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經濟學 24.美國人一年生產多少財富?(下)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24.美國人一年生產多少財富?(下)

美國是一個人人買、人人賣的社會。我的房東雇人來修飾園子,自己又給人熨衣服;我朋友的太太送孩子去游泳池花錢學游泳,星期天花錢學鋼琴,自己晚上去餐館配餐賺錢。他們所有的進賬和出賬都通過市場,通過錢的流通。照外行人看來,這樣一個社會你賺我的錢,我賺你的錢,彼此抵消之后沒有剩下多少。然而應該看到在彼此賺錢的同時彼此提供了優質的商品和服務。自己有錢去讓別人賺,但享受了別人的服務;自己的錢又是從別人那里賺來,但賺這些錢并不容易,你必須為別人制造出滿意的商品或提供滿意的服務。上文談到,有人以為只有物質生產才創造財富,服務業只是瓜分了他們創造的財富。這種想法錯就錯在沒有看到,服務業賺錢的同時也提供了服務。他們購買別人的商品和購買別人的服務沒有什么兩樣,同樣都是在被別人賺錢。但決不是自己的錢平白無故地被別人分掉。一個人或者從事物質生產,或者從事非物質生產,總要創造財富才能獲得報酬。然后他又用這筆收入去購買別人生產的物質和非物質產品。

這個簡單的事實為我們指出了計算一國生產總值的另一條路,即計算總共生產出了多少財富,或者說,百姓一共賺了多少錢,而不是一共花了多少錢(用于購買最終產品和服務)。從一國的總量來看,賺的錢正好等于花的錢。一般人以為賺的錢不等于花的錢,二者的差是儲蓄。這在家庭會計中是對的。但在國家會計中家庭開支是消費,而家庭儲蓄則是建設投資。家庭儲蓄表面上只是一張儲蓄存單,在美國還可能是股票、債券,總之只是一紙文件,此文件的背后實際上是機器、廠房、礦山、鐵路。所以就實物而言,生產出的一切貨物或服務,或用于消費,或用于建設,要不就是用于出口,此外沒有別的去向了。

要問百姓創造了多少財富或賺了多少錢,首先要解決百姓除了通過勞動賺得工資還有什么渠道可以賺錢。換句話說,除了勞動,還有什么因素可以“創造財富”?

經濟學的研究指出,資本和自然資源可以起到和勞動類似的作用,因此可以認為他們也能創造價值。同樣的勞動,當有機器幫助時可以生產出更多的產品,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機器可以替代勞動,而機器是資本轉化的,所以說資本可以“創造”價值。同樣,較好的自然資源,如肥沃的土地,埋藏較淺的或品位較高的礦藏,也都可以幫助勞動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自然資源也可以“創造”價值。因此,勞動、資本、資源稱為生產3要素,只有這樣分析才能完全地理解價值的來源,否則我們將無法解釋像科威特這樣的國家何以如此富有。

生產要素能創造財富的確切意義是,當它們被投入到生產過程中去時,能使生產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動力、輔料等,通過形態的轉化增加他們的價值。例如,在美國買一瓶墨水大概要花2美元。但制造一瓶墨水所用的化學品、玻璃瓶、包裝盒等原材料加起來只值0.8美元,其余的1.2美元是因為投入了勞動、資本、自然資源(如工廠用地)而創造的財富。要素創造財富的另一種解釋是,要素是沒有成本的,但在使用它的過程中卻能獲得財富。它的成本和它所創造的財富無關。如果使用它的成本和它創造的財富一樣多,這意味著它不能創造新的財富。

土地資源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成本。勞動力的維持則需要成本,這是指吃

飯、穿衣、住房、教育等開支,但這些開支并不是因為使用勞動力而引起,它本來就需要開銷的。而且這些開銷和它能創造的價值無關。作出偉大貢獻的企業家、科學家、藝術家并不是因為他們的食物格外精美。作為資本的機器、廠房在使用過程中有磨損和腐蝕,但同時有資本折舊在補償。當它們最后報廢時,折舊基金可以保證買一套新的設施。所以說資本的使用除了折舊外并沒有其他的成本,而折舊是和作為投入的原料同樣看待的一種開支。資本本身使用到最后仍原封不動地存在著。

