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位中國當代學人自述:精神歷程 后 記 生活總在想像之外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后 記


  生活總在想像之外


  曾有人說,生活總在想像之外。對這句話,盡管只是聽了一次,但它留給我的印象,卻異常深刻。是的,生活是豐富多彩而又千變萬化的,然而,我們的想像力,往往分外貧乏,有時又可以說是蒼白。盡管我們拼命想像,絞盡了腦汁,可是千變萬化的生活,還是常常會開出一個又一個殘酷無比的玩笑。這種玩笑并不是幽默,也不是滑稽,更不可笑,相反,它是血淚斑斑,卻又難以外現的。


  生活如此,歷史何嘗不是?歷史本來就是過往的生活——官方記載的,名曰正史;民間傳播的,名曰野史;湮沒于風塵之中的,姑且名曰“亡史”吧。所以,生活總在想像之外,而歷史更是總在想像之外:真正被記載下來的歷史,正史也罷,野史也好,總是過往生活的極少部分。而且,這極少的部分,也同樣需要人們的證實或者證偽。在這樣的歷史記憶包圍中,如果誰說自己的想像力,可以抵達真正的歷史時空,那無疑是在自欺欺人。

 

  然而,我們的生活畢竟需要陽光的沐浴,否則,花難開,草易枯,水變腐;我們的世界需要想像力的拓展,否則,血會倒流,心會懸浮,靈魂會出竅。由此,在今年之初,我就發愿組織出版這樣一本書,意圖通過眾多知名學者的三十年精神歷程自述,來展現一個時代的巨大變遷。


  與此同時,我也積聚起點點滴滴的時間,繼續創作一部展現當代農民工子女悲苦生命歷程的長篇小說,同時修訂另一部教育評論作品集。而今,被譽為“中國首部農民工子女生命備忘錄”的長篇小說《草根兒》,已經在8月初由中國文聯出版社正式出版;教育評論作品集《千萬別教壞孩子》,也在8月初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正式出版。而由于出版上的一波三折,《精神歷程》的后記卻不得不進行再一次的修訂。


  有些巧合的是,除了上海大學文院教授朱學勤先生的序文《車薪杯水》,拙著《草根兒》受到了林達、朱大可、梁治平等海內外36位知名作家、學者的高度評價,并且鄭重簽名向讀者推薦;而這本《精神歷程》的作者,也正好是36位知名學者。


  在這里,我必須向讀者諸君交待這樣一個細節:3月14日,應約寫作本書的一位著名學者給我發短信說,在3月13日晚上,他寫到文章的大半時,失眠了……無奈,希望能夠延遲至3月15日晚上交稿。此前,他還在杭州的講學途中。后來我才知道,在旅途中,他就開始為本書趕稿;3月13日早上,剛進家門,還沒來得及除去旅途的風塵,又繼續伏案寫作,直至失眠……


  其實,這只是應約參與或曾準備參與寫作本書的作者們的一個縮影:在回憶自己的精神歷程時,他們有著太多的感慨,常常因此陷入難于落筆的痛苦之中。趙汀陽先生寫作了一半,苦于再難落筆,最終無奈放棄;周國平先生構思已成,卻因為疲勞過度,難以拾筆;汪暉、周振鶴、茅于軾、葛兆光、朱學勤、廖曉義等先生(女士),從應約撰稿時起,就苦思冥想,試圖找到最合時宜的落筆點,但最終還是因為落筆的過于沉重,而擲筆嘆息。


  的確,這不是一本類似于“人生隨筆集”的“私人小書”,而是集中反映各位學者三十年精神歷程的“歷史大書”。從這些學者的精神歷程中,讀者自可以看到中國社會在艱難中奮然前進,而又不無坎坷的側影。


  所以,我不但要向最終出現在本書中的36位作者表示最真誠的感謝,也要向所有應約撰稿,但最終由于種種原因,沒能在本書中與讀者見面的學者們,獻上我最真誠的敬意,他們一樣為本書的最終面世,付出了自己的珍貴勞動。事實上,即便是現在的36位作者,在將文章寄給我之后,也經常主動提出修改意見,不管是一件事,還是一句話、一個詞甚至一個標點,都要精益求精地再加工。


  祖述憲先生先后六次提出修改意見,陳家琪先生一次次寄來修改稿、又修改稿、再修改稿,徐友漁先生、倪樂雄先生、袁岳先生、梁小民先生、丁東先生、邵建先生……他們對文章認真負責的態度,讓我深受感動:有的對前稿不滿意,于是撤去,埋頭再寫;有的把全文一筆一劃工整地寫在紙上,仿佛每一個字都有著沉甸甸的份量;有的深夜時分打來電話,與我探討怎樣才能把文章修改得好一些、好一些、再好一些……


