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駱賓王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在初唐四杰中,王勃和駱賓王都是有故事的人,相比于王勃,駱賓王的人生更加跌宕起伏。

同王勃一樣,駱賓王也是一個神童,當別人七歲時還只能“坐濕”時,七歲的駱賓王已經能作詩了!據說駱賓王人生中第一首詩是緣自一次家長的顯擺。顯擺的是駱賓王的爺爺,當時駱爺爺正對來訪的好友顯擺自己的孫子聰明,好友不信,存心出難題,于是指著河塘里正在游泳的三只白鵝說,你孫子不是聰明嗎,干脆以眼前景色做一首詩吧!

    駱爺爺緊張了起來,這是存心讓人下不了臺啊!七歲的駱賓王卻沒有退縮,上前幾步,看著眼前的一切,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脫口而出: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吟誦完畢,眾人皆福,駱爺爺更是高興的找不到北,于是“神童”之說不脛而走,從此駱賓王被蓋上了“神童”的印戳!

    然而,同如今的神童一樣,神童只是領先在起跑線上,在人生的馬拉松里,神童卻未必能夠領先常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當一個成年人立足社會,有原則有性格的人往往人生的路越走越窄,而圓滑和沒有原則的人卻越走越寬。

    很不幸,駱賓王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因為他原本是個有性格的人。

    駱賓王成年之后,來到了道王李元慶的府中,當時李元慶担任豫州刺史,府中養著一批像駱賓王這樣的閑人。閑人駱賓王是孤傲的,他不肯低三下四,也不肯托關系走后門,因此在李元慶的府中數年,李元慶只知道有這么一個人,卻不知道這個人到底能做什么。

    忽然有一天李元慶心血來潮,召來了駱賓王等閑人,讓他們每人自己寫一篇《自敘狀》,個人有什么才能,就在《自敘狀》上寫出來。

對于一般人來說,這是一次求之不得的機會,而孤傲的駱賓王卻放棄了。他在自敘狀的結尾寫道:若乃脂韋其跡,乾沒其心,說已之長,言身之善,容冒進,貪祿要君,上以紊國家之大猷,下以瀆狷介之高節,此兇人以為恥,況吉士之為榮乎?所以令其能,斯不奉令。謹狀。

    駱賓王的意思很明白,他不屑于寫這種自我吹噓的東西,別人以為寫《自敘狀》是榮幸,而在他看來卻是恥辱!如此一來,道王府就呆不下去了,道王自然不能容忍這個有性格的爺。

有性格是好事,但駱賓王也被自己的性格給耽誤了。很多日子過去了,有性格的駱賓王在現實中碰得頭破血流,雖然他自覺有一身的本領,卻一直沒有遇到能夠發現他的伯樂。現實是最好的老師,此時的駱賓王開始向現實屈服,他收起了自己的孤傲,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的謙卑。

    從此時起,駱賓王開始拼命的尋找機會,尋找各種能讓自己升遷的機會,在自我推薦信中,他也開始自我表揚,“九流百氏,頗總輯其異端;萬卷五車,亦精研其奧旨”,這些昔日他不愿意寫,不愿意說的話開始出現在他的自薦信上,這對于駱賓王而言,是個不小的轉折。

然而,即便駱賓王放低了姿態,現實給予他的陽光還是很有限的。世間千里馬稍有,伯樂更少有。經過駱賓王多年的努力,他終于逐步步入官場,歷任武功縣主薄,長安縣主薄。縣主薄是多大的官呢?從八品,副科級!還好,駱賓王不嫌官小,他還在不斷努力,又經過努力,他終于當上了侍御史。侍御史是監察官員,品級從六品,副處級!

    在當上侍御史之后,駱賓王以為自己迎來了人生的轉機,于是他頻頻上書武則天,針砭時弊,對武則天的諸多做法提出建議,這讓武則天有些不勝其煩。接著駱賓王又將矛頭對準了當時盛極一時的酷吏,彈劾酷吏的不法行為。

這下,駱賓王把武則天和酷吏都得罪了,等待他的自然沒有好果子。不久,駱賓王被指“貪贓”,被打入大獄,這一年駱賓王51歲。在獄中,駱賓王悲憤不已,于是寫下了《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這是蟬的現實,又何嘗不是駱賓王人生的寫照!

還好,武則天并不想要駱賓王的命,一年后,駱賓王被赦免出獄。

又過了一年,駱賓王被委任為臨海縣丞,品級從八品,副科級!

這一年駱賓王五十三歲,他已經把一切看透了。自己費盡心機到頭來不還是一個從八品的縣丞嗎?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齡,還要混跡于縣丞這個槽位嗎?

算了,這個官不當也罷!

隨后,駱賓王懷著一腔悲憤棄官而去,多年的郁悶已經在他的內心中形成了一個火藥桶,他需要一個爆發的機會。

四年后,機會來了,駱賓王把握了這次機會,于是把自己的名字永遠留在青史之中。

  公元684年,大唐王朝發生劇變。

剛剛登基一個多月的皇帝李顯被皇太后武則天廢黜,改立時任豫王的李旦為皇帝,然而李旦卻是一個傀儡皇帝,身居另外一個宮殿,對國家大事卻不能過問,權力盡落皇太后武則天之手。

改朝換代的跡象已經顯現,先前李唐王朝的重臣開始遭到打壓。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很快,三朝元老李世勣(《說唐》里的徐茂公)的孫子徐敬業(李世勣本姓徐,賜姓李)因為被貶,心緒難平,于是便在揚州舉起了反叛的大旗。

駱賓王的機會來了!

