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藝術—第四章 從錯誤信念的催眠中清醒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四章 從錯誤信念的催眠中清醒

我的朋友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博士在小時候有過一次體驗,可以說明信念對行為與能力具有強大的影響。他剛開始時算術學得很糟糕,老師深信他“數學腦子遲鈍”,就把這一“事實”告訴家長,讓他們不要對兒子期望過高。他的父母也信以為真。阿德勒被動地接受了他們對自己的評價,而且他的算術成績似乎也證明他們是對的。但是有一天,他心里閃過一個念頭,覺得自己忽然解出了老師在黑板上出的一道其他人都不能解答的難題。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對老師說了。老師和全班學生哄堂大笑。于是他憤憤不平地幾步跨到黑板前面,把問題解了出來,使在場的人目瞪口呆。出了這件事后,他認識到他可以學好算術,對自己的能力有了自信,后來成為一個數學成績出類拔萃的學生。

阿德勒博士的經驗很象幾年前我治過的一位患者。他是一個企業家,想在公開演說中取得成功,因為他在一個困難的領域有重大突破,想讓大家知道這個消息。他的嗓音很好,題目也吸引人,但是他卻不能在陌生人面前講話。阻礙他的原因是他的信念,他認為自己講話講得不好,不會給聽眾留下好印象,僅僅是因為他不具備引人注目的外表……他“不象一個成功的企業管理人“。這個信念在他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所以,每次他站在一群人面前開始說話時,便受到這個信念的阻礙。他錯誤地得出結論說,如果他能動一次手術改善外表,他就會產生必要的自信。手術其實并不一定能解決問題。我從其他患者那里得到的經驗是:肉體的變化并不能絕對保證個性的改變。等這個人相信正是他的消極信念妨礙了他發表這個重要消息時,他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他成功地把消極的信念換成了積極而肯定的信念,認為他有一個極其重要的消息,而這個消息只有自己才能告訴大家。不管自己的外表如何。從那時起,他成為企業界最難得的演說家之一。而他唯一的改變只是信念和自我意象。

現在我要強調的是:阿德勒曾經受過一個錯誤的自我信念的催眠,這種催眠不是比喻的說法,而是完完全全的實在。請記住,上一章曾說過,催眠的力量就是信念的力量。讓我在這里重復一遍巴伯博士對“催眠力”的解釋:我們發現,只要相信催眠者的話是真的,就能做出驚人的事情,……..催眠者只要設法使受催眠的人相信自己說的是真話,受催眠的人的舉止就會改變,因為他的思想和信念已經改變。

你要記住的重要一點是:你如何或者從什么地方產生這種想法完全是無關緊要的。你也許根本沒遇到過職業催眠師,也許根本沒有受到正式的催眠,但是,如果你從你自己那里,從你的老師、父母、朋友、廣告或者是其它任何地方接受一個意象,而且堅信這個意念是真的,那么,它就和催眠師對被催眠都的話一樣具有威力。

一個受了催眠的推銷員

約翰.D.摩菲在《成功推銷的秘訣》一書中講到艾爾墨.惠勒如何利用雷奇的理論來增加某位推銷員的收入:“艾爾墨.惠勒受某公司之聘担任推銷顧問,負責銷售的經理讓他注意一件非常引人注目的事:有一位推銷員,不管被公司派到什么地方,也不管給他定多少傭金,他平均所得總是掙夠五千美元,不多也不少。

“因為這個推銷員在一個比較小的推銷區干得不錯,公司就派他到一個更大、更理想的地區。可是第二年他抽得的傭金數同在小區域干的時候完全一樣——五千美元。第三年公司提高了所有推銷員的傭金比例,但這位推銷員還是只掙了五千美元。公司又派他到一個最不理想的地方,他照樣拿到五千美元。

“惠勒跟這個推銷員談過話后發現,問題的癥結不在于推銷區域,而在于他的自我評價。他認為自己是個“每年賺五千的人。有了這個概念之后,外在環境似乎對他就沒有什么影響了。