  在這篇后記里,我尤其要提到兩個人,并且鄭重地向他們獻上我的感激:一位是丁東先生,一位是華新民女士——雖然她的《為了最美的故鄉》一文最終未能與讀者見面。


  接到我的約稿后,丁東先生在第二天便發來了“稿件”,這是所有作者中速度最快的。只不過,這是一份特別的“稿件”——丁先生剛剛寫作完成的、他的自傳。丁先生在信中說:“發去我的自述,請你一閱,你看哪些段落適合你的需要,我可按你的要求加工。但請不要將這個電子文本傳給別人。”


  自然,我沒有辜負丁先生對我的極大信任。在挑選完符合本書要求的那部分內容、交由丁先生“加工”之后,我將它從我的電腦中永久刪除了。因此,除了丁先生自己,我應該是他這本自傳的第二個讀者了。自己的作品還沒有面世,就先把部分內容交由我來安排出版,這種信任我將永遠珍惜。


  華新民女士是我原初約稿的作者中,身份最為特殊的一位,因為如果從狹隘的國籍意義上講,她不是一名“中國學者、作家”——而是有著中法血統、出生并且自小成長在北京、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離開中國的“法國學者、作家”。她的祖父華南圭先生(1875-1961)1903年官派到法國公益工程大學學習土木工程,是該校的第一個中國留學生,1910年回國后幾度任京漢鐵路總工程師,是近代中國著名土木工程專家;她的父親華攬洪(1912——)是法籍華僑,中波混血兒,著名建筑學家,1954年起曾任北京市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后移居法國巴黎;2002年,獲法國文化部長授予的文化榮譽勛位最高級勛章。


  事實上,我是在約稿即將完成時,才知道華新民是法籍華人學者、作家的。此前,我曾多次與她通電話,她的北京話之地道,完全可以和老北京媲美。當我和她談及此事時,她開朗地大笑,說:“我的外表是外國人,我的內心是中國人,是老北京人。”


  而為了寫作好自己的“精神歷程”,華新民不但認認真真梳理了這些年來的痛苦經歷,而且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家庭老照片;為了讓讀者對文章中的故事,有著更深刻、更直觀的認識,她又拍攝了大量照片。僅只這一點,我就特別感動,相信讀者也一樣。


  當然,我更要向本書的作者之一,也是序文的作者何懷宏教授,表示我的敬重與感謝。1月5日晚上,我到何先生家做客,在享受何先生的夫人、《國際經濟評論》執行主編邵濱鴻女士美味可口的晚餐的同時,還享受了與何先生快意暢談的精神大餐——出版本書構想的最終實現,正是它結出的果實之一。


  此后,我一直與何先生保持密切聯系,從本書作者的選擇,到內容的把握、目錄的編排、序文的寫作與修改等,事無巨細,我們都詳加討論。可以說,如果沒有1月5日晚上的那頓“大餐”,讀者很可能就見不到這本書,了解不到36位學者的精神歷程,更難以具體而微地感悟到中國艱難前行的歷程了。


  在本書行將出版之際,著名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明史論叢》主編王春瑜先生,欣然應約為本書題寫書名。他的題字,為本書增添了一份別致的歷史厚重感。在此,我也要表示自己深深的感謝。當然,我還要感謝當代中國出版社的喬平編審、本書的責任編輯徐憲江先生以及我的朋友楊繼先生、靳軍女士、吳金嶺先生,在他們的鼎力支持下,本書最終得以面世。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根據原初的設想與安排,本書是由某傳媒機構負責安排出版的,但是,“生活總在想像之外”,由于種種頗為復雜的原因,這個計劃最終流產。為了保證本書的順利面世,我便獨立承担起了主編的任務。好在有眾多學者的寬容、支持與理解,于是,本書就擺在了讀者的面前。


  由于出版的緊張,本書可能會存在著一些瑕疵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指正。


  如果閱讀本書之后,您有什么好的意見和建議,請發信至cbyxw@163.com與我聯系,一定每信必復。


  曹保印


  2006年3月15日凌晨初稿


  2006年9月8日凌晨改定


楊繼 2013-08-20 10:44:23

[新一篇] 36位中國當代學人自述:精神歷程 10 楊繼 留學的迷思

[舊一篇] 《周國平自選集》第一篇散文(1983~1990)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