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卑二十六國的縮影——慕容垂(1)
------------
(上)
讓我們繼續前面的內容,回過頭來再看看鮮卑慕容家族。
毫無疑問,慕容恪屬于“天才級”的管理者,他治理下的前燕帝國曾是當時最有希望統一中國的候選人,即使是漢族百姓也漸漸忘記了偏安江南的華夏正統東晉帝國,轉而把生機勃勃的前燕帝國當作和平的希望,這里就拿在同東晉軍隊作戰中英勇戰死的前燕帝國將領賈堅來做個例子。
賈堅是山東渤海人,《資治通鑒》說他從小就崇尚氣節,他的父親和祖上都是魏晉大臣(可能他自己年輕時也當過短時間的晉朝官員)。后趙統一北方后賈堅担任過后趙帝國的一名普通官員,后趙滅亡后,賈堅辭官回鄉組織武裝力量自衛。慕容評聽說賈堅是個人才,便派人前去招募他,開始賈堅死活都不愿意為前燕做事,慕容評就以武力迫使其就范。但后來賈堅自己確實對活力無限的前燕產生了好感,開始踏踏實實地工作。慕容俊和慕容恪都很欣賞賈堅的才干,盡管賈堅當時已經六十多歲了,前燕帝國仍指派其担任泰山太守。
賈堅是個能百步穿楊的神箭手,慕容恪聽說后不服氣(因為慕容氏家傳的箭法也很厲害),就將一頭牛置于百步外來測試賈堅的箭法,引得很多人來圍觀。賈堅就說:“我年輕的時候可以保證射不中它,而現在年紀大了,就不一定射不中了。”圍觀者都不明白他的話是什么意思,賈堅就取出兩支箭來,挽弓搭箭,只見弓弦響處,賈堅射出的一支箭擦著牛背飛過去,另一支箭擦著牛腹飛過去,都射下一撮同樣大小的牛毛來。于是“觀者咸服其妙。”
后來東晉派兵偷襲前燕山茌(今山東茌平),鎮守官賈堅已經七十余歲,手下僅有七百余人,而晉軍卻來了上萬人。賈堅知道難以把守,就對手下說:“今危困,計無所設,卿等可去,吾與其屈辱而生,不若守節而死。”手下將士都不忍離去,勸說他一塊逃走。賈堅就說:“我如欲逃,必不相遣。今當為卿曹決斗,若勢不能支,卿等可趣去,勿復顧我也!”于是他單人獨騎站在吊橋下“左右射之,(晉兵)皆應弦而倒。”,東晉指揮官見難以進城,就派士兵偷偷跳進護城河將吊橋砍斷,才把賈堅生擒。
賈堅被活捉后,東晉官員就質問他:“君父、祖世為晉臣,奈何背本不降?”賈堅回答說:“晉自棄中華,非吾叛也。民既無主,強則托命。既已事人,安可改節!吾束脩自立,涉趙歷燕,未嘗易志,君何匆匆相謂降乎!”始終沒有投降東晉。“數日憤惋而卒。”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非常推崇名節正統的司馬光也沒有把賈堅當作一個反面人物來寫,相反,他對東晉的表現卻頗有不忿。同時司馬光在這里也對東晉的南遷給了個大概的定性,那就是這個政權是“自棄中華”,并不是被別人趕走的,是自己毀滅了自己。而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是“民既無主,強則托命,”平民百姓沒義務為政權的垮臺承担責任。按照《資治通鑒》的意思,第一,不能簡單地把賈堅看作“漢奸”,相反,“自棄中華”還要大言不慚地責問別人“奈何背本”的東晉才是最丑惡的。第二,慕容恪的治國方針確實厲害,能夠讓漢族百姓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放棄對東晉的期望而轉向前燕。我們注意到:當桓溫攻入關中時,“百姓持牛酒迎于路者十八九,”當地老人都痛哭道:“不圖今日復見官軍!”而離那時候才幾年功夫,晉軍再進攻前燕的時候,賈堅老人的回答竟然變成“自棄中華者何匆匆謂降?”,這種反差之大讓人驚訝。
