎盛絲毫不亞于大唐甚至過之。那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年代,絢麗奪目,拙筆難描。

在古代,有什么樣的皇帝就會有什么樣的國民。宋朝的皇帝個個都文弱有余,剽悍不足。這也直接影響到大宋的“體質”,始終有種“秀才遇見兵”的感覺。始終文縐縐的被那些馬上的韃子欺負,可嘆呀可嘆!

開國皇帝趙匡胤雖是軍人出身,但他似乎終身討厭那些打打殺殺的莽漢。公元960年,他任五代后周朝的殿前都檢點,這個官相當于現在的軍委主席吧,最大的問題是不但有統兵權還有調兵權。反正是軍事上他說了算,偏那時后周的皇帝還是個娃娃。因此就有了陳橋黃袍加身。其實這種情況下,換誰也會這么干的。他當了皇帝后,當然深知這個弊端,所以一方面廢除了殿前都檢點這個危險的職務,另一方面增設了樞密院,相當于國防部,專管調兵。大將有統兵權,但無調兵權,彼此相互制約鉗制,這樣直到北宋滅亡,也再沒出現過大將取皇帝而代之的情況。所謂的“杯酒釋兵權”只是個形式,就算不釋他們也反不了天。

宋朝最大的閃光點是開明。從太祖趙匡胤直到徽宗,一脈相承的一個原則就是不殺知識分子。趙匡胤給后代兒孫們立了個規矩,每個皇帝登基都要去一個密室里對著他立下的一塊石碑盟誓。當時這個事是極其機密的,陪皇帝宣誓的是一個文盲太監,所以除了皇帝本人,誰也不知道老祖宗在石碑上寫的是什么。后來金兵破東京,北宋傾覆,這才揭開這個絕密。原來老趙是約法三章,其中有一條是不因言獲罪,不殺言事的士大夫。這點在那個時代可真是太稀罕了——您有郁悶盡管開罵,不會說的不中聽而砍你的腦袋!直到今天,又過了一千多年,中國仍然沒有做到這點。對吧?不信你上書中央痛扁一頓共產黨試試。還有一條是特赦照顧好柴家后代(也就是后周皇室子孫),所以《水滸》里才寫小旋風柴進敢明目張膽包庇罪犯,因為他姓柴,有特權。歷代亡國之君哪個有好果子吃?僅此,就可以看出趙匡胤是個厚道人。

趙匡胤死在一個風雪彌漫的冬夜,當時據說只有他弟弟趙光義一個人守在旁邊,伺候的人都躲的遠遠的,只聽見燭影搖晃,夾雜著斧頭劈地的聲音。后來趙光義就登了基,趙匡胤的兩個兒子也不久不明不白的死去。到底是不是弟弟干掉了哥哥?誰也不知道。“燭影斧聲”也就成了千古疑案。野史里說宋太宗時有個威力無邊的八千歲,特別是楊家將里八賢王比皇帝都厲害,那可信不得真。

北宋直到開國14年后,才逐漸消滅了地方割據政權,歸于統一。但好景不長,北方由契丹人建立的遼國,頻頻欺負宋朝。對付這些馬背上的韃子,大宋向來缺乏力量和勇氣。打了幾個回合,終于在1004年簽訂停戰協議,宋朝每年花錢買和平,好在沒用送美女。這就是歷史上的澶洲之盟。又后來,西部也不安穩了,出了個黨項族韃子李元昊,在今天的寧夏建立了西夏王朝。就這么個初生犢子,大宋也招架不了。陜北成了國防前線,仁宗時,慶歷四年,就是范仲淹先生《岳陽樓記》里提到的那一年,大宋和西夏也簽訂了和平協議,當然免不了給人家送錢。

北宋最大的一個好就是優待臭老九,最大的弊政也是這個。讀書人一旦吃上皇糧,就旱澇保收了。而且待遇勞保特豐厚。再者因為定都開封,一馬平川也沒個天險,所以只好養了大量的軍隊,叫禁軍。軍隊也是終身制,越來越龐大。水滸里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那時已是北宋晚年,八十萬都是保守的說法。這樣一來,財政不堪重負。于是就有了范仲淹、王安石的改革變法,可任何時候變法都要得罪一大幫子既得利益者。因此,注定是會失敗的。

宋中期,人口大約有一億多。經濟在當時的世界上獨占鰲頭,很象現在的美國。還發行了一種世界上首創的紙幣,叫交子。可能也類似于今天的美元。

北宋不但經濟發達,文化藝術也登峰造極。地球人都知道的“四大發明”有三大出自這個時代。唐宋八大家宋占其大半。著名的蘇氏父子在中國文學史上抹下了重重的一筆。宋詞比唐詩更舒展更濃麗,柳永、李清照等人是此中翹楚。北宋著名的五大名窯,創造了中國瓷器聞名天下的奇跡。官窯、鈞窯、定窯、汝窯、哥窯五大瓷窯出的精品現在都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藝術品,享譽海內外。景德鎮官窯名瓷也是那個時代發展起來的。

