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創造 第二十四章:如何珍惜和培養創造能力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二十四章:如何珍惜和培養創造能力

此章是獻給有創造能力,但又由于種種原因和困難而無法創造的人。如果你具有聰明才智,又想充分發展的話,自我創造的基本原則會幫你施展你的才能的。如果你想擁有創造力所必須具備的胸懷開放、敏銳的洞察力、勇氣、專注等素質,則此原則將告訴你該做什么,以及不該做什么。下面即是一些指引你的方法:
至少偶爾做一些只給自己看的事情。你要先認定沒有人會干涉你的工作,這樣你才會放心地去做,做出來的事也較不虛偽。有些人即使是寫日記也無法坦白記下內心的話,因為他害怕要是被人偷看了怎么辦,或者有一天他成名了,然后有人將他的日記拿去出版就糟了。其實你不要這么想,每個人總該有他隱秘的東西,請你的家人或朋友不要私自翻閱。
2.盡量避免過于追求聲望和名譽的行為。譬如你逢人便說目前正著手于某項神奇的計劃,是別人前所未見的最好的事情。于是別人碰見你時就會一再地問你“進行得如何了?”“什么時候可以看到結果?”“為什么那么久了還不見其影呢?”于是你就開始老覺得自己欠了大家這個債。
試著不要把自己所做的事向別人推銷,應該認應是為自己而工作。記不記得自我創造原則曾這樣說過:如果你愈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則他人的意見愈能影響你。例如你一心一意要做一個出名的藝術家以補償這一生的缺憾,那么你將受到極大的心理壓力,結果你什么事也做不成。但如果你愈不期望別人的掌聲,就愈有信心,也愈能自由自在地去發揮你的能力。
3.定下一個實際的目標,然后堅持完成它。假設你計劃好一個禮拜要工作六天,但事實上你才工作不到兩天的時間,因而你根本沒法把這個預定的目標完成。這是不好的現象,因為每當你無法照計劃而行時,就會使自己更覺得應付不了工作,假如工作進行得又不怎么順利,你或許干脆就放棄掉原先的計劃了。
強制自己執行合理的工作進度。也許你不喜歡在固定的時間工作,而喜歡等情緒較佳時再動于,但是要是一個星期你都在情緒低潮怎么辦?
你為自己定下的計劃不很苛刻, 但還老想找借口推翻掉的話,就該檢討一下你的動機了。要問自己這個問題:“我是不是真的要這么做呢?要是事情做得不順利,我是否還要再堅持此計劃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好,因為既然你不是藝術家的料子,也并不是真的很想成為藝術家,那為什么還要白費勁呢?假如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話,你的計劃會幫你度過想偷懶的時間。
4.要有為工作而犧牲的精神。既然你已定好時間表要從事于某項事業,就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電話聊天,煮大餐,或看電視長片上。
有位女性朋友要不是常常拿作曲的時間去與朋友聚餐的話,她早已是作曲家了。由于她不想取消與朋友間的約會,因此她就不能尊重自己訂下的計劃表。自我創造原則曾勸我們要按照原定的進度工作,才能使工作本身顯得更重要。
5.別人指責你,使你非常傷心時,更該再接再厲。勿使任何失敗在心靈上留下創傷,只要你繼續工作下去的話,便能恢復自信,并更加覺得你生命里的創造力是相當重要的。即使工作再不順,也總比停下來要好多了。
法國小說家及評論家司湯達曾這么說過:“一個人必須對準目標努力奮進。”一旦他不能繼續對準目標努力奮進,不但會失去信心,甚至于會忘了自己的目標到底是什么。就象一個人不再寫作時,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為什么會想當詩人,也不知何以認為自己有天分。
還要避免另一種停下工作的情形,例如你想成詩人,而每次寫詩有了困擾時,便轉至其他你認為也是富有創造性的工作上。如攝影、繪畫等。當然有兩個工作并不算壞事,但千萬別以一方面有了麻煩而做借口而轉移日標。如果你那樣做,將會失去自信,而且兩方面都會顯得能力不足。
6.即使你的計劃不能象你想的那么順利,也要盡可能地將它做完。因為你做完某件事后,就會益發覺得自己很重視這件工作,且能肯定自己是個凡事會堅持到底的人。半途而廢的話就暴露出你一遇困難即罷手的弱點。而且你不能完成一件事時,要重頭開始就不那么簡單了。
每一件富有創造性的工作至少都要花費數小時的努力,有時甚至于是數年的時間,不管如何,你一開始就先要想好:“到底我要把這件事做完呢?還是要半途而廢?”如果你能在開始就肯完成它,則收效一定不少。
如果你是位職業的創造家,或者想成為那種人的話,完成了計劃中的工作并不算了事了,還要使你的作品付諸于世。如果你把小說交給出版商卻遭到回票的話,不要就此放棄,應該再試試別家,直到出版為止,因為你即已工作了這么久,為它做了不少犧牲,如果就此罷手,豈不是將一切努力都付諸東流?