那么,前燕的社會制度真的就完美無缺嗎?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相反的是,前燕慕容恪所推行的天才政治之路,實質上卻是一條死亡之路。慕容恪死后僅僅三年,前秦王猛就率軍攻陷前燕帝國的首都鄴城,前燕帝國滅亡了。
慕容恪推行的治國方針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前提上的:即前燕帝國必須由一個既睿智又強勢并且威望極高的天才人物來統治,否則慕容恪搞的這一套放羊式的管理模式就會變成一場荒誕的鬧劇(看來寬松的管理模式必須依靠被管理者的較高個人素質來做支撐)。慕容恪生前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但他采取的對策不是改變現行政策,而是換湯不換藥地向幼主慕容昧推薦了同樣是天才人物的慕容垂來接替他的位置。慕容恪就沒有仔細想想,他的這種制度設計,把君主放到哪里去了?此外,正是由于慕容恪的出色工作,使他手下的那幫幕僚們幾乎全都無事可干,只能依仗著他混飯吃。
前燕皇帝慕容昧個人資質平平,在他的內心深處對自己的兩個“天才級”的叔叔(慕容恪和慕容垂)恐怕是畏懼多于尊敬。慕容昧活在慕容恪的陰影里實在是太久了,慕容恪的死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如遇大赦,好不容易才獲得解放,他怎么情愿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呢?所以慕容垂就注定只能賦閑在家了。
慕容恪的第一位繼任者是悅綰。悅綰也是個既能打仗又能治國的人才,他一上任就發現慕容恪創建的制度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任何一個繼任者都根本無法將它推行下去。因為慕容恪這個完美的人創建的制度也是極為外美的,完美到如果繼任者不能和他一樣完美,那么這種完美的制度就根本無法實行下去。悅綰一上臺便請求皇帝慕容昧下令廢止慕容恪制定的所有政策,轉而實行嚴明的新政策。
悅綰這回可捅了大漏子,他制定的規章制度如果以鄰國的眼光來看算是比較寬松的,但是在前燕百姓眼里可就不一樣了,因為在前燕帝國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在慕容恪的臂彎的保護下過慣了松松垮垮的生活,你叫他們馬上去除懶散的習氣抖擻精神改變形象,哪能這么容易呢?所以悅綰的新政策一出臺,全國上下是罵聲一片,鄴城的百姓忍受不了嚴格的新制度,幾天之內就有二十多萬戶居民遷出了鄴城,鄴城幾乎變成了一座空城。
前燕帝國的官員們也自發地起來抵觸新法,要求悅綰下臺,呼吁朝廷讓同樣是威望甚高而又秉性和善的慕容評出來掌權。眾望所歸之下,慕容評接替了悅綰的職位。他果然不負眾望,一舉便恢復了慕容恪過去所實行的全套政策。惟一不同于慕容恪的是,慕容評對小皇帝慕容昧也采取放羊式的寬松化管理,不再像慕容恪那樣嚴格要求他了。
因實行嚴明的規章制度而“臭名昭著”的悅綰一下臺就被處決(仆射悅綰言于昧曰:“太宰政尚寬和,百姓多有隱附。《傳》曰,唯有德者可以寬臨眾,其次莫如猛。今諸軍營戶,三分共貫,風教陵弊,威綱不舉,宜悉罷軍封,以實天府之饒,肅明法令,以清四海。”昧納之。綰既定制,朝野震驚,出戶二十余萬。慕容評大不平,尋賊綰,殺之。),這似乎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它卻預示著前燕帝國發生了質的變化。這也從一個側面昭示了“天才政治”的破產。一個國家不以制度立國,而是把命運寄托在某幾個天才人物上,對國家來說其實是一種悲劇。