“他被派到不理想的地區時,他會為五千美元而努力工作;被派到條件好的地區時,只要五千美元遙遙在望,他就有各種藉口停步不前了。有一次,目標達到之后,他就生了病,那一年什么工作也沒有再干。醫生并沒有找到生病的原因,而且,第二年一開始,他又奇跡般地恢復了健康。”

錯誤的信念使人衰老二十年

我以前寫過一本書(《青春永駐的奇跡》),里面曾提到一個詳細的病例,分析“羅歇爾先生”如何由于一個錯誤的信念在一夜之間老了二十歲,又如何在接受了事實真相后立刻恢復了青春。簡單地講,事情是這樣的:我給羅歇爾先生的下唇作了整形手術,收費十分低廉,但我提出一個條件,要他對他的女友說這個手術花掉了他的全部積蓄。他的女友原來并不反對他為了她而花這筆錢,并且堅持說她愛他,但又解釋說她絕不能嫁給他,因為他的下嘴唇太大。然而,當他按我的要求跟她談過話、并且向她炫耀作過手術的嘴唇時,她的反應和我預料的一樣,那可是羅歇爾先生根本想不到的:她勃然大怒,罵他把錢花掉是個大傻瓜,并且明確地說,她從來沒有、將來也不可能愛他,在他為她花錢時,只不過是拿他開心而已。不過,她的反應超出了我所預料的程度。她在憤怒之余又說她以伏都教的巫術詛咒他。羅歇爾先生和他的女友都出生在西印度群島,當地許多無知和迷信的人都信奉伏都教。他的家庭很富有,本人也有些文化教養,而且是一個大學畢業生。然而,他的女友在狂怒中對他的“詛咒”使他暗暗有些不安。不過他當時并沒有考慮得太多。

過了不久,不知為什么,他的嘴唇內部能覺出一塊奇怪的硬皰。一個了解伏都教的朋友堅持要他去找一位史密斯大夫看看,這位大夫馬上斷定,他嘴里的皰塊是可怕的“非洲甲蟲”,它能逐漸吞食他的全部生命和精力。羅歇爾先生開始憂慮不安,不久就注意到體力衰減的跡象,于是他更加吃不好睡不著了。

羅歇爾先生從我的診所出去幾個星期之后又回來找我,把一切和盤托出。我的護士的確認不出來他了,不過也不覺得奇怪。羅歇爾一開始來找我時給人印象很深,除了嘴唇稍大一點,其他都很正常。他身高六英尺四,有運動員的體魄,舉止言談很有風度而且迷人,就連皮膚都好象能透出虎虎生氣。而現在在我桌子前面的人,至少老了二十年,雙手象上了年紀的人那樣顫抖著,眼窩和面頰深深凹下去,體重少了將近三十磅,容貌的變化具有醫學上所謂的“衰老”的一切特征。

我很快地檢查了一下他的嘴唇,然后向他保證說,用不了三十分鐘我就能將“非洲甲蟲”挖出來,然后就動了手術。引起他不安的硬塊原來只是上次手術留下的一小塊疤痕組織。我把它挖下來拿在手里給他看。他看到真相后才相信了。他松了一口氣,姿態和表情仿佛一下子完全改變了。

幾個星期之后,我收到羅歇爾先生一封熱情的信,信中附有他和他的新娘的照片。他回到家鄉,和青梅竹馬的心上人結了婚。照片上的羅歇爾先生是我第一次遇到的那個人。他在一夜之間又煥發了青春。一個錯誤的信念曾經使他老了二十年。事實真相不僅消除了他內心的恐懼、使他恢復了自信,而且把“衰老過程”顛倒過來。

如果他也跟我一樣看到前后兩個羅歇爾先生,你就絕不會再懷疑信念的力量,也不會懷疑,只要一個信念被接受,不論其來源如何,也能象催眠術那樣具有威力。

是否每人都受到催眠

每個人都在某種程度上受到催眠,或者是因為從別人那里不加批判地接受一些觀點,或者是不斷向自己重復,努力使自己相信某種觀念是真實的。這種現象絕不是夸張。這些否定的觀念在我們的行為中產生的影響,同一個職業催眠術專家強加給被催眠都心中的否定觀念的作用完全一樣。你是否觀察過完全沒有惡意的催眠示范?如果沒有的話,讓我再給你講述幾個由催眠者的啟示而產生的簡單現象。