7.你在指責自己的作品時,一定是你的心情有了變化,而且心情還會再跟著你的批評而改變。如果你這些天來對已做好的藝術成品大肆修改,你就會更加相信它沒有什么優點,愈加修改你認為不好的地方,就愈覺得看不順眼。
如果有以上的情形該趕快檢視一下你的心情是否有些不妥,假設你對自己這個月來做過的每件事都覺得糟透了,那一定是你已養成貶低事物的習慣,要馬上停止這種想法,試著去看看別的藝術家的作品如何,通常你習慣輕視自己的成品時,也會連帶著不喜歡你平常最喜歡的人的東西,這即是你的判斷有了差錯的現象。
喜歡挑剔并不好,易造成你心胸狹窄,阻礙創造力的發揮,因此不要在從事一件創造性工作時,半途而廢,或隨意更改,要堅持到底,不然至少也得等一段時間以一種新的態度去修正。不管是創造也好,修改也好,都該有其獨特的風格,你愈努力于創造,就愈富有,但如果你老愛批評,也就愈加變得愛吹毛求疵了。倘若你將創造與批判兩回事分開,則你對原先的創造計劃就不再產生嚴厲的批評態度。如果真覺有必要修正作品時,試著以關愛的眼光去改進它,很溫和地除去其缺點,讓它具有更多的優點,要認為你這樣做是值得的。
即使你非常的不喜歡自己的作品,也不要毫無所得的就把它拋開。真令你那么厭惡的話,也該想想是什么原因不符你的期望。就會覺得自己無能。除此之外,你亦無法從做過的事情來衡量到底你能做社么。
8.你完成一件自己喜歡的作品后,不要再向別人夸耀你的得意杰作。如果你認為成品很漂亮,想要讓別人看到,好吧,就拿出來吧!但別再替它吹噓,那樣只徒增你內心的恐懼感罷了,別想以自夸提高你的身價和作品的身價。
9.不斷地充實自己創造工作時需要的能力。所謂創造性的工作不只是畫畫圖、寫寫文章,或搞建筑等——而是對生命的一種態度,因此要切記不斷充實這個態度:
(1)不要批判你的感覺。要為自己不同凡響的感覺和行徑而驚喜。
(2)試著培養欣賞你周邊的荒謬事情的情趣。試著去玩味不平常的東西,別老是將某些人或某種觀念視為怪誕不經。
(3)學者以輕松的態度去接觸事情,不要凡事都帶有目的,這點對創造性的工作相當重要,因此要隨時培養這份能力。
(4)不要依賴別人的判斷做事情。不要老是問別人對你的所作所為有何意見,不要去想別人在你這個年紀時早已不同凡響,不要跟別人做比較——只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便可肯定地說你將獲得成功。
雖有了以上的指示,但創造性的工作依然是相當困難的,你會一再地有不安的感覺,老會問自己:我有沒有進步呢?這樣做行嗎?我將何去何從呢?倘若你不覺得有社么好使你焦慮的,那一定是你的工作太平凡了——根本不能算是創造。
世上每個藝術家都曾如此不安過。這些困擾確實使人招架不住,因為它來得太突然,而且讓人感覺是有了麻煩。雖然整個計劃好似進行得很順利,但是總覺得前面老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就象站在懸崖邊上往下瞧一樣,只要一不小心,便會失足落下。
