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 簡體 傳統 |
在“民國百年”系列的開篇,我曾將中華民國的歷史劃分為四個時期,通過前面“民國百年(三):共和新生”和“民國百年(四):北洋割據時期”兩個部分,民國第一個時期——北洋政府時期,就算基本介紹完了,剩下一點尾巴(北洋軍閥的最后覆滅)我要放在這部分結合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進行介紹。在“民國百年(五)”這部分中,我們將主要關注中華民國的第二個時期——南京政府時期。
對于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時期的介紹,我不會在這部分全部講完,而是要將其進一步劃分成三塊:“民國百年(五)”主要介紹從1927年到1937年這十年,涵蓋的歷史從武漢、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到國共第二次合作形成、抗日戰爭爆發之前;“民國百年(六)”介紹從1937年到1945年這八年,其涵蓋的歷史即是我們熟知的“八年抗戰”,也就是抗日戰爭,或叫第二次中日戰爭;而“民國百年(七)”則是1945年到1949年這四年的歷史,講述的是國共內戰以及國民政府退守臺灣。這樣劃分的理由在于:1937到1945是中國進行抗日戰爭的艱苦八年,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段非常重要的時期,所以將其單獨提出來介紹;于是抗日戰爭爆發之前和結束之后的歷史便很自然的單獨成章,一直截至民國政府退守臺灣。
作為介紹1927年到1937年這十年民國歷史的“民國百年(五)”部分,它講述的是南京國民政府當政的頭十年。在大陸的歷史資料中,將這十年稱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當然是站在中國共產黨的角度對歷史進行的規劃,而在臺灣方面則稱這十年為“艱苦建國的十年”,也有叫“黃金十年”,因為和先前的北洋政府時期相比,在這十年的時間里,中國至少在形式和政令上是基本統一的,大規模戰爭也相對較少,是可以謀求發展的。對于紛亂頻仍的近代中國來說,這樣的十年也確實算得上是“黃金十年”了,是可以讓人們“艱苦建國”的十年了。
中華民國自1912年成立以來,就一直處于南北分裂狀態。北方從袁世凱當政開始,就不斷和南方的革命勢力發生沖突,期間發生過二次革命、護國戰爭等;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的皖系、直系、奉系相繼當政,而南方也先后組建了多個護法政府,甚至民國政府。期間,北方數次發兵南下,意圖武力統一,而南方也發動了多次對北方和各地軍閥的討伐,雙方雖然互有勝負,但中國之統一卻遲遲沒能實現,南北一直分裂。到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發動北伐以后,形勢有所改變,北伐軍進軍神速,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已經控制了江南半壁江山,而且北上統一指日可待。
雖然在“民國百年(四)”的最后,我們沒有講到北伐戰爭的結局,但事實上,在即將介紹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國民政府、北伐軍最終完成了對中國的統一,消滅了割據中國十多年的各派北洋軍閥勢力。先是國民政府把奉系趕回了關外,一統中原,然后又趕上少帥張學良通電歸順國民政府,使南京政府形式上統一了中國,最后,蔣介石和新軍閥勢力在中原會戰,最終將國內軍政大權歸到國民政府之手,中華民國結束了分裂,實現了政令之統一。
然而,對于這“黃金十年”的民國歷史,我們卻仍然可以按照兩條主線進行介紹,就如同“北洋割據時期”也分成“南北兩線”一樣。這第一條線當然是為國際社會所公認的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南京國民政府,也就是國民黨蔣介石,第二條線則是為蘇聯所支持的中國共產黨政權和武裝。我認為,雖然在介紹1921年以后的中國歷史時,中共的歷史書上大大夸張了共產黨對于當時社會、政局和戰局的影響,但是有一點卻是客觀存在的:中國共產黨從1927年建立獨立的武裝力量以后,其對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確實比以前大了,也確實是當時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盡管他們自己夸大了自己,但客觀上他們也的確不容忽視。這也是蔣介石一直把中共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原因——敵人的重視,恰恰證明了自己的強大,況且中共最后是奪取了全國政權的,所以誰又敢說他們一直都微不足道呢?從這個角度說,將“黃金十年”的歷史分成國民政府和中共兩條主線,是理由充分的,我也將按照這樣的思路行文。
“黃金十年”只是相對“穩定”的十年,雖然中國的發展和建設相對北洋軍閥割據時期是加快好多了,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但實際上卻還有很多不安定因素存在于這十年中。
第一個不安定因素是軍閥勢力。一開始是殘余的北洋軍閥,在國民政府的進一步北伐中,這股勢力逐漸被消滅。后來張學良在關外易幟,率領強大的奉軍加入了國民政府,舊軍閥勢力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之后,蔣介石贏得中原大戰,降伏了黨內各派新軍閥勢力,實現了南京政府政令和軍令的暢通。
第二個不安定因素是“兩條線索”之一的中共勢力。中共在1927年遭到國民黨屠殺后,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還在南方建立了多處紅色根據地,蔣介石對此寢食難安,前后發動了五次大規模的圍剿,出兵征伐各地蘇區和蘇維埃政權,最終將紅軍逼上絕路,不得不大規模退卻和戰略轉移,也就是中共所說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在中共勢力退到陜北后,蔣介石不依不饒,繼續派兵進剿,最終逼出來個“西安事變”,國共兩黨再次走到一起,合作抗日。共產黨也是因此獲得了喘息之機,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和自我發展壯大的歷史機遇。
第三個不安定因素是當時對中國虎視眈眈的日本。幾乎在蔣介石剛剛統一中國,握緊大權的時候,日本就在1931年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吞并了東北。此后,日本扶植了清朝末代皇帝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進而華北危急、中原危急。當時,時代周刊曾有一期,以四個亞洲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作為封面,這四個人是: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日本裕仁天皇,中國蔣介石和滿洲國溥儀。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東亞的格局。
在這樣的形勢下,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奉行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掃除軍閥、圍剿中共,而暫不對日本開戰,而中共也在斗爭、反圍剿的過程中不斷的成長、不斷的壯大,同時也不斷以“一致對外”、“聯合抗日”的口號瓦解著蔣介石的民心和軍心。最終,蔣介石沒能剿滅共產黨,而是在大勢所趨之下再次與中共合作,把中國帶入了抗日戰爭的艱苦八年。
三鑒齋 2010-07-20 14:59:4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