催眠者告訴一位足球運動員說,他的手“釘”在桌子上抬不起來。這位足球運動員并不是“不試試”能否抬起來,而是真的不能抬起來。他竭力掙扎,手臂和肩膀上的肌肉一塊塊地隆了起來,但是手還是象在桌子上生了根一樣。

催眠者告訴一位舉重冠軍,他不能從桌子上舉起一支鉛筆。雖然他平常能輕易地把四百磅的重量高舉過頭,現在卻真的不能舉起鉛筆。

奇怪的是,在上述例子中,催眠者并沒有削弱運動員的力量,他們在體力上跟平常一樣,但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只能身不由已。一方面他們的確自愿地作出努力,“試圖”舉起手臂或者那支鉛筆,并且在實際上也相應地收縮舉重物用得到的肌肉,另一方面,“你舉不起來”的觀念使相反的肌肉產生出與努力的意圖相反的作用。否定觀念使他們打敗了自己:他們不能表現或者實際應用他們原有力量。

另外有一位運動員,他的握力經測量器測出是一百磅。他調動了全身的力量也不能使指針突破一百磅的標志。現在,他處在被催眠的狀態中,催眠師告訴他:“你非常強壯,一生中從來沒有這樣強壯過,連你自己也會吃驚。”然后再一次測量他的握力,這一次指針輕而易舉地突破了一百二十磅的標記。

這個例子也很奇怪,催眠都并沒有給他增添什么實際力量。催眠者的啟示只不過是克服了一種過去妨礙運動員表現全部力量的否定觀念。換句話說,運動員在正常的清醒狀態中有一個否定的信念,認為他只有一百磅的握力,因而給他的力量造成了一種限制。催眠者僅僅是清除了這個心理障礙,使運動員能真正表現自己的全部力量。催眠者只是暫時地使他從平常的自我限制信念的“催眠”中清醒過來而已。

正如巴伯博士所說的,當人們看到催眠過程中相當神奇的現象發生時,很容易認為催眠者本人具有某種魔力。然而,這些神奇現象的發生僅僅是因為催眠者告訴對方說他們能夠做到、并且指導他們做到某種事情。對于旁觀者來說,催眠者的話有一種魔力,其實并非如此。完成這些事情的力量和基本能力始終存在于被測驗者之中——即使是在遇到催眠者之前。然而,這些人之所以不能使用這種力量,是因為不知道它的存在,由于自己的否定信念而把它封閉起來,阻塞了它的發揮。他們自己給自己施行了催眠術,使自己相信事情是干不成的。更確切地說,是催眠者解除了他們的“催眠”而不是給他們施行了催眠。

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自認為有多大的失敗,你本身仍然具有才能和力量去做使自己快樂而成功的事。你現在就有力量做你從來不敢夢想的事,只要你能改變否定信念,你馬上就能得到這種力量。你要盡快地從“我不能”,“我不配”和“我不應該得到”等自我限制的觀念所施行的催眠中清醒過來。

你能克服“自卑情緒”

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在生活中多多少少要受到自卑感的影響。這種自卑感對于好幾百萬人來說,都是通向成功與幸福道路上的嚴重障礙。

從這個詞的某種意義來講,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如某些人或某個人。我知道我自己舉重比不上保爾.安德森,擲十六磅的鉛球不如巴利.奧伯林,跳舞比不上亞瑟.莫利。我雖然知道這些,但并不因此而產生自卑感,使我的生活黯然失色——僅僅因為我不同他們作不利于我的對比,也不會因為我在某些事上不如他們熟練而覺得自己沒有本事。我也知道,在某些地方,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下至街上的報童,上至銀行的總經理,在某些方面都比我強。但是這些人誰也不能給有疤痕的面部整容,或者做我所作的其他事情。而且我敢肯定他們也不會因此而自卑。