所以要極度細心才行,只要想到新方法試不得,就該回到老法子才是上策。
如果你半途而廢怎么辦?首先遭殃的是你的工作,老是守舊便無法開拓新的領域,你根本不敢再做嘗試時,內心的恐懼將徹底毀掉你的創造能力。
學著去接受那份創造歷程中必然有的不安感,其實那是個好事,它顯示出你的創造勇氣。要面對創造時一并而來的各種誘惑:想中途而退,想守舊而不創新。不要屈服于這些誘惑,只要你堅持下去,它們自然會逃開,不安感也會消失,你對自己的工作將更具信心。
從事創造性的工作,不但令人焦慮,而且常是孤獨的,如果你過分依賴朋友的支持或鼓勵,就會更加在乎他們的反應,反之,你就會覺得你是全然孤獨的。
試著假想你的作品有很好的觀眾。假設你在刺繡,自然很希望你在別地的朋友,或是很久以前教過你的老師,甚至于你最喜歡的人都能看見你的成品而大加贊美。有了這些假想的觀眾,并設想自己是為這些人而工作,一想到為這批人而奉獻,就會使你的作品更精彩更成功。
最后要注意的是,不要被成功沖昏了頭。當你有一天出頭了,要試著正確地指出你與平時有何不同的想法及行為。例如或許你遇見一樁難事,能夠一下子就解決掉,而不是拖拖拉拉地完成;或者是你不再象以往一樣凡事總想找捷徑去辦;或者是你取消掉周末不工作而去海濱游玩的念頭等,亦即找出你下次仍可重復的行為,去加強你對創造性工作的良好態度。
同時要注意,不要替你某次的成功而大加宣傳,否則你會害怕以后達不到那個標準。就象你幾個月來一直在繪畫,但都不滿意畫出來的作品而一再涂改。但是,突然有一天,你發覺畫出來的東西正是你夢寐以求的,真是太棒了,于是你把它掛在客廳里,還為它拍照,出門時一定隨身攜帶著拍出的照片以供炫耀,有時甚至會跟別人說,那是你有生以來第一次拍的最好的照片,這樣做就未免太夸大了你的成就。
當然啦,你也該好好享受一下自己的成就,但是不要太過強調,也不要隱藏你的失敗處。如果你把每一件成就都視為奇跡,那么你就更相信它的確是一項奇跡——但是奇跡并不常發生啊!相反的,你應該去研究那些使你成功的因素,并繼續持之以恒。不要讓一次成功破壞了你成功的秘密——你經過長期努力才建立起的工作習慣。記住,真正使你成功的,不是奇跡,而是你工作的態度和習慣。

第二十五章:你可以改變自己的個性

心理學到底該做什么呢?它必須使人能了解自己,幫助自己。但現今的心理學早已落后一世紀,根本沒有達到以上的目標,或許它曾證實了某些真理,卻沒什么有效的治療方法。傳統的分析不但錯誤,而且有許多還害人不淺,因為按照其理論,人完全受制于過去,目前的行為絲毫不考慮在內,心靈是封閉的。
曾有心理學家認為,精神治療過分偏重于對病人過往的探討是不正確的,因為即使知道了病人患精神病的原因又能有多少幫助呢?為什么同一種環境會造成甲先生得精神病,但對乙先生卻毫無影響呢?