慕容評搞出來的那些自以為聰明的小動作跟鴕鳥受驚時把頭鉆進沙丘里的行為沒什么兩樣,很快東晉大權臣桓溫就向前燕發動了東晉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攻勢。前燕帝國能征善戰的將才悅綰已被殺害,而原本驍勇無比的慕容評經過多年的養尊處優,已經徹底蛻變成一條愚蠢的肥蛆。在這關鍵時刻,一直被昏君慕容昧和庸才慕容評排擠的慕容恪的弟弟慕容垂自告奮勇要求担綱抗敵。
慕容垂自從哥哥慕容俊當皇帝以來就一直賦閑在家,這種狀況一直到慕容恪掌握大權后才得以改善。
------------
鮮卑二十六國的縮影——慕容垂(2)
------------
這里順便提一下前燕皇帝慕容俊,他在位的十年間,風頭一直被自己的幾個天才弟弟所掩蓋,其實慕容俊這個人也是很有本事和權術的(俊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講論不倦,覽政之暇,唯與侍臣錯綜義理,凡所著述四十余篇。性嚴重,慎威儀,未曾以慢服臨朝,雖閑居宴處亦無懈怠之色云。),這從他托孤給慕容恪的對話里可以看出來。當皇帝并不需要打仗多厲害,會管人就足夠了。慕容俊并不是一個草包皇帝,但他一直竭力欺負挖苦弟弟慕容垂就讓人搞不懂是什么意思了,也許有一個天才弟弟就夠了,多了反而是累贅吧。
慕容垂原名慕容霸(他可是奉旨改名的),從小他就“岐嶷有器度,身長七尺七寸,手垂過膝。”父親慕容皝對他格外看重,特別起名為霸,“恩遇逾于世子俊,故俊不能平之。”
在這里不得不說一說慕容家族的特征。或許是因為祖先出自西伯利亞的原因,慕容家族的遺傳特征就是相貌俊美,皮膚白皙。這一點從金庸先生對慕容復的描述上就可以看出來,我們再來調查調查慕容家族的上下五代的皇帝和重臣。
慕容廆,幼而魁岸,美姿貌,身長八尺,雄杰有大度。
慕容翰,性雄豪,多權略,猿臂工射,膂力過人。
慕容皝,龍顏版齒,身長七尺八寸。雄毅多權略,尚經學,善天文。
慕容俊,身長八尺二寸,姿貌魁偉,博觀圖書,有文武干略。
慕容恪,年十五,身長八尺七寸,容貌魁杰,雄毅嚴重。
慕容垂,少岐嶷有器度,身長七尺七寸,手垂過膝。
慕容德,身長八尺二寸,姿貌雄偉,額有日角偃月重文。博觀群書,性清慎,多才藝。
慕容沖姊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堅納之,寵冠后庭。
慕容沖,年十二,亦有龍陽之姿,堅又幸之。姊弟專寵,宮人莫進。長安歌之曰:“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
慕容寶,少輕果無志操,好人佞己。及為太子,砥礪自修,敦崇儒學,工談論,善屬文。
慕容盛,少沈敏,多謀略。驍勇剛毅,有伯父全(指慕容令,晉書叫慕容全)之風烈。
慕容策,年十一,美姿貌,而蠢弱不慧。
慕容熙,雄果英壯,有世祖之風。
慕容超,身長八尺,腰帶九圍,(古人以大腹為美)精彩秀發,容止可觀。
年輕的慕容垂從小在戰馬背上長大,在父親的精心培養下,十三歲慕容垂就担任先鋒官,和十七歲的大元帥慕容恪配合作戰,討伐宇文部落。《資治通鑒》上說:“霸年十三,勇冠三軍。”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慕容霸當年只有十三歲,但他的武勇已經是全軍排名第一。
十三歲的兒童,武勇全軍第一,按周歲算也就是十二歲。回頭看看我們自己,十二歲的時候大都還在上小學……
一聲嘆息……
鮮卑二十六國的縮影——慕容垂
(下)
