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論劉備荊州攜民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起大軍五十萬,,南下荊襄,討伐劉表。實意在圖荊州,滅劉備。以絕除心中最大隱患。八月,劉表病死。荊州局勢陷入微妙境地,權勢最大的蔡氏派系擁立劉表長子劉琮代荊州牧,瞞喪不報,加緊排擠劉備。并使人向曹操示好,表明降意。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劉備時屯兵樊城,“不知曹公卒至”,曹操大軍到了宛城,方才得知。劉備慌忙點齊人馬“遂將其眾去”。這里和《三國演義》中描述有相左之處。但兩者都提及了諸葛亮建議劉備趁機襲擊襄陽消滅蔡系勢力,從而奪取荊州一事。劉備的反應是“吾不忍也”“今若執其子奪其地…..何面目復見吾兄乎?”。
  于是乎在荊州度過一段相對安定的時光的劉備又踏上了為生存奔波的路途。
  從“論英雄”的驚魂一刻到終于借由截擊袁術擺脫曹操控制,劉備在這其后的幾年里著實在沒過過什么好日子,好不容易在下邳站住腳,除掉了徐州曹操的眼線又借袁紹之手讓曹操無暇東顧,從而奪取了徐州,順手打跑了劉岱,王忠。結果曹操對劉備可是晝思夜想萬萬不敢忘懷,建安五年親自來收拾了劉備,“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并擒關羽以歸”。劉備只得再次當個光桿司令走脫掉去投奔了袁紹。從袁紹再到劉表,劉備好不容易把兄弟和家眷全都找了回來,但是他這兩個臨時“主子”雖然不象曹操那樣把劉備當眼中釘卻也不敢怠慢,暗中提防。雖然除了曹操,象袁紹,劉表之流都不真正把劉備當作威脅,卻沒人敢輕視他。
  劉備的長處是有目共睹的“中山靖王之胄”“仁覆積德,愛好人士。”姑且不論他的皇叔帽子真假。“仁愛”的是否動機純正。他的人望是絕對不能忽視的。所以袁紹才派遣將士沿途奉迎劉備,自己“身去鄴二百里”迎接劉備。甚至曹操都曾經和劉備“出則同輿,坐則同席”。可是話說回來,對于這些身為一派首腦的人物來說,這里有一個“能否為己所用”的問題。象劉備這樣的人物,能為自己效力固然是好事,然而要是不能呢?袁紹和劉表雖然沒曹操那么聰明但也不愚蠢,要是劉備存了2心,那他施仁弄德搞的我這邊對他“人心所向”。那我算什么?豈不連睡覺都不安生了?況且誰都看到劉備這一路走過來的歷程,轉戰各個陣營之間,就沒穩定過,腦袋上生生就架了個“疑似白眼狼”的標牌,讓人豈能不疑。
  所以就有了借聯劉表而離袁紹。乃至而后的如履薄冰,劉表的試探和排擠,是是而非的“的盧救主”等等。劉備只能繼續等待機會。這一路唯一值得他高興的成就就是得了個諸葛亮,可惜是大才不假卻不是《三國演義》里面那個呼風喚雨的神明,難以助他擺脫窘境。胸懷大志卻恨無良機,已經一大把年紀的劉備自知來日苦短,庸庸碌碌幾十年成大事卻還遙遙無期,面對死敵的緊追不舍和群雄的猜疑排擠,我想劉備身為以天下為己任的英雄也難免會有些悲哀和動搖,與劉表的酒后失語,悲哀的自我感嘆。都能體現出這點。英雄遲暮?面對對自己最了解卻欲除己而后快的曹操。劉備又一次不得已放棄已經略有經營的立足之地,逃之夭夭。
  劉備肯定不甘心,雖說他借口“不忍”不去奪襄陽,但其實他明白現在這個時候奪不奪荊州已經沒有意義了,曹操的血盆大口已經探到了荊州跟前,這快戰略要地已經是人家的口中之物了。逞一時之快,損兵折將不說還有可能破壞他苦心經營的荊州人望,就算能得點兵馬物資卻也是杯水車薪。這等傻事他就算郁郁不得志的有點心理扭曲了他也不會去干的。
