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哈耶克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哈耶克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他的一生致力于追求人類自由`真理和發展的永恒事業中,并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他在1944年發表了著名作品《通向奴役之路》轟動了整個世界(他為此獲得74年的諾貝爾獎),深刻地影響了20世紀后半葉的世界格局。他的理論成就促使了東歐前計劃經濟國家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也深刻影響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建設進程。

一.叛逆少年進化論思想的形成。

1899年5月8日,哈耶克出生于維也納的一個中產的知識家庭。他的父親是維也納大學的一位兼職植物學講師。受父親影響,他從小就對生物學產生了濃厚興致,以至于對別的科目不屑一顧,考試也常常不及格,并多次被留級或轉學,與老師的關系也很糟糕。哈耶克在對生物的癡迷研究中,他最早接觸了達爾文的進化論原理。“自由竟爭,優勝劣汰”和“適者生存”的觀念深刻地嵌入他的思想靈魂。并對他今后對經濟`政治和哲學的觀念形成產生了深刻影響。

二.從經濟學家到政治哲學家的轉變。

早年的哈耶克(1918年)就讀于維也納大學,當時出于謀生的考慮,他選擇了經濟專業。在那里,他最早接觸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學說。他通過親身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洗禮,與許多理想激進的青年一樣,他對各種新學說新秩序新思想都充滿濃厚興致,渴望建立一個更加完滿的社會秩序。當然,除了接觸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哈耶克更多地和系統地接觸了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傳統。所以,他對社會主義的全權計劃體制是否可行,一直是抱著思考的態度,只是沒想到這個思考一直陪伴了他的終身!

1938年,哈耶克加入英國國藉,次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由于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大量出現及其意識形態的漫延,英國經濟學術界也掀起了有關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諸優諸劣的大討論。在這場大討論中,哈耶克憑借他雄厚的自由經濟市場知識以及多年對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思考,雄辯地指出了計劃經濟理論存在的缺陷,這就是他寫的《通向奴役之路》。在這本書中,他大聲疾呼:全權社會主義如果實現,將會帶來政治`道德和經濟上的全面奴役!

由于計劃經濟涉及了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理論,所以哈耶克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政治哲學之中。正如他在后來再版(76年)的〈通向奴役之路〉前言中所說,“不期而然地觸及的這個問題(即政治哲學)更具有挑戰性,也更為重要”。從此,他踏上了新的征程。

三.知識分工理論到世界普遍和平秩序。

哈耶克對自由市場的論證是基于這樣的事實:“知識分立于所有人的心智中,這些零散的知識不可能被匯集到一個人的頭腦中”。基于這樣的事實,哈耶克認為,相對于整個社會知識(包括經濟與政治的知識),個人的知識和理性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個人無法控制整個社會的知識運作,也就是說,政府的“計劃(或全權)”是無法控制社會的全部。


那么,對于經濟而言,怎樣才能充分利用和協調分散于所有人中的零星知識呢?哈耶克認為:是價格。因為價格是一個數的指標,它能發出“數”的信號,引導協調個體間的交流`溝通`需要和變化。這個“數”就象“一只看不見的手”,使社會間的協調行為達到一種“最佳”(人的本能是追求“數”的最大化即利潤最大化)。所以,價格的這種自發調整作用其實就是市場經濟的杠桿作用,因為它是自發的(即看不見的手)。顯然,計劃經濟的價格壟斷性是不具備這種自發調整功能的,它也不能充分利用社會中分散的所有人的知識,從而導制了計劃經濟的低效率。


在長期的經濟研究中,哈耶克發現了一條規律,即“自生秩序”觀念。他認為:在自生秩序中(即自由狀態下),個人可以按照自已的意愿彼此交換`互動,沒有人集中個人的決策,


個人可以按自由的意愿行事,只要不傷害他人,這樣社會會形成秩序和漸進的物質進步。自生秩序的前提是法治取代人治。


在“自生秩序”的基礎上,哈耶克吸收了西方啟蒙思想的成果,即進化不僅是生物的,也是科學的`社會的和政治的,“進化發展的通律貫穿太陽底下的一切活動”。進化是自然(自由)的和漸進的,任何人為的和外力的干預都是對進化的擾亂,“進化自然,而革命不自然”的觀念是19世紀所有思想的基石。在這里,“自然(即自由)”是一切進化的基礎,正如哈耶克在他的《法`立法與自由》中所闡述“自由就是法律的至高無上”。