新生的前燕帝國如同草原上的烈火一般熊熊燃燒著,很快吞并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區,成為逐鹿中原的大賭局中的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慕容垂少年得志,親身經歷了慕容家族統一東北地區的全過程。
青春年少的慕容垂和遼東大族出身的才女段氏成親,少年英雄得配佳人,可謂萬千光環集于一身。可惜好景不長,慕容垂二十三歲那年格外寵愛他的父親慕容皝去世了,二哥慕容俊當了皇帝。慕容俊和他的老婆可足渾氏(一看名字就知道她是個渾人)倆人都對慕容垂這個弟弟沒有好感,經常無緣無故就找他的茬。
可足渾氏雖然貴為皇后,但是她為人卻非常尖酸刻薄,凡事總要占大頭,在妯娌當中一向口碑不好。而慕容垂的妻子段氏則性格剛烈,對可足渾氏這一套是軟硬不吃,也從不去逢迎她這個皇后。可足渾氏心里恨死了段氏,就誣陷段氏在宮廷里放蠱,把段氏押入大牢里日夜拷打,逼迫她招認,段氏也很犟,寧死不招。慕容垂心疼妻子,就派人去勸她說:“人的一生難免要死,何苦受這種苦楚!你趕快招認了他們也不會把你怎么樣的。”
段氏嘆了口氣,回答說:“我并不是不怕死的人。但如果承認的話,就辱沒了祖宗,同時也連累了你。這怎么能承認呢?”第二天,段氏就被拷打致死。
慕容垂一直賦閑在家,干看著他哥哥慕容恪建功立業,這一閑就是二十年。等慕容恪和慕容俊都死了,國家遭到桓溫的進攻卻無人可派的時候朝廷仍然沒有要起用他的意思。還是他自告奮勇地在別人的一片白眼之下上了戰場。這時候的慕容垂已經由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十三歲少年,變成了滿頭華發的垂垂老人。
以慕容評為首的這幫尸位素餐的家伙根本就不是桓溫的對手。在東晉桓溫的強大攻勢之下,鄴城上下一片忙亂,大家都在收拾東西準備逃亡到東北去(闖關東?)。誰也沒想到慕容垂竟以區區八千騎兵就大破桓溫的五萬軍隊,并斬首三萬余。此役頓時讓慕容垂成為前燕帝國的大英雄,同時也引發了慕容評對慕容垂的強烈不滿。慕容評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就聯合太后可足渾氏一起對付慕容垂。正巧可足渾氏因為害死段氏一事和慕容垂結下了梁子,兩人一拍即合,謀劃如何除掉慕容垂。
慕容評在政治上極其精明,在行動上卻極其愚蠢。再加上他為人尖酸刻薄,除了那些趨炎附勢的家伙以外的大部分皇族都不買他的賬,因此,慕容評和可足渾氏的陰謀還沒付諸實施就泄露了。
大家都勸說慕容垂先發制人,慕容垂卻寧愿逃亡也不愿和當權者翻臉(不知道該說他是懦弱無能還是有情有義),于是慕容垂和他的仰慕者一齊逃亡到了前秦。
------------
鮮卑二十六國的縮影——慕容垂(3)
------------
當年桓溫曾把前秦帝國整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所以大破桓溫的慕容垂也被前秦當作了大英雄,慕容垂沒想到自己這一回又遭到了前秦丞相王猛的猜疑。王猛并不是單純地嫉妒慕容垂搶走了他的風頭,而是屬于周瑜算計諸葛亮的那種對將來國家的假想敵的担憂。他敏銳地感覺到“慕容垂父子人中龍虎,非可馴之物,若借以風云,將不可復制,不如早除之。”等前秦總攻前燕的時候,王猛借機狠狠地整了慕容垂一把,將慕容垂逼得再次逃亡并被俘。而苻堅真可算是歷史上最寬宏大量的帝王了,他不但寬恕了慕容垂的罪過,而且更加信任他。(王猛這人是何等的厲害,他的計謀雖然沒害死慕容垂,卻把慕容垂最精明能干的那個兒子慕容令給逼回前燕進而被處死。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苻堅聽從了王猛的建議殺了慕容垂,那么只要慕容令還在慕容家族就不一定會滅亡。慕容令的死讓慕容家族真正地斷了根,聯想十五年后因慕容寶的昏庸無能而導致后燕帝國的參合陂慘敗,真讓人感慨萬千。)