  但無論如何荊州這塊“隆中決策”中既定的成“鼎足之勢”的根本之地都勢必要陷于曹操之手了。劉備只能無所作為黯然離去么?身為當世英雄他當然不能不做些什么。《三國演義》里面劉備做的事可謂是精彩絕倫,雖然為了渲染諸葛亮當世“妖人”的形象,計策全是他出的,但是陣營還得掛上劉備的名號。一把火燒得曹營名將們灰頭土臉,一泡水沖得北方雄師人仰馬翻。趙云和張飛又在長坂大鬧了一把,唬得一代奸雄曹操自縛手腳止步不前。但是歷史不是小說,《三國志-先主傳》同樣是站在蜀漢角度寫就的,卻表明劉備早在曹操軍到達新野前已經離開駐地樊城,兩軍在當陽之前并未交鋒。
  九月,曹操軍至新野。那劉備當真只是乖乖地望風而遁了么?雖然在其他情節上有偏差,但無論是小說還是史料,都無一例外的提到了在劉備率眾離開樊城前往江陵這段時間內的一個情況:“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眾十余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余里。”“ ”……同行軍民十余萬,大小車……不計其數“ 逃跑還帶老百姓,劉備真“仁愛天下人而置生死于度外”了?。
  我認為這就是劉備為了荊州對于他“成大事”的特殊意義乃至保全他陣營內眾人搖搖欲墜的信心所做的事。
  首先,為了支持這個說法,我得先擺明了“攜民”其事是劉備故意為之還是迫不得已所致。如果是后者,那前面的觀點就從根本上不成立了。《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劉備的仁德愛民,描述了一些細節:“曉諭居民:‘無問老幼男女,愿從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暫避,不可自誤。”“令孫乾,簡雍在城中聲揚曰‘今曹兵將至,孤獨城不可守,百姓愿隨者,便同過江。’”〈三國志〉中沒有直接提到類事情,但是提到了就在諸葛亮勸說劉備奪取襄陽被劉備拒絕后,劉備路過襄陽時卻“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劉備叫劉琮,劉琮不敢出來一見,而后就是“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不能不說劉備這樣做是有意為之。
  算解決了上個問題,進入正題:劉備為什么要“攜民”?他怎么處理這樣做會造成的負面問題?
  軍隊混雜著民眾,雖“眾十余萬”,可說不好聽的就是一幫烏合之眾,遇到敵軍,象〈赤壁〉里面那樣劉備的士兵們紛紛“舍己為民”拼死保護百姓后撤的情況也就能在電影里秀一把了,小說里都沒怎么提。后果不是“一觸即潰”也差不多。這是第一個負面問題,軍隊戰斗力受影響。“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第二個負面問題更顯而易見:“輜重數千兩,日行十余里”大隊百姓隨軍,行動必定遲緩,相比下曹操的可都是正規軍,速度可不同這蝸牛般的前進。行動太慢,易被追上。
  劉備肯定意識到并考慮了帶百姓會造成的弊端。他卻仍然決定這么做。解釋第一個負面問題:烏合之眾是不假,戰斗力打折扣是不假。但是就算不帶百姓,遇上了氣勢洶洶,兵強馬壯的曹軍,憑著劉備在荊州從劉表和蔡氏的夾縫中勉強弄來的那點人馬再加上他從袁紹處帶來聯合劉表的那些個“儀仗隊”,劉備在曹操軍手底下能過幾招?碰上了無論如何恐怕只有再次自己逃命的份了。帶不帶碰上了敵人都一樣,為什么不呢?