自卑感的產生往往不是來自“事實”或“經驗”,而是我們對事實做出的結論,對經驗作出的評價。比如說,事實上我比舉重運動員或者舞蹈家要遜色,但這并不意味著我是個“遜色的人”。保爾.安德森和亞森.莫利不能做外科手術,他們是“遜色的外科醫生”,但也不是“遜色的人”。這全都取決于我們用“什么”和“誰的”標準來衡量自己。

使我們產生自卑情緒并影響我們生活的,并不是在技巧或學識上不如人的認識,而是有不如人的感覺。

這種不如人的感覺產生的原因只有一個:我們不用自己的“標準”或者“尺度”來衡量自己,而是用其他人的“標準”。我們這種作法毫無例外地會使自己低人一等。因為我們認為、相信和假定我們應該達到別人的“標準”,我們才感到不幸,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從而得出結論說我們本身有毛病。在這個荒謬的推理過程后的邏輯結論只能是,我們沒有“價值”,不配得到成功和幸福,除了覺得抱歉和有罪之外,就沒有地方再能充分表現我們的能力和才華——不管這種能力和才華多么高貴。

出現這種情況完全是因為我們受到了那種根本錯誤的觀念的欺騙,覺得“我應該如此這般”,或者“我應該象其他任何人一樣”。后一種觀念稍加分析就可以揭穿,因為事實上從來沒有大家都接受的“其他人”這一固定標準。其他人是由一個一個的人組成的,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

有自卑感的人無一例外地會為了取得優越地位而加深自己的錯誤。“我不如別人”是他的感覺的錯誤前提。在這個前提之上又建立起一整套“邏輯思維”和感覺,如果他因為不如別人而覺得不行,根治的方法只能是使自己跟別人一樣好。要想有良好的感覺,根治的方法只能是使自己跟別人一樣好。要想有良好的感覺,就要比別人更優越。這樣追求優越給他帶來更多的苦惱,造成更多的挫折,有時候甚至導致以前根本不存在的精神病態。他變得比以往更抑制,他“越努力”,就越不幸。

卑下與優越是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只要認識到這枚硬幣本身是假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你的真實情況是:

你不“卑下”。

你不“優越”。

你只是“你”。

“你”作為一個個性不必與其他個性比高低,因為地球上沒有另一個人和你一樣,或者處在你的特定級別。你是一個人,獨一無二。你不“象”別的人,也無法變得“象”別人。沒有人“要”你去象別人,也沒有人“要”別人來象你。

在實驗室里可以特制一種“自卑情緒”以及它所伴隨的行為退化。只需要制訂一條“標準”或“平均數”,然后讓被測驗的人相信他夠不上標準就行。一位心理學家想了解自卑感如何影響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先對學生們作一次常規檢測,然后鄭重宣布,只有一半的人能夠用測驗所需的時間的五分之一來完成測驗。在測驗過程中響一次鈴表示平均標準的人所用的時間已到,有些很聰明的學生也變得慌慌張張,完不成任務,以為自己成了低能兒。

不要拿“他人”的標準衡量自己,因為你不是他人,也永遠達不到他人的標準。“他們”同樣達不到你的標準——也不想達到。一旦你明白、接受和相信這個簡單明了的真理,你的自卑感就會消失了。

用“放松”來解除催眠

身體的放松在解除催眠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我們目前抱定的信念,不管好壞和真假,都是在漫不經心、沒有勉強和沒有“意志力”驅使的情況下形成的。我們的習慣,不管好壞,也是這樣形成的。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必須經過同樣的過程以形成新的信念,新的習慣。也就是說,要有一個放松的條件。