這位心理學家又舉了一個例,有個病人從小就跟一位非常嚴厲的姑媽生活在一起,如果說是他姑媽帶壞了他,那無疑是讓這位病人把一切的毛病都推給他的姑媽,替他找到替罪羔羊,但并沒有給他什么幫助,換句話說,沒有跟他說下一步該怎么做。因此,光是探討一個人的孩童生活并不能改變這個人。唯有改變其當前的行為方式才做得到。
我們通常不為過去的人際關系所感動,而是受目前行為影響。一個人的一切情感及信念、都來源于眼前的行動中。
你可以洞察肌肉的組織,化學成分,進化史……唯有行動才能使它們有反應。
用一條簡單的原則來解釋這么多東西,并不是否認人類心靈的復雜性和重要性。而是說心理學的工作應使我們了解自己的生活并能把握它。因為它包含兩個要點:
1.普遍性:換句話說,它應該普遍地能解釋一切正在發生的事情;
2.特殊性:亦即明確地列出那些特殊的應該做和不該做的事。
自我創造原則就含有這兩點,它替你說明你的感情及信念如何影響你的行為,并直接提到一些有特殊毛病的人常做的有害的抉擇,還指出哪些是有利于生活的抉擇。
此原則曾說,你做的任何決定都會加強這個決定背后的動機,因此,如果想把握自己的生活,其秘訣在于自己希望擁有什么感覺及信念,就根據這些去加強你的行為。
自我創造原則由于具有這種普遍性及特殊性,故其價值非凡,雖然最近也有不少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提供了很好的忠告,但卻存在幾個缺點。
首先,因為他們的忠告沒有付諸于行為,只教人擁有何種心境及想法,這樣根本無濟于事,沒有什么效果。雖然你可以一再地告訴自己:“放松,對自己說你有權利那么做……”“不要害怕.......”“對自己說你跟……一樣好。”但是如果你表現出來的行為依然含有不信任自己的動機, 最后你對自己還是不會有信心的,反而要抱怨:“我為什么要聽自己的話呢?沒有人象我一樣!”
第二點,那些忠告根本就不正確。以前我也曾舉過一個例子,有一種說法是,如果你想使自己富有吸引力,就去買很多書來堆滿書架,這是錯誤的做法,因為你這么做,表示你覺得自己不夠好,雖然你使自己具有很好的外表——但是別人看到的只是外表,而不是你的內心。另有一本書主張你先去捏造某件事,看看別人會不會反擊,這樣可以建立起你對別人的信任感。但是既然你的動機出于不信任別人,所以不管對方的反應如何,你都會更加地對他有懷疑之心,愈發覺得遠離對方才能安全,而這種結果并不是我們原先期盼的。
自我創造原則的主要價值在于能夠把一切行為跟其動機之間的因果關系解釋得很清楚。曾有一位精神分析家向我說,有位病人因預感自己會魯莽地去與人發生性關系而極度不安——她害怕自己可能會開著車子上銜,然后企圖引誘加油站的服務員、店員、交通警察等。于是我回答這位分析家:“她一定很少上街,即使上街也是穿著非常保守的服裝,臉上不施一點脂粉,在車上時一定把車窗全部關上,很少下車逗留或買東西,只把要辦的事情盡快辦好就匆匆回家去了。”對方聽后大吃一驚,因為我所說的完全正確,而自我創造原則的說法即是“一個人心理有了恐懼感后,他會去尋求哪種保護方法呢?”
