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無哲學”問題筆談  中國沒有“哲學”嗎?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B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145[2002]04-0060-012
  長期以來,由于受西方強勢文化的浸淫,再加上“西方的哲學工作者,歷來均有無視東方哲學的惡習”(注: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頁。),以至于在某些非專業學者以及不少對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而又對中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的年輕人中,仍存有一種錯誤的觀念,即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只有政治和倫理,而無哲學。其實,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難澄清這個問題。
  1、從哲學的定義來看。從當下時興的哲學定義來分析,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也就是說,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它是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它從最普遍、最本質意義上,表達人們對世界的理論說明。哲學思想、哲學體系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疇來表述并構成的。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就有道、氣、陰陽、天人、有無、體用、理氣、理勢、知行等抽象的哲學范疇。這些范疇,或探討字宙本源及其過程和規律,或探討事物對立面之間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聯結、相互轉化的矛盾關系,揭示事物現象和本質、認識和實踐的辯證關系,或者展示社會歷史演化的內在規律。它們都是我國古代哲學家從自然、社會、人類思維現象中抽象出來,加以系統化、理論化的普遍范疇。這些范疇之間的內在有機聯系,就構成了不同思想體系,形成不同的哲學學說。自古以來,圍繞這些不同范疇及其相互關系展開一系列激烈的爭論。從而形成中國古代認識運動的辯證發展過程,如先秦時期善惡之辯、魏晉時期言意之辯、宋明時期理欲之辯等等。它們都是先哲們用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認識世界、說明世界的具體表現,是哲學思維的集中反映。
  2、從中國思想發展史的實際來看。“中西哲學由于民族氣質、地理環境與社會形態的不同,自然即采取不同的方向”(注: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頁。)。基于農業文明而形成的宗法社會,導致中國先哲們對宗族本位的關注,他們普遍地重視人倫關系的調節與和諧,因而在哲學上展開了人性善惡、道德規范、人格理想以及“心性”關系、“性命”關系、“性情”關系、“理欲”關系等的認真討論,涉及人的本質、人的異化及異化的揚棄等問題。在中國古代人眼里,天作為自然和社會壓迫力量的象征,無論是主宰之天、義理之天,或是自然之天,始終是哲學加工的對象,歷代思想家都展開了天人關系的一系列論爭。在先秦,荀況總其成;在漢唐,劉禹錫總其成;在宋明,王夫之總其成,從而成為中國哲學的一個重心。就總的傾向而言,突出倫理政治的論證構成中國哲學的客觀存在。
  黑格爾有言:“既然文化上的區別一般基于思想范疇的區別,則哲學上的區別則更基于思想范疇的區別”(注: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1卷,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第47頁。)。我們也知道,哲學以理論思維的方式掌握世界,用概念范疇和原理解釋世界。馬克思說:“這個頭腦用它所有專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這種方式是不同于對世界的藝術的、宗教的實踐——精神的掌握”(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4頁。)。中國哲學確是以獨特的概念體系來解釋世界的。在中國哲學史上占主導地位的儒學,一直是圍繞著宗法專制制度的發展而改變形態。從先秦儒學,經漢代經學、魏晉玄學,直至宋明理學,在兩千多年的演變中,其主旨在于“以人道率天道”,達到“以易天下”的救世目的;其方法一貫采用從政治理論上提出問題,又通過對政治的一系列規范、范疇等比較直接地來表達對社會運動的認識邏輯,而不像康德、黑格爾等西方哲學家那樣,把歷史抽象得十分稀薄。
  殷商社會的全部政治,集中于一個“禮字。儒家就是由改良“禮治”出發,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儒學體系。孔子最早把“仁”作為儒學的基本范疇。一部《論語》,“仁”字出現達105次之多,而要旨卻在用“克己”、“愛人”、“忠恕”、“孝悌”的“仁之方”,求得“天下有道”。往后,孟子又以孔子的“仁學”為出發點,將“仁”推溯為人先天固有的“善性”。他從表現“善性”的“四端”(所謂“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引申出“四德”(“仁”、“義”、“禮”“智”);又把“四德”歸結為“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并突出強調了其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兩倫。認為“未有仁而遺其親者,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仁者是也”。這樣,孟子就將封建道德和封建等級制、封建宗法制三者融為一體,創立了“德治”、“仁政”哲學。到了宋明時代,自譽為“接乎孟氏之傳”的理學家,便很自然地將孔孟哲學的核心——“仁”和“仁政”,發展成了一套完整的世界觀。他們沿著孟學的思路,采用經學的方法吸收了玄、道、佛的思辨精神,主張“學者須先識仁”,說:“義、禮、智,皆仁也”;而“仁者,渾然與物同體”;善惡,“皆天理也”。盂子講的”心、情、天”,其實只是一“禮”也,亦即將封建道德的屬性擴展到整個字宙,結果全部社會甚至自然界也倫理化了,而倫理道德卻走向哲學化。