在自由進化(漸進)理念下,哈耶克對未來社會提出了他的觀點。他在最后一本著作《致命的自負》中指出:“經過社會演進的過程,經濟上最高效的社會——因而也是其最有效率的規則和道德——最終會占上風”。而通過自由竟爭“優勝”出的社會制度便是一個把全人類融合為一個單一社會的烏托邦。這就是他著名的“世界普遍的和平秩序”,他認為,建立一個不是由專制的政府而是由民主來維系為一體的世界性社會的理想,是可以實現的。他在《法`立法與自由》中寫道:“只有透過將正當行為規則擴展至所有人的關系之中,而與此同時,消除這些規則不能被普遍適用之強制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逼近某種普遍的和平秩序,將全人類融合為一個單一社會”。這樣的社會將保障個人之自由和群體之秩序,也將使全人類獲得最大利益和幸福。

四.《通往奴役之路》。


無疑,在哈耶克所有著作中,最重要的是《通往奴役之路》了。該書寫于1940年到1943年,當時,蘇聯社會主義國家正處于上升的發展階段,世界也處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觀念對峙演變過程,在那個時候,人們曾經非常認真地考慮過要對生產資料實行國有化,哈耶克担心,英國也有可能滑向傳統社會主義經濟,而他認為,這將是一個災難性的錯誤。這就是促使他寫作該書的直接動因,他希望能用他的知識去影響社會輿論。事實上,他做到了。

在書中,哈耶克根據知識分工理論論證了計劃經濟的“集中控制經濟”的不可行性,他說“社會主義者的意圖是純潔的,其目標是崇高的,但他們用政府強制手段人為地對社會經濟部門進行直接控制是錯誤的,是對自由市場竟爭和進化的破壞”。同時,他又指出:“私有財產是個人自由的保障,而政府控制了財富的生產也就是控制了人的生活本身,從而失去自由和導致奴役”。

《通往奴役之路》先后在英國`美國和奧地利等國出版后,立刻引起轟動,哈耶克也由此一舉成名。

五.幸福的晚年。

《通往奴役之路》上千萬冊的發行量,它無疑深刻地影響了公共輿論和人們的思想,這使得哈耶克大受鼓舞,他的學術興趣也從經濟領域轉移到了社會政治及哲學方領域。難得可貴的是,哈耶克從他的成功中深深體會到“學術自由”的重要性,所以,他從不以“權威”自居。正如他在一次演說中說:我們不應該通過“權威”影響人,而是用“知識”影響人。為此,他成名后在瑞士成立了“朝圣山學社”,它的宗旨就是“保障個人自由之秩序”。正如他所說“自由不是實現某個高尚政治目標的工具,它本身就是最高尚的政治目標!”

在此后的幾十年中,哈耶克繼續致力于捍衛人類自由事業。在心理學,經濟`社會`政治和哲學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可。他的主要著作有:《價格與生產》`《論理性的濫用》`《感覺秩序》`《自由憲章》`〈哲學`政治學與經濟學研究〉`〈法`立法與自由〉和《致命的自負》等數十篇。他的作品也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為人類自由與真理事業提供了銳利的理論武器。鑒于他的卓越貢獻,他獲得了74年的諾貝爾經濟獎。

但最值得這位老人欣慰的是:在臨過世(92年)之前,他終于看到了前東歐計劃經濟國家的全面崩潰!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他一生都是在與計劃經濟及其意識形態而戰,想想還有什么結局更能讓這位老人欣慰的呢?


凡真 2013-08-23 09:09:14

[新一篇] [灌水]品讀哈耶克《致命的自負》

[舊一篇] 重讀哈耶克之一:常被誤讀的經濟學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