  解釋第個二問題:讓劉備陣營中人甚至劉備自己最担心的恐怕就是“能否被追上”了,一旦被追上“能否拒之”之類根本就不用談了。可是劉備仍堅持號召百姓加入,原因是他充分的考慮到了在“日行十余里”之類情況下是否會被追上的問題并得出了結論。史料記載:在劉備行動如此緩慢的情況下,曹操軍“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但是劉備早已不在了“聞先主已過”。曹操一咬牙一跺腳下了決心:“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舍了大軍拼了老命不惜一日一夜跑了三百余里才“及于當陽長坂”追上了一路“悠哉悠哉”的劉備。而當陽距夏口僅幾十里之遙。劉備雖然沒想到曹操對他日思夜想到了如此地步以致于不顧一切的死磕也要來親自見上一面,但是假如曹操軍隊按照常理哪怕全部“釋輜重,輕軍馳奔”也遠遠追不上“扶老攜幼”的劉備。曹操必定也是料到了劉備會掌握好這個距離才會出此非常之策,飛馳急追,日夜兼程來追趕劉備。但話說回來,失算不是劉備的錯,曹操是誰?。可見即使行動如此緩慢劉備也有把握在被追上之前及時到達目的地,從而毅然實施了“攜民”策略。
  對情況有了計算,對成敗有了把握。當旁人提及棄民眾而速遁時劉備才大義凜然的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那劉備出此策略的目的又是什么?他是如何借助攜民之計在不得已的遁逃途中為自己牟利的呢?劉備攜帶百姓的目的總體有三點
  一,服務于“隆中決策”中荊州根本之地的要義。在荊州民眾“心向于己”的基礎上,“綁定”人心,真正讓荊州人對劉備“奉之若主”,難以動搖。
  “張榜告民”這一招高得很,高在哪,面對即將到來的戰亂百姓心中必定是恐懼的,而且無論劉備平時是否在民眾中宣揚過曹操“暴虐無道”。老百姓對即將到來的又完全未知的曹操軍隊都是避之不及。但由于趨利避害的本性民眾們大多又不敢自告奮勇的隨劉備一道離開,只能自己找辦法暫且避禍。可“告民榜”一貼出來可就不同了,尤其是“不可自誤”這句話,表面上說是給你們自由選擇的余地,可實際效果是完完全全的讓百姓心中對于戰亂的恐懼完全的釋放了出來,連先前態度搖擺的都會不由自主的隨大流慌亂起來,而劉備又打開了”愿從者隨我暫避“的大門,其結果自然是一邊倒的,百姓一窩蜂的全忙不迭的投奔了劉備。這時候百姓心中只會對劉備感激得歌功頌德,聯想到他以往的仁德愛民,自然會更加的崇敬和愛戴。而絕對不會想到留下的境遇可能會更好,更不會去考慮曹操也許不會跟百姓為難及其原因等。
  背井離鄉對于百姓是痛苦的。但由于心中帶著感激的情緒和避禍的心理沒人會把痛苦歸在劉備頭上,沿途的勞頓和思鄉的苦楚反而讓百姓們更加對劉備感恩戴德,因為他們潛意識已經站在了他的角度去看問題了,是戰爭迫使他們遭遇如此不幸,而劉備能和大家同舟共濟實使人心所向,四方歸心。而身在荊州的其他人士,即使沒有跟隨劉備一起出走,看或聞知這個情況也會產生同樣的心情。當此磨難關頭劉使君仍如此以人為本,仁德愛民,真吾主也!非常之地行非常之事,劉備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劉備之所以能和曹操爭奪天下最大的資本就是鮮明的旗幟。曹操的旗幟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有此得天獨厚的優勢,曹操方大勢漸成,雖多挫折但實不可擋,以致“三分天下有其二。而劉備為了與之抗衡,只能采取以“仁”為中心的旗幟,“以人為本,仁覆積德,愛好人士。”這不是冠冕,更不是虛偽,而是實實在在的成大事必由之徑,“胸懷大志,腹有良謀”其中之一的構架基礎。所以在荊州這塊他成大事的必須之地,劉備將他的旗幟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二,穩固派系內人心。
  曹操大軍將至,彼強而我弱,這時候劉備的手下和軍隊必然人人自危,他們不會去估計曹操能不能追上他們,他們想的多是最壞的情況發生時―被迫去和敵人交鋒時怎么辦。不管口號再響,旗幟再鮮明,也不管劉備多么德高望重,實在的情況是找不出什么理由說服自己認為我方有能力和敵一戰。再者劉備陣營內人員復雜,除了手足兄弟一般的幾人和少數一路追隨的鐵桿,其他人多是從袁紹和劉表那里收編的。他們投靠劉備是奔著他的仁義德操不假。