前燕帝國統帥慕容評的貪婪古今罕聞。打仗前他竟然把戰場上的水源和森林全部封存,宣布凡是前來飲水和砍柴的人一律要納稅,于是慕容評很快就致富了。而吃不上飯的士兵聯想起前段日子打贏了桓溫后慕容評故意克扣賞金的劣行,自然怨聲載道,這樣一來,前燕軍隊很快就喪失了戰斗力,等到前秦軍隊打過來的時候,四國中最有能耐的前燕第一個亡國。
前燕滅亡后,慕容垂長期担任長安市長,在前秦的歷次對外作戰中均沒有太大的作為,這樣一直到了十三年后的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后,前秦帝國全國上下一片大亂,繼承鮮卑遺族復國重任的慕容垂義不容辭地必須起兵造反。而這個時候苻堅戰敗跑到了慕容垂的軍隊里,怎么辦?對苻堅殺還是不殺?
即使是慕容寶這樣的笨蛋都看出來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對慕容垂說:“家國傾覆,天命人心皆歸至尊,今秦主兵敗,委身于我,是天借之便以復燕祚,且夫立大功者不顧小節,行大仁者不念小惠。此時不可失也(好個立大功者不顧小節,行大仁者不念小惠。慕容寶能說出這樣的真理,也不能說是絕對草包)。”慕容德也向慕容垂進言說:“鄰國相吞,有自來矣。秦強而并燕,秦弱而圖之,此為報仇雪恥,非負宿心也。語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愿兄無疑。”
慕容垂當時的回答可謂侃侃烈烈、君子之風。他先是歷數了自己落難時苻堅對他的種種恩德“昔為太傅所不容,置身無所,逃死于秦,秦主以國士遇我,恩禮備至。后復為王猛所賣,無以自明,秦主獨能明之。國士之禮每深,報德之分未一。此恩何可忘也!”然后他又宣布為了報答苻堅的恩義他絕不染指前秦一分土地“若氐運必窮,吾當懷集關東,以復先業耳,關西會非吾有也。君子不怙亂,不為禍先,且可觀之。”并進而拱手把自己的兵權交給苻堅,一道撤回了長安。
(下面選自《參合陂慕容垂》:慕容垂這一番慷慨陳詞,真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公私分明,君子之風。其實,慕容垂一直就有窩里反的心思, 按照中國的傳統忠義觀念,他也不能算是個完全的君子。從當時的形勢上看,前秦雖然兵敗,但其國內的襄陽、許昌、鄴城等地,還駐有毛當、苻丕等人的重兵,慕容垂如果立即殺掉苻堅起事必將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通盤考慮,殺掉苻堅也未必是上策。但是如果將慕容垂的行為同苻堅麾下其他叛徒的所作所為相比較,慕容垂的俠義之氣已經值得人們脫帽鞠躬向他致敬了。畢竟苻堅在此前此后,對慕容垂也是仁至義盡的。)
大部隊撤退的途中傳來了東北鮮卑遺族造反的消息,慕容垂趁機逃跑,召集舊部圍攻前燕故都鄴城,正式宣布造反,建立了后燕。以后的日子里后燕和前秦雖然一直是敵對關系,但直至前秦滅亡慕容垂都信守自己的諾言從沒染指前秦一分舊土(慕容垂乃真名士也)。
其時東晉爆發桓玄之亂,國家四分五裂,后燕在年逾花甲的慕容垂的指揮下數年內先后消滅前秦主力、擊敗東晉、收復東北、攻滅丁零和西燕,讓人聞風喪膽的慕容家騎兵橫行中原無敵手,排名天下第一,成為中國北方的霸主。亂世的梟雄能混到這份兒上,是否應該滿意了?