自我創造原則中似乎充滿了類似這樣的矛盾:自我保衛并沒有減輕一個人的害怕心理,反而是加重了;一般認為理所當然的辦法,自我創造原則卻認為是不正確的,因為它們沒有面對問題的真正核心。
第三個缺點是:如果那些忠告不是針對你特有的問題而發,那么只能算是椎斷罷了。但是如果你完全了解自我創造原則之后,便能告訴你在任何情境之下皆有其明確的方法可以應付。
自我創造原則最終的目標在研究行為如何影響一個人,及他如何去決定該做什么選擇。或許我們當初發明心理學的用意即在想發現自我創造原則包含的理論,而且我認為未來的心理學應該由自我創造原則為起點。
自我創造原則不只用在心理學上,還可施諸于其他方面,而不受區域或文明的限制。就象“心靈的創傷”不但可用于一個人身上,也可用在社會上,更可以用于全世界中。如抑郁、饑荒、戰爭、接觸新文化、被新的領袖統治等,這些因素只要能導致一個國家中斷其舊有的生活方式,都可算做創傷。但是假如新的領袖不能創造出一種新的榜樣,不論他有多偉大,都無法影響整個國家的個性。認識了自我創造原則后,我們才能洞悉某個社會的人何以會觀念閉塞、多疑、吝嗇、或思想開放、胸懷寬大、富有創造力及好斗等。
歷史是研究過去人類自我創造的種種活動的學問,而我們可以從自我創造原則這個新鏡頭里看見歷史及一切詳細的因果。我們可從一個人或一個社會的行為去知道何以他會這么做。例如有個國家雖然物產富饒,但人民卻極節儉,幾近吝嗇,檢視其歷史才發現這個國家曾遭饑荒之災——不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是其人民依然象以前一樣地絲毫不浪費他們的財產,他們此時的心情與災荒發生時一模一樣。這不是因為抽象的本族歷史或哲學在控制族人,實因他們習慣了。要說他們因思想吝嗇所以行為吝嗇,正是本末倒置了。要是他們能改變其行為,使其動機不再是節儉的話,那么此動機自然會消失。但不是說動機不改變,行為就無法更改,其實沒有哪一個人的動機是從頭到尾都一致的。要如何才能自我創造呢?首先把各種混雜在一起的思想、感情、動機等分門別類,然后從各類中選取你需要的,遵照它而行動。
你每次表現了你選擇出來的思想或感情、動機等,歸其在你心目中的分量又會加大些,即使最后你想得到的東西——如自信——不夠理想,而且有時還會受到某些干擾——如懷疑自己——但終究你也得到了想要之物。欲把自我創造當成治療法,其秘訣在于: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卻無法支配你的情感。
自我創造原則包含的范圍真是無邊無際,讓我們再來溫習一下它的幾個理論:
1.要先了解行為的動機是什么,才知道此行為對你有何影響,而且你的所作所為都是在加強其背后的動機。
2.父母或別人絕不會“教”你某種做法,而是你自己終日耳濡目染的結果。所以不管別人教了你什么,除非你照做了,否則不足以構成任何影響。
3.不要把個人的精力完全放在一個焦點上。如果你只讓某件事情、某項工作或某個人完全占據,而把其他的事物排除,那你一定會有麻煩。有了戀人或配偶,也不該拋棄舊友或興趣,有新工作或舊嗜好亦如此。我的意思不是勸你別全神貫注于一件事上,而是勸你別孤注一擲。
4.父親愛小孩,什么事情都愿意幫他們做。反過來也是一樣,兒女要毫無理由地侍奉父母,不能托故逃避責任。
5.不要用懲罚來逼迫你的小孩做事,那樣他們反而會更加緊張而心存逃避。不管小孩子或其他人,他們想去做某事,一定是對這件事感興趣。因此,如果你想叫孩子學舞蹈,首先要讓他們接觸令人賞心悅目的舞蹈表演,激起他們想學的動機,而不是使他們認為不學就會遭指責才勉強去學。
6.不要用報酬的方式要別人做事。例如對人說:“如果你去練鋼琴我就給你十塊錢。”或“如果你開車送我去車站我就給你一樣東西。”如此只能使對方更想得到報酬,并非使他們對鋼琴或對你產生好感。
7,行為主義在此變得毫無用處,正如一位哲學家說的:
“行為論(學派)的說法無法分析、解釋人類的行為,因為它沒有看清動機是什么,而動機對一切人類行為又是非常重要。”自我創造原則說,使一個人重建自己的既不是報酬,也不是懲罚,而是他的動機、驅力,而行為又加強了此人的感覺、想法。但是行為學家卻只觀察你的行為,看不出你的感覺、動機,因此無濟于事。而且行為學派亦不注重在整個行為當中發揮極大作用的“習慣”,但是自我創造原則卻能看清楚“習慣”的重要性。