北宋的開封在當時是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用攝影的手法描繪了這一切。宋以前,城市里坊(專門住人)和市(專門經商)是嚴格分開的。而且天黑就關城門,宛如一座大監獄。而宋朝的東京開封卻是開放的,熙熙攘攘的。夜生活豐富多彩,“勾欄”,相當于現在的娛樂場所,美女如云,歌舞升平。著名的李師師小姐就是勾欄中人。皇帝老兒都受不住誘惑呢。

十二世紀初,滿族人的祖先女真人建立了更厲害的王朝金,1125年干掉了大宋的宿敵遼。宋朝沒高興幾天,金兵就開始南下攻城略地了。

當時大宋的皇帝是徽宗趙佶,這個家伙琴棋書畫樣樣俱精,吃喝嫖賭也不在話下,標準的一個風流天子。可就是本職工作糟糕透頂。他的書畫甚至開創了一個時代,但終究挽不回國勢的傾頹。水滸傳生動的描述了當時官逼民反的現實,方臘、宋江等草寇紛紛造反。正焦頭爛額之際,女真韃子又一次揮兵南下,僅僅四萬人,就勢如破竹,1127年,攻破繁華的東京汴梁,開封陷入一片火海。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幾百人當了俘虜,押到現在的黑龍江坐牢。最后死在了那片荒涼冰封的土地上。開封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從此,再沒有恢復元氣。到今天都連個省會城市也不是。

那一年,宋欽宗的年號是靖康,岳飛念念不忘的“靖康恥”就是指這回事兒。公元1127年,北宋正式嗚呼哀哉。

【二十】臨安旖夢

大宋之所以分為北、南,主要是因為首都及國土范圍的關系。其實盡管老趙家1127年遭了一劫,但并沒有絕種,金兵也沒將徽宗的子孫一網打盡。其中有個趙構,是宋徽宗趙佶的第九子,當時就成了漏網之魚。很快,趙構就跑過長江,在今天杭州附近的臨安府登了基,趙宋的香火又開始綿延不絕,趙構就是宋高宗,因為領土只有長江以南半壁,所以史稱南宋。南宋王朝又延續了152年,當時的中國,并存的政權還有北方的金,西部的西夏以及最南的大理。金庸大俠的書里就有很多人物是這個分裂時代的。

臨安這個地名很有意思,臨時安穩吧?有一種茍且偷生的味道。盡管當時南宋的統治者對外也不稱臨安是首都,意思是還奉開封為正統。但誰也知道不可能再殺回去了。除了陸游,癡說什么“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直等到蒙古鐵騎南定江南,王師化灰,也夙夢難圓。真是為難陸老的兒孫了,家祭時不知道該說什么。當然對于高宗來說,北定中原沒什么鳥好,安穩才是最大的當務之急。

金兵攻破開封后,一直殺到長江邊上。面對滔滔天塹,馬背鐵騎似乎也無能無力了。于是在黃河以南,長江以北又相繼立了偽楚、偽齊兩個傀儡政權,但都烏煙瘴氣,不成氣候。初期也許是為了自身的安全吧,趙構派出了岳飛、韓世忠等人渡江北伐,岳家軍也很爭氣,打了不少勝仗。但一來趙構自思和金韃子對陣底氣不足,二來也不想真的直搗黃龍,迎回老爸老哥。于是,強令岳飛等人退兵,任命秦檜為宰相。秦檜的最大本事就是和平談判。停戰成功,雖然和平的條件是對金稱侄兒,外加猛送錢,但趙構認為已經蠻不錯的了。人家能不動手欺負咱就該燒高香啦。

當時談判時,金還有一個和平附帶條件就是要殺岳飛,1142年快過年時,趙構果然取了岳飛父子腦袋。千年以來,后人都臭罵秦檜,認為是他以“莫須有”的罪名制造了風波亭冤案,其實這多少肯定是冤枉了老秦。岳飛當時的官職相當于現在的國防部副部長。以一個總理,不經一把手批準,擅殺副部級官員,是絕沒可能的。而且,當時還有個叫胡詮的大臣,直言上書,臭罵秦檜,甚至說出請高宗砍下秦檜的腦袋,誓不與此賊共戴天的話,秦檜恨的牙癢癢,但也沒敢殺他。何況是岳飛。可見真正殺了岳飛的兇手正是皇帝。