生產要素可以創造出財富,誰有權使用生產要素誰就能夠得到財富,因此就出現了對生產要素使用權的爭奪。在市場經濟中這個問題通過市場競爭來解決,即誰出的價格高,誰就有權使用生產要素。結果生產要素就出現了價格,勞動的價格是工資,資本的價格是利息,資源的價格稱為租金。要注意,要素的價格是使用要素的代價,而不是占有要素的代價。工資是在一定時期內使用勞動的價格,而不是把勞動者買來當奴隸使用;租金是一定時期內使用土地或其它資源的代價,也不是買賣土地的價格:同理,利息是一定時期內使用資本的代價。所以要素的價格都是指使用一定時間的代價,都有時間單位。

要素是可以再生的,至少它不會在一次使用中就消耗掉,這是要素和其它生產中投入品(如原料)的又一根本區別。土地可以永久利用;勞動雖不可以永久利用,至少也可使用若干年;從理論上講資本也可以永久利用,只要不發生類似革命的社會大變動。再如淡水資源,它可以再生,一般也可以永久利用。但礦藏一類資源卻不可以永久利用,過去對這一點認識不清,把它當成了一般的可再生資源,所以只收取一般的租金。現在還沒有找到合理可行的辦法來處理這類資源的使用代價,因為這涉及到幾代人的利益分配問題。

要素的質量有優劣之分。勞動、土地,它們的質量差別極大。優質勞動,地處繁華地段的土地比一般的勞動和土地,可以多創造出10倍以上的價值。資本的差別不那么大,但也有長期短期,能否及時供應以及對使用對象的選擇性等質量的差別。為了獲得更高的使用要素的報酬(即要素價格),要素的所有者將努力改善要素質量。在現代社會里勞動只可能屬于勞動者自身,而在奴隸社會勞動不屬于他自身。資源的所有權隨社會制度而異。資本的所有權,在資本主義國家都屬私人所有。在我國,家庭儲蓄的資本屬私人所有,國家積累(國有企業的利潤、一部分稅收)屬國家所有。在改革之前的1978年全國儲蓄存款僅211億元,而現在已超過1萬億元。過去,投資主要靠國家財政收入,現在主要靠銀行貸款,其中主要是居民的儲蓄。要素的所有權對要素的使用效率有重要影響。私人所有的土地決不會長期擱置而不加利用,私人的資本決不會投資于無效益的生產。但私人占有要素的制度可能產生貧富懸殊。美國解決貧富懸殊的辦法是征收累進所得稅。

將3種要素恰當地組合起來,制造出產品或提供服務,實現要素創造價值的過程,這就是企業家的任務。他們在市場上出售產品,用得到的收入去支付要素價格以及原料費用。如果還有剩余,就是企業的利潤,否則企業就發生虧損。企業家自負盈虧,他們有時暴富,有時破產。但企業的利潤也是一國所創財富的一部分,將要素所得和企業盈利合在一起就是一國所創造的全部財富。

在美國,任何人得到的一切合法收入,貨幣的或物質的,目前的或將來

的,除掉少數親友饋贈或國家救濟外,無不來自要素的所得。換句話說,只有你提供要素創造了財富,才能取得合法收入。那里沒有按人頭分配的獎金,按城市戶口分配的漲價補貼,沒有離退休的加薪,沒有可報銷的私人消費,機關團體也從來不分食物、飲料、日用品。因為財富都是要素創造的,如果某人沒有提供要素而獲得收入,則必然有另一些人創造了財富而沒有獲得報酬。

從創造財富的一面來計算美國的總產值,1990年勞動所得占73%,資本所得占10.7%,其余16.3%是租金和利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勞動所得的份額一直呈上升趨勢。

小結:計算國民生產總值也可以從要素創出的價值來、計算,說明什么是生產要素,其特點是要素沒有成本,它的價格等于它產出的價值,此價值正比于它被使用的時間。在市場經濟中,除掉施舍和饋贈,人們的一切收入來自提供要素得到的報酬。


茅于軾 2013-08-23 15:19:49

[新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23.美國人一年生產多少財富?(上)

[舊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25.美國經濟為什么會衰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