  但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些人對劉備的感恩戴德程度并沒到達連命都不顧了明知是死路還往火坑里跳,自己又不是劉備的兄弟什么的,非親非故,沒有必要去給他賣命賣到底。劉備的知遇之恩和厚待之德在這時候也無法掩蓋這些人心中的恐慌和動搖。話說回來,即便是他的心腹和鐵桿擁護者,也不會不去考慮此時的出路,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動搖是在所難免的。劉備必須設法挽救這個局面,避免陣營內信心崩潰,曲終人散的情況發生。
  攜民是他的解決方案。作為主公,在緊要關頭,劉備自己必須擺出信心十足的姿態,才能激勵手下人,喚起他們的斗志。逃跑是肯定的,但是不能潰逃,攜帶百姓有弊。但是這恰恰顯示出了劉備的無懼和信心,我都不怕,你們怕什么?而且突顯出自己的仁德,這的原理和用來影響百姓的是一樣的,提高向心力,促進陣營內的團結。可是光自己擺姿態顯信心還不夠,依附于劉備的人還是可能會由于掩蓋不住的恐懼而逃走。這就是攜民的另一個意義。
  如果這時棄劉備而去就不只是棄他一個了,百姓都不畏艱險跟隨他,作為一個士兵或者有志之士如果動搖逃走就就意味這背棄的還有天下百姓父老和自己的職責和抱負甚至是人格,做出的可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事了。通俗點說就是:要是誰這時逃跑就是誰就是烏龜王八蛋!
  沒人愿意當烏龜王八蛋。所以他們才會鐵了心的不顧安危跟隨劉備攜百姓跋涉。考慮到劉備對于和曹操軍隊距離的可靠把握,不得不說劉備這招高的很啊。
  三.借此將民心拉離曹操,對曹操的巧妙反擊。
  帶百姓逃跑,苦了的自然是百姓,離家,勞頓,艱辛。沒有一點不令百姓們痛苦,唯一的安慰就是劉備對他們的不離不棄。在感激劉備的同時,他們的立場也站到了前者的境地,自然不會去想他們不走就不會有這么多痛苦了,理由很簡單,是他們自愿跟來的,而且是“被迫”才出走的。被誰迫?被曹操。
  帶著這即定的觀點,所有痛苦一股腦全記在曹某人頭上了。因為曹操要來,百姓們才要背井離開鄉。才要受苦受累。諸如曹操是來占地的而不會害民之類的情況他們想都不會去想。這種情況下民心是一邊倒的,無論曹操來后做什么民眾們都不會改邊立場了。荊州人心中的明主至少在這一代人活著的情況下已經定格在劉備身上了。而曹操,只能一邊站了。
  這樣,劉備即使是逃走也給予他的死敵曹操一個不大不小的反擊。結合第一點。只能說的是:劉備的攜民策略高,實在是高啊。
  《三國演義》關于攜百姓這一段的描寫相當煽情,劉備甚至有“欲投江而死”的戲份。小說畢竟是以渲染劉備的“仁義德操”為中心的,但在史實中劉備也不是完全不為所動的。畢竟人心向善,仁愛之道更容易被人接受理解。也許劉備就是在這是是非非的情感中成就了他得已和曹操抗衡的仁德大旗。他的高明之處在于善掌握人心,深刻的理解“以人為本”并把它和自己的理想志向充分結合并加以利用。從而造就出很多出象“荊州攜民”這樣大智若愚的精彩策略。
  曹操不是等閑之輩,劉備失算于長坂,只得再次落慌走脫“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云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但是他攜民的目的卻已經大多達到,況且劉備也留了個后手“別譴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關羽適時的接應使劉備成功脫身。曹操的滅備目的仍舊落空。
  脫此大難,劉備往后的王霸之業進入了一個相對順利的發展期,他撥撒的人望之種,也在日后發芽成材,對他的事業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網載 2013-09-10 20:55:54

[新一篇] 大唐輝煌盛世的巔峰---開元盛世

[舊一篇] 大漢名將的難隱之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