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國的覆滅 第一章 思想的入口:原罪與贖罪 五、歷史負數下的異化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五、歷史負數下的異化

  卡西勒曾宣稱,整個18世紀盧梭只有一個讀者,唯康德一人讀懂了盧梭。盧梭對康德的影響可以從后者1765年哲學論文的篇名中得到啟示:《把負數概念引入哲學》。反過來套用康德的語式,我們似乎有理由將盧梭稱為:把負數概念引入歷史的第一人。

   1749年,盧梭為構思他的首篇論文,第一次進入森林。他 尋找到的第一行負數是:“我們的風尚里有一種邪惡而虛偽的 共同性,每個人的精神仿佛是一個模子里鑄出來的。我們不斷 地遵循著這些習俗,而永遠不能遵循自己的天性。我們不敢再 表現真正的自己;而且在這種永恒的束縛之下;人類便組成了 我們稱為社會的那種群體。因此,我們永遠也不知道,我們是 在和什么人打交道”。Q F

   1754年,盧梭為構思他的第二篇論文又一次進入森林。 他進一步發現:“隨著人類日益文明化,每個人都開始注意別 人,也愿意別人注意自己。于是公眾的重視具有了一種價值。 這就是走向不平等的第一步;同時也是指向邪惡的第一 步”。Q G“自己實際上是一種樣子,但為了本身的利益,不得不 顯出另一種樣子。于是,‘實際是’(tobe)和‘看來是’(toseem be)變成迥然不同的兩回事”。Q H“野蠻人和社會人所以有這一 切差別,其真正的原因就是:野蠻人過著他自己的生活(live withinhimself),而社會人則終日惶惶,只知道生活在他人意 見之中(outsideofhimself)。” Q I 1758年,盧梭又一次在森林隱廬中發出吶喊:tobeorto seembe?——在,還是似在?toliveswithinhimselforoutR sideofhimself?——生存于己身,還是生存于別處?這兩聲 吶喊如敲響市場上空的警鐘,把18世紀理性昌盛、文化繁榮 的整個時代都圈進了一個巨大的問號。在反駁達朗貝爾建議 日內瓦開禁設立劇院的這段時期里,盧梭對整個歐洲文明生 活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擊:

   在文化生活中,他揭示了劇院里的一個巨大負數:舞臺。 舞臺是觀眾與演員之間的“間隔”(distance),是插在觀賞者與 被觀賞者之間的“他者”(otherness)。由于“他者”的“間隔”, 雙方向對立面轉化:觀賞者讓渡自己的履踐權力,等待對方實 現自己,被觀賞者也讓渡自己的生活世界,拼命取悅觀賞者, 生活在觀賞者希望看到的另一個世界——角色世界里,雙方 遺忘自己的程度越高,劇院里的成功氣氛就越熱烈; 在政治生活中,也存在著同樣的讓渡。議院如劇院,代議 制是政治領域的劇場化。政治生活中的他者,即議院中的講 臺。圍繞著這個講臺,代表與被代表者也在與自己疏離、間隔。 被代表者讓渡出自己的主權履踐,轉由代表者去表演;代表者 遺忘自己,以取悅被代表者為能事。雙方遺忘自己的程度越 高,代議制的虛假繁榮就越熱烈;

   在倫理生活中,也是如此。大部分人在他們的生活過程中 往往與他們自己不甚相似,仿佛完全變成了不同的人;Q J 甚至在語言生活中,他也發現了語言造成的間隔與轉化: 命名者向被命名者轉化,主語向賓語轉化,自我與語言之間并 不透明(transparency),存在著危險的阻隔、曖昧 (obstruction); Q K

   到了1775年,盧梭垂垂老矣。他在《懺悔錄》中設定讀者 為審判者,把自己的一生交給他人評判,結果發現,法國的讀 者是一群被伏爾泰教唆的攻擊者,只會在馬路上向他扔石塊。 盧梭在絕望之余,再寫自傳,這一次定名為《讓·雅克審判盧 梭》。他克服了“它者”、“疏離”、“間隔”、“讓渡”,把自己交給自 己審判。這是一場更為酷烈的內心交戰。交戰結果,盧梭還是 堅持他20年前的發現:

   “如果不是從他內心深處發掘,人類自然的描繪者和辯護 者什么時候才能取得他的模特兒?他所描述的自然恰恰正如 他在他內心處所感到的自然狀態……

   “然而,這樣的人,一個活得像個人樣的自然人在哪里?在 我們中間,這樣的人已不可能找到了。人們并不是為了生活而 活著,而是為了使別人相信他們活著而活著!” Q L 還是tobeorseemtobe,還是toliveswithinhimselfor outsideofhimself,還是那個典型盧梭風格的問題——touR jourshorsdelui“生活在別處”?