試圖用努力或者意志力改變信念或克服舊習慣,不僅沒有效果,而且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充分證明。名氣不大的法國藥劑師愛彌爾.居葉在1920年用研究“暗示力”而得到的結果一鳴驚人。他堅持認為,人的努力是使大部分人不能利用自己的內在力量的一大原因。“你的暗示(理想的目標)如果想要產生效果,必須不含努力的成分。”居葉另一個著名的座右銘是他的“反而努力法則”:“如果意志和想象發生沖突,想象永遠要戰而勝之。”

每天練習身體的放松,隨之而來的是“心理的放松”,產生“輕松的態度”,使我們更有意識地控制我們的自動機制。身體的放松本身也具有強大影響,使我們從消極的態度和反應形式中清醒過來。

利用心理圖象來放松

練習(每天至少練習三十分鐘)

舒舒服服地坐或躺在安樂椅上。有意識地盡量讓全身肌肉放松,但不要太勉強。只需有意識地注意身體各部分,讓它們稍稍放松,你會發現你總能自如地放松到一定程度。不

皺眉頭就可以放松前額。可以讓下鄂的肌肉、雙手、胳膊、肩膀和腿比平常稍微放松一些。這樣堅持五分鐘,然后不再把注意力放在肌肉上。這是以意識加以控制的放松練習,在這以后,你能用創造性機制自動地創造一種放松的條件。一句話,你將利用想象中的“目標圖象”,并且讓自動機制為你去了解那些目標。

心理圖象一

想象你在床上伸展全身。想象你的腿象水泥柱一樣擺在那里。想象這水泥柱制成的雙腿過于沉重而陷進床墊里。然后,把手和胳膊也想象成水泥的,它們也很沉重,給床造成重重的壓力。然后想象一個朋友走進屋來,想要抬起你笨重的水泥腿。他抓住你的腳,想要抬起來,但是腿太重,他還是抬不起來。對于手、頸部等等也進行這種想象練習。

心理圖象二

你的身體是個大木偶。你的雙手被線松松地系在手腕上,小臂被線松松地系在上臂上,上臂又同樣系在肩膀上。你的雙腳、小腿和大腿也由一根線連在一起。你的頸部也是一根軟線,控制你下顎和嘴唇的線放松下來,使下顎無力地搭在胸前。聯系你身體各個部位的細線都是又松又軟的,你的整個身體就這樣松散在床上。

心理圖象三

你的身體是由一系列充了氣的橡皮氣球組成。打開兩腳底下的閥門,空氣開始從雙腿漏出去。你的腿癟了下去,最后象抽了氣的橡皮管子一樣攤在床上。你胸部的一個閥門接著也被打開,空氣開始泄漏,你整個軀干也同樣癟了下去,軟綿綿地攤在床上。繼續做手臂、頭部和頸部的練習。

心理圖象四

很多人發現這是最能放松的一種練習,那就是回憶過去所體驗到的輕松和愉快的情景。每一個人在一生中總有某段時間感到輕松、安定,與世無爭。從你的往事中挑選你自己最輕松的圖象,詳細地追憶往日的意象。這幅圖象可能是在山中湖邊垂釣時的一片寧靜的景色,那么,特別要注意環境中微小的細節。追憶水面上輕輕泛起的漣漪;想想你是否聽到樹葉的沙沙聲。也許你回憶起很久以前坐在壁爐邊,輕松悠閑,甚至有些倦意。木柴是不是噼噼啪啪地發出火光?還有其他什么景象?也許你追憶起在充滿陽光的沙灘上的輕松景象,砂子摩擦著身體時你有什么感覺?你是否感覺到溫暖的陽光象某種東西在身上拂過?是否有習習的微風?是否有成群結隊的海鷗?你追憶起的細節越多,練習也就越成功。

每天練習可以使這些心理圖象或者記憶越來越清晰。學習的效果也會增強。練習可以增強心理意象和肉體感官的密切聯系。在放松時你會變得越來越熟練,而在今后的練習時間里,這本身就會被你“記住”。


獨眼易龍編輯整理 2013-08-28 12:58:47

[新一篇] 人性藝術—第三章 想象力——開動成功機制的第一把鑰匙

[舊一篇] 人性藝術—第五章 利用理性思維的力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