慕容垂經歷了整個慕容家族的成長、崛起、鼎盛、衰落、滅亡、再復興、再鼎盛、再衰落、再滅亡,并成為五胡十六國中最長壽的帝王。
但是,慕容垂一生中過得卻并不快樂,他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中國人常說的人生幾大悲他都嘗過了)。他的兩位紅顏知己,段氏姐妹,一個為他而死,一個因他而死。最能干的兒子慕容令也因他而死。等到天下無敵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是時日無多,垂垂老矣,不知道慕容垂在臨死前怎樣回顧自己的一生?
天才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湮滅,慕容垂就是一生從沒打過敗仗的戰爭天才。但是像慕容垂這樣的天才人物卻屢次被慕容俊的老婆、掌握政權的昏庸老太后可足渾氏耍得團團轉,這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就連慕容評、可足渾氏這樣的人渣都能耍弄慕容垂,可見慕容垂在為人處世方面實在太差)。
段氏為什么會被殺,不過是因為“才高性烈,”有才華而又性格耿直的人在那種環境是活不長的,而慕容令為什么會被逼死?不過是因為慕容父子“乃人中龍虎,不除必為后患。”慕容垂先后失去了妻子和兒子,空有一身的本領,卻不能保護自己的妻兒,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活活整死。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的悲劇都讓他趕上了,就算是成為了天下的霸主又如何?也不能換回妻兒老小的生命。他心里有什么話都沒有人可以傾訴,只能悶在肚子里默默地承受。
回顧慕容垂七十一年的傳奇人生,也許真正快樂的只有小時候和哥哥慕容恪一起縱馬馳騁在白山黑水上的那段無憂無慮的時光。
所以說做人千萬不要學慕容垂。
慕容垂晚期所犯的錯誤和慕容恪幾乎一樣,都是對自己太過信任,管的事情太多。慕容垂死的時候連后事都沒安排妥當,在這一點上就比慕容恪差遠了。
慕容垂最大的缺點就是不通人情世故和不會識人。他的夫人小段氏曾多次對他說過慕容寶不宜繼位可慕容垂就是不信(小段氏不偏袒姐姐的兒子,確實難得)。而慕容垂一死,慕容寶竟然逼迫小段氏“宜早自裁,以全段宗”,更可恨的是當身為兒子的慕容寶宣布逼迫小段氏自殺的時候眾大臣竟“群臣咸以為然。”可見慕容垂都養了一幫什么東西。后燕在不成器的慕容寶手里只維持了年把就徹底垮臺,似乎是報應,慕容寶后來也是眾叛親離,先后遭到兒子的刺殺、重臣的反叛,像一條喪家之犬四處流竄,最后被大臣殺死。后燕分裂為南燕和北燕兩部分,先后亡于東晉和高句麗。
------------
鮮卑二十六國的縮影——慕容垂(4)
------------
慕容一家,頓做煙消云散。
后燕垮臺后,慕容家的遺族先后遭到北魏、東晉、北燕的聯合絞殺,劉裕消滅南燕時就一次性“斬王公以下三千人,沒入家口萬馀,”很難說有正統的后代幸存下來(南北朝后姓慕容的都是非慕容垂這一系的,比如高歡手下大將慕容紹宗,就是慕容恪的后代,不過仍保留著慕容家族都是美男子的面相“容貌恢毅,少言語,深沉有膽略。”)。所以不大可能有金庸先生小說里北宋慕容復的“大燕世譜遺表”和“大燕傳國玉璽”存留后世。尤其是將慕容麟也記入這個家譜,就有些搞笑了。
鮮卑慕容氏退出中國歷史舞臺后,接著登場的是北魏拓跋氏,最后一章專門說。
火焰塔 2013-08-22 22: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