皇帝為啥那么恨岳飛呢?難道他不曉得岳飛謀反是天方夜譚嗎?非也!原來宋高宗有一個難言之隱,就是不育。宮里那么多的江南佳麗也沒給他生下一男半女。眼看要絕種,正冒火呢,偏這岳飛多管閑事,傻呵呵的上書請皇帝早立太子。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何況這種事也不該大臣啰嗦。所以注定沒的好下場。高宗終于一生無子,沒奈何,只好找到一個趙匡胤的后代,立為太子。于是,100多年后,大宋皇位由趙匡胤弟弟一系重新轉入宋太祖一系。真乃輪回矣。

南宋建國一百余年后,在金國北方的草原上,神奇的崛起另一個馬背民族——蒙古。蒙古鐵騎更是所向無敵,他們也痛恨金朝作威作福,老欺負人。于是接連向金發動猛攻,消滅了金軍主力。但在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死時,西夏和金都還沒有滅亡。但其后不久,蒙古人就利索地干掉了宋的一個老對頭西夏,并和南宋聯手收拾金國。金朝當時已是奄奄一息,北方呆不住,遷都開封。在蒙宋兩面夾擊下,終于在1234年(這個年代好記,呵呵)嗚呼哀哉,壽終正寢了。宋庭正高興報了仇,卻不料蒙古人收拾完金國后,下一個矛頭就指向這個偏安的小朝廷了。

忽必烈大帝在位時,蒙元向南宋展開總攻。打是萬萬打不過的,三十六計,只有跑!于是一直往南跑,跑啊跑。。其間也有象文天祥這樣企圖抗蒙的民族英雄,但終究無濟于事,1279年初春,南宋的朝廷已只能設在船上,陸地上已經沒有立錐之地了,但蒙古大軍依然緊追不舍。最后,船上的宰相陸秀夫背著不滿八歲的可憐的末代皇帝跳入大海。為宋朝畫上了一個凄涼的句號。

南宋時,中國北方一直金戈鐵馬,而南方相對安定。所以南方整體經濟文化比北方發達不止一截。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今天,論文化,江南遠遠過于北方。北方再也脫不脫傻大黑粗的概念,似乎只會喝酒干仗。呵呵。當時蒙古的統一,應該說是落后文明用暴力摧毀了先進的文明。

杭州那個時候的繁華旖旎,從柳永的詞里就能看出:“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據說金朝皇帝看了這首詞,對臨安的風情繁華羨慕的口水直流。這也正如亂世的佳人,手無搏雞之力,太美了反而招禍。

南宋文化史上還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后來地位都快趕上儒家老祖宗孔子了。他就是朱熹。他所創立的理學對中國后代影響至深至巨。

詩詞方面,南宋更是百花爭妍,為唐以后的又一巔峰。其中范成大、楊萬里、陸游、辛棄疾等人成就更是令人仰望。其中楊萬里(號誠齋)的詩筆者最是膜拜,譬如這首:“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很靈秀傳神,很有哲理,是吧?

還有陸游,放翁一生算是詩人里高產戶了,數量質量都熠熠生輝。驀然又想起紹興的沈園,和他那首不朽的《釵頭鳳》,也許,只有在江南那秀麗的煙波下,在那鐘靈毓秀的人文環境里,才能結出這樣才與情融為一體的絕唱吧。

【二十一】上帝之鞭

歐洲人所謂的“上帝之鞭”其實是指公元五世紀的匈奴王阿提拉,匈奴這個古老的民族在兩漢時屢屢欺負中國。后來卻逐漸衰落,離開大青山下的廣袤草原,銷聲匿跡了。到公元五世紀中期,那個時代中國正是南北朝時期,匈奴突然又從東歐平原冒了出來,在小個子阿提拉王的率領下,瘋子一樣勢不可擋,直殺的歐洲當時的黃頭發土著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提起匈奴騎兵和阿提拉,歐洲人屁滾尿流,嚇破了膽。認為這是上帝派來打人的一根鞭子,的確狠狠的揍痛了西方。

上帝之鞭揮舞沉寂后約七個半世紀,在蒙古高原上,又一次降下一根神奇的“上帝之鞭”。這一回鞭子變成蒙古鐵騎,揮舞者名叫鐵木真,稱成吉思汗。這根更有力的巨鞭,不但狠抽歐洲,而且狠抽亞洲。幾乎所向披靡,無人能敵。幸虧成吉思汗只活了60多歲,否則很有可能打到南極或北極,統一地球。蒙古人實在是太猛了!