   這是一個具有極強繁殖能力的語式。在此之下,盧梭哲學 中出現較多的法語單詞是:distance(間隔)、froid(疏離)、opR po-sitionnel(異已)、objectivation(對象化),所有這些頻率 最高的單詞最后逼向一個中心單詞:aliéner。50年代蘇聯學 者和60年代中國的譯者囿于當時的局限,都把這一中心單詞 aliéner翻譯成“疏離”。但是,這并不妨礙90年代的中國讀者 在這一并不“透明”的翻譯中逐漸讀出盧梭的“透明靈魂”—— “異化”——aliéner,抗議人類自脫離自然狀態以來的全部“異 化”。

   異化概念的出現,是盧梭“誤入”森林以后,融化神正論遺 產和笛卡兒哲學方法,對近現代哲學史的發展作出的最大一 項貢獻。盡管盧梭后來確實誤入歧途,把異化概念引伸為一種 危險的政治哲學,但僅此貢獻本身而言,盧梭已經高出同時代 人一頭,使后代所有正直的哲學家、思想家感佩不已。經驗理 性產生不了異化論,因為它把人性看成“白板”,是外在經驗的 消極承受物,無“人性分裂”之根據;歷史進步說也產生不了異 化論,因為它把人的歷史看成線性發展,只進不退,無對立的 內容。讀一讀伏爾泰、狄德羅等人當時的見解,后人確實有理 由對這一派人這一方面的淺薄感到震驚:

   狄德羅說:“盧梭先生,我認為穿著絲綢衣服的雅致的惡 德,比穿著獸皮的遲鈍和殘酷更好。我認為在鑲金宮殿里的軟 枕上的淫欲,比蒼白污垢的和令人生厭的赤貧的人們更好 ——他們挺臥在損害健康的濕地上,恐懼地躲在荒野的山洞 之深處”。Q M

   難怪狄德羅在寫作《百科全書》自然史的第一條目“人” 時,會針對盧梭如此說:“自然界竭力給他最完美形式的自然 人,絲毫不比社會人優越!”Q N

   還有另一些人不這樣看。歌德獨具慧眼,如此評判兩派人 的分裂:“伏爾泰結束了一個舊時代,而盧梭則開辟了一個新 時代”。S E

   赫爾岑則說得更為坦率:“當伏爾泰還為了文明跟愚 昧無知戰斗時,盧梭卻已經痛斥這種人為的文明了”。S F

   后來的哲學家們越來越重視盧梭的這筆遺產。19世紀的 費爾巴哈、黑格爾曾反復討論盧梭開啟的異化問題。青年馬克 思1844年巴黎手稿中,人們可以讀到更多與盧梭風格極為類 似的論述。到了20世紀,薩特、馬爾庫塞、海德格爾等人繼續 開拓這一層面。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盡管他們中有一部分人只 愿追溯到尼采,卻不愿承認其靈感來自更早的盧梭),touR jourshorsdelui——“生活在別處”,這一當年森林荒原中孤 獨漫步者的曠野呼喊,才逐漸匯聚成20世紀后現代主義文化 抗議的最強音。

   然而,我們還是應該看到,異化理論的早期形式,是與盧 梭準宗教化的救贖情懷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它更多地呈現出 道德面目,而不是哲學面目。在盧梭的語式中,反異化要求有 一種頑強的道德傾向:對“間隔”的敏感,對“它者”的恐懼、對 “對象”的拒絕、對“同一”的渴求、對“透明”的熱愛,等等。總 之,是一種容不得“異己”的反異化道德理想。精煉這批思想原 礦,可以有兩個方向。一是哲學批判、文化批判和社會批判的 方向,那就是費爾巴哈、黑格爾、青年馬克思、海德格爾、法蘭 克福學派所做的工作。20世紀后現代主義對資本社會意識形 態的批判,很大程度得益于盧梭為他們準備的第一批思想礦 石。盧梭理論的這一方向,從此釀成一種健康的批判運動。二 是社會重建、政治實踐的方向,這就是后來羅伯斯庇爾、圣鞠 斯特所做的工作。法國革命的實踐證明:盧梭理論一旦成為政 治藍圖,進入操作層面,將成為一種危險的政治烏托邦;道德 理想一旦與行政權力結合,將出現對市民社會的大規模入侵, 出現美德與恐怖相結合的道德專政。

  后一種方向是危險的方向,災難的方向。


朱學勤 2013-08-20 15:24:56

[新一篇] 道德理想國的覆滅 第一章 思想的入口:原罪與贖罪 四、伏爾泰——被攻擊的“進步”史觀

[舊一篇] 道德理想國的覆滅 第一章 思想的入口:原罪與贖罪 六、異化的外在層面——文化之異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