  中國古代哲學發展的另一條重要線索是天道觀,也有其獨特的概念式表達方式。中國古代原始的陰陽五行說,便是先哲們以理論思維形式解釋世界的結果。殷周之際的《易經》試圖用兩個具有對立性質的符號(“——”和“--”)來表示不同性質的事物,通過它們的排列組合,構成各種卦象,借以說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種種現象。由卦象的展開,出現了否與泰、損與益、乾與坤等一系列對立范疇。這歸根到底乃是以理論思維方式來把握世界。
  原始思維的五行說,在《尚書·洪范》中已有較完整的記載。五行是水、火、木、金、土,它們分別具有潤下、炎上、曲直、從革、稼穡的功能,有成、苦、酸、辛、甘的特性。盡管學術界對于“五行”是否是五種物質元素存在分歧,但我們看到,五行已經是在經驗的基礎上,借以說明世界的多樣性和同一性,從而形成揭示并把握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現象之網。這正是哲學思維的開始。至于西周末年伯陽父用陰陽學說解釋地震,史伯用五行論和同,則更是思維的進步。
  3、從中西哲學思維的比較來看。這里以先秦與古希臘自然觀為例加以說明。最早的希臘人試圖把自己探索自然時所觀察到的某些具體的自然物作為世界的始基用以說明世界萬物的生滅。如泰勒士把“水”看作是萬物的始基。他的后繼者阿那克西曼德又認為始基是“無限”,并且提出始基的特性是‘無定形’。這標志著阿那克西曼德的“無限”比泰勒士的水更抽象、更普遍。繼阿那克西曼德之后,阿那克西美尼提出萬物的始基是“氣”、赫拉克利特提出了萬物的始基是“火”。赫拉克利特認為:“火濃厚起來變成液體”,它通過空氣而化為“水”。“火”、“氣”同樣是“無定形”的。隨著認識的深化,人們走出具體的物質形態的羈絆而尋求某種抽象的、普遍存在的東西作為世界的本源。古希臘的留基伯最早提出原子論思想,德謨克利特則進一步創立了原子論體系。他認為原子和虛空是世界的本源。原子是一些極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質微粒,它性質無別、數量無限,原子有形狀、大小的不同和方位、秩序的差異,由此而產生了原子在虛空中的組合和分離運動,從而導致了物質的不斷生滅。人們一般認為,這些都是哲學家們對世界本源的探討,是用理論思維把握世界、說明世界的范例。
  而在中國,早在周代,《易經》有“八卦說”,《尚書·洪范》又有“五行說”。這兩者都是用具體的物質來說明萬物的形成。“八卦”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分別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這八種自然物。其中,天、地是包羅萬象的,而另外幾種自然物又都是相容關系。所以,“八卦說”用天地生成萬物的觀點來解釋宇宙的起源,就會出現循環論證。“五行說”比“八卦說”進了一步,它選擇了金、水、火、木、土這五種形態單一的元素來說明事物的構成。但它們在化學組成方面也不是單一的,它們仍然是具體物質。所以,“五行說”也不能圓滿說明萬物的構成。“八卦說”和“五行說”的困境使古代的先哲們另辟蹊徑,尋找某種抽象的東西作為世界的本源來說明萬物的生滅。元氣論由此產生。戰國時期的宋xíng@①、尹文最早提出“精氣說”,他們認為精氣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物質,世界上一切事物由精氣產生。《管子》也提出了精氣范疇,把精氣看作萬物的本原,認為有了氣的運行,才有了生命以及思想,這是從發展和認識論的角度對思維與存在的關系的回答。老子亦借本源論為其關于社會與人生的見解提供形而上學根據。他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于此,老子確認字宙有一由最初本源不斷生化而形成萬物的過程。這些都是中國古代思想家用特定的范疇和原理說明世界的本質,說明世界統一性和多樣性的例子。
  如果把這一時期中西哲人們的思想加以比較,也不難發現一些共同之處:第一,產生的原因相似,它們都是為擺脫以具體物作為世界本原所遇到的困境而產生的。第二,內容相似,兩者都是從紛繁雜多的世界中抽象出一種普遍性的東西用以說明萬物的起源,這是人類抽象思維提高的表現。第三,兩者都既是人們觀察自然的結果又偏重于哲學論證。第四,兩者都強調運動、變化,因而都帶有辯證法因素。這表明無論是思考的主題還是思考的內容,早期的中西思想都表現出共性的一面。
  誠然,中國哲學具有濃厚的政治、倫理色彩,但它仍有自己獨特的哲學范疇和體系。中國哲學史上天人之爭、體用之別、理氣之辯,無不通過范疇的推演來闡述自己的哲學見解。至于說中國哲學缺少嚴密體系,或者說中國哲學的表述不集中,倒是可以討論的。至于將不同時代、不同特質的東西混為一談,用近現代西方哲學去套中國哲學,顯然是不具有可比性的。實際上,如果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沒有差異,那么,也就失去了中國哲學所獨有的民族性,從而也就失去了它的獨立存在的價值。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钅加開
山東社會科學濟南60~71B5中國哲學張兆民20022002張兆民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作者:山東社會科學濟南60~71B5中國哲學張兆民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0:45:33

[新一篇] “中國有無哲學”問題筆談  中國有沒有“哲學”?——一個涉及文化比較的方法問題

[舊一篇] “中國有無哲學”問題筆談  從表征方式看“中國哲學”的合法性——以馮友蘭先生的正負方法論為視角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