其實當時的蒙古國全部人口加起來也就是一百多萬左右。這里面還包括兒童和婦女、后勤人員。真正能作戰的最大不會超過30萬。我就納悶了,當時金國不用說,就是南宋、西夏、歐洲諸國都人口大大超過蒙古。以十擋一也不至于一敗涂地啊。據說蒙古騎兵每人備有四匹馬,馬歇人不歇,可以一直不間斷的飛馳。那個時代,草原沒有沙化鹽堿化,到處是草,所以不愁沒馬食。至于人,據說四匹馬里至少有一匹母馬,渴了就喝馬奶。餓了有隨身攜帶的牛羊肉干,因此,蒙古人不需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來如風,去無蹤,可以算是現代閃電戰的先祖。

據說當年曾有部下向成吉思汗獻策,殺光所有征服地無用的漢人。將他們的土地用來種草牧馬。在當時許多蒙古貴族眼里,這些個漢人咬文嚼字、酸不拉幾,實在是百無一用。他們最奇怪的是漢人里竟然有靠讀書為業的家伙,真是笑破肚皮。以當時成吉思汗的力量,大開殺戒,種族滅絕并非做不到,但他老人家沉思半晌,最終還是沒有點頭。幸虧沒有點頭,如果采納了,恐怕現在也就沒有漢族這個民族了。想想真是捏一把汗啊。

成吉思汗本人不識字,但天縱英才,是個不得了的軍事家和鼓動家。每次出征,他都要找個仇恨的原因,將自己打扮成復仇之師。毫不掩飾地對部下說:世上最快樂的事就是砍掉仇人的腦袋,蹂躪仇人的妻女,搶走仇人的財產。這對當時尚處于原始部落時代的剽悍騎兵的誘惑不言而喻。因此個個打仗不要命。他老人家估計會說漢語,因為金朝那時已經基本漢化,而他一直和金打交道。最可靠的證明是全真教丘處機先生不遠萬里去拜會成吉思汗。兩人聊的很投機,靠翻譯估計怕不行。丘處機先生勸成吉思汗不要過分殺人,看來還真起了一些作用。

成吉思汗這根上帝之鞭本來是想先滅亡金和西夏,幾個回合下來,金國精銳喪盡,西夏奄奄一息。就在這當兒,天賜喘息,降下一個花剌子模國,這個國家在中歐,相當于現在的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及阿富汗。成吉思汗好意派去商隊,卻被這個腦子進水的國王給殺了。你想成吉思汗是好惹的嗎?于是,盡起蒙古精銳20萬人,開始西征。花剌子模當時軍隊要比蒙古軍數量多出一倍。地方也大,但從1219年開始(這個時間正好是我的生日,呵呵),成吉思汗用近6年的時間,打的這個國家落花流水。

期間,蒙古軍隊幾乎是勢不可擋,遇到稍微難纏的城池,只要破城,就統統殺光,再放一把火。當然女人和工匠不殺。屠城的事當時稀松平常,直殺的歐洲佬魂飛魄散,妄圖聯合起來對付蒙古韃子,可惜依然是螳臂擋車,蒙古軍隊一直打到俄羅斯,打過印度河,打的沒了對手,這才邊放牧邊優哉游哉的班師。

蒙古軍隊先后四次西征,所得大片土地分封給成吉思汗的四個嫡子,后來發展成四大汗國。歐洲大陸血流成河,驚呼“黃禍”重來,把蒙古人當成恐怖的魔鬼。其實我想這與當時蒙古人的特定生活習慣有關,那時蒙古人從來不洗澡,洗澡是犯法的事兒。男男女女剽悍異常。你想啊,終身不洗澡,吃的又是肉奶,個個黛黑膻腥,估計沖鋒時嚇也嚇的那些文明人夠嗆。

成吉思汗西征回來就開始收拾西夏,可惜無常索命。1227年夏天,病逝于今寧夏六盤山軍中。“上帝之鞭”壽66歲。他死后神秘埋葬,沒有陵墓,也沒有樹碑。直到現在,誰也不知道成吉思汗葬在哪里。如今內蒙伊金霍洛旗的成陵只是衣冠冢,那里供奉著成吉思汗生前用過的一些器皿、長矛、衣冠等。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一生跌宕雄奇,當然也風流好色。他的老婆子女不計其數,后裔遍布世界。但按照當時的風俗,只有發妻孛兒帖生的四個嫡子有繼承權,其余全部淹沒不彰。成吉思汗死后,汗位由三子窩闊臺繼承,是為元太宗。如今在伊金霍洛旗成陵陪葬的是他生前最寵愛的三位夫人及四子拖雷夫婦的靈柩。其在蒙古人民心中的地位相當于我們之于延安的黃陵。


輕楓白云 2013-03-08 09:03:12

[新一篇] 趣說國史(6) 初唐紀事、日落長安、亂世亂事

[舊一篇] 趣說國史(8) 元代紀略、大明之惑、清史點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