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胡適對現代學生運動態度的兩重性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自從一九二○年胡適發表對五四學生運動褒貶參半的評論之后,他對中國現代學生運動的態度始終未曾改變,由此他也就逐漸成為激進的學生運動領袖批判的對象。到了五十年代全國掀起對胡適大批判、大清算的聲勢浩大運動時,胡適被斥責為“鎮壓學生運動劊子手”。直至今天,胡適反對學生運動的觀點仍然在不同程度上為人們所接受。如果我們以求是的精神、理智的態度去重新審視這個問題就會發現以往認定胡適反對學生運動的觀點確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胡適對現代中國學生運動的態度表現出矛盾的兩重性:一方面是同情與理解,另一方面則是不支持、不倡導,更反對學生罷課。但這種現象和表現并不是表里的關系而是并存的關系或主次關系。同情、理解是胡適對學生運動的基本態度,而這一態度則是由其階級屬性、思想意識決定的。政治上,胡適是一位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對民主政治的信仰和追求以及對自由主義的服膺是他理解、同情學生運動的思想基礎。胡適是一位愛國主義者,學生運動總能引起他的同感和共鳴。作為學者,胡適還以其考據專長為學生運動的合理性找到了根據。
  我們認為胡適對于學潮的態度的主流是同情和理解,但胡適從不倡導、支持學生運動,尤其是反對學生罷課,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胡適對于中國現代學生運動態度的矛盾二重性是角色沖突的結果。就對學潮的態度而言,作為一位民主自由主義者和思想家,這個角色的本身和社會都要求胡適采取肯定的立場,他也的確這樣做了。但是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教育家,一位學者,社會又要求他履行教師的天職,教導學生勤奮學習,立志成才。而罷課卻耽誤了大好的求知時光,損失了報國的功夫。如果作為教師去鼓勵學生罷課,不僅與胡適的教育救國思想相沖突,也有負于社會對胡適的期望和要求。就胡適勸阻學潮,反對罷課而言,也應作客觀全面的分析。如前所述,胡適反對罷課更多的是出于一個教育家、一位治學勤懇的學者對青年學生的殷切希望,是為民族振興作“百年樹人”之計,而絕對不是隱藏著什么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絕對不是玩弄兩面派陰謀詭計。我們還應注意到,在那個時代像胡適這樣的知識分子群體中,對于學潮的態度主張無情鎮壓的是極少數;同樣,積極參加、堅持支持的也是極少數。在道義和情感上同情、理解,在行動上保持克制和理智則是多數。胡適反對罷課、勸阻學潮是他一貫的主張,并非是為適應某種政治需要而提出來的。
  國共兩黨都是從政治斗爭的立場上來對待學生運動的。國民黨把學生運動當作異已的力量而極力反對、鎮壓;共產黨則把學生運動當作革命的手段而全力倡導、支持。胡適試圖超越當時的政治斗爭來評判,其結果是右的說他左,左的說他右。但不管怎么說,胡適對于學生運動的態度是真誠的。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K4中國現代史徐希軍19991999 作者:安慶師范學院學報K4中國現代史徐希軍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0:44:06

[新一篇] 論美國后現代派小說的新模式和新話語

[舊一篇] 論西方現代派文學中的“丑”  --兼及與傳統文學的聯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