對于駱賓王與徐敬業的聚合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駱賓王主動前往效力,一種是徐敬業主動發出邀請,總之兩個失意的人一拍即合,于是就誕生了史上最牛的檄文《討武氏檄》: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后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攸鹿。加 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嫉, 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于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鳴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藜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

 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 匡復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吒則風云變色。 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漢地,或協周親;或膺重寄于話言,或受顧命于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 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后至之誅。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討武氏檄》讓武則天就此背上千古罵名,而駱賓王則成就了自己的千古盛名,從某種角度而言,駱賓王就是為《討武氏檄》而生。

當《討武氏檄》傳到宮中時,武則天饒有興趣的讀了一遍。

當看到“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時,武則天笑了,盡管這是罵人的話,但也是從反面證明武則天的美艷,女人都希望別人說自己漂亮,武則天也不例外。

然而當看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武則天也被作者的文采折服了,寫的真好!

這時武則天抬頭問左右:這是誰寫的?

左右回答說:駱賓王!

武則天一聲嘆息:宰相安得失此人!

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連你的對手都深深佩服你,這就是成功,這才是成功!

在數百年后,駱賓王的《討武氏檄》被另外一個人引用,這個人在檄文的最后寫道:請觀今日域中,仍是朱家之天下。

這個人就是吳三桂,他的檄文是《討闖賊李自成檄》。

遺憾的是,無論是駱賓王,還是吳三桂,他們都是無言的結局。

在駱賓王發布《討武氏檄》后,徐敬業的反抗大軍贏得了天下道義,卻沒有贏得最后的戰爭。

檄文發出,叫好聲不絕,然而“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的局面并沒有出現,徐敬業和駱賓王所期待的風起云涌并沒有出現,自始至終只有他們這一支反抗軍,并沒有想象中的一呼百應。

僅僅三個月,徐敬業的反抗軍就告失敗,而他和駱賓王也面臨著何處為家的艱難抉擇。

徐敬業原本打算乘船入海,前往高麗避難,然而天公不作美,此時海上居然刮起了大風,而且是逆風!

樹倒猢猻散!

有些猢猻散了,有些則起了二心!

徐敬業的部將王那相原本打算跟徐敬業一起前往高麗,現在海上起風了,而且是逆風,現在王那相也改變了主意,不去高麗了,去洛陽!

去洛陽?投名狀在哪里?

徐敬業的頭!

王那相為了去洛陽的夢想發難,徐敬業以下二十余位頭領都被王那相所害,反武大旗就此倒下。

反武大業結束了,駱賓王的千古傳奇卻就此開始,至今難以破解。

駱賓王的最終結局究竟是什么呢?

《舊唐書》:敬業敗,伏誅。

《新唐書》:敬業敗,賓王亡命,不知所之。

《唐才子傳》:及敗亡命,不知所之。

《全唐詩》:敬業事敗,賓王亡命,不知所終。

有人說他死了,有人說他跑了,總之在那個喪亂的時節,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不知所終。

后來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詩人宋之問被貶往越州(今紹興),途中夜宿靈隱寺。當夜月色清明,宋之問在長廊漫步,詩興大發,于是吟出兩句:鷲嶺郁岧峣,龍宮隱寂寥。

然而吟出兩句后,后面接不去了。這時旁邊有一老僧燃燈坐禪,問道:“少年不寐,而吟諷甚苦,為何?“

宋之問曰:“欲題此寺,而思不屬。”

老僧笑曰:“何不道‘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經老僧一接茬,宋之問的有了思路,接著吟道: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云薄霜初下,冰輕葉未凋。

待入天臺寺,看余渡石橋。

第二天,宋之問又來找老僧,卻怎么也沒有找到,已經消失了。

宋之問問其他僧人,僧人說,老僧的俗名叫駱賓王!

這個故事挺有傳奇色彩,其實可能是編的,因為駱賓王和宋之問早就認識,而且駱賓王的詩集中還有幾首送給宋之問的詩。兩人交情到了贈詩的地步,卻面對面不認識?

難道駱賓王學會了易容術?

然而易容術只存在于金庸、古龍的武俠世界里!

關于駱賓王的最后結局,已經說不清了,明代有人記載,曾經在江蘇南通城東黃泥口發現了一座古墓,墓碑刻著:駱賓王之墓。

清代乾隆年間有人在南通發現這座古墓,并找到了刻有“唐駱”的石碑和枯骨,于是便把它重新葬在了狼山腳下。

現在狼山駱賓王墓有一石坊,上寫:

筆傳青史,一檄千秋著

碑掘黃泥,五山片壤棲

 

如今,在駱賓王的老家——浙江義烏,在原駱賓王故居的地上蓋起了一座公園,名曰:駱賓王公園,在義烏城中,有一座市場叫“賓王市場”,有一條大街叫“賓王路”,有一座大橋叫“賓王大橋”,有一所中學叫“賓王中學”。

其實,義烏不僅僅出小商品,還出了一個名人駱賓王。

 

 


渴望悠然的BLOG 2013-07-26 09:59:22

[新一篇] 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氣存乎心耳 王勃

[舊一篇] 中國古代發明系列:古代建築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