8,自我創造原則讓我們對自己的行為有了完全新的認識,并能去重視它,這點不但非常有用,而且還相當有趣。知道了某人的動機后,我們就可以了解他為什么要做出保護自己啦、偽裝啦、給予啦或竟爭等種種行為,也可知道他這么做對不對。其實任何行為的本身并沒有一定是好或壞、有益或有害,只有從動機才可看出。這也不是說你的行為絕不會傷害別人,或給人帶來快樂。我們來看一下下面舉的幾種行為,其動機如何影響它的好壞。有人保護自己,如果不是因為想使自己安全,而是基于要建立起他的自尊,那么這種行為可以說是積極的;有人偽裝,如果是為了安慰別人,而不是想得到別人的贊美,那也無可厚非。如果只是為了害怕什么而這樣做那就不好了;基于自信而不承認自己是殘弱者而想與人競爭,此行為亦是好的。如果基于虛榮心而不承認,則又是不好的了。了解自我創造原則可以使我們知道自己為每種行為付出了什么代價,如果我們做這件事是為了要獲得某些利益,則勢必會增加做這件事的動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成熟個體,沒有人會對你的行為負責。
讓我們再回到此書所講的基本信念吧!你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
你之所以會有某種感覺、想法,對自己、對別人、對世界給予你的恐嚇或承諾會產生某種態度,皆是由你自己建立起的。
我并非說每個人生下來都很平等——總有貧窮、殘弱.
別人的歧視等先天就不公平的事,但是你對于這些境況采取何種態度,就完全在自己了!我的態思也不是說人不該憤怒、害怕或驚慌,我不認為這是絕對錯誤或不智之舉。這本書之用意即在幫助你驅除掉生命中沒有必要及沒來由的不幸,而去覓取身旁的快樂、愛及滿足,這些東西雖隨處都有,但不一定可得,也唯有靠你自己去創造了。
你對自己的生活要負完全的責任,目前的生活都是由你一手造成的,我并不是在控告你,而是給你一個希望。不管你的年紀多大,不管你的處境如何,你的個性——如有羞恥、不安感,或非常自信——總會改變的,不可能永遠是一個樣子。每個人都可以把握住對自己的看法、對自己的評價及自己的人生觀,只要你知道該做何種選擇,那么漸漸地你就會改掉原有的態度了。
我認為兇手應對其犯罪行為負責,同樣地,沮喪的人應為自己的抑郁負責。卑鄙、邪惡、自私的人應對自己的丑行負責。一個人雖然能夠把握自己的行為,但也不能就認為人類的一切可恨可厭的惡習就可以輕視了。但卻應該相信事情總是在變的,而且總有補救之道,人必須隨時充滿希望才行。
你總有開始的時候。在那么多構成你良知的感情、信念、動機之中,最后你終能找出自己理想中的典型,然后去表現它、尊崇它,使其更茁壯,這是你能力所及之事,也唯有你自己才能做到。
在所有的文學作品當中,我們幾乎都可聽到自我創造原則在向我們呼喚。在我結束此書之前,我再次地贊美此原則,并用莎翁筆下眾所周知的心理學太師哈姆雷特王子的話來作為印證。
“今晚再忍一下吧!
那么下次就不會太難于克制了,
愈來則逾容易控制自己,
因為習慣幾乎可以
改變一個人的個性。”

(全書完)
獨眼易龍用時一個半月打字成稿、于2011年3月11日校對完畢,完全尊重原著,未作任何改動。本書已絕版,請尊重原作者版權,本書獨眼易龍只作為禮物免費贈送給一直在天涯雜談跟帖,回帖支持我的朋友們學習,可以作為內部學習材料傳閱給你的其他朋友,請勿用于商業用途。
如有疑問請登錄獨眼易龍新浪博客留言或者天涯雜談中回帖。
最后獨眼易龍祝你在本書中找到改變自己的方法,祝笑口常開,天天好心情!


獨眼易龍編輯 2013-08-26 14:47:29

[新一篇] 自我創造 第二十三章 :如何克服害羞心理

[舊一篇] 中國憲政改革:背景、目標、實施步驟與約束條件——中國憲政改革可行性研究報告(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